宇宙中能量傳遞的紐帶:引力彈弓,幫地球去流浪

2020-12-06 騰訊網

「我沒有見過黑夜,我沒有見過星星,我沒有見過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由劉慈欣小說同名小說改編的國產首部硬科幻巨作影片《流浪地球》可謂是在春節檔出盡了風頭。

「流浪地球」到底是什麼?簡單說,這是一項龐大的星際移民計劃,將延續2500年,跨越5個時代。

製圖:龔薇

影片中描述的「流浪地球」計劃,地球在巨大發動機的推動下逃離太陽,飛往最近的恆星——比鄰星。但地球是個龐然大物,平均半徑6371公裡,質量超過59萬億億噸。要讓它脫離太陽引力,只靠人造發動機還不夠,於是電影裡讓它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

來源:科普中國

當地球靠近木星時,會被其強大的引力吸引,從而加快行進速度。由於木星也在繞太陽公轉,在天體的互相影響中,最後地球會被木星像拋球一般拋出去,從而達到脫離太陽系所需要的速度。

來源:科普中國

引力彈弓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大質量天體的引力為太空飛行器加速。

來源:科普中國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不變。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遵循這個定律,那麼太空飛行器的飛行就成了一個看起來完全對稱的過程,那還加個什麼卵速度,太空飛行器當場就拋錨了。所以,要想最終實現加速,就需要外界能量的輸入。

拿影片中的木星為例,其軌道半徑約為5.2個天文單位,公轉周期為11.86年,公轉方向的線速度為13km/s。極端情況下地球通過引力彈弓獲得的速度增量可以達到兩倍木星速度,即速度增大26km/s,這個速度的增量是非常可觀的。在宇宙中,質量就是王道。試想一下這樣一個質量達地球300多倍的宇宙巨怪,以這樣的速度呼嘯而來,其能量足以讓整個銀河係為之一振,這樣的動能將是多麼恐怖的存在。

如何利用這個能量呢?這時引力就成為了能量傳遞的紐帶。當太空飛行器接近行星時,只要以合適的速度和方向進入行星的引力範圍,不至於撞上行星或被行星俘獲成為衛星,引力就會成為一隻手,將太空飛行器加速甩向更遠的深空。這個過程以太陽係為參考,太空飛行器的速度就不再是能量守恆的對稱速度,而是以0加速到了行星公轉速度的兩倍(最理想狀態)。「流浪地球」計劃裡,地球就是這個要被甩出去的「太空飛行器」。

旅行者一號

引力彈弓的運用最成功的莫屬旅行者一、二號。兩個探測器經過精密的計算,在光顧外圍行星的同時,也藉助它們的引力向下一個目標進發。NASN利用176年一遇的行星幾何排列時機進行發射,旅行者號只需要用極少量燃料用修正航道,其餘時間均可藉助各個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這樣一來,一個探測器就能造訪4顆氣體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而兩個探測器造訪4顆行星也只用12年,一般情況下,這需要30年。

旅行者二號

當旅行者一號飛躍冥王星軌道時,第一次將鏡頭對準了地球,拍下了在浩瀚宇宙中的地球。我們現在對於太陽系外圍行星的認知,就是來自如旅行者一號一般的太空飛行器們。

就像大航海時代的風帆動力,引力彈弓也推動著人類駛向無垠的太空。最後拿電影中小編最喜歡的一句話結尾。

「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的引力彈弓究竟是啥
    《流浪地球》的引力彈弓究竟是啥 2019-02-25 11:06:最近在看完大熱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雖然電影和原著小說中都籠統地解釋這是為了利用「引力彈弓」,但想解釋什麼是「引力彈弓」,卻著實要費一番口舌。  不知你小時候是否玩過一種叫「彈力球」的玩具,這種玩具由於彈性極強,丟到哪裡都幾乎會以原速彈回來。
  • 流浪地球:沒有引力勢能的火星「引力彈弓」
    《流浪地球》已經掀起了一股太空熱,有朋友對火星「引力彈弓」持懷疑態度:引力勢能只和位置有關,地球靠近火星時加速,離開火星時減速,最後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實際上,這個想法完全正確,「引力彈弓」和火星引力勢能完全沒有關係。
  • 解讀《流浪地球》:引力彈弓已有實踐,可控核聚變仍在努力
    引力彈弓效應已被廣泛應用依照影片中描述的「流浪地球」計劃,地球在巨大發動機的推動下逃離太陽,飛往最近的恆星——比鄰星。但地球是個龐然大物,平均半徑6371公裡,質量超過59萬億億噸。要讓它脫離太陽引力,只靠人造的發動機還不夠,於是電影裡讓它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當地球靠近木星時,會被其強大的引力吸引,從而加快行進速度。由於木星也在繞太陽公轉,在天體的互相影響中,最後地球會被木星像拋球一般拋出去,從而達到脫離太陽系所需速度。專家告訴記者,引力彈弓效應不是新發現,蘇聯在1959年發射的「月球3號」探測器就利用了引力彈弓效應。
  • 看流浪地球漲知識:如何利用木星加速逃逸太陽系——圖解引力彈弓
    選擇避開木星,完全可以避免電影中發生的災難與危機;為什麼不呢?是小說和電影情節需要?答案當然不是!選擇飛臨木星,是為了借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加速地球!使得地球獲得逃逸太陽引力束縛的逃逸速度!圖解什麼是引力彈弓引力彈弓就是利用行星的引力場來給飛行體加速,將它甩向下一個目標或者甩出星系,也就是把行星當作"引力助推器"。如下圖所示:引力彈弓是如何實現加速的呢?
  • 《流浪地球》中的引力彈弓效應是怎麼回事?
    引力彈弓效應就是利用大型天體的引力場,來給較小物體進行加速的一種方法。在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中,地球利用木星引力進行加速,讓很多人知道了「引力彈弓」一詞;試想我們在打桌球時,一個慢速球過來,我們一拍子回過去,就能把桌球加速到很高的速度。
  • 《流浪地球》中,「引力彈弓」借木星加速,現實中為何不能實現?
    《流浪地球》主要講述的故事就是,在未來的時間內,太陽有可能會發生氦閃,對地球上的人類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人類為了繼續繁衍生息,不得已利用行星推進器,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前往4.2光年外的比鄰星。而在《流浪地球》當中,比較富有爭議的一個情節,那就是地球在加速脫離原有軌道的時候,會先途徑木星,同時利用「引力彈弓」的效應,藉助木星來為地球進行加速,更容易幫助地球逃脫太陽的引力束縛。那麼引力彈弓又是什麼樣的原理?為什麼許多專業人士,都說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 木星的引力彈弓為流浪地球加速,木星的軌道會變嗎?
    引力彈弓是利用星球的引力給探測器加速的一種常用方法,人類發射的飛往地球軌道之外的探測器,很多就用到了引力彈弓進行加速。人類在70年代的時候能夠發射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號飛船,就是因為當時的時機非常好,可以連續藉助多顆星球的引力進行加速。
  • 流浪地球:推動行星?引力彈弓?網友:真的可行嗎?
    自上映以來,《流浪地球》口碑日漸上升,近日票房獨佔鰲頭。那麼對於電影中的某些「高級科技」,現實中可行嗎?首先,我們來討論支撐影片的大環境線索理論:在太陽燃料耗盡演變為紅巨星之際,人類為了尋求新的宜居帶,選擇用發動機推動地球。
  • 縮短國足的流浪時間歸化會是引力彈弓嗎
    正在熱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為了自救,傾盡全力在地球上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要用2500年的時間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奔往另一個棲息之所——4.2光年之外的比鄰星。為了用最短的時間到達4.2光年距離以外的目的地,人類想到了藉助木星產生的引力彈弓。而這一幕,國足球迷們有沒有覺得「這一集我看過」?
  • 科普:《流浪地球》裡的硬科學,引力彈弓!
    我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已經上映了,相信不少小夥伴也已經看過了,在電影中地球被木星捕獲,最後時刻各個國家,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為地球最後的希望而努力的畫面震撼人心,那麼地球為什麼要進入木星軌道呢?
  • 用初中知識科普引力彈弓,帶你流浪助你飛
    用初中知識科普引力彈弓,帶你流浪助你飛隨著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火爆,關於硬科幻中的各類科技知識,也引發不少人的好奇,例如洛希極限、引力彈弓、逃逸速度、重核聚變等等,涉及到前沿物理學、天文學、數學等知識,對於初中階段的學生理解力而言
  • 地球如何「逃離」木星?帶你了解引力彈弓效應
    原標題:地球如何「逃離」木星?帶你了解引力彈弓效應 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點收穫大量好評。「地球想逃出太陽系,為什麼偏要走到離木星那麼近的地方去?」在看完《流浪地球》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電影和原著小說中都籠統地解釋了一下其中的原理——引力彈弓效應。
  • 《流浪地球》電影中的科與幻
    引力彈弓效應 依照影片中描述的「流浪地球」計劃,人類給地球安裝上萬座巨大的重元素聚變發動機,它們被稱作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年邁的太陽,飛往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但地球是個龐然大物,平均半徑6371公裡,質量超過59萬億億噸。
  • 《流浪地球》裡的引力彈弓會導致木星公轉變慢嗎
    引力彈弓遵循的其實是動量守恆,而不是能量守恆。能量守恆是對應的是時間平移不變性,而動量守恆是對應空間平移不變性。引力彈弓所對應的就是動量守恆。可以把引力彈弓理解成碰撞,在碰撞後符合動量守恆,以正面碰撞來說,也就是相當於引力彈弓中加速最大的反向引力彈弓,如圖。
  • 《流浪地球》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引力彈弓和剛體洛希極限
    這其實就是「流浪地球計劃」的第三個「先流浪階段「。這裡我們首先需要明白地球駛入木星周圍的原因。引力助推也叫做引力彈弓(Gravitational slingshot)在航天動力學和宇宙空間動力學中,所謂的引力助推(也被稱為引力彈弓效應或繞行星變軌)是利用行星或其他天體的相對運動和引力改變飛行器的軌道和速度,以此來節省燃料、時間和計劃成本。
  • 從彈性碰撞,說「引力彈弓效應「
    這個寒假,中國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引發了物理的熱潮,電影中出現了很多硬科技。最後,地球通過推進器和引力彈弓效應,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
  • 看不懂《流浪地球》裡的科學奧秘?專家幫你「科普」
    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大熱。不少觀眾在看完電影後依然覺得摸不著頭腦,到底什麼是「引力彈弓」?「重聚變發動機」又是怎樣工作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院副教授李晉斌應邀為揚子晚報做了專門解讀。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楊甜子關於引力彈弓「引力彈弓」是飛行器加速常用的方法《流浪地球》電影中,地球逃逸太陽引力的重要段落裡,「引力彈弓」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李晉斌介紹,地球這個龐然大物,半徑6371公裡。
  • 木星引力很大,是優質的加速器,引力彈弓效應是如何進行加速的?
    以地球為例,如果人造衛星想要升空進入地球軌道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那麼就必須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7.9km/s。如果想要徹底擺脫地球引力束縛,去探索地外星球,那麼就必須達到11.2km/s的初始速度。
  • 引力彈弓只是加速運動?它能做的還有很多
    一部《流浪地球》讓許多人知道了引力彈弓和洛希極限,但大多數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今天我們來補補課,複習一下什麼是引力彈弓,以及它到底能幹些啥。彈弓是個好玩的東西,我們小時候都玩過,拿來打麻雀,有時也打人。可惜現在的孩子們是極少有機會玩了,因為易傷人、有危險性,不許玩。
  • 引力彈弓效應再次給力!一顆流浪行星被二元恆星踢回原星系內部
    實際上,銀河系內流浪著無數顆類似奧陌陌的星際來客,它們可能是小行星,碎片和行星,也可能是巨大恆星。然而,奇怪事情發生了,一顆在星際空間流浪行星被一顆二元恆星踢回原來星系內部,引力彈弓效應再次給力。在太陽系內部,8大行星都圍繞著一個近似圓形固定軌道,不過冥王星和許多其他矮行星公轉軌道細長和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