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海軍山 文/圖
海南的鳥兒種類多達數百種,這裡將鳥兒大致分為「水鳥與林鳥」,同時本文向愛鳥之人介紹一下海口常見的林鳥有哪些?也好讓愛鳥之人在觀鳥、拍攝鳥兒時心中有數。
(一) 到哪裡去尋找林鳥
剛開始觀測林鳥與拍攝林鳥的人,縈繞在頭腦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到哪兒去找鳥?
如果平時對鳥兒不關心,或者你是剛開始第一次拍攝鳥兒,你確實會很困惑。平時你可能只會經常聽到鳥叫聲,但你卻根本不知道哪兒可以找到鳥兒。
其實這個問題是"專心"的問題,人只要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時,就會發現,城市的小區、公園、學校、街邊、草地、菜地、屋頂、牆壁上、電線桿上……處處都有鳥兒的蹤跡。
尤其是有樹的地方就會有鳥兒,當然樹與樹之間還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有果實的樹木,比如榕樹、檳榔樹等,當果實成熟的時候,必有許多鳥兒前來光顧。
另外,在樹林裡尋找林鳥時,一般都循著鳥聲去尋覓。當發現目標時我們儘可能舉動輕一點,就似「做賊」一般,如果鬧得動靜過大,很容易驚嚇到鳥兒,許多鳥兒很害怕人類接近,人一起近數十米開外,就驚飛了。
在海口地區,林鳥的海南八哥、珠頸斑鳩、黑領椋鳥等非常怕生人。尋鳥時,人穿戴深色的衣物;或者穿類似的迷彩服等,更不容易驚嚇到鳥兒。
如果暫時聽不到任何鳥叫,也可在林子裡邊走邊找,實在沒有的話,有時也可以守株待兔。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尋鳥也看運氣的,有時你一到樹下,就能聽到鳥叫——有鳥兒飛過來了;有時你甚至要等半個小時以上,才聽到有鳥兒飛來,觀鳥、拍鳥更需要的是耐心。
(二) 海口常見的鳥類有哪些
對於第一次觀鳥或者拍攝者而言,平時我們在樹下轉悠,便有可能遇到各種各樣不知名的小鳥,懂不懂沒關係,先把它們拍下來再說。
現在網絡上有專門識鳥的網站,或百度等搜索網站的識圖搜索功能,我們也會很快找到這種鳥兒的名字。實在識別不了,也可以上專門的攝影網站貼圖,詢問拍鳥的前輩,很快便會有答案的。
海南島上各種鳥類共計三、四百種,除開水鳥不說。在城市裡,一般人能在一天之中,大致能找到10餘種的林鳥,已經算運氣不錯了。
更多時候,一天之中,只能看到6、7種。而平時在海口城市裡,人們見到最多的是四喜,學名叫鵲鴝,其背上有黑羽毛、腹部為白羽的鳥兒,雌鳥的背上兩邊各有白羽紋。四喜吃各種蟲子為主,偶吃少量草籽與樹果。
第二種是紅耳鵯,這是一種非常喜歡吃樹果的小鳥,羽毛色彩漂亮,叫聲尖亮好聽,是榕樹上的常客。
第三種是黑頭鵯,與紅耳鵯習性差不多,都以吃樹果為主。
第四種是伯勞鳥,是「雀形小鳥」中兇悍的食肉鳥,又常被稱為「小老鷹」,掠食小鳥、鳥蛋、樹蜥等。
第五種是海南八哥,是海南的留鳥,全身羽毛黑色的海南本地八哥;在海口城區或城郊很常見,為雜食鳥,既吃蟲子、也吃草籽與野果等。
第六種是黑領椋鳥。這種鳥在海口的萬綠園一帶很常見,但極為怕生,人一接近就會迅速飛走。
第七種是戴勝鳥。戴勝鳥同樣在萬綠園中能經常見到,對人的警覺性沒有那麼強。有時可以近距離觀察。
第八種是灰喜鵲(候鳥),在海口的萬綠園有很多。
第九種是白腰文鳥。這是一種體型較為嬌小的鳥,與繡眼鳥個頭差不多,都屬於體型較小的鳥類。白腰文鳥,一般成群結隊在草地上吃草籽,是最不怕人的小鳥之一。
第十種是東方大葦鶯。
第十一種是白喉紅臀鵯亞成鳥,白喉紅臀鵯。白喉紅臀鵯也是喜歡吃樹果的小鳥,甚至連紅耳鵯不喜歡吃的檳榔果,竟然也成為白喉紅臀鵯最愛吃的果實。
第十二種是小巧的繡眼鳥。體型較小,與白腰文鳥差不多。
第十三種是珠頸斑鳩。珠頸斑鳩常被稱為「野鴿子」,這種鳥也是最膽小的一種鳥,常與人保持著幾十米的距離,人一接近,就易驚飛。在人多的地方,珠頸斑鳩休息時也愛飛到最高的樹上休息,比如停留在非常高大的南洋木棉上。又或者停留在非常高的廣場燈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