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鳥周即將到來,本報邀您一起觀鳥
日前,市民小凌在將軍路晨跑時,看到天馬橋附近飛來一群白色大鳥,分散在瀏陽河淺灘中啄食,尖尖的嘴、細長的腿,還有優雅的長脖子,難道是白鷺?小凌非常興奮,只可惜沒帶相機不能將那一刻拍下來。
城區真有白鷺停留嗎?愛鳥周即將到來,昨日,記者在城區尋訪各類小鳥,雖然沒能看到白鷺,但讓人意外的是拍到了更難得一見的紅嘴相思鳥。
沒錯,相思鳥!就在城區!
文/圖瀏陽日報記者張玲彭紅霞
鏡頭一
白鶺鴒飛下綠地覓食
時間:3月22日上午9:45
地點:將軍路新月半島溼地公園
瀏陽的三月,草長鶯飛,綠意盎然。
新月半島溼地公園,褪去了冬日的蕭索,河畔所有樹木都開始發芽。粉綠、淺綠、淡綠,各種顏色的綠遠近融合,粉紅、桃紅、橙紅,各種顏色的紅稀疏點綴,也就在這一片濃綠淡彩中,一隻只小鳥在枝頭跳躍,看不到身形,卻能聞得鳴唱,清脆悅耳。
為拍攝這些小精靈,攝影記者特意搭配上長焦鏡頭,對準那些啼鳴處,待鏡頭按下時,一隻只小鳥的身影就定格在畫面中,一路走到六橋,相機中拍攝到了不少小鳥:小巧的、中大體型的;尾巴長的,尾巴短的……種類繁多。
「這是山雀,是體型較麻雀纖細的食蟲鳥類,山雀的羽毛大多以灰褐和棕灰色為主。這個則是朱雀。」市林業局動植物專家陳華幫記者鑑定,在拍攝到的照片中,除了山雀、朱雀,還有白鶺鴒等。
白鶺鴒屬於鶺鴒科,記者發現它時,它正飛下高枝停留在冬泳基地附近,一蹦一跳,行走時尾巴不斷上下擺動,非常有趣。陳華表示,白鶺鴒喜濱水活動,所以會在河溪邊、湖沼、水渠等處出現。
鏡頭二
紅嘴相思鳥成群結隊
時間:3月22日上午10:20
地點:城區某公園
上午十點多,記者來到城區一公園,公園是城區綠肺,寧靜清幽,隨處可見各類小鳥在綠葉剪影中,在叢林密竹中忽然閃過,歡快跳躍,鳴啼聲更是不絕於耳。
「看!紅嘴!」記者忽然發現靠懸壁的亭子附近,有不少小鳥在覓食,那一閃而過的紅嘴巴,莫非是相思鳥?相思鳥不僅是國家三有保護鳥,還是地方重點保護鳥類,更是湖南省省鳥!但是有可能嗎?就是在相思鳥出沒的大圍山、石柱峰等山林中,想見它們一面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攝影記者屏住呼吸,悄悄靠近,拍下它的枝頭靚影,這時忽然有遊客經過,只見一大群紅嘴小鳥受驚一聲飛起,足足有十幾隻之多。
「這確實是紅嘴相思鳥!」看到照片時,陳華也很是意外和驚喜,直說記者能拍到它們實屬幸運,「它基本就是路過城區,你上一刻還能看到它,也許下一刻就飛遠了。」陳華說,相思鳥不像大型鳥類一飛幾百公裡,它們是一群群一陣陣慢慢移,最終目的地就是適合它棲息繁殖的山林,如大圍山等。
鏡頭三
兩隻畫眉灌木中嬉鬧
時間:3月22日上午11:30
地點:氮肥廠老小區
接近中午時,記者來到老小區,城西社區氮肥廠。
這裡靠近西湖山,各類小鳥都很常見。附近居民表示,曬在外面的被褥衣服,時常被小鳥拉下鳥糞!不過大家都不介意,這說明咱們身邊的環境變好了,人鳥和諧。
「那是什麼小鳥?」攝影記者眼尖,發現有兩隻小鳥和此前鏡頭中的小鳥不一樣,體型較大,通身是黃色的。陳華表示,這是畫眉,細看它的眼睛處,果然有一道天然的白色印跡,長長的如同一道白眉。
統計下來,記者僅在城區就拍到了七八種小鳥。陳華表示,瀏陽常見鳥還有小鸊鵜、杜鵑、紅嘴藍鵲、鴞類、雀鷹、雲雀等等,以往很難看到的相思鳥,也在去年開始有了發現,3月3日攝影愛好者「化肥」(網名)也在城郊拍攝到了。「瀏陽的環境非常適合鳥類棲息繁殖,據全國第二次溼地資料調查統計,瀏陽有單塊面積八公頃以上的溼地223處,共一萬一千多公頃,大家的護鳥意識也提高了,豐富了城區的鳥類多樣性,統計去年瀏陽的候鳥就多達56種。」
互動吧
本報邀您拍攝城區小鳥
拍攝作品請傳至307862005@qq.com
每年4月1日—7日,是湖南的「愛鳥周」,三月、四月也是愛鳥人士觀鳥的最佳月份。
如今瀏陽城區綠化面積不斷擴大,林木面積增多,苗木培育地也大片呈現,吸引了各種候鳥的「路過」,自然也能讓愛鳥人士一飽眼福。拿起您的相機,拍攝您身邊的小鳥吧!
「如果我早些去,再帶上相機,還能拍到白鷺嗎?」居民小凌再次諮詢。
林業局動植物專家陳華表示,按照白鷺的習性,它在城區出現的概率偏低,因為它非常膽小,市民見到的白色大鳥很可能不是白鷺,而是牛背鷺、池鷺或者夜鷺。「它們遷徙的時間比白鷺稍微早一些,路過城區在瀏陽河覓食是有可能的。」
還等什麼呢?綠水魚痕,碧空鴻影,快快加入,和我們一起來拍攝鳥、觀賞鳥吧!拍攝作品請標明拍攝地點、時間、姓名,發送至307862005@qq. com 吧!一旦採用,登報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