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帝國如何從溫順的麋鹿成為兇猛的雄獅?三次戰爭起決定作用
文/無計讀史
古羅馬帝國在人類歷史上就如同一頭兇猛的雄獅,擁有著強悍的武力,並且以此徵服了無數的領土。然而,在成為一頭兇猛的雄獅之前,古羅馬原本也只是一隻溫順的麋鹿。古羅馬原本是臺伯河畔的一個非常小的城邦,這裡擁有著肥沃的土壤,人們可以耕地牧羊,就如同中國的小農經濟般安逸無比。
而到了公元前四世紀,羅馬的勢力開始由北向南的擴張,原本是小規模的擴張,卻遇上了同時在擴張的薩謨奈人。薩謨奈人,是屬於比較彪悍的民族,經常襲擊他周圍的城邦。公元前343年,薩謨奈人對坎巴尼亞發起進攻,而隨後羅馬也加入到了這場戰爭,第一次薩謨奈戰爭也由此爆發。在這場戰爭中,羅馬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不過當時的羅馬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然戰爭本身沒有任何的贏家,羅馬人取得的勝利與付出的代價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公元前341年,羅馬人和薩謨奈人籤訂了和平條約,但這份條約很快就被撕毀。公元前327年,羅馬人動用了很大的力量去圍攻沿海城市那不勒斯,這原本與薩謨奈人並沒有直接聯繫,但是羅馬人的這種做法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薩謨奈人的利益。所以薩謨奈人在羅馬進攻的途中埋下了伏兵,突如其來的埋伏,對於羅馬人來說是致命的傷害。最終五萬多羅馬人投降,這在羅馬的歷史上可以說是奇恥大辱,是羅馬有史以來從未遭遇過的失敗和恥辱。薩謨奈人還用羅馬羞辱戰俘的方法來反過來羞辱羅馬人,這讓當時的羅馬軍隊和普通的民眾尤為憤怒。
很快羅馬人便對此展開了報復,公元前298年,第三次薩謨奈戰爭爆發了,這一次羅馬做了充分的準備,帶著曾經的仇恨和擴張的野心,羅馬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可謂是讓人震驚,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而這一場戰爭持續的時間達到了八年,歷史甚至已經數不清在這場戰爭中到底死了多少的將士和平民,到了公元前290年,薩謨奈人在羅馬人不斷地進攻之下,終於選擇了投降,加入到了羅馬人的大聯盟之中。
通過持續不斷的對外擴張和戰爭,羅馬人得到了大量的金錢,物資,土地,而經濟的發展也使得羅馬上層政治體制發生了變化。曾經安逸小農的社會體制已經無法在適合一個擴張後的羅馬大帝國,此時此刻的羅馬帝國,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的是不斷加強自己的政治霸權,擴張自己的領土版圖,所以很快羅馬便開啟一個新的帝國時代。
倘若沒有這三次薩謨奈戰爭,羅馬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具有化時代意義的標誌,歷史沒有偶然,這三次戰爭在成就了羅馬帝國的同時,也帶走了無數平民的鮮血和生命。我們不必去驚嘆一個大帝國的誕生,因為在它的背後有無數個亡靈的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