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才能認出媽媽?揭秘:不同月齡寶寶的視力發育水平

2021-01-09 醫知袋鼠

放不下的手機和iPad,不只是大人才有的習慣,電子設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身邊一切都有滿分好奇的寶寶們,自然用起來也輕車熟路。2011年的一項調查顯示,5歲以下的幼兒中,超過50%的孩子會使用滑鼠或手機玩遊戲(這個項目要是放在今天再統計,恐怕比例更高)。

很多家長都開始擔心孩子的視力會不會受到影響,那麼,與成年人相比,電子產品對寶寶視力的傷害會不會更大?孩子什麼表現說明視力有問題?又該如何保護孩子的眼睛呢?

寶寶的視力和我們一樣嗎?

寶寶的視力發育,像身高體重等一樣,也是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可以說寶寶的視力是「從差到好」慢慢發育的。

初生寶寶的視力,在所有感官中是最弱的,遠不及聽覺觸覺那樣靈敏,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輪廓。

1個月大時,寶寶的焦點雖然仍模糊,但已經可以認出媽媽的臉、奶瓶等形象了;

直到2歲,寶寶才能看清對象;

直到6歲,寶寶的視力發育水平才真正達到成人的水平。

另外,隨著月齡發展,寶寶會追視物體,距離由近及遠,且追視速度也會由慢漸漸變快。

7~10個月大時,寶寶會轉動手中的物體,並利用視覺來探索該物;12個月大的寶寶近距離和遠距離的視力都不錯,深度感良好,可分辨不同的幾何形狀,且可用眼睛來監控身體在空間中的移動。

到大概6歲左右的時候,孩子的視力才能逐漸達到成人的水平。因此,寶寶的視覺系統發育不成熟,相比成人,電子產品色彩亮麗的屏幕對孩子眼部刺激更大,更容易造成視覺疲勞進而誘發近視。

給寶寶做視力檢查有意義嗎?

既然寶寶的視力是動態發展的,而且視力遠比成人差,那是不是就沒必要做視力檢查了?

這件事要辨證來看:

1. 該做的視力篩查一定要做

兒童保健科建議寶寶做常規視力篩查的時間為:

新生兒期;6個月;3~5歲;6歲。

這4次視力篩查寶寶一定要按時完成,但是檢查的側重點不會著重於屈光度本身(近視、遠視等),而主要是觀察寶寶的眼球運動有沒有異常,雙側視力是否對稱,以及是否有斜視等視力障礙。換句話說,這些常規檢查目的在於檢查眼球運動的一致性(頭眼協調)。

因此,這4次常規視力篩查寶寶都應該按時進行。

2. 寶寶出現視力異常要及時檢查

如果寶寶眼睛出現以下幾種問題,應立即就診:

(1)眼瞼發紅(可能是眼部感染)

(2)眼睛轉動異常(可能是眼部肌肉控制有問題)

(3)對光線及其敏感(可能是眼部壓力升高)

(4)白瞳(可能是眼部腫瘤)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很多3歲以下的寶寶偶爾都會出現假性斜視的情況,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對眼」或「鬥雞眼」。這種情況下,只要寶寶看燈光時落在瞳孔上的燈影是對稱的,家長就不用特別擔心。而如果寶寶經常出現這種情況,那就要及時去眼科進行專業檢查,一旦確診為真性斜視的話,建議儘早治療。

3. 近視遠視診斷要科學看待

視力檢查中,對月齡稍大一些的寶寶有時會進行散瞳屈光檢查。再根據得到的檢查結果,有的孩子會被診斷為「近視」、「散光」、「遠視」等。那我們該就此給寶寶配眼鏡矯正視力,或者帶孩子去更權威的醫院複查嗎?

其實,我們每個人出生時都是遠視眼:

嬰兒期:遠視在200~400度;

1~2歲:遠視在100~200度;

6~7歲:時遠視基本消失,視力也基本達到成年人的水平。

至於散光:

2歲以內的孩子:差不多有一半會有散光,100~200度居多;

2~4歲:散光的孩子大約佔30%~40%,度數在100~200度之間。

一般隨著年齡增長,散光度數會越來越低。嬰幼兒的散光,其實是眼球發育成熟過程中,一個特有的過程,與角膜和晶狀體前表面的復曲面變化有關,散光度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所以說有一定的原始和散光都是正常的,但散光超過下面這些限度是需要治療的:

1歲:散光≥250度;

2歲:散光≥200度;

4歲:散光≥150度。

因此,家長不必見檢查結果上的描述帶有「遠視」、「散光」等字樣,就非常緊張,對照上述標準比較,如果都在正常範圍內,那麼都是正常的,無需特別幹預;如果偏差不大的話,也不用急於處理。因為,寶寶的配合度不如成人,而且寶寶容易揉眼,同時眼部的調節能力比成人要強大很多,所以度數波動比較大,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之後複查看是否有好轉。

但如果寶寶的視力水平與正常範圍偏差很大的話,建議遵醫囑進行複查或及時採取相應的矯正措施。

另外,家長們普遍存在顧慮的一點是:

驗光(屈光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準確驗出眼睛的屈光度數。而我們的眼球與生俱來就有調節能力,寶寶眼球的調節能力比成人更強,所以如果驗光時不進行散瞳,睫狀肌的調節作用可以使晶狀體變凸,屈光力增強,不能有效排除正常的調節性近視(即假性近視),從而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因此,對於寶寶來說,如果要做準確驗光的話,散瞳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散瞳的原理就是利用睫狀肌麻痺劑暫時麻痺眼部肌肉,讓眼睛處於最自然、最放鬆的狀態下來進行視力測量,以獲得最準確的數據。正常在眼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散瞳,不會對視力造成損害。

而且,關於寶寶的視力發展時間,也存在一些個體差異,因此即使跟上述標準範圍稍有區別,家長也無需過分擔心。但為了避免遺漏一些寶寶先天性眼部疾病、屈光不正(近視、遠視)、弱視斜視等視力問題,建議家長定期帶寶寶進行視力檢查。

近視到底會不會遺傳?

會遺傳。但遺傳的比重具體有多大,很難統計出來。

因為近視屬於多基因遺傳,在視力遺傳上,這些基因各自佔有一定的百分比,而且還有很多控制視力的基因片段目前尚未發現,所以至今我們還不能給出具體數值來描述在視力遺傳中,那些表現為近視的基因究竟佔了多少。

因此,對待孩子的視力,我們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幫寶寶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儘量減小後天發生近視的可能。

保護眼睛,這樣培養寶寶!

1. 注重寶寶的營養均衡,注意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2. 減少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將寶寶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間儘量控制在30分鐘以內,每天總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

3. 用眼距離不要短於寶寶一個胳膊的距離(大概33cm左右),當然,雙眼離書本的距離也不要太大(雙眼和書本之間的距離過大也可能誘發近視);

4. 不要在光線暗的環境中看手機或其他電子屏幕;

5. 不要歪頭看書(容易造成斜視、雙眼視力不對稱等問題),避免閱讀字體太小或印刷不良的書籍;

6. 家裡的燈光儘量選擇白光,儘量模擬戶外自然光線環境。

最後說幾句:

關於寶寶的視力,先天的因素我們難以控制,但後天如果能給寶寶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那麼對寶寶的視力發育一定是大有裨益的。均衡飲食、用眼衛生、定期檢查,比給寶寶用任何「護眼」保健品都來的實際。

相關焦點

  • 三元愛力優奶粉:促進寶寶智力發育,成就寶寶非凡未來
    所以,對於寶寶奶粉的選擇,要有必要的依據才行,這樣才能為找到一款適合其體質的好產品。那麼,哪個牌子的奶粉最好,它又好在哪裡呢?    我給我家寶寶一直吃的三元愛力優中便有這些營養元素,而且這款奶粉中還特別添加了"三重乳蛋白"(α-乳清蛋白、乳鐵蛋白、乳脂球膜蛋白):α-乳清蛋白是寶寶的情緒調節大師,它可以提高嬰兒血清色氨酸水平,有助於促進寶寶的神經發育,調節睡眠情緒,提升免疫力。乳鐵蛋白能夠提升寶寶免疫力。
  • 0-12個月寶寶視力發育情況,寶媽快了解
    但寶媽們有沒有想過,這種情況,並非寶寶「不懂事」,或許與小寶寶的視力發育情況有關,待到其視力逐步完善後,他們所看到的世界才會更加清晰,屆時,他們也更清楚地認出你來了。新生兒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可誰知,朋友圈裡的媽媽們紛紛留言表示,孩子現在根本看不清楚誰是媽媽,只是寧靜自己的想法而已。對此,寧靜頗為失望,她不禁好奇起來,新生兒寶寶眼中的世界到底是啥樣的呢?
  • 與寶寶的智力發育有關的情況,媽媽們要注意看了
    每位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聰明健康,但是我們的寶寶在出生後依舊還會有一些智力發育有關的問題,這都是與諸多原因造成的,如果我們能夠多點了解,寶寶的健康成長就會更加順利。第一個高峰期是懷孕的2~3個月,第二個高峰期是懷孕的7~8個月,這兩個階段裡面,寶寶的大腦發育是最關鍵的時期,尤其是營養的攝入,如果在這段時期媽媽攝入足夠寶寶大腦發育的營養,寶寶的智力也會隨之提高。
  • 寶寶啥時候能看清媽媽的臉?孩子視力發展很神奇,五張圖看全過程
    但是有些細心的媽媽,可能會通過寶寶的一些細微的反應,會感覺到寶寶在最初的幾天根本看不清媽媽的臉。其實在生理科學實驗中,就證明了,在新生兒的各種感覺能力中,視覺的發展是最不成熟的。但是隨著大腦視覺神經中樞和感覺通道的快速發展,使得嬰兒的視覺能力迅速提高。新生兒眼裡的世界,與成人的大不同,五張圖看寶寶視力發展全過程。
  • 0-3歲寶寶視力發育對照表,你家寶寶正常嗎?不要錯過「黃金期」
    嬰兒並不是一出生就具備和成人一樣的視力,他們的視力需要一個逐步發育健全的過程,那麼孩子的視力發育到底是怎樣的過程?新生兒能看到多遠的物體?幾歲的孩子視力才相當於成人?這些困惑對很多家長來說都難以解答。事實上,嬰兒出生時,眼睛僅僅是解剖結構發育完成,視力是後天在外界環境刺激下形成和不斷完善的,光線和外界物體的刺激是視力發育的必備條件。如果嬰兒出生後一直處於黑暗環境中沒有光線刺激,將會影響孩子視力的正常發育。孩子視力發育階段表,測一測,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 嬰兒是怎樣認出媽媽的?不用眼睛,這三種方式孩子天生自帶
    朋友小米家的寶寶剛出生沒幾天,前幾天聊天的時候,她說孩子出生後被醫生放到自己胸口,沒過一會竟然閉著眼睛找到了乳房開始吃奶。這兩天她家寶寶只要自己抱,尤其是晚上的時候,她說孩子這麼小就認識自己,她媽媽和她爭辯到:哪有這麼小的孩子認母,一般大家都說孩子3月認母,也就是孩子3個月後才能認識媽媽。
  • 視力發育黃金期,別讓這些小習慣損傷寶寶視力
    1、過早、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曾有讀者留言問:寶寶多大可以看電視、玩ipad呢?寶寶玩手機、ipad、看電視,會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呢?屏幕亮度如果與環境光線的差距過大,不利於寶寶的視力發育,父母一定要注意。2、移動中看書或手機有些寶寶喜歡邊走路邊看書,或者拿著手機、ipad躺在床上玩。
  • 這幾種常見光,媽媽要幫助寶寶避免直視,不然可能會傷害視力
    視力是伴隨人一生的,眼睛是父母對孩子比較重視的,除了近視,還有各種的小細節也能傷害到寶寶的眼睛。生完寶寶親戚來探望,拍照時卻忘了關閃光燈小王生完寶寶半個月了,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不少的親戚看小王方便了就來探望她和孩子。
  • 四個月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媽媽此時要當心寶寶這些異常
    文|秘籍君昨天收到後臺一位粉絲的諮詢,這位媽媽說:「她家寶寶已經四個多月了,還是常常握緊拳頭,經常就是拇指內扣,手指用力握的發白。雖然有時也會鬆開,但不像別的小朋友那樣,會自己拿東西玩,會玩手,想吃手但總是不能準確的放到嘴裡,急得直哭。
  • 0-3歲了解寶寶大腦發育規律,結合3大方向培養高智商寶寶
    那如何才能刺激腦突觸的產生,讓寶寶的智力得到更好的發育呢?其實重在讓寶寶多看、多聽、多觸摸、多發現、多感受,這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會有很好的效果。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曾提出「用進廢退」理論,說的是腦突觸在反覆接受相同信息時會產生更多的突觸,但是如果所產生的突觸不經常刺激或者使用,它就會逐漸退化。
  • 美贊臣孕媽媽必讀:懷孕了,補對Ta才能孕育機靈寶寶
    打從懷孕起,孕期營養就一直是準媽媽們關心的話題。很多準媽媽生怕寶寶「輸在起跑線」,迫不及待地開啟了進補模式。只要能讓胎寶寶更聰明更健康地成長,媽媽們能補就補。
  • 寶寶聽力發育特點媽媽們知道多少?
    所以,為了保護寶寶的聽力發育,能夠享受寶寶的每一聲「爸爸」、「媽媽」,而寶寶又能夠享受乳名、音樂流水、鳥語的美妙聲音,媽媽們先來了解下寶寶的聽力發育特點吧……一、新生兒聽力有那些特徵呢?1、喜歡聽媽媽的聲音寶寶接受聲源時通常喜歡聽人說話,尤其喜歡聽自己媽媽的聲音,因為媽媽在無意中已對他說了10個月的話了,所以當媽媽在寶寶耳邊呼叫時,寶寶就會將頭轉向媽媽這邊,並專注地看著媽媽,覺得是那麼的熟悉。研究發現,出生不到3天的新生寶寶就會表現出對母親聲音的偏愛,如果媽媽在照料寶寶的同時經常呼叫寶寶的名字或說說話,5~8天後大多數寶寶就能對媽媽的呼叫聲發生反應。
  • 一歲內寶寶智力發育表:有以下表現,往往暗示你家娃多半是小學霸
    其實,不同月齡的寶寶,也有著不同的智力發育標準,具體如下: 1-2月齡:這個月齡的寶寶聽到外界的聲音能做出反應,眼睛也會隨著人的移動而變化,甚至在高興或者生氣的時候能發出細小的聲音。
  • 寶寶聰明發育要選牛油果果泥 禾泱泱「聰明果泥」即將上市 !
    牛油果因富含大量營養元素和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寶寶大腦發育,成為媽媽們心目中的「智慧果實」,備受青睞。但是,由於牛油果氣味特殊,同時又有著不易保存、製作麻煩等特點,牛油果製作的寶寶食品一直讓媽媽們傷透腦筋。
  • 如何保證寶寶眼睛明亮有神?
    孩子的視覺系統發育需要時間,在新生命的第一周裡,嬰兒看不到太多細節,周圍的物體對他(她)們來說,只是灰色的,在這之後的幾個月視覺系統才能越來越完善。了解嬰兒視覺發育的幾個裡程碑可以幫助你確定你的孩子是否能在正確的階段發育到正確的視力,以及何時才要重視可能出現的問題。1個月:開始聚焦和跟蹤物體寶寶出生時看不見太多物體,這會影響他們的眼球運動。
  • 一組圖告訴你,不同階段寶寶的發育過程
    從懷孕到生產,是一個非常神奇的過程,人們不禁想要知道,10個月漫長的時間裡,胎兒是怎麼在母體裡一點點發育成型的?今天我們就通過一組圖,來探索不同階段胎寶的發育過程。
  • 寶寶出現上眼瞼下垂會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
    有的寶寶會出現上瞼下垂,這種情況有可能表現為上眼瞼過大或者是過重造成的,也可能表現為患側眼睛略小於健側眼睛。上瞼下垂一般多發生於單側眼睛,不過也有可能雙眼出現。寶寶有可能在出生時就會出現上瞼下垂,也有可能長大後才會發生。上瞼下垂有可能是部分性的,看上去雙眼有輕微的不對稱。
  • 閃光燈弄瞎寶寶眼睛?醫生稱強光對寶寶視力影響不大
    近日,網絡上有一起事件引起關注:一位湖北市民的孩子3個月大,一次朋友來家中探望時,使用了手機閃光燈為寶寶拍了張照片,可沒想到因為手機離寶寶過近的緣故(相當於奶瓶和寶寶臉的距離),孩子拍照後右眼底黃斑區上有一個被燒灼的圓疤,左眼視力為1.2,右眼只有0.2。家人認為,寶寶的眼睛因為被閃光燈燒傷出現了視覺障礙。
  • 寶寶多大能聽懂大人話?如果早於這個年齡,說明大腦發育非常好
    寶寶在出生之前,聽覺器官已經發育完全並能夠感受到寶媽的聲音,同時對於準媽媽的情感變化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尤其是等到寶寶一歲的時候,如果你仍然保持這些習慣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這無心行為的薰陶下,寶寶會出現很多「問題」。
  • 寶寶的味蕾是怎麼發育的?
    力發育,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但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對於科學育兒知識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比如說寶寶的味蕾發育,你關注了嗎?不少爸爸媽媽們看到這個問題,可能會覺得很可笑,味蕾不就是舌頭嗎?這有什麼好關注的。寶寶吃東西不燙到,不讓她吃太鹹太甜的,只要她愛吃不就行了。但是這種想法實際上非常偏激,寶寶的味蕾發育裡也有著不少學問呢。味蕾就是味覺感受器。在舌頭表面,密集著許多小的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