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聽力發育特點媽媽們知道多少?

2020-12-05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GgQqYy

媽媽們你們是否知道中國有多少兒童有聽力障礙,甚至耳聾?這些孩子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聽到媽媽愛的呼喚,甚至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思,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有些是先天性遺傳,有些是孕期誤服藥物、環境嘈雜、胎教不當,還有一些是寶寶出生後生病、用藥不當等原因造成。所以,為了保護寶寶的聽力發育,能夠享受寶寶的每一聲「爸爸」、「媽媽」,而寶寶又能夠享受乳名、音樂流水、鳥語的美妙聲音,媽媽們先來了解下寶寶的聽力發育特點吧……

一、新生兒聽力有那些特徵呢?

1、喜歡聽媽媽的聲音

寶寶接受聲源時通常喜歡聽人說話,尤其喜歡聽自己媽媽的聲音,因為媽媽在無意中已對他說了10個月的話了,所以當媽媽在寶寶耳邊呼叫時,寶寶就會將頭轉向媽媽這邊,並專注地看著媽媽,覺得是那麼的熟悉。研究發現,出生不到3天的新生寶寶就會表現出對母親聲音的偏愛,如果媽媽在照料寶寶的同時經常呼叫寶寶的名字或說說話,5~8天後大多數寶寶就能對媽媽的呼叫聲發生反應。

2.喜歡聽高調但不尖銳的聲音

新生寶寶還喜歡聽高調聲音,因此父母和寶寶談話時要提高聲調,而這種音調似乎是世界性的,沒有語種的區別。但寶寶一般不喜歡聽過強尖銳的聲音,當聽到這類噪音時,寶寶的頭會向相反方向轉去,以示遠離聲源或以哭吵拒絕幹擾。

3.安靜覺醒狀態時,聽力最敏感

當然要使寶寶對聲音作出反應,還必須注意寶寶當時所處的狀態,寶寶對聲音的反應會隨意識狀態而改變,深睡時對聲音的反應可能不明顯或僅有呼吸節律的改變,淺睡時可有驚跳,瞌睡時可突然變得覺醒起來,在安靜覺醒狀態時,他可機敏地慢慢將頭和眼轉向聲源方向。

二、0-3歲小兒聽力發育過程

0-30天

·在覺醒狀態下聽到聲音後轉動眼和頭去找聲源。

·聽到突然的響聲後兩臂屈曲抱在胸前,四肢抖動並做出眨眼動作。

·聽到友善或熟悉的聲音會停止哭泣,喜歡聽高音調和母親的聲音。

2-3個月

·大人用語言引逗時能夠聽到,並做應答式的回答,如「哦」「啊」「唉」等。

·聽到柔和、悅耳的音樂時面露笑容,並很安靜地聽。聽到刺耳的音樂時全身亂動,煩燥不安。

·已經能夠傾聽周圍的聲音,如說話聲、樂器聲、並在聽到後將頭轉向一側。

4-5個月

·在小兒的一側耳後大約15釐米的地方用搖鈴,能轉過頭向發聲的方向去尋找聲源。這是測試聽力非常重要的表現,可以早期判斷小兒的聽力是否正常。

·能夠分辨熟悉和不熟悉的聲音,聽到母親的聲音特別高興,眼睛會朝著發出聲音的方向看。

·對憤怒的聲音感到害怕,但對發聲的玩具很有興趣。

6-7個月

·已經能夠感知習慣的語聲,如知道自己的名字。

·能夠模仿聲音。

·當大人叫小兒名字時,聽見後會轉向呼叫人並友好地微笑,表示應答。

8-9個月

·能夠理解簡單的語言。

·可逐漸據聲音來調節、控制行動,逐步學會傾聽聲音,而不是立即尋找聲音的來源。

·逐漸能夠聽懂幾個字,包括家裡成員的稱呼。

10-12個月

·能夠隨著音樂擺手,並能尋找視野以外的聲音。

·能對簡單的語言做出反應,如爸爸、媽咪、自己的乳名等。

·聽到大人的指令後能夠指出自己的五官,如眼睛、耳朵、嘴等。

·能夠和大人一樣去判斷聲音的來源,並開始增強對詞語的感覺能力。

1歲半

·會說出自己的需要,如拿、走、外、吃、尿、貓、狗等。

·能尋找隔壁房間的聲音。

·在大人的指導下,已經學會叫爸爸、媽咪、爺爺、奶奶等人的稱呼。

2歲

·大人讓做什麼能夠照辦,還能重複說過的字眼,還能說短句。

·已經學會一些簡單句,如會說3-5個字的短句,如「媽媽抱抱」、「我喝水」、「上街看車」等。

3歲

·此階段語言發育飛速,詞彙豐富起來,能夠學會一些複合句。

·可以說8-10個字的句子,如「媽媽帶我去託兒所」。

·能夠唱兒歌,敘述簡單的事情。

三、促進小兒聽力發育的方法

1、多讓小兒聽生活中的豐富聲音

豐富的聲音如走路聲、關開門聲、流水聲、掃地聲、說話聲、汽車聲、飛機聲、風聲、雨聲等,這些自然環境的聲音對促進小兒的聽力發育十分有益。因此,要讓寶貝多聽到這些聲音。

貼心提示:

如果太過嘈雜的噪音,如工地施工的聲音、機器的噪聲等,對小兒的聽力會造成一定的損害,生活中要注意避開。

2、平時多對小兒進行聽力訓練

·抱孩子時最好採用左手抱的姿勢,讓小兒儘量靠近媽媽的心臟,以便清晰地聽到媽媽的心跳聲。

·對於新生兒可以在小床上繫上不同音質或音調的發聲玩具,刺激聽力細胞,促進聽力發育。

·平時多和小兒輕聲說話,哼唱或播放一些節奏舒緩、旋律優美的經典音樂。

·在家裡的陽臺上掛一隻風鈴,讓風吹動風鈴發出悅耳的聲音。

·給小兒聽各種物體落地的聲音,如球、椅子、書本、鉛筆、罐頭、木盒、紙盒等。

·給小兒聽各種玩具發出的聲音,如撥浪鼓、八音盒、橡膠玩具等。

·讓小兒聽鈴鐺、喇叭聲,以區分它們的不同。

·分辨爸爸、媽媽及家裡其他人的腳步聲和說話聲。

·分辨家裡人和陌生人的聲音,分辨男人和女人的聲音。

·聽某些動物的叫聲,讓小兒分辨是什麼動物。

·讓小兒重複簡單的疊句或兒歌。

·在瓶子裡灌上一些水,輕輕敲擊瓶子,讓小兒聽瓶子發出的不同聲音。

選擇的玩具不要音量過大,擺放時也要注意距離。強烈的聲音刺激容易震壞小兒的鼓膜,過長時間的噪音也會引起小兒聽力疲勞,反而使小兒對於語音差別的感受性降低。

小兒的語言發育與聽力發育密不可分,聽力是否正常,語言發育測試就是一塊「晴雨表」。一個人必須先有了聽力,再經過語言學習才會說話。一個正常的小兒(發音正常,決不是聲啞),如果出生後被放在一個不與任何人接觸的環境裡,沒人教說話,就永遠也不會說話。一個聽力有障礙的小兒,即使生活在有人和他說話的環境裡,但因聽不見也學不會說話,這就是所謂的「十聾九啞」的道理。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講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

相關焦點

  • 預防寶寶聽力受損,孕期媽媽要做好這些事
    預防寶寶聽力受損,孕期媽媽要做好這些事 1、孕前進行耳聾基因篩查 2、孕期有全面充足的營養 孕期營養不良,可能會使胎兒的腦細胞發育,聽覺反應不靈敏。如果患了維生素B缺乏症,還可能引起進展緩慢的神經性耳聾。
  • 與寶寶的智力發育有關的情況,媽媽們要注意看了
    每位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聰明健康,但是我們的寶寶在出生後依舊還會有一些智力發育有關的問題,這都是與諸多原因造成的,如果我們能夠多點了解,寶寶的健康成長就會更加順利。第一個高峰期是懷孕的2~3個月,第二個高峰期是懷孕的7~8個月,這兩個階段裡面,寶寶的大腦發育是最關鍵的時期,尤其是營養的攝入,如果在這段時期媽媽攝入足夠寶寶大腦發育的營養,寶寶的智力也會隨之提高。
  • 了解「聽力發育時間軸」,科學做胎教
    經歷十個月的懷胎,寶寶出生,不少爸媽覺得這個過程好神奇!孕媽群有個媽媽說「寶寶雖然在肚子裡,但是他什麼都知道,知道哪些人不好,他就特別鬧。只要離開不好的人,他又特別乖,讓動一下,就特別溫柔的動動」。孕期雖然辛苦,但這個過程中孕媽們也能享受到很多別人享受不到的樂趣,比如胎動的感覺,就是沒懷孕過的人一輩子都感受不了的感覺。胎兒聽力發育時間軸:在子宮裡真能聽到外面的聲音嗎?
  • |噪音|寶寶|聽力_網易親子
    懷孕大約五個月左右,肚子裡的寶寶的聽力逐漸形成,能聽到媽媽親切的問候了,但各種噪音也不免傳到胎寶寶的「耳朵」裡。為了胎寶寶的健康成長,準媽媽和胎寶寶都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以保證母嬰身心健康。
  • 寶寶的體重和智商掛鈎?體重在多少斤的新生兒,大腦發育好一點?
    寶寶的體重和智商掛鈎?體重在多少斤的新生兒,大腦發育好一點?英國的科學家曾經針對孩子的體重與智商進行了長期的研究,1946年的時候科學家們針對四千多剛出生且體重不一的新生兒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新生兒的體重若太重或者太輕,那麼大腦的發育可能會有些遲緩,智商也就隨之降低。
  • 四個月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媽媽此時要當心寶寶這些異常
    文|秘籍君昨天收到後臺一位粉絲的諮詢,這位媽媽說:「她家寶寶已經四個多月了,還是常常握緊拳頭,經常就是拇指內扣,手指用力握的發白。雖然有時也會鬆開,但不像別的小朋友那樣,會自己拿東西玩,會玩手,想吃手但總是不能準確的放到嘴裡,急得直哭。
  • 0-12個月寶寶視力發育情況,寶媽快了解
    執筆:輯香定稿:楠楠在有新生寶寶的家庭裡,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餵養小寶寶的是媽媽,可寶寶卻跟媽媽並不是特別親密,還有些小寶寶表現得特別「不認識人」但寶媽們有沒有想過,這種情況,並非寶寶「不懂事」,或許與小寶寶的視力發育情況有關,待到其視力逐步完善後,他們所看到的世界才會更加清晰,屆時,他們也更清楚地認出你來了。新生兒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 幾個頭旋的寶寶才是最好的,媽媽知道嗎?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去留意自己家裡的孩子頭上有幾個頭旋呢?我家的寶寶都是一個頭旋的,以前聽老一輩的人都在說:一個頭旋的孩子好,兩個頭旋的孩子脾氣比較大!那麼你知道,幾個頭旋的寶寶才是最聰明的嗎?頭旋,雖然不陌生了,但是具體是怎麼形成的,又是怎麼一回事,這個還真沒去認真想過,所以小編查了些資料分享給大家。
  • 你知道寶寶現在多大了嗎?圖解孕期胎兒發育體積發育情況
    作者:寶寶知道 家有寶寶網準爸爸媽媽們,想知道你們的小寶貝在媽媽肚子裡是怎麼長大的嗎?我們為你找到了一系列非常形象的比喻。-- 孕早期 --剛剛懷孕的媽媽們肚子都沒有過多的變化,媽媽們是不是都很疑惑呀?那是因為在孕早期,寶寶真的還很小很小哦。孕4周寶寶還在胚胎的時候,如同罌粟種子一般大。
  • 孕婦媽媽孕期補充這幾種營養素,再不擔心寶寶發育...
    準媽媽們在備孕時歷盡艱辛,總想著懷上寶寶之後就能鬆一口氣了;結果好不容易順利懷上了寶寶,心裡卻多了更多的憂慮,擔心自己營養不夠,擔心寶寶發育不好。其實。各位孕婦媽媽們大可不必這麼憂心忡忡,因為懷孕的不同階段,孕婦媽媽們主要需要的營養素是有所不同的,只要分階段適量進補,就不用擔心自己和寶寶的健康問題。在說孕期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哪些營養素有利於更好地備孕。
  • 1~2歲寶寶愛找夥伴,智慧媽媽注意這三點,對寶寶身心發育很重要
    有家長可能會說,寶寶這麼小,不就是見誰和誰玩嗎?還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交朋友嗎?這點剛開始我也是這樣理解的,但隨著萌寶長大,遇到很多交際問題,也疑惑糾結過,又開始了解這個階段寶寶的身心發育特點,才豁然開朗。
  • 產檢裡的四維彩超,孕媽媽們最想知道什麼?
    我們都知道二維是平面,三維是立體,四維是立體加上了時間動態變化,而四維彩超就是在圖像的基礎上加上時間維度參數,能更為清晰地看到胎寶寶,觀察到胎寶寶的實時動態。 雖然理論上四維的立體成像僅運用在心臟的動態檢查,但四維彩超也能實現這種動態效果。
  • 寶寶經常流口水、吐泡泡正常嗎?媽媽掌握這4個發育節奏,別擔心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孩子的生長與發育過程當中,往往會經歷一些轉折階段。在這些起承轉合的時期,總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小問題。小寶寶從剛出生,一直到兩三歲,都常常帶著一臉口水,看起來髒兮兮的,還有點可愛。有的寶寶還會吐泡泡,親戚們常常調侃說:「懷孕時候吃螃蟹,子生出來就會吐泡泡。」
  • 對於兩個月的寶寶,怎麼刺激他的大腦發育?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所以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他這個階段需要有效的刺激大腦發育,才能初步建立安全感和對家長的信任。那麼身為父母,可以做哪些事來幫助寶寶刺激大腦發育呢?1、和寶寶對話:小月齡的寶寶並不會說話,頂多只是咿呀學語,那么爸爸媽媽們該怎麼和孩子進行交流呢?這個時期寶寶想表達自己情緒,最可觀的表現就是哭,所以只要寶寶一哭,媽媽就要立馬來解決問題,這就是對寶寶的「回應」。
  • 掌握寶寶胃腸道發育特點,理想排便不用愁
    很多媽媽都問:「寶寶到底應該多長時間大便一次?」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次數、性狀也不盡相同。比如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一般每天會有2~4次,在添加輔食後大便次數會減少。每個寶寶都會存在個體差異,只要大便性狀正常,寶寶生長發育符合規律,大便次數與別的寶寶有所差別是正常現象。
  • 安醫舉辦「愛耳日」義診活動 80分貝以上可能會讓寶寶聽力受損
    專家提醒,孕媽媽吃錯藥或是感染、生產時缺氧窒息、新生兒黃疸都可能導致先天性聽力損失,聽障高危人群最好做個基因檢測,隨時「跟蹤」孩子的聽力情況,3歲以前每年做兩次聽力篩查。》》》推薦閱讀:除夕至元宵節合肥違規燃放煙花爆竹僅20起 肥西2020年全縣禁放父母聽力正常,寶寶卻是重度聽力損失在昨天的「愛耳日」義診活動,一群活潑可愛的小朋友獻上了一場精彩演出。其中,5歲的平平(化名)表演了一段單口相聲,引得臺下觀眾們捧腹大笑,鼓掌稱讚。
  • 寶寶多大才能認出媽媽?揭秘:不同月齡寶寶的視力發育水平
    放不下的手機和iPad,不只是大人才有的習慣,電子設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身邊一切都有滿分好奇的寶寶們,自然用起來也輕車熟路。2011年的一項調查顯示,5歲以下的幼兒中,超過50%的孩子會使用滑鼠或手機玩遊戲(這個項目要是放在今天再統計,恐怕比例更高)。
  • 寶寶挑食怎麼辦?教媽媽們6招,讓寶寶愛上吃飯!
    一提到寶寶吃飯,媽媽們就頭痛。寶寶不愛吃蔬菜,只喜歡吃蛋啊肉啊,還追著喂,有時候還一餐一餐的不吃飯,最後導致孩子的營養不均衡,個長不高,還被醫生說還這樣下去,寶寶的成長發育都受影響。作為媽媽們每天都為寶寶吃飯挑食的事情愁得要命,找不到解決的方法。
  • 寶寶的味蕾是怎麼發育的?
    力發育,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但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對於科學育兒知識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比如說寶寶的味蕾發育,你關注了嗎?不少爸爸媽媽們看到這個問題,可能會覺得很可笑,味蕾不就是舌頭嗎?這有什麼好關注的。寶寶吃東西不燙到,不讓她吃太鹹太甜的,只要她愛吃不就行了。但是這種想法實際上非常偏激,寶寶的味蕾發育裡也有著不少學問呢。味蕾就是味覺感受器。在舌頭表面,密集著許多小的突起。
  • 詳解0-40周胚胎發育,孕媽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懷孕前12周是流產高發期,由於胎盤尚未完全形成,胎兒與媽媽的聯繫還不是特別牢固。直到孕12周末,胎盤基本成型,胎兒的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的基礎組織已經發育的基本完善。孕12周起,流產率大幅下降,孕媽媽們可以停止服用葉酸,並且到醫院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