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醫舉辦「愛耳日」義診活動 80分貝以上可能會讓寶寶聽力受損

2020-11-23 萬家熱線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昨天,安醫大一附院舉辦「愛耳日」義診活動,近500名前來就診的患者中,一半以上是先天性聽障患兒。專家提醒,孕媽媽吃錯藥或是感染、生產時缺氧窒息、新生兒黃疸都可能導致先天性聽力損失,聽障高危人群最好做個基因檢測,隨時「跟蹤」孩子的聽力情況,3歲以前每年做兩次聽力篩查。》》》推薦閱讀:除夕至元宵節合肥違規燃放煙花爆竹僅20起 肥西2020年全縣禁放

父母聽力正常,寶寶卻是重度聽力損失

在昨天的「愛耳日」義診活動,一群活潑可愛的小朋友獻上了一場精彩演出。其中,5歲的平平(化名)表演了一段單口相聲,引得臺下觀眾們捧腹大笑,鼓掌稱讚。他們並不知道,平平是個重度聽力障礙患兒,能說會唱對他來說極為不易。

平平的父母都是聾啞人,平平出生3個月後被診斷為先天性重度聽力障礙。

7個月大時,平平戴上了助聽器,隱約能聽到外界的聲音。為了教孫子說話,爺爺奶奶煞費苦心,平平聽不清,他們就一遍遍地大聲說,抓著他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喉部感受發音,無論颳風下雨都按時帶他去做康復訓練。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平平的聽力穩定,語言功能逐漸形成,終於可以與人正常溝通。

11個月大的萌萌(化名)出生時,爺爺病重,家裡亂成一團,錯過了新生兒聽力篩查。3個月左右,兒保體檢時,醫生發現萌萌不太會逐聲,對外界幾乎沒有反應。經過專業檢查,萌萌被確診為先天性聽力障礙,雙耳聽力100分貝, 只能通過耳蝸植入手術「重建」聲音。這個結果,對於聽力正常的萌萌父母來說,是始料未及的重擊。

聽障高危人群3歲前最好每年篩查2次聽力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增聽障患者約8萬餘名,其中,患有先天性聽障的新生兒近3萬人,每千名新生兒中就有1~3人聽力損失。目前,合肥市持有殘疾證的聽障人士約3000人左右。

「先天性聽障患兒中,近六成是遺傳因素導致的,也就是父母雙方都是聽障人士,或是攜帶聽障遺傳性基因。」安醫大一附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童步升介紹。另四成患兒的致聾原因可能是多樣的,比如:孕媽媽使用致聾性藥物或是感染風疹、弓形體、梅毒、巨細胞病毒等,生產時窒息、產鉗損傷、新生兒黃疸等,都可能造成新生兒先天性聽障。

一般來說,新生兒出生3天內,即可通過聽力篩查初步檢查有沒有聽力問題。需要提醒「新手」爸媽的是,若是孩子沒有通過48小時之內的聽力篩查也別過於驚慌,極有可能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產生耳屎導致的,42天再復篩一次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有聽障家族史的「準媽媽」,孕期最好做個基因篩查。「懷孕16周到22周時做個羊水穿刺,若是胎兒確定有聽力障礙或是攜帶聽障基因,可以早幹預、早治療。」童步升提醒道。有上述聽障高危因素的孩子,通過了聽力篩查不能大意,若是隱性耳聾或是遲發性耳聾,可能因為一次感冒、意外磕碰就致聾,一定隨時「跟蹤」孩子的聽力狀況,3歲以內最好每年做兩次聽力篩查。

80分貝以上聲音可能會讓寶寶聽力受損

「躲」過了先天性聽障也別徹底放心,隨著年齡增長,永久性聽力障礙持續增加。研究顯示,5歲前聽力障礙發病率上升到2.7‰,青春期則高達3.5‰,老年人患病比例高達73.58%。生活中,「偷」走聽力的「小偷」可不少。

眾所周知,經常戴著耳機聽歌,或者長時間打電話,會導致聽力下降。而對於小寶寶來說,80分貝以上聲音就可能造成聽力損傷,「兒童對聲音感知的靈敏度要高於成人,長期聽超過80分貝的聲音可能會對孩子的聽力系統造成傷害,而且是不可修復的。」安醫大一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邱建新提醒,噪聲對聽力系統的損害還可能影響兒童腦部發育,會導致情緒焦慮、反應不敏感等問題。

年輕人易發突發性耳聾,「工作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熬夜疲勞,容易導致內耳血管痙攣或堵塞。另外,久坐伏案,缺乏鍛鍊,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易受病毒感染,也會引起突發性耳聾。」邱建新提醒,突發性耳聾一定要抓住就診「黃金期」,否則可能會重度耳聾。

另外,若是家人總是「只聞其聲,不知其意」,極可能是患上了神經性耳聾。耳朵和大腦之間的神經「通道」出了問題,聽到的聲音不能及時傳給大腦,才會反應不過來。晨報記者 王靚/文 卓旻/攝 通訊員 張薇》》》推薦閱讀:今年合肥建成三個備用水源工程 力爭2020年前完成老舊漏損管網改造

相關焦點

  • 90分貝就能讓人聽力受損!出現耳鳴莫大意
    90~100分貝會使人的聽力受損,100~120分貝使人難以忍受,幾分鐘就可暫時致聾。那麼,90分貝、120分貝大概是多大的聲音呢?
  • 地鐵「耳機族」聽力恐受損
    原標題:原標題:地鐵內「耳機族」聽力恐受損   無論是在街頭,還是在地鐵裡,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聽音樂的年輕人,他們也許並不知道,「聽力殺手」就隱藏在自己耳邊。昨天是全國「愛耳日」,專家提醒「耳機族」,在外部噪音超過60分貝的環境中,如果長時間使用耳機,聽力將受到傷害。
  •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都市快報
    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本報訊 今天是第16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為——安全用耳,保護聽力。 據外媒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告,由於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或者去酒吧夜總會,全球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的危險。
  • 沒事就戴著耳機每天聽歌3小時以上 初中生聽力降至50分貝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我們應如何關照自己的耳朵呢?聽聽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喉科的陳彥飛醫生怎麼說。  「有病人因為過度使用耳機而導致聽力下降。」3月2日,陳彥飛說。  據陳彥飛講述,他曾有一個病人,是名初中男生,聽力下降到了50分貝,也就是只能聽到50分貝以上的聲音。當時,這個男生的媽媽說,她兒子每天沒事就戴著耳機聽歌、學習,每天至少戴3個小時以上,後來耳朵就開始不舒服,耳朵內嗡嗡作響。
  • 初中男生沒事就帶耳機 聽力下降至50分貝
    「有病人因為過度使用耳機而導致聽力下降。」3月2日,陳彥飛說。 據陳彥飛講述,他曾有一位病人(為了保護病人隱私,不提名字),是一位初中男生,聽力下降到了50-60分貝,也就是只能聽到50-60分貝以上的聲音。
  • 實驗:戴耳機聽50分鐘搖滾樂 聽力下降15分貝 
    3月3日國際「愛耳日」,記者來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聽力檢測小實驗和數據告訴你真相。當天下午,兩名記者來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進行聽力檢測。聽力檢測在密閉靜音的聽力室進行,記者戴上耳機,耳機裡會發出由低頻至高頻(125赫茲至8000赫茲)不同音頻的不同分貝聲音,記者一旦聽到聲音就需要按下電腦按鈕記錄下來,由此形成聽力檢查記錄表。
  • 半數年輕人用耳機音量超標 聽力損傷多年後顯現
    無論是在街頭,還是在地鐵裡,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聽音樂的年輕人,他們也許並不知道,「聽力殺手」就隱藏在自己耳邊。昨天是全國「愛耳日」,專家提醒「耳機族」,在外部噪音超過60分貝的環境中,如果長時間使用耳機,聽力將受到傷害。
  • 預防寶寶聽力受損,孕期媽媽要做好這些事
    預防寶寶聽力受損,孕期媽媽要做好這些事 1、孕前進行耳聾基因篩查如果患了維生素B缺乏症,還可能引起進展緩慢的神經性耳聾。
  • 瀋陽今年治噪音控制在70分貝內
    今天是愛耳日,如何讓我們的耳朵更舒服?瀋陽環保部門今年把全市區域環境噪聲和交通幹線噪聲平均值分別控制在56分貝和70分貝以內。  調查顯示,當噪音超過70分貝時,就會引起人體的不舒服。如果長期在95分貝的噪聲環境裡工作和生活,大約有29%的人會喪失聽力。即使噪聲只有85分貝,也有10%的人會發生耳聾,120到130分貝的噪聲,能使人感到耳內疼痛。
  • 世衛組織呼籲 重視娛樂噪音對聽力的損害問題
    原標題:世衛組織呼籲 重視娛樂噪音對聽力的損害問題  新華社日內瓦2月27日電 (記者聶曉陽 施建國)世界衛生組織27日在此間發布的研究報告稱,全球有約11億青少年正在受到個人視聽設備和娛樂場所噪音超標的威脅,由此造成的聽力受損可能會給他們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就業帶來不良影響。
  • 人耳所能承受的至大音量是90分貝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年輕人將大分貝的音樂當作是一種刺激性享受,在這种放縱下,殊不知耳朵卻會很受傷。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在此專家提醒:在欣賞音樂時,一定要保證「耳朵」的安全。
  • 兒童遊藝區噪聲超70分貝 專家稱損傷兒童聽力
    不過記者在調查採訪中卻發現,這些「城堡」平均噪聲都在70分貝以上,部分遊戲發出的噪聲甚至達到90分貝以上,無論幼兒還是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這些娛樂噪聲都很可能成為他們聽力的殺手。記者在這座兒童遊藝城裡看到,從充氣蹦床到電動遊戲這裡應有盡有,除了一些適齡孩子在玩遊藝項目,現場確實還有一些坐在嬰兒車裡的寶寶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  記者拿出分貝測量儀測試發現,在距離旋轉木馬比較近的位置,噪聲竟然達到了78分貝,而在一輛電動摩託車遊戲機旁,噪聲甚至達到90分貝。
  • 搖搖車成嬰兒聽力「殺手」? 醫生:超80分貝易損害聽力
    其中,聲響被列為強制性要求,平均聲級最高不應超過85分貝。 7月9日,記者採訪發現,以搖搖車為首的兒童玩具在音樂響起時,多數超出這個標準,最高分貝甚至達到100。醫生稱,長時間處於分貝過高的噪音環境下,孩子的聽力和語言發育會受到影響,甚至產生神經性耳聾。
  • 爆竹聲會影響孩子的聽力嗎?
    鞭炮聲對孩子的影響首先,在討論煙花爆竹對寶寶聽力影響之前,需要清楚的是,鞭炮聲音到底有多響呢?國內的記者曾做過試驗,發現下圖這個「12衝」的鞭炮噪音高達100多分貝!>★70-90分貝:很吵,長期神經會受到損害★90-100分貝:危害健康,聽力受損可見鞭炮的聲音對聽力系統發育不完善的寶寶是有很大危害的,而且過年期間,此起彼伏的的鞭炮聲持續時間長,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 正常夫婦也會生出失聰寶寶?華大告訴你什麼是遺傳性耳聾基因
    今天是第20個全國"愛耳日",我們希望更多的人來了解聽力和基因的知識,了解遺傳性耳聾,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守護家人,甚至為每一個擦肩而過的生命,帶來不期而遇的溫暖。遺傳性耳聾是由於基因突變而導致的聽力障礙。父母攜帶遺傳性耳聾基因突變,並傳給後代,猶如一個"隱性殺手"代代相傳。那麼,正常人會生出聾兒寶寶麼?
  • 世界愛耳日|耳機戴多久會損害聽力?
    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愛耳日(世界聽力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大約有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其中3400萬是兒童。據估計,到2050年將有9億多人出現殘疾性聽力損失。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經常耳鳴,聽力也大不如從前?有沒有耳機戴一整晚的習慣?是不是把掏耳屎當做特別爽的一件事情?很多生活中細微的小事,可能正在傷害你的聽力。
  • 國際愛耳日到了,你知道怎麼給老人挑選助聽器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徐尤佳3月3日是第19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眾所周知,突發性耳聾、耳鳴等聽力受損的情況一般在老年人中高發,這與老年人「三高」等基礎疾病高發,容易發生血管痙攣或堵塞而影響聽力。
  • 掏耳朵容易造成聽力損害 科學護耳需重視
    3月3日「全國愛耳日」當天,筆者在清遠市人民醫院門診大樓舉行的義診活動現場看到,前來諮詢檢查的群眾絡繹不絕,醫生們為群眾詳細講解保護聽力的具體措施及預防耳病的小常識,並免費進行耳部健康檢查。  清遠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翠芳介紹,兒童期是聽覺言語發育的關鍵時期,聽力如果突然下降,往往是急症,發現越早,就診恢復的可能性越大。
  • |噪音|寶寶|聽力_網易親子
    子琳真擔心長期處於嗓音中,會對寶寶發育不利。那麼,噪音對胎兒聽力有影響嗎?會產生什麼影響呢?讓我們一一來解答。二、噪音對胎寶寶的影響究竟有多大?1、懷孕16周,胎寶寶聽力開始形成懷孕16-19周,胎寶聽力開始形成。
  • 小區搖搖車成孩子聽力殺手 記者測量最高分貝118
    玩具的噪音若過80分貝,就會對兒童的聽覺系統造成損害。現實與標準的距離到底有多大呢?記者近日就此展開了調查。  互動  你對玩具噪音現象有什麼好的建議,可撥96258或@本報官方微博微信。  長沙「80後」媽媽李君茹很擔心孩子樂樂的聽力,近日,她給本報打來電話稱,樂樂老是摳耳朵,看動畫片時總是嫌聲音小,有時都貼電視機邊上看。到醫院一查,聽力下降。她思來想去覺得罪魁禍首是樂樂每天必坐的搖搖車。  樂樂從8個月開始,家人就扶著他坐搖搖車。現在3歲的他一天要坐十來次,雖然學會了不少兒歌,可在搖搖車高音量的轟炸下,他的聽力開始出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