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就戴著耳機每天聽歌3小時以上 初中生聽力降至50分貝

2020-11-22 華商網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我們應如何關照自己的耳朵呢?聽聽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喉科的陳彥飛醫生怎麼說。

  >>案例一

  過度戴耳機初中生聽神經被損傷

  陳彥飛是交大二附院耳鼻喉科的聽力師,他遇到形形色色來看耳疾的病人。

  「有病人因為過度使用耳機而導致聽力下降。」3月2日,陳彥飛說。

  據陳彥飛講述,他曾有一個病人,是名初中男生,聽力下降到了50分貝,也就是只能聽到50分貝以上的聲音。當時,這個男生的媽媽說,她兒子每天沒事就戴著耳機聽歌、學習,每天至少戴3個小時以上,後來耳朵就開始不舒服,耳朵內嗡嗡作響。

  媽媽趕緊帶著兒子來檢查,發現聽神經已經被損傷,只能聽到50分貝以上的聲音。

  >>案例二

  常年在KTV工作小夥聽力降至40分貝

  有一位病人,來醫院檢查時,聽力已經下降到40分貝,也就是只能聽到40分貝以上的聲音。

  該病人是個24歲的小夥子,常年在KTV工作,工作環境聲音非常嘈雜。

  >>案例三

  噪音環境工作聽力下降至70分貝

  另一位病人,40多歲,在一家國企工作,來醫院檢查時,聽力已下降到70分貝,也就是只能聽到70分貝以上的聲音。

  他所工作的環境,有大量的機械設備,這些設備運轉時噪音很大,他的耳朵多年都在承受著刺耳的聲音。

  65分貝以上的聲音會讓人耳受傷

  昨日上午,不停地有病人前來檢查耳朵。陳彥飛說:

  鳥叫聲,在30分貝左右;

  成人說話聲,在40分貝左右;

  電鑽聲,在65分貝左右;

  樂器,分貝在75左右;

  小孩哭聲,分貝在80左右

  陳彥飛說,65分貝以上的聲音,人耳就難以承受,聽多了對聽力會產生損害。

  戴耳機聽音樂不能超一小時

  戴著耳機聽音樂、追劇、接打電話;在充滿噪音的環境裡工作……陳彥飛說,戴耳機聽音樂最多不能超過一個小時,而且音量要放小。

  交大二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院院長任曉勇教授說,耳機的不合適使用會對耳朵造成損傷,主要影響的是聽力,聽音樂時,半小時左右應休息一下;音響過大,易引起內耳神經損傷。輕微損傷,藥物治療可以恢復,嚴重的損傷導致聽力下降,則不可逆。 華商報記者任婷

編輯:楊蓓蕾

相關焦點

  • 初中男生沒事就帶耳機 聽力下降至50分貝
    傷耳案例一 過度戴耳機 聽力下降至50分貝 陳彥飛是交大二附院耳鼻喉科的聽力師,在這裡工作已近10年,近10年間,他遇到形形色色來看耳疾的病人 「有病人因為過度使用耳機而導致聽力下降。」3月2日,陳彥飛說。 據陳彥飛講述,他曾有一位病人(為了保護病人隱私,不提名字),是一位初中男生,聽力下降到了50-60分貝,也就是只能聽到50-60分貝以上的聲音。
  •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都市快報
    其中,將近一半青少年用耳機聽音樂時,音量過高;還有四成青少年在夜總會、酒吧和體育場所聽到的音樂,也音量過高。夜總會的音樂通常是100分貝,這種高音只能聽15分鐘;超過15分鐘,就對聽力造成傷害。聽力受損對人們的身心都有嚴重影響,一旦喪失聽力,將無法恢復。 近日,另一篇關於《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的文章,讓不少喜歡在上下班途中或跑步時戴耳機聽歌的年輕人驚了一下。
  • 實驗:戴耳機聽50分鐘搖滾樂 聽力下降15分貝 
    3月3日國際「愛耳日」,記者來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聽力檢測小實驗和數據告訴你真相。當天下午,兩名記者來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進行聽力檢測。聽力檢測在密閉靜音的聽力室進行,記者戴上耳機,耳機裡會發出由低頻至高頻(125赫茲至8000赫茲)不同音頻的不同分貝聲音,記者一旦聽到聲音就需要按下電腦按鈕記錄下來,由此形成聽力檢查記錄表。
  • 耳機正在奪走聽力 戴耳機音量過大是重要原因
    「從青春期開始,每天都要塞著耳機聽歌,至少一兩個小時,現在偶爾會耳鳴,別人叫自己名字也常常聽不到。」小王說。  小王是一名音樂愛好者,尤其喜歡聽節奏激烈的搖滾、金屬音樂,上下班的路上,他總是戴著耳機,用音樂把自己隔絕起來。業餘時間,他還經常出入Livehouse聽現場音樂。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導致耳聾嗎?不注意,還真會影響聽力!
    A、聽力為什麼會損失?  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宋江順介紹,1分貝是人類耳朵剛剛能聽到的聲音,15分貝以下的我們就可以認為它屬於「死寂」的了,20-40分貝大約是人類耳邊的喃喃細語,40-60分貝屬於我們正常的交談聲音,60分貝以上就屬於吵鬧範圍了,而地鐵及公交等嘈雜環境聲音通常在80分貝以上。  歐盟曾出具調查報告稱,戴著耳機聽音樂,耳機聲音超過85分貝,時長超過30分鐘,可能引起暫時性聽力下降。
  • 常聽耳機損害聽力 青少年成為受害者
    世衛組織還對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的研究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在12歲至35歲人群中,近50%的人在使用個人音頻設備時,音量大到不安全的程度。青少年面臨聽力危機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今年年初,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喉科收診的一位18歲的小夥子,被診斷為噪聲性損害引起的聽力下降,讓這個年輕人非常意外。
  • 別讓音樂毀了耳朵 日常聽歌八大誤區
    每天上下班路上必須戴著耳機聽歌,從家門口到自己的工位,再到晚上下班回家,一天兩個多小時的往返路程,陪伴我的只有音樂。因為音樂可以讓我安靜,音樂可以讓我思考...當然最直接的就是聽力了,由於每天聽歌時間至少都要在3、4個小時以上,再加上音量忽高忽低控制不當(主要根據周圍環境而定),導致現在的我時而會出現耳鳴和幻聽的現象,聽力也較幾年前有了下降(例如時而聽不清周圍人的說話聲)。    同樣是多年後才知道,日常聽歌時的不良習慣和誤區,才是導致聽力及身體健康受損的根源。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聾嗎
    A、聽力為什麼會損失?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宋江順介紹,1分貝是人類耳朵剛剛能聽到的聲音,15分貝以下的我們就可以認為它屬於「死寂」的了,20-40分貝大約是人類耳邊的喃喃細語,40-60分貝屬於我們正常的交談聲音,60分貝以上就屬於吵鬧範圍了,而地鐵及公交等嘈雜環境聲音通常在80分貝以上。歐盟曾出具調查報告稱,戴著耳機聽音樂,耳機聲音超過85分貝,時長超過30分鐘,可能引起暫時性聽力下降。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聾嗎?
    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宋江順介紹,簡單來說就三步:1、聲波帶動空氣振動傳入耳道,撞擊鼓膜,帶動中耳內的聽小骨一起振動;2、振動經過耳蝸後帶動聽毛細胞振動,並將該振動轉化為電化學信號;3、聽神經將電化學信號傳遞到大腦,大腦進行理解後,讓你「聽到」聲音。
  • 戴耳機後你的聽力下降了嗎?這麼做還能拯救一下!
    我國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數最多的國家,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其中有些聽力殘疾源於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 耳機體積小、便攜、私密性強,受到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然而,使用耳機時,我們必須考慮它可能對聽覺健康造成的傷害,千萬別在不經意間被耳機悄悄地「偷走」了聽力。
  • 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是真的嗎?
    但是你媽媽肯定經常說: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A  聽力為什麼會損失?  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
  • 經常戴耳機會聾嗎?應該怎么正確戴耳機呢?
    >首先給你們看看 我們一般聽到的聲音 當聲音85分貝以上 時間長就會造成聽覺疲勞 110分貝以上 內耳的毛細胞就會死亡 要是每天超過8小時
  • 10題自測聽力
    乘公交戴耳機最毀聽力        「年紀輕輕就耳背」不是一句玩笑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今年公布的數據,目前全世界已有4.32億成人和3400萬兒童的聽力受損。12~35歲的年輕人中,約50%(相當於11億)常暴露於娛樂噪聲環境中,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 地鐵裡聽耳機或傷耳朵,專家細數那些損傷聽力壞習慣
    小紅喜歡戴著耳機反覆認真練習英語聽力,而且喜歡把音量調高,這樣更容易讓自己集中精神。但是,近來她覺得自己的耳朵變得對聲音不那麼敏感了,醫生發現小紅聽力已經有了輕度下降。可引起聽力損失的病因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噪聲,通常是長時間暴露於強噪聲會引起聽力損失,但是短時間極強的噪聲也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害。
  • BuddyPhones兒童耳機 | 最高85分貝,保護孩子聽力,還他人安靜
    對於任何年紀的孩子,都應該注意他們耳機的音量」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生聽力殘疾兒童2.3萬,其中一部分是先天性殘疾,剩下的就是因為後天不良生活習慣導致,比如長期佩戴高分貝耳機,給孩子的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失,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以,每年2-4萬的速度增長。
  • 聽力下降別甩鍋耳機!盤點耳機使用中的三個常見傷耳習慣
    耳機的出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的導致了聽力損傷的可能,但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你已經習以為常的噪音正在傷害你的耳朵;而日常使用耳機時的錯誤習慣,又會進一步加劇這種對我們聽力的傷害。  正如「器無失而人有誤」所講,錯誤的耳機使用習慣才是傷害聽力的罪魁禍首。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耳機使用中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三個傷耳習慣,看看你中了幾個。
  • 安醫舉辦「愛耳日」義診活動 80分貝以上可能會讓寶寶聽力受損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昨天,安醫大一附院舉辦「愛耳日」義診活動,近500名前來就診的患者中,一半以上是先天性聽障患兒。專家提醒,孕媽媽吃錯藥或是感染、生產時缺氧窒息、新生兒黃疸都可能導致先天性聽力損失,聽障高危人群最好做個基因檢測,隨時「跟蹤」孩子的聽力情況,3歲以前每年做兩次聽力篩查。
  • 半數年輕人用耳機音量超標 聽力損傷多年後顯現
    無論是在街頭,還是在地鐵裡,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聽音樂的年輕人,他們也許並不知道,「聽力殺手」就隱藏在自己耳邊。昨天是全國「愛耳日」,專家提醒「耳機族」,在外部噪音超過60分貝的環境中,如果長時間使用耳機,聽力將受到傷害。
  • 北歐兒童都在用的學習耳機,最高85分貝,呵護孩子聽力,網課更專注
    再好的耳機,對孩子來說每天使用時間都不要過長,每次最多聽 20~30 分鐘就休息幾分鐘,讓耳朵放鬆一下。由於入耳式耳機的體積很小,如果從耳朵掉出,娃拿來玩耍啃咬的話,可能會發生誤吞危險。它來自冰島,是一家專業做兒童耳機的品牌,針對3-14歲的小朋友,設有安全的分貝閾值,讓家長放心。全球很多城市都能看到他家耳機的身影。
  • 聲音遠超50分貝 逛春熙路也傷害你的耳朵
    「每天晚上都在酒吧裡,那震耳欲聾的聲音簡直讓我受不了。」林先生說,僅僅工作了半年,他就因身體原因辭去了這份工作,「我現在是一邊耳朵靈,一邊耳朵不靈。」  林先生說,當時他當保安,左邊耳朵會塞上對講機耳塞,右耳朵就沒什麼保護措施。最開始是覺得右耳朵疼,後來久了就覺得聽力沒得左耳朵好。現在,林先生與人聊天時都習慣坐在靠右的位置,這樣方便用左耳朵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