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 跳蚤「降級」終將修改教科書

2021-01-08 科學網
中外團隊最新研究發現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跳蚤「降級」終將修改教科書

 

現生跳蚤 蔡晨陽供圖

■本報記者 沈春蕾

跳蚤在起源和演化的生命之樹上到底處於哪個位置?面對這一問題,國內外研究人員先後給出了不同答案。

目前,主流觀點(已寫入教科書)認為跳蚤(學名蚤目)是單獨的目,也有部分觀點認為跳蚤是雪蠍蛉(一類長翅目昆蟲)的近親,但均沒有明確證明跳蚤和小蠍蛉科的關係最近。

近期,一支中英聯合研究團隊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相關研究成果12月21日發表於《古昆蟲學》。

收了一個英國學生

論文的第一作者Erik Tihelka是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大一學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古所)副研究員蔡晨陽是論文的唯一通訊作者。那麼,中國導師是如何指導英國學生完成論文的呢?這還要從他倆的相識說起。

2018年,在英國皇家學會牛頓國際學者基金資助下,蔡晨陽到布裡斯託大學開展為期兩年的工作學習。其間,他收到了正在英國讀高中的捷克男孩Erik的郵件,希望他能幫忙鑑定甲蟲化石。

蔡晨陽欣然同意,於是他和Erik相約在布裡斯託大學進行交流,並為其設計了甲蟲化石的一系列研究課題。蔡晨陽發現當今昆蟲分子系統學存在著較多待解的問題,這也激發了Erik對分子系統學的興趣,並報考了布裡斯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跳蚤研究就是蔡晨陽幫Erik選擇的一個課題。

在蔡晨陽指導下,Erik先後發表論文27篇,從不了解什麼是分子系統學到現在可以如數家珍。與此同時,蔡晨陽也希望初入科研領域的青年能勇敢地向領域內專家請教,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的科學問題,因為這些小問題一旦深入研究就可能會有重要發現。

「修改教科書只是時間問題」

跳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現代跳蚤體形很小,通常體長1~3毫米。然而,1.65億年前最大的跳蚤體長可達2釐米,1.25億年前的跳蚤體長可達9毫米,為什麼跳蚤的體形越變越小呢?

2012年初,南古所研究員黃迪穎團隊在《自然》發表論文,報導了產自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寧城中侏羅世道虎溝動物群(距今約1.65億年)和遼寧北票早白堊世熱河動物群(約1.25億年)的多樣過渡類型巨型跳蚤。

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跳蚤的起源與早期演化及其與寄主的關係,還解釋了其體形變小的原因——為了適應新生代爆發式演化出來的小型哺乳動物或是小型鳥類。黃迪穎也是新論文的作者之一。

蔡晨陽介紹道,跳蚤作為昆蟲系統演化樹上一個獨立的分支,得到了許多形態特徵(側扁、無翅、具刺吸式口器、具櫛等)和生活習性等證據的支持。然而,跳蚤與其他昆蟲目之間的親緣關係一直是昆蟲系統學領域的未解之謎。

早在19世紀,有學者根據外部形態認為跳蚤是鞘翅目(甲蟲)的近親,直到20世紀中後期,支序系統學的奠基人Willi Hennig發現跳蚤與長翅目(蠍蛉)和雙翅目(蒼蠅、蚊蚋等)的關係密切,三者共同構成吸吻類。

21世紀以來,隨著分子系統學和基因組測序技術的發展,跳蚤系統位置的難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基於轉錄組數據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跳蚤與長翅目構成姊妹群的關係,而基於幾個基因串聯的系統學分析表明,跳蚤位於長翅目的內部,與雪蠍蛉科構成姊妹群的關係。

蔡晨陽告訴《中國科學報》:「日前,稱跳蚤是長翅目姊妹群的國際同行們在預印本網站(未經過嚴格審稿)上公布了他們最新的獨立研究成果,雖然與我們的結論不謀而合,但他們認為跳蚤『很可能是』小蠍蛉的姊妹群,而我們的結論是『一定是』。」

「現在國際和國內大多數的《普通昆蟲學》或《昆蟲分類學》的教科書都是把跳蚤作為單獨的一個目,我們成果顯示跳蚤是一種特殊的長翅目(蠍蛉),教科書的修改只是時間問題。」蔡晨陽補充說。

為何不投稿國外期刊

蔡晨陽等人的研究證明了跳蚤是從吸食植物花蜜的長翅目祖先演化而來,最終成為如今吸食脊椎動物血液的寄生蟲。根據跳蚤位於長翅目內部的系統發育關係,研究人員正式提出跳蚤應降級為蚤次目,現生完全變態類昆蟲將從11個目減少為10個目。

既然這是一項可以修改教科書的發現,那論文為什麼不發知名期刊呢?業內同行的反饋是,這篇論文發國外影響因子更高的雜誌也沒問題。蔡晨陽給出的答案是:「《古昆蟲學》是我們自己創辦的期刊,沒有理由不支持。」

記者從南古所獲悉,《古昆蟲學》雖然剛創刊18個月,但已經入選我國地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3(業內認可的較高水平期刊),目前正在爭取進入SCI。

「打造國內一流期刊,需要我們自己帶頭。」蔡晨陽以這篇論文的投稿為例介紹了期刊的嚴謹性,「由於我們的成果與主流觀點不同,也遭受了同行的質疑。最終論文經過了2輪、5位不同審稿人的審稿,才得以發表。」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646/palaeoentomology.3.6.16

《中國科學報》 (2020-12-25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跳蚤「降級」終將修改教科書---中國科學院
    目前,主流觀點(已寫入教科書)認為跳蚤(學名蚤目)是單獨的目,也有部分觀點認為跳蚤是雪蠍蛉(一類長翅目昆蟲)的近親,但均沒有明確證明跳蚤和小蠍蛉科的關係最近。  近期,一支中英聯合研究團隊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相關研究成果12月21日發表於《古昆蟲學》。
  • 跳蚤「降級」終將修改教科書
    然而,跳蚤與其他昆蟲目之間的親緣關係一直是昆蟲系統學領域的未解之謎。早在19世紀,有學者根據外部形態認為跳蚤是鞘翅目(甲蟲)的近親;直到20世紀中後期,支序系統學的奠基人Willi Hennig發現跳蚤與長翅目(蠍蛉)和雙翅目(蒼蠅、蚊蚋等)的關係密切,三者共同構成吸吻類(Antliophora)。
  • 新研究發現跳蚤是特化的蠍蛉—新聞—科學網
    目前,主流的觀點(已寫入教科書)認為跳蚤是單獨的目,也有部分觀點認為跳蚤是雪蠍蛉(一類長翅目昆蟲)的近親,但均沒有明確證明跳蚤和小蠍蛉科的關係最近。 近期,一支中英聯合研究團隊的工作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
  • 新研究發現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目前,主流的觀點(已寫入教科書)認為跳蚤是單獨的目,也有部分觀點認為跳蚤是雪蠍蛉(一類長翅目昆蟲)的近親,但均沒有明確證明跳蚤和小蠍蛉科的關係最近。 近期,一支中英聯合研究團隊的工作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
  • 跳蚤的起源之謎被揭開之後,它竟然被「降級」了!
    而如今,隨著跳蚤的起源之謎被揭開,它竟然被「降級」了,之前和長翅目(蠍蛉)和雙翅目(蒼蠅、蚊子等)平起平坐的蚤目,現在要被降級成為蠍蛉的小弟! 01昆蟲系統演化的獨立分支——蚤目
  • 南京專家:跳蚤的祖先是蠍蛉
    2020-12-21 12:46圖文來源: 紫金山新聞 跳蚤大家都不陌生,體型很小,通常體長1~3毫米,靠吸食人和鳥類的血液為生。
  • 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跳蚤系特化的蠍蛉 並將蚤目降級
    據中科院網站12月30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蔡晨陽等通過挖掘開源組學數據和發育基因組學分析,確立了吸吻類(長翅目、蚤目和雙翅目)內部的系統發育關係,從而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並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infra-order)。
  • 跳蚤「認祖歸宗」 江蘇科研人員最新研究證明: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證明跳蚤是特化的蠍蛉,這一發現對於修正現生昆蟲系統分類體系具有深遠影響。  蚤目(俗稱跳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一類體型側扁,外形高度特化,並嚴格以吸血為生的全變態昆蟲(圖1)。跳蚤體型很小,通常體長1~3毫米。跳蚤是外寄生昆蟲,吸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和鳥類的血液。
  •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現生跳蚤。 南古所供圖 攝中新網南京12月21日電 (徐珊珊)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1日消息,由中英聯合的研究團隊近日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南古所供圖 攝蚤目(俗稱跳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一類體型側扁,外形高度特化,並嚴格以吸血為生的全變態昆蟲。跳蚤體型很小,通常體長1—3毫米。跳蚤是外寄生昆蟲,吸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和鳥類的血液。蚤目作為昆蟲系統演化樹上一個獨立的分支,得到了許多形態特徵(側扁、無翅、具刺吸式口器、具櫛等)和生活習性等證據的支持。
  • 跳蚤「認祖歸宗」地位「下降」:跳蚤的祖先找到了,不吸血!
    「而跳蚤其實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其祖先不吸血!」12月21日最新發表在《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跳蚤是從吸食植物花蜜的長翅目祖先演化而來,最終成為如今吸食動物血液的寄生蟲。蠍蛉是長翅目昆蟲的總稱,成蟲具有兩對狹長的翅,現生大多在森林、峽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區,多取食死亡的軟體昆蟲,捕食各種昆蟲,或取食苔蘚類植物。
  • 跳蚤的近親「祖先」竟然是蠍蛉,曾愛喝花蜜如今卻嗜吸血
    該數據集使用新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包括更複雜的算法,以測試所有歷史上提出的關於跳蚤在昆蟲生命樹上位置的假設,並尋找新的潛在關係。根據這項研究的作者,與人們普遍認為的相反,實際上,跳蚤可以歸類為一種蠍子,它是在二疊紀到侏羅紀(2.9億到1.65億年前)的某個時間開始以脊椎動物的血液為食時進化而來的。現存的跳蚤近親是蠍蛉科的成員,這是一種罕見的類群,只有7種原產於南半球。與嗜血的跳蚤不同,成年的納米齒蠍(nannochoristids)以飲食花蜜為生,過著平靜的生活。
  • 跳蚤「認祖歸宗」但地位「下降」:跳蚤的祖先找到了,不吸血
    「而跳蚤其實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其祖先不吸血!」12月21日最新發表在《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跳蚤是從吸食植物花蜜的長翅目祖先演化而來,最終成為如今吸食動物血液的寄生蟲。蠍蛉是長翅目昆蟲的總稱,成蟲具有兩對狹長的翅,現生大多在森林、峽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區,多取食死亡的軟體昆蟲,捕食各種昆蟲,或取食苔蘚類植物。
  • 【中國新聞網】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現代的蠍齡 南古所供圖攝  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1日消息,由中英聯合的研究團隊近日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  蚤目(俗稱跳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一類體型側扁,外形高度特化,並嚴格以吸血為生的全變態昆蟲。跳蚤體型很小,通常體長1-3毫米。跳蚤是外寄生昆蟲,吸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和鳥類的血液。  蚤目作為昆蟲系統演化樹上一個獨立的分支,得到了許多形態特徵(側扁、無翅、具刺吸式口器、具櫛等)和生活習性等證據的支持。
  • 研究證明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蔡晨陽等通過挖掘開源組學數據和發育基因組學分析,確立了吸吻類(長翅目、蚤目和雙翅目)內部的系統發育關係,從而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並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圖2)。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
  • 南京古生物所等證明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蔡晨陽等通過挖掘開源組學數據和發育基因組學分析,確立了吸吻類(長翅目、蚤目和雙翅目)內部的系統發育關係,從而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並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圖2)。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
  • 系統發育基因組學 讓跳蚤認祖歸宗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蚤目(俗稱跳蚤)是一種令人討厭的生物,但是科學家對它卻非常感興趣,因為跳蚤與其它昆蟲目之間的親緣關係,一直是昆蟲系統學領域的未解之謎。12月2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與英國科研團隊合作,通過對開源組學數據的挖掘和深入系統發育基因組學分析,揭示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古昆蟲學》。 跳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一類體型側扁,外形高度特化,並嚴格以吸血為生的全變態昆蟲。跳蚤體型很小,通常體長1—3毫米。它是外寄生昆蟲,吸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和鳥類的血液。
  • 面對「降級」冥王星發現者遺孀接受事實
    冥王星發現者、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的遺孀帕特麗卡24日表示,如果湯博仍在世,他將會接受冥王星在太陽系中降級的事實,因為他是一個好科學家。骨灰將飛近冥王星  各國科學家24日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大會上通過太陽系行星的新定義,將冥王星「逐出家門」,太陽系只剩下8顆行星。
  • 「降級冥王星」 年度詞彙拔頭籌
    「降級冥王星」 年度詞彙拔頭籌[ 2007-01-09 15:43 ]很難給語言下個準確的定義,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教科書。新年伊始,美國方言學會選定「plutoed」(由「冥王星降級」,引申為「被貶、被降級」)為美國2006年度詞彙。
  • iOS13 怎麼降級?完美降級 iOS12 方法來了
    目前你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等待iOS13新版本發布,修復掉這些Bug,另一個則是選擇降級到 iOS 12.4.1 ,目前該版本的驗證通道還未關閉,如果體驗效果不佳,建議降級到該版本。當然,有很多小夥伴升級後並不知道要怎麼降級,也有的小夥伴擔心降級會清空手機數據或者變成磚頭,其實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操作,就可以保留數據降級到 iOS12,下面請看降級方法!iOS13 降級 iOS12 方法首先,在降級之前我們需要做好手機數據備份,這一步很重要!
  • "九大行星"成歷史 冥王星"降級"明年才能入教材
    中新網8月26日電 據北京晨報報導,冥王星負責北京市中小學課本出版的出版社有關人士25日透露,中小學教材將根據天文學界的決定進行調整,但由於目前秋季課本已印刷完畢,有關內容的修改最早要等到明年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