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改變誤解。
白蟻其實是特殊的蟑螂,蝨子其實是囓蟲,鳥其實是一類特化的恐龍,恐龍沒有滅絕!
「而跳蚤其實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其祖先不吸血!」
12月21日最新發表在《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跳蚤是從吸食植物花蜜的長翅目祖先演化而來,最終成為如今吸食動物血液的寄生蟲。
蠍蛉是長翅目昆蟲的總稱,成蟲具有兩對狹長的翅,現生大多在森林、峽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區,多取食死亡的軟體昆蟲,捕食各種昆蟲,或取食苔蘚類植物。
蠍蛉。受訪者供圖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陽、黃迪穎研究團隊和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古生物團隊合作完成。
研究人員正式提出,在「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學上,將跳蚤所屬的蚤目降級為蚤次目(infraorder)。換句話說,跳蚤的分類學地位「下降」了。現生完全變態類昆蟲將從11個目減少為10個目。這項研究成果將對現生昆蟲系統分類體系具有深遠的影響
跳蚤
蔡晨陽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大約有2500種跳蚤,最大的個體體長約3-4毫米。跳蚤因為傳播黑死病,引起巨大疫情,造成大量人員死亡,跳蚤曾改變人類的發展進程。這一最新發表的研究結果讓人們明白,跳蚤的祖先不是吸血的,而很可能是吸食植物汁液,它們寄生的對象從最初的植物,到哺乳動物,再到人。
該論文顯示,系統發育基因組學的結果顯示,蚤目與現生的小蠍蛉科構成姊妹群的關係,蚤目位於長翅目的內部,完全否定跳蚤與雪蠍蛉科、跳蚤與雙翅目之間的姊妹群關係。
以上結果是根據目前已知最大的吸吻類(包括跳蚤、蠍齡、蒼蠅、蚊子等)分子數據矩陣,以及29個物種的線粒體基因組與多個基因聯合的較小的數據矩陣進行研究得出。
系統發育基因組學揭示跳蚤與小蠍蛉科構成姊妹群的關係。跳蚤(黃色),蠍蛉(綠色)
在形態特徵方面,蚤目與現生小蠍蛉科具有潛在的共有衍徵,如口器特徵和精泵。
相關研究工作由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英國皇家學會的資助。
2012年初,中國科學家發現億年前的巨型跳蚤化石,其體長達兩釐米。其很長的刺吸式口器顯示了與中生代具長喙的阿紐蠍蛉科的相似性。後者可能是的裸子植物的傳粉者。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黃迪穎研究團隊完成,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化石產自我國內蒙寧城中侏羅世道虎溝動物群(距今約1.65億年)和遼寧北票早白堊世熱河動物群(約1.25億年)。
2020年初,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團隊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報導了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具長喙的阿紐蠍蛉化石。中生代的阿紐蠍蛉恰好填補了小蠍蛉科向跳蚤過渡的演化缺失環節。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