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慧專利 申請數量世界第一

2020-11-2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國人工智慧專利 申請數量世界第一

  大會舉辦期間,展示了國家電網室外帶電作業機器人運轉,吸引小朋友駐足新華社發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藍皮書,即《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於昨天在烏鎮舉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發布。

  從2017年起,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每年向全球發布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藍皮書,並已經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一項重要理論和實踐成果,也是國際網際網路研究領域的一項特色品牌,受到國際國內的廣泛關注。據悉,今年藍皮書有四個特點:一是全面展示網際網路發展新態勢新進展;二是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對網際網路發展的深刻影響;三是系統評估網際網路發展的綜合水平;四是力求全面、準確、客觀、公正。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著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安全等方方面面,也對網際網路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數字經濟被視為全球經濟復甦新引擎。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提到,疫情下中國網際網路發展作用凸顯。網際網路的不斷創新發展,在抗疫中賦智賦能,在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跨境電商等服務中廣泛應用。「健康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等政務服務助力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貢獻。

  2020年,全球網際網路用戶數約為45.4億,普及率達59%,比2019年增長了近3億。《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對全球48個主要國家的網際網路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估,美國以66.14分位列世界第一,中國以55.17分位列第二。報告展望了世界網際網路未來發展的趨勢,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國對網際網路依賴程度上升,各國應堅持互聯互通,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報告呼籲,各國應當加強交流合作,共築全球抗疫防火牆,應當摒棄零和博弈思維,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識,應當攜手努力,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重點介紹了過去一年中國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取得的新成就、新突破。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7%。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夏學平表示,中國網際網路建設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信息基礎設施方面,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截至2020年5月底,中國光纖網絡全面覆蓋城鄉;光纖用戶佔比達到93.1%,位居世界第一。千兆寬帶用戶達到225.9萬戶;移動通信領域,2019年全國4G基站總數為544萬,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數據流量消費1220億GB,居全球第一,5G基站建設數量至2020年9月已超過48萬。

  中國的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可控技術能力逐步增強,還體現在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上。《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的數據顯示,中國在這個數據上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網絡扶貧過程中,各大電商企業積極參與,將小農戶與大市場連接,為農產品打開線上銷路,有力促進了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的規範化、品牌化建設。夏學平指出,今年以來,各大媒體平臺與網絡主播團隊、網際網路公司合作,進行直播帶貨的嘗試與探索,帶動銷售各類農特產品。越來越多的農民拿起手機為自家農產品直播帶貨。

(文章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DF070)

相關焦點

  • 中國AI專利申請世界第一,還拿下30%的5G市場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李欲曉表示,2020年我國的5G作業系統等技術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人工智慧(AI)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指出,從2020年全球網際網路發展的總體態勢來看,美國和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領先其他國家。
  • 韓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三 總體技術水平不如美國中國
    【TechWeb報導】12月21日,據《韓國先驅報》報導,周四,韓國當地一家研究機構調查顯示,韓國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的專利數量全球排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然而,調查補充稱,韓國的專利申請增長速度和質量仍低於美國和中國。
  • 2020年人工智慧專利申請與授權排名,百度榜首,華為第二;中國首次...
    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未來十年以上整個科技時代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隨著5G無線通信基礎設施的不斷普及和覆蓋,AI在其基礎上得到了更快的發展,這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範圍的趨勢。最近,中國數據表明: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首次超越美國。那麼,國內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與最終授權排名如何呢?華為、百度誰能排第一?
  • 百度大腦攬獲4項中國專利政府最高獎 人工智慧領域數量第一
    近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名單,百度憑藉知識圖譜專利獲評銀獎,深度問答、晶片、無人車相關3件專利獲評優秀獎,共計4項大獎,位列人工智慧領域專利獲獎數量第一。此外,百度還以AI力量參與對抗新冠疫情的技術落地案例,榮登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的官方雜誌《WIPO Magazine》。
  • 日本還真行:自然科學論文數量不如中國,專利數卻老佔據世界第一
    雅虎轉發Science Portal網的文章,一方面分析自然科學論文數量和各國支出費用,同時介紹說,日本論文數下降,可專利數並未失守世界第一的位置。對於自然科學論文數量中國首超過美國次排名世界第一,我在頭條文章中也介紹過,有一部分重複,但這裡完全按照雅虎的文章整理。
  • 人工智慧領域專利授權20強機構排名揭曉,8所高校入圍,西電第一
    目前人工智慧在中國正處於最為火熱的發展期,《中國製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出臺都極大刺激了人工智慧領域行業的發展,國內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紛紛加入人工智慧的研發大軍,成為推動中國乃至世界人工智慧發展的「主力軍」。那麼我國人工智慧的發展如何呢?我們可以去看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量,因為這直接代表了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狀況。
  • 專利申請超全球!新崛起的中國人工智慧,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在由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帶頭編撰,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多家AI科研機構,以及北郵、北航、清華、北大等多所人才培養和專業科研能力拔尖的大學的共同參與的《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正式發布。根據報告中的公開數據:美國和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且我國在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方面首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 去年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超3萬件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23日消息,昨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等十餘家機構編寫報告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共發表人工智慧論文2.87萬篇,比上年增長12.4%,在人工智慧領域各頂級國際會議上的活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 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平安集團專利數居全球第一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席韶陽 通訊員 王筱)2020年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
  • 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 中國平安位列全球第一
    安徽商報合肥網訊 2020年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下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0.91萬件)和日本(0.27萬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1021件)、強生公司
  • 報告顯示:去年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超3萬件
    新華社上海10月22日電(記者張泉、龔雯)22日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成果發布會上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國共發表人工智慧論文2.87萬篇,比上年增長12.4%,在人工智慧領域各頂級國際會議上的活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同期,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超過3萬件,比上年增長52.4%。
  • 你絕對想不到,申請量子晶片專利,騰訊也要搞研發
    在該領域,我國所申請的專利數量已經超越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像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已逐步成為量子領域的主力軍。騰訊最近也申請了關於量子計算的專利,主要涵蓋範圍為量子處理器。該晶片採用頂片於底片雙層式結構,底片包括比特控制線和讀取裝置,頂部則是M*N的比特陣列設計,包含多個量子比特,頂片與底片用倒裝架構實現連接。
  • 中國平安位列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榜首
    網易湖南訊 (通訊員 鄧育珍)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下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0.91萬件)和日本(0.27萬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
  • 全球湧動石墨烯熱 中國石墨烯專利數量世界第一
    世界主要國家均高度重視發展石墨烯相關產業,期待它帶來巨大的市場價值   2014年底,西班牙石墨烯公司同科爾多瓦大學合作研究出首例石墨烯聚合材料電池,其儲電量是目前市場最好產品的3倍,用此電池提供電力的電動車最多能行駛1000公裡,而其充電時間不到8分鐘。該公司已與德國四大汽車公司中的兩家進行聯合測試,計劃在2015年將該電池投入生產。
  • 國際專利申請,深圳大學世界第,3,中國第2,超過哈佛、麻省理工
    說到專利,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這個專利好處是大大的,對職稱有提升,對工資有幫助,大學生可以保研,高中生可以走自招,因此國內不少人都瘋狂的申請專利,短短幾年內,國內專利就砸了牌子,基本上專利就是掏錢就可以申請上。不過國際抓力可是沒有那麼申請的。咱先來看看專利的用處。
  • 國際專利申請第一,那我國是科技強國嗎?為何我國國際排名總很低
    不少外媒曾經都作出過預測,認為中國將在2030年到2045年之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除了外媒曾經對這一點作出過預測之外,國內一些學者曾經也對此作出過預測。據《希財網》曾經報導,有學者認為,我國GDP總量或許將在4年之內超越美國。
  • AI生成發明可否申請專利應審慎對待
    【思想庫】      作者:陳姿含(北京理工大學智能科技風險法律防控工信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自2018年開始,美國密蘇裡州人工智慧專家史蒂芬·泰勒及其團隊成員,聲稱他們提交的飲料固定器和信號設備的兩項裝置是一個名為Dabus的人工智慧系統獨立開發的,該研究團隊向多國提出申請
  • 廣州幹細胞專利申請數全國第一!這個領域的大數據來了
    今日,廣州創新戰略研究院(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聯合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2019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發展報告》。該報告從產業增長、創新產業鏈條、研究實力、創新成果等方面展示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整體發展面貌,並對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的優劣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建議。
  • 中國研製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引起世界關注,並申請專利
    文/某凡中國研製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引起世界關注,並申請專利我們常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學技術強了,才能帶動國內的經濟發展,因此各國對於科研上的研究也是不遺餘力這個消息一經爆出後,便引起了世界各國媒體的廣泛關注,因為金賢敏團隊所研製出來的這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對於在量子信息等領域上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個晶片的總傳輸效率可以高達60%,可以更好的在相關領域發揮作用。外國媒體也是給予高度的評價,英國的聖德安魯斯大學光操控專家基山·多拉基亞就表示中國製造出的這款晶片,有望在量子光學和成效的領域大有一番作為。
  • AI「創意引擎」的發明申請專利遭拒,被問:到底什麼叫「創意」
    美國一位計算機科學家發明了一個人工智慧系統的「創意引擎」,而且,也成功完成了幾項發明。然而,當他準備將兩項發明提交申請專利時,因為將「創意引擎」列成了發明人而遭到了拒絕。專利局提出質疑:到底什麼才叫「創意」——而這,也成為了這場爭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