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申請超全球!新崛起的中國人工智慧,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11-27 23:51:50 來源: 王博娛樂社

舉報

  備受矚目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近日在烏鎮召開。在由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帶頭編撰,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多家AI科研機構,以及北郵、北航、清華、北大等多所人才培養和專業科研能力拔尖的大學的共同參與的《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正式發布。根據報告中的公開數據:美國和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且我國在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方面首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人工智慧(縮寫為AI)一詞最早在美國達特茅斯大學的一個科學研討會上由麥卡錫提出,並首次成為一個專業學科。從初始學科概念誕生,到成為適應多場景的前沿技術,AI人工智慧經歷了60餘年的發展。隨著在理論的逐步完善和技術的不斷成熟,AI應用領域從核心工業、軍事和政務逐漸擴大至商業和民用,應用場景也更加豐富。

  起步比美國晚20年,為何中國後來居上?

  1956年,人工智慧技術美國一經提出便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發展,同時期卻受到前蘇聯人工智慧和控制論的批判,還被扣上"資產階級的反動偽科學"的帽子。中國當時因受前蘇聯的影響幾乎沒有啟動人工智慧研究,直到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才正式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研究重啟,人工智慧開始解禁和發展。

  事實證明,只要中國人想,就沒有做不好的。1981 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正式成立,隨著兩彈一星及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一些重點人工智慧項目(例如:虹膜識別、視覺與聽覺的認知計算、中文智能搜尋引擎關鍵技術、智能化農業專家系統、語音識別技術等)被納入國家86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和973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0年以來,除了傳統的軍事、重工和政務領域外,一些優質的商業化、民生類人工智慧和控制系統研究也得到國家基金及各部委的項目基金支持,技術逐漸從科研下放到工業,隨後普遍進入商用、民用領域。

  關於人才的教育培養方面,國內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美國用64年同步發展AI技術科研和應用研究,劃分出模式識別、機器學習、數據挖掘、智能算法四個研究方向,學科前沿集中在美國的20所大學,入學門檻極高。

  

  一方面,精英篩選模式的確能保證美國學術前沿霸主地位的穩固,但AI技術的普及、學科應用和商業化卻要看向中國:截止至目前,國內已有37所高校設立了智能科學學科(AI技術對口專業),7所高校成立了機器人學院,在建機器人專業的高校達60餘所。中國僅用1/3的時間,就完成了學科的建設、國家級研究院的設立、以及不同領域與國家科研接口的打通。除了大學科研向國家科研機構輸送人才,科研機構、大學、企業也形成了AI技術場景化驗證的良性循環。

  場景化應用是AI技術加速的試金石

  如果將AI技術高高舉起,流轉在各大科研機構內部,是無法在真正意義上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除了政策的大力推動和科研教育的迅速普及,能讓中國站上人工智慧科研領域第一梯隊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國內廣闊的場景應用環境。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間,人工智慧技術通過"健康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在政務服務場景中出現,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

  通常來說,人工智慧的基礎層和技術層非專業人士難以理解。因此人們感知人工智慧主要通過場景交互完成,而場景集中於應用層:基礎層與技術層與傳統產業的業務邏輯相融合,形成新型的應用場景搭建,AI智能技術通過基礎層的大數據與用戶進行沉浸式的交互並完成深度學習。如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等,都是傳統領域的場景演變。

  

  隨著5G商用時代的到來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數據交互效率也將大幅提升。未來企業的商業應用能力將集中在C端,尤其是經過多年政府和企業在大數據方面的布局和發展,政+企+人的孤島已不復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國內人工智慧頭部企業也積極參與到與院校及科研機構合作成立AI技術研究院,在深度學習、數據挖掘、自動程序設計等領域以更好的姿勢對接自家場景化搭建,搶灘應用市場的最重要原因。

  以京東曾為金融機構搭建的線上認證場景為例:基於人工智慧算法,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邏輯為核心,通過人臉識別、圖片信息識別(銀行卡、身份證)、實時語音識別等技術模塊搭建全面對接金融機構的應用場景,為個人用戶解決跑腿、排隊的實際難題,為金融機構提升服務效率,實現金融服務的智能化、定製化。

  

  銀行/金融機構的線上認證只是諸多應用當中較為具體的一個小型場景,在實際接入和應用的過程中,往往是基於整個系統需求,針對整體的業務流程和問題進行一對一的AI場景定製模擬。由於企業規模、業務流、目標客群等均有差異,因此沒有一個場景可以應用於所有同類企業,這也就是為何國內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迅速的最主要原因:多層次的場景驗證了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也反哺了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

  

專利的數字只是表象。在過去的幾年內,國內人工智慧發展不僅在技術上取得了不少突破:在網絡媒體互聯與安全、網絡空間法治、輿論改善、國際間網絡安全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這些不都是技術的饋贈,也是治理的提升。2019年國內數字經濟的規模已達35.8萬億元。縱觀資本動向,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融資額高達1311億元可以說明一切。

在經歷技術解禁、以政策催發產業、創新培育、業內野蠻生長、行業規範化治理之後,國內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已不局限於政務和工業的基礎應用,而是滲透到居民生活具象化的應用場景中,AI技術隨著場景的獨立和融合被不斷被印證和優化。未來經濟發展的每一步,AI都身在其中,而中國經濟正坐在人工智慧的快車上飛馳。

  (本文由京東數科原創)

  #人工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韓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三 總體技術水平不如美國中國
    【TechWeb報導】12月21日,據《韓國先驅報》報導,周四,韓國當地一家研究機構調查顯示,韓國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的專利數量全球排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然而,調查補充稱,韓國的專利申請增長速度和質量仍低於美國和中國。
  •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 申請數量世界第一
    原標題:中國人工智慧專利 申請數量世界第一
  • 2020年人工智慧專利申請與授權排名,百度榜首,華為第二;中國首次...
    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未來十年以上整個科技時代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隨著5G無線通信基礎設施的不斷普及和覆蓋,AI在其基礎上得到了更快的發展,這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範圍的趨勢。最近,中國數據表明: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首次超越美國。那麼,國內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與最終授權排名如何呢?華為、百度誰能排第一?
  • 中國AI專利申請世界第一,還拿下30%的5G市場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李欲曉表示,2020年我國的5G作業系統等技術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人工智慧(AI)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指出,從2020年全球網際網路發展的總體態勢來看,美國和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領先其他國家。
  • 報告顯示:去年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超3萬件
    新華社上海10月22日電(記者張泉、龔雯)22日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成果發布會上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國共發表人工智慧論文2.87萬篇,比上年增長12.4%,在人工智慧領域各頂級國際會議上的活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同期,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超過3萬件,比上年增長52.4%。
  • 中國平安位列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榜首
    網易湖南訊 (通訊員 鄧育珍)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下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0.91萬件)和日本(0.27萬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
  • 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平安集團專利數居全球第一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席韶陽 通訊員 王筱)2020年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
  • 不止闖關,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王力宏歌詞中曾寫道「多的是 你不知道的事」 在我們樂拍拍的賽道中除了闖關外鏡頭為我們捕捉了許多你所不知道的事今天來跟隨拍拍君發現節目中的小彩蛋~這不是我以為的「小姐姐」綠瘦戰隊的小姐姐很厲害之前拍拍君也專門做過一篇關於她們的盤點但「厲害」是需要被量化的比如你知道「斯巴達勇士賽」
  • 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 中國平安位列全球第一
    安徽商報合肥網訊 2020年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下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0.91萬件)和日本(0.27萬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1021件)、強生公司
  • 去年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超3萬件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23日消息,昨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等十餘家機構編寫報告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共發表人工智慧論文2.87萬篇,比上年增長12.4%,在人工智慧領域各頂級國際會議上的活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 抗新冠病毒藥物「瑞得西韋」專利申請解讀!
    PCT(專利合作協定)途徑進入全球主要國家。此消息引發廣泛討論,有稱此舉為專利搶註的,有稱此舉有違誠信道德的,也有質疑其合法性的。情況真的有這麼負面嗎?從專利法的角度來看,申請專利,並無禁止性條款,任何單位或個人均可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向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
  • 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
    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下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0.91萬件)和日本(0.27萬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1021件)、強生公司(535件),平安集團以
  • SpaceX不申請專利?起底馬斯克商業帝國下的「專利軍團」
    在他之前,IBM已經做過免費開放部分專利的嘗試,在他之後,豐田也宣布開放2萬件專利。但是,在這些宣布專利免費的企業中,能在商業上能取得成功的,唯有特斯拉。專利免費並不意味著馬斯克對創新不再尋求專利保護,而是在核心技術上更多的用商業秘密來維護,少數技術還是會繼續申請專利。所以,如果說馬斯克是全球掌握商業秘密最多的Boss,一點不為過。
  • 前瞻全球專利周報第19期:董小姐手機夢不滅,格力申請摺疊屏手機專利
    蘋果申請新專利:自適應環境光,或用於智能眼鏡 Apple Glass  據外媒 PhoneArena 消息,蘋果公司近日向美國專利與商標局(USPTO)申請了一項名為 " 局部光調節顯示系統(Display System With Localized Optical Adjustments)" 的新專利,該專利可能和傳聞中蘋果正在醞釀的一款頭戴式黑科技新品有關
  • 你可能不知道,中國不僅有5G技術,這項科技也是全球領先!
    以華為、為首的中國通信企業從90年代左右開始追趕,經歷了1G時代的空白、2G時代的落後、3G時代的追趕、4G並駕齊驅之後,終於在5G時代超越了眾多歐美國家,領跑時代。根據國際專利數據,截止到今年6月份,華為以3233個5G核心必要專利位列全球首位,比美國高通、英特爾等所有公司加在一起還要多!
  • SpaceX為什麼不申請專利?馬斯克:防止中國人模仿
    原標題:SpaceX為什麼不申請專利?馬斯克:防止中國人模仿     商業航天領域毋庸置疑是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硬核科技產業,按照人們通常的理解,SpaceX應該用強大的專利組合保護公司複雜、多學科綜合的火箭、飛船等太空裝置的技術成果。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馬斯克似乎放棄了使用專利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
  • 在中國如何實現人工智慧?
    其實在目前人工智慧如此盛行的時期,實現人工智慧的方法有很多。而在中國,實現的方法可以說是更多……其實,從人工智慧的智能水平來說,分為三個階段:弱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超人工智慧。:簡單的,在某一領域內可以實用的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匹敵的程度超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能的程度目前在全球,比較前沿的企業正在角逐從弱人工智慧到強人工智慧的轉變。
  • SpaceX為什麼不申請專利?馬斯克:防止中國人模仿
    馬斯克在一次訪談中談到SpaceX的專利問題是這麼說的:"SpaceX基本上沒有專利,我們主要的長期競爭對手在中國,申請專利是荒謬的,因為中國人會將它們當作操作指南"。其實專利的本質是以公開換保護,而馬斯克的這個說法確實也是有一定的基礎,SpaceX能在不到20年的時間崛起,背後肯定離不開
  • 國際專利申請,深圳大學世界第,3,中國第2,超過哈佛、麻省理工
    說到專利,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這個專利好處是大大的,對職稱有提升,對工資有幫助,大學生可以保研,高中生可以走自招,因此國內不少人都瘋狂的申請專利,短短幾年內,國內專利就砸了牌子,基本上專利就是掏錢就可以申請上。不過國際抓力可是沒有那麼申請的。咱先來看看專利的用處。
  • 前瞻全球專利周報第17期:騰訊新專利能預測主播會不會火蘋果公司又...
    騰訊申請一項新專利:能預測主播會不會火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布了一項專利申請,專利名稱為 「 一種確定潛力主播的方法及裝置 」。該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確定潛力主播的方法及裝置,涉及數據挖掘技術領域。採用潛力預測模型預測候選主播的排名,進而根據排名確定候選主播是否為潛力主播,而不需要人工觀看直播內容確定潛力主播,從而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