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從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就快速發展。如今的中國,已經坐穩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位。對於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多家外媒都充滿了信心。
不少外媒曾經都作出過預測,認為中國將在2030年到2045年之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除了外媒曾經對這一點作出過預測之外,國內一些學者曾經也對此作出過預測。據《希財網》曾經報導,有學者認為,我國GDP總量或許將在4年之內超越美國。
這位學者的話剛出來的時候,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其實,這樣的事情還是有可能會實現的。受疫情影響,美國第一個季度,國內實際生產總值按照年率計算,下降了4.8%,這是美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季度降幅。前一段時間,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發布了預測,認為第二季度GDP還會下降,按年率去計算,將下降38%。
雖然中國經濟向好,不斷發展,但是中國的科技和經濟競爭力,在西方各項國際排名中名次卻很低。而且,這些機構還是一些比較權威的機構。為什麼中國的國際排名在西方權威機構的排行榜中,總是排名很低呢?真實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在2015年的時候,曾經發布了「2015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這一份榜單至今都一直為人津津樂道。這是因為,在這份榜單中,中國企業沒有上榜。報告指出,雖然中國大陸還在努力的繼續發展其智慧財產權,國內專利申請數量再次創新高。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放眼全球,申請更多的國際專利,這對於提升在創新領域的衝擊力和影響力是必不可少的。
據悉,湯森路透2015年所評選出來的榜單的評定標準包括專利總量、專利授權成功率、專利組合的全球覆蓋率,以及基於引用的專利影響力。
這難道說明我國科技水平不高?那麼,中國的科技水平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到底有多高呢?
聯合國在4月7號宣布,中國2019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專利申請量的領頭羊。要知道,在過去40多年的時間裡面,美國一直都佔據著世界專利申請量的首位。
據《專利合作條約》(PCT)顯示,中國以58990件專利申請第一次位於榜首。排在第二位的美國,去年提交了57840份申請。
在前十大申請人榜單中包括4家中國企業,分別是華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法國媒體曾經這樣評價過中國科技,稱中國在幾年時間內就從技術巨頭變成了一流科技強國。
總之,排名只是一個參考,大家要了解其背後的評價標準,這樣才能夠清楚的認識中國在世界上的真實地位。中國是科技強國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美國一季度GDP下滑4.8%後,二季度或下滑38%》
人民網-智慧財產權頻道 —《湯森路透發2015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 中國企業未上榜》
前瞻網—《2019國際專利申請排名出爐:中國首超美國 華為「三連冠」》
參考消息—《法媒文章:中國從曾經的世界工廠變成科技碾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