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利申請第一,那我國是科技強國嗎?為何我國國際排名總很低

2020-12-03 聚富財經

眾所周知,自從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就快速發展。如今的中國,已經坐穩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位。對於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多家外媒都充滿了信心。

不少外媒曾經都作出過預測,認為中國將在2030年到2045年之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除了外媒曾經對這一點作出過預測之外,國內一些學者曾經也對此作出過預測。據《希財網》曾經報導,有學者認為,我國GDP總量或許將在4年之內超越美國。

這位學者的話剛出來的時候,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其實,這樣的事情還是有可能會實現的。受疫情影響,美國第一個季度,國內實際生產總值按照年率計算,下降了4.8%,這是美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季度降幅。前一段時間,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發布了預測,認為第二季度GDP還會下降,按年率去計算,將下降38%。

雖然中國經濟向好,不斷發展,但是中國的科技和經濟競爭力,在西方各項國際排名中名次卻很低。而且,這些機構還是一些比較權威的機構。為什麼中國的國際排名在西方權威機構的排行榜中,總是排名很低呢?真實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在2015年的時候,曾經發布了「2015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這一份榜單至今都一直為人津津樂道。這是因為,在這份榜單中,中國企業沒有上榜。報告指出,雖然中國大陸還在努力的繼續發展其智慧財產權,國內專利申請數量再次創新高。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放眼全球,申請更多的國際專利,這對於提升在創新領域的衝擊力和影響力是必不可少的。

據悉,湯森路透2015年所評選出來的榜單的評定標準包括專利總量、專利授權成功率、專利組合的全球覆蓋率,以及基於引用的專利影響力。

這難道說明我國科技水平不高?那麼,中國的科技水平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到底有多高呢?

聯合國在4月7號宣布,中國2019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專利申請量的領頭羊。要知道,在過去40多年的時間裡面,美國一直都佔據著世界專利申請量的首位。

據《專利合作條約》(PCT)顯示,中國以58990件專利申請第一次位於榜首。排在第二位的美國,去年提交了57840份申請。

在前十大申請人榜單中包括4家中國企業,分別是華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法國媒體曾經這樣評價過中國科技,稱中國在幾年時間內就從技術巨頭變成了一流科技強國。

總之,排名只是一個參考,大家要了解其背後的評價標準,這樣才能夠清楚的認識中國在世界上的真實地位。中國是科技強國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美國一季度GDP下滑4.8%後,二季度或下滑38%》

人民網-智慧財產權頻道 —《湯森路透發2015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 中國企業未上榜》

前瞻網—《2019國際專利申請排名出爐:中國首超美國 華為「三連冠」》

參考消息—《法媒文章:中國從曾經的世界工廠變成科技碾壓者》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和科技同時超過美國,就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嗎?
    而隨著中國的崛起,近年來,美國又對中國祭出了貿易和科技摩擦的大旗,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只不過美國這些手段始終拿中國沒辦法,同時這也反映出中國經濟和科技已有挑戰美國的實力。那麼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中國經濟科技都超過美國,就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嗎?    首先簡單了解下,中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情況。
  • 我國科技論文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2020年12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中信所」)一年一度的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如約而至。自1987年以來,中信所一直承擔著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情況的統計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國科技論文產出整體分析報告,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對中國科技期刊、專利產出、學術圖書出版等情況的統計分析。
  • 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自1987年以來,中信所一直承擔著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情況的統計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國科技論文產出整體分析報告,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對中國科技期刊、專利產出、學術圖書出版等情況的統計分析。由於相關宏觀統計數據編入《中國科技統計年鑑》,因此被科技管理部門和學術界廣泛關注和應用。
  • 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自1987年以來,中信所一直承擔著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情況的統計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國科技論文產出整體分析報告,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對中國科技期刊、專利產出、學術圖書出版等情況的統計分析。由於相關宏觀統計數據編入《中國科技統計年鑑》,因此被科技管理部門和學術界廣泛關注和應用。
  • 2020年人工智慧專利申請與授權排名,百度榜首,華為第二;中國首次...
    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未來十年以上整個科技時代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隨著5G無線通信基礎設施的不斷普及和覆蓋,AI在其基礎上得到了更快的發展,這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範圍的趨勢。最近,中國數據表明: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首次超越美國。那麼,國內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與最終授權排名如何呢?華為、百度誰能排第一?
  • 全面突破國際壁壘 TCL「量子點顯示專利布局」獲「灣高賽」金獎
    2014年以來,TCL在量子點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量1200件,已躍居全球第二位。經我國知名專利評估公司評估,TCL 2017-2019年申請並獲授權的42件專利組合價值評估達9085萬元,表明TCL整體專利布局價值之巨大,有效助力中國量子點顯示技術進入世界第一陣營。
  • 國際專利申請,深圳大學世界第,3,中國第2,超過哈佛、麻省理工
    說到專利,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這個專利好處是大大的,對職稱有提升,對工資有幫助,大學生可以保研,高中生可以走自招,因此國內不少人都瘋狂的申請專利,短短幾年內,國內專利就砸了牌子,基本上專利就是掏錢就可以申請上。不過國際抓力可是沒有那麼申請的。咱先來看看專利的用處。
  • 閱讀、數學、科學能力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是教育強國了嗎?
    如果讓你對中國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全世界中進行排名,你會給他們排到第幾?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上海、北京、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均排名世界第一的好成績。本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好消息,但數據公布以來,圍繞這一排名所產生的質疑和發問從未停止過:PISA權威嗎?這個成績真的能代表我國學生的真實水平嗎?中國是教育強國了嗎?
  • 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平安集團專利數居全球第一
    (0.91萬件)和日本(0.27萬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1021件)、強生公司(535件),平安集團以1074件專利位居全球第一。統計顯示,2018-2020年間,全球累計申請數字醫療專利4.45萬件,超過80個國家、1.40萬個申請人(包含公司、高校、醫院、政府機構、研究機構和個人)參與了專利申請,其中超過50%的專利申請和專利申請人均來自中國。2018-2020年,我國有近8000個申請人參與了專利申請,申請專利數量合計2.31萬件,遠超美日韓等發達國家,領先世界各國。
  • 2019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產出態勢評述:中國科技論文正向高質量轉型
    從篇均被引用率來看,我國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10.92次,比上一年度統計時提高了9.2%。這意味著,從縱向比較,2009年至2019年10月間,我國國際科技論文的質量有了顯著提升。但是,從橫向比較的角度來看,本統計年度世界國際科技論文被引用次數的平均值達到每篇12.68次,比上一年度統計時的12.61次有所提高。
  • 我國國際科技合作政策的演進,新時期政策如何布局?
    我國國際科技合作政策的制定,與國際形勢、國內外環境、國家在處理國際關係時的方針、路線,以及我國整體科技實力的變化密不可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國際科技合作的定位經歷了 4 個階段(表 1)。表 2 歸納了「十五」以來我國的科技創新政策中,對全球科技發展態勢、我國的發展機遇和國際科技合作現狀的判斷,以及各時期國際科技合作需求。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國際一流並跑
    全景呈現頂級人才思想碰撞本次年會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勘探開發專家李陽,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林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分別作了題為《我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進展及南黃海潛力探討》《印度洋多學科國際前沿研究與突破方向》《我國空間科學衛星計劃的進展和展望》的特邀報告,集中展現了海洋科技領域國際前沿問題,體現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匯聚天下英才
  • 聚矽氧烷洗護髮專利申請現狀分析
    本文對含有聚矽氧烷的洗護髮專利申請現狀進行分析,以期為我國含有聚矽氧烷的洗護髮領域的研究人員和生產企業提供依據,進而為化妝品行業未來的技術發展提供參考。外企技術較強先領跑筆者在中國專利文獻檢索文摘資料庫、德溫特資料庫中,利用中英文IPC分類號和關鍵詞作為檢索入口進行了全面檢索,後期通過手工標引篩選獲得相關專利申請共3045件,作為研討的樣本基礎。
  • 真相終於大白,中國從未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別再被謠言誤導了
    甚至朱樅鵬表示我國當時根本就沒有申請過國際空間站,所以更別提被拒絕。第一方面,在此前我國航天科技並不發達,所以那時還不需要國際空間站。至於後來,隨著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封鎖,我國航天科技也下定決心,走獨立自主這條路線,並制定了打造中國空間站的「三步走」戰略,而如今已經走完了其中的「兩步」。
  • 遊蘇寧:我國科技期刊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在日前出版的《中國科學基金》雜誌上,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總編輯遊蘇寧發表了《我國科技期刊目前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一文,針對我國已是科技期刊大國而非強國的現狀,指出了我國科技期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強調應切實將為讀者服務放在首位,提出了能真正發揮科技期刊在國家自主創新體系中作用的具體建議。
  • 外網盤點全球最先進的科技強國,我國光榮入榜,但美國不是第一
    近日,英國 Brainberries 媒體報導了1945年以來,二戰後科技發展最為迅速和發達的國家進行了排名。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英國人眼中科技最先進的國家排名,我國光榮入榜,排名第11位,美國領先,卻不是第一。日本蟬聯榜首,大家看看這份榜單是不是靠譜吧。
  • 我國又一"政府部門獎"頒布!大連理工大學技術發明國際首次!
    劉黎明,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教育部&34;入選者、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第十屆大連市十大傑出青年、全國科技優秀工作者、第六屆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專利獎是我國唯一的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是衡量中國大學技術創新貢獻力和技術發明轉化率的重要尺度之一,是反映我國高校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標誌,得到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的認可,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其評獎標準不僅強調專利的技術水平和創新高度,同時注重對專利的保護狀況以及在市場轉化過程中的運用情況。
  • 我國LED防爆燈通過國際最嚴苛認證
    這證明了其在國際LED行業的領導地位。中電南方是中國第一家獲得UL和CUL北美危險區域使用LED燈具的LED企業。」UL認證項目負責人鍾其林說。日前,由深圳中電南方公司獨立研發的高安全等級LED防爆燈通過了UL844 及CSA-C22.2NO.137北美危險區域使用燈具認證,中電南方成為中國第一家獲此殊榮的LED企業,同時也意味著我國LED防爆燈通過了國際最為嚴苛的檢測,躋身國際市場先進行列。
  • 我國建成國際規模最大的區域潛標觀測網—新聞—科學網
    近日,記者從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功能實驗室科學家、中國海洋大學趙瑋教授處了解到,在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下,中國海洋大學專家團隊首次在南海構建了國際規模最大的區域海洋潛標觀測網,取得諸多在國際上具有重要顯示度的科技創新成果,為持續推進「透明海洋」工程提供了強大助力。
  • 立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
    建議指出,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基礎上,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新發展理念的再豐富,進一步明確創新在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