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按日計罰」 一養殖企業被連罰30天

2020-11-23 株洲傳媒網

株洲傳媒網08月29日訊 (株洲公共法制頻道記者 餘俊)近日,市環保局發布了今年1至8月環保立案的數據,全市共有211起,處罰金額達450餘萬元。其中,在今年4月份,株洲成露養殖有限公司的外排廢水嚴重超過了國家標準,環保部門對其進行常規的停產整治、罰款之外,「按日計罰」這個「大殺器」也被祭了出來。

今年4月,市環保局荷塘分局對轄區內養殖企業進行常規檢查時發現,株洲成露養殖有限公司的外排廢水中,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氨氮濃度等均嚴重超過國家標準。根據有關規定,環保部門對該公司處以1.008萬元罰款,並下達責令改正決定書。

30天後,環保執法人員複查發現,該企業外排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懸浮物、氨氮濃度,與初次檢測時的超標值幾乎一致。這說明其排汙行為並未得到改正。市環保局法宣科科長文紅武介紹說,1萬多一點的罰款,對一家企業來說,不算什麼。違法成本低,以前的環保執法難讓企業『傷筋動骨』。而新《環保法》的實施,賦予了環保部門「按日計罰」的權力,如有必要,可把企業罰得傾家蕩產。

市環保局法宣科科長文紅武:「實在是無可救藥的,不符合我們環保政策,又不符合產業布局的,我們一般都是堅決予以關閉、取締。」

就這樣,成露養殖有限公司成了以身試法者。其罰款金額,從當初的1.008萬元,最終變為30.24萬元。

市環保局法宣科科長文紅武:「我們使用『停產整治、移送公安拘留、按日計罰、查封扣押』就是來規範他們企業的環保行為,能夠做到達標排放。」

市環保局:1至8月環保立案211起 罰款450餘萬元

據市環保局統計,1至8月,全市環保立案211起,處罰金額達450餘萬元,同比分別增長7.44倍和2.75倍,其中有13起環境違法案件被移送公安機關。文紅武介紹,對於一些環境違法的頑固企業來說,停產、整改、罰款等手段都可能不足為懼,但將其案件移送公安機關,限制企業負責人的人身自由,就有威懾效果了。

相關焦點

  • 常州一企業偷排化學需氧量超標220倍 被罰20萬
    全市運用新《環保法》及四個配套辦法查處案件448件,其中實施按日計罰12件,查封扣押80件,限產停產308件,已送公安機關實施拘留24件。   一批企業及個人涉嫌「汙染環境罪」   新北區環境保護局會同薛家鎮檢查發現,該鎮胡家桂個人作坊沒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卻處置危險廢物超過三噸,其行為涉嫌構成「汙染環境罪」,新北區環境保護局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 寒風民間故事:天降罰龍王淹福建 巧使計東京來代替
    天降罰龍王淹福建 巧使計東京來代替赤須龍下凡之後,投胎在磁灶一個窮苦農民家中,人們都叫他臭頭孩兒。自長大之後,每日天不亮,臭頭孩兒就挑一擔陶器,經石獅,取道塔山後虎帕寺,一下西岑,入深爐,沿東京大路到東京城去賣。當時,姑嫂塔後的虎帕寺,住著一位修行高深的大師,名叫雲真武。一雙佛眼能穿透前生往世,他心裡清楚這個臭頭孩兒是福建人的災難。所以每次臭頭孩兒經過這裡的時候,就非常殷勤地待他,留他在寺裡免費吃飯,並且陪他下棋聊天,經常玩到半夜才放他回去。
  • 環保部:4月份全國按日罰款達4100萬,移送案件201件
    環保部:4月份全國按日罰款達4100萬,移送案件201件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6-06-17 16:24 來源
  • 四川:保護生態不計其利 面向未來不計其功
    於會文說,四川省環保系統要以「保護生態不計其利、面向未來不計其功」的責任擔當,動真碰硬、攻堅克難,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確保早日實現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天府之國更美麗。對發現的問題緊盯不放、一抓到底、一查到底,不徹底解決、決不罷手。層層壓實環保責任,一大批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久拖不決的突出環境問題已初步整改。採取「公示公開」、「掛牌督辦」、「公開約談」、「媒體曝光」、「移送追責」、「區域限批」以及「考核指揮棒」等七大舉措,強化環保督察「回頭看」、後督察。
  • 2016年那些影響我們的環保政策,2017年還將繼續「發威」!
    2016年是國家出重拳治理環境的一年,環保風席捲全國,不少企業因此被罰款、限產、停產。那麼2016年對我們影響最大的環保政策有哪些呢?小編給大家做了一個簡單的收集。
  • 【環保服務】中山首份生態環境免罰清單發布,17種情形初犯可免罰!
    避免「一刀切」,過罰相當中山市生態環境局法規與宣教科科長胡濤解讀時表示,《不予行政處罰行為清單》的制定,將企業違法行為嚴重情形與情節輕微情形予以區別,避免執法「一刀切」,過罰相當,公正執法。清單按規範性文件程序制定,行政機關執法和企業主體遵循有了標準參照。
  • 江蘇徐州環保部門加大對破壞環境行為懲戒力度
    新法實施近一個月,1月27日,江蘇省徐州市環保局在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新法進行解讀。同時,環保部門倡議廣大市民,春節期間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新法共129條,涉及到法律責任的條款有30條,這無疑表明,對於違法行為,新法加大了處罰力度。如,取消了之前對造成大氣汙染事故企事業單位的罰款「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封頂限額,變為按倍數計罰,同時增加了「按日計罰」的規定等。
  • 違法違規,南平市鰻魚養殖行業粗放發展被環保督察通報
    臺海網10月30日訊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APP報導 記者29日從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福建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10月進駐南平市開展例行督察發現,南平市鰻魚養殖行業粗放發展,水資源消耗量巨大,違法違規問題突出,對小流域水質產生較大影響。
  • 環保企業紛紛「搶灘」新三板 分享環保 「大蛋糕」
    環保產業投資周期長、資金需求大、融資渠道有限,因此,很多環保企業通過新三板上市這一渠道來進行融資,增加資金來源,增加競爭實力。
  • 養殖大戶做環保以綠狐尾藻生態溼地處理養殖廢水
    白沙鎮第一個進行雨汙分離和乾濕分離、第一個建沼氣池、第一個建「四池淨化系統」、第一個以綠狐尾藻生態溼地處理養殖廢水的人都是他——大花村養殖大戶劉新明
  • 銀行區別對待:存款按360天貸款按365天計息
    銀行在計算通知存款等定期存款業務的利息時,都把一年當作360天計算,可為何計算貸款利息時一年卻按365天(閏年366天)計算?記者20日採訪發現,情況的確如此,在榕多數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都是按實際天數計算利息。這樣一進一出,銀行相當於多賺了10天的利息。  貸款利息按實際天數算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家的存款和貸款業務都是在建行辦理的。他發現,建行支付存款利息時一年只算360天,而收取貸款利息時卻要算365天(或366天)。他向該行的工作人員表示了質疑,但工作人員告訴他這是總行的規定,不能更改。
  • 北京對哄抬口罩價格罰300萬;首現養殖貂感染...
    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介紹,嚴禁涉疫風險人員出京,主要包含3類人員:一是全市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無症狀感染者和有發熱症狀人員。二是5月30日以來進出新發地批發市場和與市場工作人員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員。三是中高風險街鄉鎮人員。
  • 鄭州環保新數據出爐 製造霾、不管霾將面臨「刑」罰
    看文件  檢察、環保聯手治霾  鄭州大氣汙染防治,將更有底氣。根據《意見》,鄭州市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對於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汙染大氣環境、破壞生態、涉嫌犯罪符合逮捕、起訴條件的,應及時作出逮捕、起訴決定,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
  • 發工資為什麼按每月21.75天計算?答案來了!
    一個月30天,刨去四個周六和周日,每月的工作日應該是22天。如果是趕上31天的月份,工作日可能會更多。那你每個月計發工資的工作日是按實際工作的天數來計算的嗎?   小編告訴你:不是!   對大多數人來說,月計薪天數是21.75天而不是22天或23天。這是為什麼?一起來看!
  • 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
    原標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違法違規填海造地、海水養殖無序發展、近海海域水質惡化……中央環保督察組正陸續向各省反饋督察情況
  • 臨沂市環保處罰「雙罰」嚴查涉危企業行動開始
    為進一步加強涉煤焦油、廢酸等行業企業危險廢物汙染防治工作,有效遏制非法轉移、販賣、排放、傾倒、利用、處置煤焦油、廢酸等環境違法案件多發態勢,市環保局、市公安局決定聯合開展打擊涉煤焦油、廢酸等環境違法犯罪集中專項行動,專項行動截止到5月31日。
  • 渭河首算"汙染帳" 化學需氧量超標5毫克罰50萬
    渭河首算"汙染帳" 化學需氧量超標5毫克罰50萬   「第一個月考核,西安就超了5毫克,被"罰"了50萬。」在昨天舉行的全市環保工作會議上,市環保局局長羅亞民表示,在沿渭的4個城市中,西安雖然不是唯一被「罰」的城市,但卻是金額最高的城市。  水體改善項目今年將實施  「今年,要繼續在水環境的改善上下大力氣,有真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