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秋冬季節,霧霾籠罩,環境汙染令人無法忍受,從今年1月1日起,新《大氣汙染防治法》正式實施,新法對破壞環境行為的懲戒更加嚴厲了。
新法實施近一個月,1月27日,江蘇省徐州市環保局在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新法進行解讀。同時,環保部門倡議廣大市民,春節期間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
新法特點
強化責任 源頭治理
聯防聯控 嚴查重罰
據介紹,較之於之前的《大氣法》,新法有四大特點:突出強化責任、源頭治理、聯防聯控和嚴查重罰。
新《大氣法》注重強化地方政府在環境保護、改善大氣質量方面的責任,加強了對地方政府的監督。明確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對大氣汙染防治的財政投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制定規劃,採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減大氣汙染物的排放量,使大氣環境質量達到規定標準並逐步改善。同時,明確了地方政府的監管職能。
一直以來,大氣汙染治理之所以難,重要原因就在於很多手段都是末端治理,效果不明顯。此次大氣法修訂,注重了源頭治理,從制定產業政策、調整能源結構、提高燃煤質量、防治機動車汙染治理等幾個方面著手,從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的角度完善相關的制度。
如今,大氣汙染不再局限於單個城市內,城市之間大氣汙染變化過程呈現明顯的同步性,區域性汙染特徵十分顯著。行政轄區的「各自為戰」,難以形成治汙合力。新法明確規定,由國家建立重點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機制,統籌協調區域內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協同控制目標。
新法共129條,涉及到法律責任的條款有30條,這無疑表明,對於違法行為,新法加大了處罰力度。如,取消了之前對造成大氣汙染事故企事業單位的罰款「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封頂限額,變為按倍數計罰,同時增加了「按日計罰」的規定等。
環保倡議
春節期間少放或不放炮
今年,我市將持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按照省政府制定下達的PM2.5下降指標,以實施重點工程項目為抓手,全力抓好環境監管、燃煤汙染控制、落後產能淘汰、工業汙染防治、揚塵汙染整治、機動車和船舶汙染控制、攪拌站、散貨堆場的搬遷關閉、秸稈禁燒及落葉收集處置等方面工作,加大對大氣汙染重點工程項目的督查和調度力度,切實改善和提升城區環境空氣品質。
大氣汙染的治理少不了公眾參與,在實際生活中希望大家採用低碳環保的綠色生活方式,節約用電、綠色出行。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希望市民朋友們在歡度春節的同時,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儘可能選擇低碳環保的喜慶方式。
問:新《大氣法》正式施行後,我市將採取哪些措施予以貫徹落實?
答:環保局將圍繞新《大氣法》的貫徹實施,組織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加大明查暗訪與突擊檢查頻次,及時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違法排汙企業,確保環境安全。對日常監管發現的違法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手軟。對已查處案件實施後督查,堅決有效遏制汙染反彈。同時,積極完善國控、省控、市控重點汙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提高汙染源監管的主動性、時效性。
積極溝通協調多部門聯動事宜,建立健全環境執法聯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規範案件移送工作,加強與移送部門的溝通與聯繫,同時強化對移送案件的跟蹤落實情況,使環境違法案件查處工作規範化、法制化。
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暢通與公眾溝通聯繫的渠道,進一步推進環保郵路創建工作,加強環保志願者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作用。
問:信息公開也是比較有效的「防汙劑」,我市如何做好大氣環境狀況的信息公開?
答:新《大氣汙染防治法》把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做出了很大的細化,就是讓公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賦予了公眾對大氣環境汙染的監督和參與權。
我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工作,在市環保局網站建立了徐州市空氣品質指數發布平臺,公開全市7個監測點的實時監測數據,每兩小時更新一次AQI及各項指標數值;市環保局官網開通了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欄目,公開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相關信息;還開通了重點監控汙染源基本情況、排汙費徵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欄目,公開重點工業企業汙染物排放與治汙設施運行信息以及重點企業排汙費徵收情況。國控企業已全部制訂了自行監測方案,並進行了信息公開。
編輯:任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