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是一個極具神秘感的地方,這片大湖位於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東部邊緣地區,原本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總面積在歷史上最大的時期能夠達到5000平方公裡以上,後來由於河道乾涸,羅布泊變成沙漠,氣候條件也從乾旱變成極端乾旱,被稱為死亡之海,羅布泊乾旱之後,盆地的表面卻覆蓋著一層厚度為30cm到1m的鹽層,中國科學院在1980年經過測驗後,曾將這裡作為核實驗場。
地下滷水可以利用成為鉀鹽,不過總是去羅布泊取鉀鹽是不方便的,於是就建造了一條運河,「運河」長12公裡,底寬20米,頂寬48米。運河將羅布泊的地下滷水運送了出「死亡之海」,將含鹽量為35%的地下滷水從地層深處抽出,再通過運河導入曬鹽池,使得羅布泊留給中國的巨大財富鉀鹽「重見天日」,小運河的雖然清澈見底,卻蘊含著地下滷水,小運河讓這個羅布泊出現了新的「轉機」。
消失的羅布泊卻神奇的再度出現了,面積已經超過了1萬多米,而這些憑空出現的水又是從哪裡出來的呢?而背後蘊藏的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開採鉀鹽礦的時候需要將地下的鹽水抽取出來。提取了鉀鹽之後這些抽取出來的水就被全放在了原來羅布泊剩下的湖床裡。隨著鉀鹽礦越開發越多,羅布泊也恢復了原有的狀態,沒想到開採鉀鹽礦竟然還能恢復一個湖泊,這真是一件一箭雙鵰的喜事了。
不過,這裡的地勢比較複雜,開採工作難以進行,施工人員需要用機器從地下開採出天然的滷水,再用機器進行提純煉製,整個過程十分複雜,並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完成的,而我們在衛星上看到的水,其實是鉀鹽開採過程中,那些加工鉀鹽之後剩下的水所形成的,這個鹽湖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鹽鹽湖了,面積達到了10350平方米。
新疆國投公司採用的是海水提鉀技術,從地下抽取含鉀硫酸鹽型的鹽湖滷水,通過鹽田日曬,加工生產硫酸鉀。隨著鉀鹽開發,從地下抽取的大量鹽湖滷水,統一排放到低地,形成了一個面積達一萬平方公裡的鹽湖,在國家批准鉀鹽開發工程的次年,羅布泊鎮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奠基成立,隨著羅布泊鎮鉀鹽等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的開發,羅布泊正逐步成立西部大開發的熱點地區,現在它已成為新疆第一大鎮。
其實鉀鹽的適用面非常的廣泛,包括肥料、清潔劑、皮革材料等等,而中國最初的時候,鉀鹽資源是進行進口的,如今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資源了,鉀是維持人體生命必需的元素之一,它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同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對於我們這個農業大國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植物的根莖強壯,改善果實的質量,相當於人體內的鈣,植物缺鉀要麼發育不良,要麼就會直接死亡。
能夠把死亡之海再次拯救回來,而且還為中國的農民提供了化肥,不得不感嘆科學技術的進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