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視覺內容消費量在過去幾年呈指數級增長,特別是在手機普及率和寬帶速度提高之後。蘋果,谷歌,Netflix,亞馬遜,Hulu等數字平臺參與者進一步幫助增加面向移動第一消費者的數字內容領域。
數字內容的消費自然推動了更大型手機屏幕的需求。根據這一趨勢,許多領先的移動OEM廠商,特別是中國的Oppo,Vivo,華為專注於平板智慧型手機(5.5英寸及以上),這一趨勢也被蘋果和三星等巨頭所採用。現在智慧型手機設計中有一個5.5英寸或更大尺寸顯示屏非常平常。然而,智慧型手機尺寸有其局限性,並且增加顯示屏尺寸而不增加手機的整體尺寸是現在的趨勢。
2016年,小米推出Mi Mix作為實驗性限量版產品,以幾乎沒有邊框的設計展示未來的技術趨勢。這主要是基於顯示器製造商夏普的最初設計。 LG的G6在2017年初推出了寬高比為18:9的5.7英寸液晶顯示器。此後,三星推出了帶有5.8英寸曲面OLED顯示屏的Galaxy S8。時間快速撥到2018年初,18:9顯示屏寬高比現在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設計的新標準。
根據Counterpoint的月度市場變動(Monthly Market Pulse)研究,2018年2月期間銷售的四分之一智慧型手機的屏幕寬高比為18:9或更大。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中國OEM廠商已經成為任何新技術的「早期採用者」,他們正在迅速將其整個產品系列轉換為18:9的屏幕寬高比,一加,OPPO,vivo和華為等頂級中國品牌正在推動這一趨勢。中國企業正在利用其供應鏈和快速擴張的能力,跨越競爭並引領這一趨勢。
展望未來:
18:9的屏幕寬高比正在滲入較低的價格層次,且逐月加速。 我們估計至少有35%的新智慧型手機在2018年年底之前出售這種新的屏幕寬高比,高於2018年2月的25%。
諸如三星顯示器,LG Display和日本顯示器公司等顯示器製造商將受益於設備顯示器尺寸的增加,中國供應商如天馬,京東方和CSOT將幫助其進一步擴大到不同的價格層級。
原始設備製造商在採用下一個屏幕寬高比趨勢(19:9)或全面屏智慧型手機時也會更加積極,因此提前下訂單以獲取顯示屏材料可能是當務之急。
這種顯示屏趨勢還將推動創新的生物識別解決方案,如蘋果的FaceID或置於顯示屏周星的指紋傳感器,以做為這種新設計語言的補充。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