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手機屏幕發展史:如何從無邊框,演變為全面屏

2020-11-23 數碼Geek

現在手機市場可以說是分為5個流派,來自國外的iPhone、被大家委以重任的華為、將智慧型手機拉下神壇的小米、重線下發展的OV以及一直不溫不火卻堅持發布新機的一加和魅族。不知道這樣的歸納是否合理,當然,華為體系裡還包括榮耀、小米體系裡面還包括紅米,以及OV裡面的realme和iQOO。這些在市場中正在爭奪銷量銷售額的手機,無一例外目前都採用了全面屏,那麼,手機的發展過程中,屏幕的發展是怎樣一回事呢?我從網絡上查找了部分圖片,給大家稍微說一說。

起初,手機的市場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諾基亞以及摩託羅拉,當時的屏幕小巧、墨水屏,以至於後來的彩屏在當時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存在,但是當時的諾基亞在造型設計上導致了屏幕的多樣化,而正是如此,個人認為也是諾基亞奠定了『全面屏』的基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諾基亞發布了一款N9產品,這是一部正面無任何物理按鍵的手機!

接著就是小米的時代,我的第一臺智能機就是小米1,在2016年10月的小米發布會現場,雷軍正式提出了"全面屏理念"所以這也就是後來推出的小米MIX系列——將攝像頭放置在右下角,實現了三邊極窄邊框,這在當時可是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後來的系列2、3,都始終沒有激起大的波瀾,不了了之!

從2016年到2017年中,各品牌基本都在採用上下等寬的全面屏設計。

大家不陌生的應該是劉海屏,這個一經推出飽受爭議的屏幕,卻因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iPhone,所以似乎大家對於它也瞬間能接受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華為、小米相繼追隨的原因吧,這個劉海屏是真正意義上將全面屏發展起來。

在這期間,其實為了實現全面屏,各個手機廠商都在不斷嘗試新的方案,而全面屏的實現,最重要的就是攝像頭的放置,如何將前置攝像頭從屏幕中去除,自然得到全面屏。於是就有了水滴屏,接著OPPO FindX 和VIVO NEX分別採用滑蓋屏和升降攝像頭的方式也值得紀念一下。這在當時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也是大膽想像的結晶。

打孔屏這是將攝像頭安放在屏幕一角,這樣的方案讓屏佔比更高!代表機型為華為nova 4和榮耀V20。

總而言之,在屏幕上面做文章的一切原因,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實現全面屏,為了消費者對於美的追求而努力,儘管在這期間,OV的兩款突破性嘗試的方案並沒有得到最終發展,但也是值得鼓勵的。相信在未來的設計中,總會有更好的方案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比如屏下攝像頭!

相關焦點

  • 形狀各異的全面屏手機,哪個更適合你?
    數碼設備更新換代,技術更迭的腳步從未停下,智慧型手機近來紛紛開啟正面全觸控屏幕的浪潮,全面屏不管從外觀還是新奇度上都很搶眼,點亮屏幕的瞬間,視覺衝擊堪稱震撼。不過現在雖然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推出自家全面屏,可是全面屏五花八門各種各樣,可以簡單分為三類: iPhone X為代表的異形全面屏、小米MIX2為代表的三面無邊框,以及三星 S9/S9+ 全視曲面屏、努比亞Z17S為代表的無邊框全面屏。
  • 全面屏發展的歷史和未來
    手機全面屏的設計是近幾年手機廠商主研方向。目前全面屏發展最新的方向是屏下攝像頭技術,通過將攝像頭隱藏在屏幕之下,從而形成一整塊屏幕的視覺效果。將攝像頭做到和屏幕一樣大來實現全面屏。我認為是不可行的。全面屏手機的發展史早期廠商在「全面屏」的解決上,採用的縮小兩側的邊框的方式,在息屏之下手機黑色屏幕和黑邊框融為一體,出現無邊框的視覺感。這就是早期的全面屏設計也被稱為ID無邊框設計。無邊框的設計的美感,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看到新方向的廠商紛紛在全面屏上發力。
  • 手機廠商和面板產業鏈 誰才是全面屏幕後的推手?
    ,手機的四個邊框位置都是採用無邊框設計,追求接近100%的屏佔比。」而對於更寬泛的指代,外國也有「Bezel-Less Display」這一說法,即「無邊框」屏幕的意思,像iPhone X、Galaxy S8以及Essential Phone等,都屬於「Bezel-Less Phone」,大抵和我們的「全面屏手機」相當了。
  • OPPO Find X幹掉劉海 這招真是絕了|oppo|手機|三星|oled|無邊框...
    ,同時也作為未來手機屏幕的主要發展方向,被廠商和用戶追捧著。可以看到,全面屏手機已經在各個價位普及,完完全全的融入了我們的科技生活。我們為什麼不斷的追求高屏佔比?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回答,首先是在一定機身大小下,屏佔比越高,屏幕也會越大,視覺效果及手感等方面都會有品質的提升。其次,高屏佔比的智慧型手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智慧型手機的顏值,屏幕大、好看、玩著爽,成為了全面屏普及的主要原因。
  • 手機全面屏進化史
    劉海屏的設計思路是將所有必須的元器件放置在最合適的位置,再對可刪減部分進行全面屏化,最後就剩下額頭區域的劉海,前置攝像頭、Face id 模組的放置與原有手機體驗別無二致,這在手機從非全面屏時代到全面屏時代的一個自然順暢的過度,反觀小米 Mix 將前置攝像頭的位置放置在屏幕底角,無疑是與人們先前使用手機的體驗不符,因此無法成為主流的設計方案
  • 手機屏幕進化史:iPhone8的全面屏不會是最終形態
    手機屏幕進化史:iPhone8的全面屏不會是最終形態 2017年08月21日 00:07作者:張前前編輯:張前前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手機全面屏工藝及進化史!COG、COF和COP封裝技術有何區別?
    文/極客修小編前言說到極客君初次了解到全面屏的概念還是2016年底小米正式發布概念手機小米MIX(小米MIX的「前輩」)之後「全面屏」設計在2017年底徹底爆發讓「屏佔比」這一參數成為了各大廠商角逐的戰場
  • 屏幕如何更加「全面」?全面回顧手機屏幕的進化史!
    ,就都可以冠以「全面屏手機」的稱號。 然而,「全面屏」卻並不代表整個正面都是屏幕,第一批全面屏手機的屏佔比能超過80%就算良心了。經過最近幾年的大浪淘沙,智慧型手機在屏幕形態上已經達成了新的共識。
  • 從三星手機屏幕發展歷程 看手機行業屏幕進化史
    如果翻開手機行業的的發展史,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再到如今的摺疊屏,手機的屏幕和形態不斷演進,同時也不難發現,三星如同是貫穿手機行業歷史發展的一條主線,掌握著手機行業的發展方向。手機形態再進化 摺疊屏開啟全新生活方式三星Galaxy Fold到底有多火?
  • 手機全面屏演變發展史引發爭議!絕口不提引領全面屏的小米
    全面屏手機是目前的潮流趨勢,相比以往普通的手機,全面屏的優勢非常明顯。這種設計可以增大屏幕提高視覺體驗,同時手機的尺寸也不會隨著屏幕的增大而變化太大,保證了用戶的握持感。今天是華為屏幕挖孔手機官宣的日子,但一張不知出自何處的」手機全面屏形態的演變「圖引發了爭議。圖中,三星S8和蘋果iPhone X等代表不同造型的機型都有,甚至連Ov努比亞代表的無額頭設計都有,唯獨缺少了引領全面屏潮流的小米MIX系列。
  • 手機全面屏的「進化史」,你用過哪個
    當前智慧型手機幾乎全是全面屏設計,那麼手機全面屏的進化史你都知道嗎?1.第一代第一代也是智慧型手機剛剛初露鋒芒,保留手機下部分虛擬按鍵,幾乎邊框屏幕各一半,那個時候還是3G時代,還沒有4G,現在看起來還是有點彆扭。
  • 全面屏手機進化史
    有朋友會說,不就是個用來打電話的手機,犯得著非要做全面屏嗎?問題是現在手機真的不是用來打電話了。以老冀為例,老冀每天也就接三四個電話,大部分都是各種推銷和騷擾電話,其實大部分溝通的事情都通過微信解決了。當然,講電話不需要盯著屏幕,發微信可就需要了。
  • 全面屏手機現在很火,全面屏分為好幾種,你知道哪些?
    手機的發展非常快,從按鍵機到電阻屏,再到現在的智能機,款式多種多樣,每個生產企業都設計出了性價比很高的手機,大屏手機也越來越獲得消費者的喜愛。如今消費者們在追求大屏手機的同時,也更加講究體驗度,有些人會說這種大屏好,有些人覺得那種大屏好,看法不一,現在的全面屏也出現了很多種,既能保留必要的功能,還可以讓屏幕佔比最大化。那麼我們就來看下現在市面上都有哪些全面屏。其實說到全面屏了,我記得以前就買過一個夏普的S2。
  • 從劉海屏到挖孔屏 全面屏手機發展史你知道多少?
    如今手機市場早已是全面屏手機的時代,90%高屏佔比、18:9以上屏幕比例、COF/COP封裝技術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在宣傳新品時要介紹的重要參數,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選購手機時就只認定全面屏手機。我一直都關注著全面屏手機,從劉海屏到挖孔屏,它的發展歷程其實並不是一帆風順。
  • 全面屏手機混戰:留劉海或畫圓圈 你接受哪個風格?
    圖片來源:華為官網截圖  全面屏手機售價普遍較高  說了這麼多,到底什麼樣的手機才算是全面屏手機呢?目前該問題並沒有權威答案。某家手機廠商表示,「全面屏,就是指18:9的屏幕比例,高屏佔比的手機」。  不過據百度百科介紹,全面屏手機指手機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機的四個邊框位置都是採用無邊框設計,追求接近100%的屏佔比。
  • 當下幾種全面屏方案及發展史,淺談「全面屏」噱頭還是未來?
    前言:可是說因為集成電路的高速發展從而促成了手機的問世,從2007年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型手機」驚豔亮相,到後來從手機屏幕的以「小」為美,到越做越大的屏幕,再到2020年挖孔屏、摺疊屏甚至是環繞屏的解決方案,使消費者對真全面屏有了新的認識。今天,我們來看,真全面屏是噱頭?還是未來?
  • 全屏幕辣麼好 為啥無邊框的筆記本卻遲遲不來
    無邊框的技術,在手機市場已經開始大行其道,受到了絕大多數用戶的青睞,無數的手機廠商都在快馬加鞭的研發、改進自家無邊框的產品,但是筆記本市場在無邊框技術這方面卻十分安靜。但是窄邊框的技術可不僅僅是一個噱頭,對於我們用戶而言,超高的屏佔比帶給我們的首先就是極大的視覺效果提升,並且筆記本電腦的邊框從10mm以上縮減至3mm使得機身體積大大的縮小,讓筆記本電腦更加小巧輕便。既然邊框變窄有這樣多的好處,可是筆記本僅僅是採用了窄邊框,到今天也沒有一款無邊框的產品上市,哪怕這所謂的「無邊框」只是一個噱頭。
  • 回望手機屏幕進化史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今天的手機屏幕不論從色彩還原還是反映速度上都讓人滿意,回想手機屏幕一路走過來的這些年,不得不令人驚嘆。能顯示4種顏色的CSTN屏幕1998年,西門子推出了S10手機,這部手機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彩屏手機,屏幕技術從TN發展到CSTN屏幕,在TN屏基礎上多了層彩色濾光片。雖然它的屏幕只能顯示四種顏色:紅色、綠色、藍色和白色,但在當時這是劃時代的創舉。
  • 小米創造了全面屏,華為卻連續兩次定義了全面屏!
    說到今年手機圈最流行的詞應該非「全面屏」莫屬,用戶早對千篇一律的手機設計產生了視覺疲勞,而全面屏手機的出現可以說是跟手機設計這潭死水注入一股清流,給用戶帶來全新的感覺。關於小米和夏普誰才是全面屏的創始者網絡上眾說紛紜,因為早在小米MIX全面屏概念手機發布以前夏普手機就推出過「無額頭」設計的智慧型手機,不過那是夏普稱其為無邊框手機,且並沒有在國內上市。去年小米正式發布了小米MIX全面屏概念手機,「全面屏」這個詞也開始被大家熟知,準確來說是小米創造了「全面屏」這個詞彙。如果說「無額頭」的全面屏設計則是始於夏普,興於小米。
  • 解讀智慧型手機屏幕進化史
    從小到大,從直到彎,不同時代下主導手機屏幕演變的因素是什麼?賈伯斯如果在世又會如何評價這一變化?三星早期的滑蓋、翻蓋手機也採用這種設計,但這種設計的弊端在於讓機身厚度增加顯得十分臃腫。  幾乎與諾基亞、三星等廠商熱衷於滑蓋式隱藏鍵盤設計的同時,蘋果公司在賈伯斯的帶領下於2007年發布了跨時代的產品iPhone,這款產品搭載一塊觸控螢幕幕,用戶與手機的所有交互都可以通過觸控螢幕幕完成。iPhone並不是歷史上第一部觸屏手機,但它卻開闢了觸屏手機全面爆發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