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處一陣銅鑼聲,側耳一聽「開山咯」,90年代每年的春夏交際,在巡山員的銅鑼聲起後,全村男女老少都上山砍柴,在這一個星期的時間裡要備好整年的柴火,小孩也在砍柴大軍之列,因為這時候所有的學校都會放假三天,在這三天裡不僅要給自己家砍柴,上學的時候每個還得挑一擔給學校食堂,以供老師們在學校的煮飯做菜。
那時候的山很青,沒到開山時,我們只能放學後那個耙子去耙點樅樹葉,不能去動任何一棵樹,哪怕是灌木都不能砍!兒時的記憶裡山裡有很多野果子,山裡每年饋贈給我們的還有厥、蘑菇、獼猴桃等;山裡突然竄出來的野兔,樹枝上隨處可見搭建的鳥窩,耳畔風吹著樹葉沙沙響聲,這些都是抹不掉的記憶。
那時候的水很清澈,山邊的小溪裡能清晰地看到蝦兒在水裡跳動,小個子的螃蟹快速的移動,遠處的大河裡還有三五小夥伴提著桶子在抓螃蟹;放眼望去溪水潺潺匯聚成河,從上而下孕育了整片梯田。如果累了我們可以席地而坐,感受徐徐清風帶來的涼爽;如果渴了只需要俯身就能喝到那清涼的山泉水。
那時候的當季水果是不需要買的,在自家的屋前屋後栽滿了水果樹,就如詩所云「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四季都能聞到不同果樹的花香。#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
那時候爬樹是不需要教的,天生就會爬樹,男孩女孩一有時間就會貓在樹上,如果你不會爬樹,你就吃不到優中選優的果子;男孩不會爬樹,你就掏不了那十幾米高樹上的鳥窩;如果你不會爬樹,那坐在樹梢刺激的鞦韆你就無法蕩到。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的擴張,市場經濟的推動,山裡的大樹倒下了,山泉水裡也參雜了化學品的殘留,鳥兒不再歡叫,屋前屋後的果樹也被砍掉蓋起了紅磚房。經濟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毀滅性的摧毀,兒時記憶也已不復存在。
在黨的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突然,兒時的畫面又浮現腦海,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似乎離我們又越來越近了,我在憧憬著再次尋山中的野果,吹徐徐清風,俯身品清涼山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