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老人的孤獨源於被子女需要

2021-01-20 聊城吾小唄

一直在思考,我能夠為社會做些什麼?

我們總是憧憬著未來,嚮往著遠方。這一份美好,似乎顯得很愉快。只是,快樂有時很簡單,有時候卻很難。

我們總是習慣於家長為我們忙前忙後。而我們卻很難讓他們停下來,因為他們心中知道,子女需要他們,勞動並快樂著。

我能夠做什麼,我要做什麼,將考驗著我們的選擇能力。我們一直在需要著別人,同時被別人需要著。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並不那麼重要了,心中自然會顯得失落。

不知,你是否聽到過一個老人和兒子關於麻雀的對話。我們似乎對待自己的父母耐心不足。如今,咱們身邊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他們從被需要轉化為了需要人。作為子女或公益志願者,他們都是非常需要關心的人。

我們都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只是,老人受知識限制,總是有許多比較離譜的想法。但是,作為晚輩,又不能夠說什麼。不過仔細想想,難道是我們做得不夠好嗎。我想,這在一種「你不懂」和「這是為你好」的怪圈中徘徊。

這樣的爭論,總是在不歡而散中結束。不過,我們為何常常能夠對陌生人很禮貌,卻會對身邊的親朋好友發脾氣呢。這個著實是個問題,或許,我們已經清楚知道,對他們發脾氣可能帶來的後果。只是,這種傷害會埋藏在心裡。

隱形的傷害總是在發生著,老人們將降地覺得自己老了,不願意打擾孩子們。同時,為了躲避嘮叨,子女可能會減少回家的次數。

子女常常勸老人需要自己的業餘生活,可是,子女總是老人心中最大的牽掛。如果不能夠做些什麼,總是感覺自己會成為一種負擔。他們已經沒有勇氣再說年輕。可是他們的心中裝著太多的事情,子女的生活,子女的孩子的教育及工作等。

咱們國家的父母,似乎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很難走出這種操心的狀態。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大不了自己孤獨點。

每個人都會變老,作為年輕人,不妨多些時間,和身邊的老人多交流交流,聽聽他們的故事。畢竟,每個老人心中都有許許多多的故事,或許可以幫助你認識到你和父母之間的問題所在。

我們可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努力。但是,父母可能會說你這不好,那不好。但是,他們心中永遠覺得你是最棒的,你可以做更好,需要獲得更好的生活。或許,他們為給你的太少太少而感覺愧疚。有時候,雙方的愛,總是以爭吵的方式體現出來。

我們,感謝父母給了我們全部的愛。不想讓他們太辛勞,僅此而已。隨著年齡增大,和他們談心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了。真的懷念,和他們無話不談的日子。

雙方都以自己的方式,為對方著想。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值得深思。

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是陪伴。我可以做到,你呢?

以上據#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2018年上海卷:「談被需要的心態」》而作,歡迎指正。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 綠水青山圖
    如果累了我們可以席地而坐,感受徐徐清風帶來的涼爽;如果渴了只需要俯身就能喝到那清涼的山泉水。那時候的當季水果是不需要買的,在自家的屋前屋後栽滿了水果樹,就如詩所云「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四季都能聞到不同果樹的花香。
  • 2017北京高考作文竟與科普科幻作文大賽 「撞題」
    原標題:2017北京高考作文竟與科普科幻作文大賽 「撞題」 6月7日上午,高考語文考試結束,作文題目又成了國民熱議的焦點。哪套作文題目「最接地氣」、「最難寫」、「最腦洞大開」等等,成了吃瓜群眾探討的議題。
  • 新概念作文大賽二十年,他們也曾是獲獎者
    2月10日,第二十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二等獎獲獎名單公布。從1998到2018,《萌芽》雜誌主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已經走過了二十個年頭。或許如今已經無法延續巔峰時期的輝煌,但這項賽事作為中國的「語文奧林匹克」和「語文教學制度改革的第一道曙光」,依舊吸引著無數文學青年前來朝聖,也讓許多潛在的作者被發掘出來。
  • 第二十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在虛擬實境和飛向火星中深入寫作
    鄭冰秋選擇了第一個題目,「我寫了雅安地震的內容,我的老家在成都,當時也有所感受和觸動,所以在這次複賽的寫作中,借著這個故事寫作了老一輩的感情。」來自浙江寧波的高三學生陳嘉開獲得了二等獎,「現在也有很多作文大賽興起,但在我心裡,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直是第一梯隊的中國最頂尖青少年寫作大賽。」
  • 2020年度熱點人物作文素材,看鐘南山如何「1人對接3道高考作文題」
    就高考作文的素材運用而言,若能做到以幾個精選的萬能素材去應對所有的高考作文命題,那肯定是高考作文的最佳路徑。 作為高考作文材料,鍾南山是一個非常典型且豐滿的人物,他逆行抗疫,心懷悲憫;勇於擔責,敢說真話;積極有為,不怕犧牲;不計得失,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幾乎可以適用於大部分高考作文題。對於這樣的「圓形」人物形象,考生若能按照上述三種方法進行用材,就有可能寫出優質的高考作文。
  • 新少年作文大賽頒獎 王蒙曹文軒蘇童對話未來文學之星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6月12日訊(實習生 陳旭濤 記者 原野)歷時7個多月,共收到兩萬餘篇來稿,6月11日下午2點,由錢江晚報主辦、娃哈哈獨家支持的「新少年作文大賽」的頒獎典禮在杭十四中劇場隆重舉行。王蒙、曹文軒、蘇童三位文學名家現身頒獎典禮,並為同學們在寫作過程所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
  • 2014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匯總
    真實生活類是指命題者所選取的材料源於生活或新聞事件,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需要考生從該事件本身中提升出觀點。如湖南卷中最美鄉鎮幹部的某鄉黨委書記的事跡;重慶卷中遊客去波羅的海海濱度假的遭遇;全國大綱卷中農民工老王受醫院開綠色通道救治的事件。思考討論類是指命題者根據社會生活或人生中出現的一些現象,提出一定的思考方向,或是留有餘地的思考,或是幾種不同觀點的思考,需要考生以此為方向進行立意。
  • 2021年高考:高考作文有沒有捷徑?看完這個,你有自己的判斷
    高考作文,對於每一年高考的考生來說,都是重中之重,抓住了高考作文,就抓住了高考語文的分數,最近幾年,分析、預測高考作文的老師越來越多,不乏高手押中!他們幫助不少高三考生拿到了高考作文理想的分數,但是,一個連續三年押中高考作文的老師,並且能給出寫作模板,應該不多!居然押中了!出乎意外?
  • 2020疑似高考作文掃描:「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再一個多月就高考了。我注意到,魯迅的這句話,特別適合2020高考作文。今天我就專門給大家講一講這篇作文怎麼來構思。魯迅先生習慣於各種閱讀寫作,這已經成為他的日常。他在這樣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自己身患重病中,還能掛念著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體現了魯迅先生博大的胸襟,和悲憫的情懷。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關注民生。
  • 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中的材料,在議論文寫作中如何引用?
    高考議論文的寫作,如何運用題幹中給定的材料,有同學希望能專門講一講。下面,人生底色看語文的老師,就結合這兩年的高考作文試題,為大家簡略說一說。高考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如何運用題幹中給定的材料?許多已經訓練出寫作自覺的同學,這好像並不是一個問題,卻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面對作文題目的時候總是放心不下,無論平時的模擬考試還是期中期末考試,總是覺得沒有底兒。材料是不是必須硬性引用?有些材料的確如此。比如2018年的全國2卷」戰機防護「,2017年山東高考試卷的「24小時書店」這樣時評類的材料作文,或說有時所給材料比較多地涉及到事情的經過結果,則必須引用,或者至少簡略提到。
  • 華師附特級教師解讀「中考作文」並附上寫作思路!
    今年的作文題和往年一樣也是二選一1.題目:歷練歷練,就是經歷世事,得到鍛鍊,煉就意志與品質。歷經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杜小康經歷了放鴨的孤獨,讓自己走向成熟;莫頓·亨特經歷懸崖歷險,領悟了人生哲理……親愛的你,經受過哪些歷練,獲得了怎樣的感悟呢?
  • 諸暨高中生寫人工智慧全國科幻作文大賽折桂
    雖然要忙著準備高考,但他表示會堅持寫下去。  近日,諸暨市牌頭中學誕生了一位「科幻小作家」。高三(4)班的時禹行到北京參加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現場作文大賽,從將近1000人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寫人工智慧  時禹行獲獎作文是《伊甸園》。因為是現場作文,沒有底稿,時禹行給記者簡單回顧了文章內容。
  • 高考作文的別樣面孔
    年年高考,語文考試中的作文都是重頭戲,並引發全民創作的熱情。今年山東語文試卷,採用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要求閱讀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從晚清學制改革以來,現代意義上的高考作文,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作文題考的是考生,也是時代。
  • 高考英語作文寫作素材:與端午節相關英文單詞
    新東方在線高考網小編整理了高考英語作文寫作素材:端午節英文單詞,供同學們參考學習。點擊關於端午節的資料,了解更多關於端午節的知識點。Bao/sachet­  雄黃酒 Realgar wine­  愛國詩人 Patriotic poet­  汨羅江 The Milo River­  (來源:新東方在線論壇)­  48道題測出最適合你報考的大學專業 估分選大學­  以上是新東方在線高考網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複習資料
  • 上遊新聞主辦的最家鄉作文大賽頒獎:十名中小學生獲一等獎
    獲得小學組一等獎的重慶市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四年級二班的陳翰林誦讀了他的獲獎作文《美麗重慶我的家,直轄二十年變化大》;獲得中學組一等獎的重慶外國語學校初一30班吳雨桐誦讀了獲獎作文《蜿蜒十八梯,變遷二十年》。「小作家」手捧榮譽證書和獎金,個個都顯得特別的自信。他們說,投稿參加作文大賽是一次愉快的寫作體驗。「寫作不僅是內心的釋放,也需要別人的共鳴」。
  • 高考作文|如何寫好高考作文
    高考不是終點是起點,無悔就好文|黃愛玲時間的腳步總是那麼的匆忙,轉眼間又到了高考季。今年的高考季因疫情遲了一個月。高考作文最能檢驗考生寫作水平、人生觀、價值觀。2019年全國Ⅰ卷高考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
  • 青華中學學生在「葉聖陶杯」作文大賽獲獎
    據楊曉燕老師介紹,青華中學在踐行新課改和推進作文教學改革中,成績卓然,引導學生傳承經典文化,閱讀活動蔚然成風。在「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中,也有多位同學獲得全國特等獎的好成績,在「全國中小學經典閱讀行動「全國比賽中也獲得大面積豐收。  「我們學校一直很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打造作文教學特色。
  • 湖北高考狀元作文滿分,她媽媽坦言:孩子的寫作能力不是逼出來的
    按理來說,孩子的想像力豐富,寫作能力也會提高。但有一部分孩子卻恰恰相反,他們的行為讓老師和家長看來都哭笑不得。寫作文對於會寫的孩子來說是在創作,而在一些不擅長寫作文的孩子眼裡卻是「湊字」。在網上曾看過這樣一篇孩子寫的作文,讓我明白了「流水帳」含義。作文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個打掃班級衛生的事情。
  • 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正在報名
    近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的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啟動報名,此賽事是教育部認可的面向高中生的全國性35項競賽之一,拿到相關獎項是考生高考升學的有力證明材料,對自身背景資質提升非常關鍵。
  • 小學生滿分作文《孤獨》火了,寫出世間冷暖,老師評語讓人感動
    文/彩玉說教育作文是語文試卷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但同時也是最不好把握的一項,其實每位同學都會寫作文,但能夠把作文寫精的同學卻很少,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比較注重孩子的寫作能力,甚至有些家長還會給孩子報一些寫作輔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