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育兒系列」父母是什麼人,比做什麼更重要

2020-12-02 街角有個小書吧

NLP親子研讀計劃 第009篇

NLP假設:

有選擇比沒有選擇更好;

人在每個時候都會做出對自己更好的選擇。

這就讓人很疑惑,比如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一頓暴罵,這也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這需要我們明白另一個道理:我們處理事情時的選擇,總是基於自己當時的心態。

這就是說,暴罵孩子的父母,基於他們當時的心態,暴罵就是對他們來說最好的選擇。

可見一個人若卡在心態裡,嘗試解決任何問題都將徒勞無功。反之,若能自由進出想要的心態,也意味著你將擁有更多的選擇。

0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準心態。

這跟卡倫·霍妮所說的「基準情緒」有點類似。大致可以理解為,在日常狀態下,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常處的情緒狀態。這個心態跟個人經歷關係很大,一個家庭氛圍和諧的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基準心態是比較平和的;反之,她的基準心態可能是緊張的,恐慌的。

可以從4個方面來觀察自己的基準心態:

生理狀態:你身體各部位是放鬆還是緊張?某個器官是放鬆還是緊張?你經常使用的身體姿勢是什麼樣的?一些基準心態比較慌張的人,看起來會比較緊縮。有些恐懼心態的人,喜歡留能罩住眼睛的劉海,仿佛那樣就可以躲在頭髮背後不被注意。

思想狀態:思想是混亂的,還是有序的?能否留意到自己內心的對白?一般來說,注意力和覺察力比較強的人,更能留意到自己的思想狀態,心態也更加平靜。

情緒狀態:指經常出現的情緒狀態,這是從情緒反推心態。比如一個人常常憤怒或者煩躁,說明她的基準心態就處於一個容易被激惹的狀態。

靈性狀態:與世界聯結。由於這個方面容易引起誤會,暫不與討論了。

02

儘管每個人都有基準心態存在,但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激發心態。

以學習心態為例。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處於煩躁的心態裡,是很難去學習什麼新知識的。有些家長一邊罵罵咧咧,一邊讓孩子學習,這是特別有害的行為。這是讓孩子使用不恰當的心態去面對學習,同時還會把學習與糟糕心態連接起來。

我們注意到,一些成人培訓機構,很喜歡使用音樂。因為音樂是一個能快速改變心態的方式,有些激動的培訓機構還會經常讓人站起來,鼓掌或者是做操,這是用身體姿勢來改變心態。

這些方式當然是有效的,有些人參加完一次培訓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變了個人。只不過這些方式千篇一律,慢慢的大家就覺得噁心了。

改變心態,唯一一種屢試不爽的千古良方就是講故事。

之所以說是千古良方,是因為講故事這件事的歷史太久了。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裡講到,講故事是智人成功戰勝其他人類,成為地球霸主的最大因素。

臭名昭著的暢銷書《秘密》前言裡這麼寫道:

我瞧見一個至大的秘密──生命的秘密。在女兒海莉給我的一本百年古書中,我發現了它。我開始在史料中追尋;難以置信的是,過去知道這秘密的,竟然都是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柏拉圖、莎士比亞、牛頓、雨果、貝多芬、林肯、愛默生、愛迪生、愛因斯坦。

不得不說,這種行文風格對於引發好奇心態非常有效。

朋友在教育孩子寫字要認真的時候,孩子突然講起了課堂上老師講的一個故事,不但詼諧幽默,而且完整表達了朋友想表達的意思。

講故事是講道理的反義詞,聰明的父母講故事多,講道理少。

03

如果學到這裡,你覺得自己應該學習很多改變孩子心態的方法,那麼你就走入誤區了。

更加有效的方式是,讓自己成為孩子正面心態的心錨

所謂心錨,就是看到(聽到、接觸到)就會帶你進入某種心態的某物。例如,所有的廣告都是在建立心錨。豪車會讓人有一種興奮、奔放、擁有一切的成功心態,儘管不是所有人都會被下這種心錨。對於女性朋友,則是昂貴的包包、首飾更讓人興奮一些。

成為孩子正面心態的心錨,意味著孩子一看到你,就會產生積極、安全、平靜等正面的心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要怎麼做更加重要。誰不願意跟讓自己舒服的人呆在一起呢?

要怎麼做才能成為這樣的心錨呢?

可以找一位模仿對象:生活裡是不是有這樣的人,你所了解的名人也完全可以。試試看,按他的方式行事,用他的心態思考,學習那些對你有用的價值觀,學習他的基準心態。

可以改變你的身體狀態:最簡單的做法是學習一些不同的呼吸狀態,呼吸可以快速改變心態。如果有可能,固定時間進行靜坐或者冥想,堅持一段時間,基準心態就會變化。

可以改變你的思想:這也很簡單,只要回想一段美好的回憶即可。深深地進入到那個回憶之中,充分調動你的感官,讓它變得栩栩如生。這是一種將過去資源帶到當下的做法。

相關焦點

  • 「NLP育兒系列」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BVR操縱著我們人生裡的每一件事,是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決定原因。簡單的說,一個人的BVR加上他的態度,就是這個人的性格。01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故事來說明信念系統的形成。一隻猴子被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上面有一串香蕉。
  • 曾奇峰: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怎麼做更重要
    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怎麼做更重要,這句話是自體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說的。  很多父母問的與育兒有關的問題,都與怎麼做有關。假如有一本包含所有「怎麼做」的書,你全部按照書上說的做,還是有可能會製造出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而人格健康的父母,根本不知道這本書的存在,卻可能培養出一個健康的孩子。「什麼人」指的是父母的人格,那麼,具備何種人格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呢?  有很多說法,比如好玩的人、健康自戀的人、粗心而陽光的人等。我們這裡說個新的:清爽的人。
  • 什麼是RIE育兒法?利弊都分析給你看
    出於這個原因,RIE育兒法的支持者鼓勵父母從一開始就讓他們的孩子參與到對自己的照顧中,以便減輕父母的一些壓力。從第一天開始,你要和你的寶寶說話,把他們當作一個有尊嚴的人,而不是一個無助的嬰兒。例如,每次給寶寶換尿布時,不僅告訴寶寶他們要做什麼,而且還請求寶寶的允許。儘管新生兒不能回答,但RIE父母仍然堅持他們正在為寶寶未來的自主建立一個重要的基礎。
  • Supreme x TNF 本季的「RTG」系列到底是什麼?
    自然消費者們對於它的要求都要更嚴格一些,所以在面對此次的設計時,不少人都認為太過於偏向「硬核」的戶外風格了,看起來非常基礎的款式上找不到屬於 Supreme 街頭味道的元素。相信一些人在看到這一組合作時,都會留意到介紹中提到了 THE NORTH FACE 「RTG」系列的名稱,縱然如今發售都已經結束,但我相信仍然還有不少人對它有著一些疑惑,或者根本不 Care 它到底是什麼,因為就連官方也沒進行詳細的解釋。
  • 當00後談論「好工作」,他們在談論什麼? -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
    當00後談論「好工作」,他們在談論什麼?可以說,在經過幾代人的跋涉之後,00後擺脫了80、90後們的「衝刺」狀態,從身體到心靈,都更加舒展和自然,迎來了他們的「黃金時代」。
  • 「恆河猴實驗」揭示的育兒真諦,很多家長還不懂,智慧父母這樣做
    但是這些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面確實存在問題,如何幫他們找出問題所在呢?還是讓我們先了解著名的"恆河猴實驗"吧!這是早年美國圍繞育兒方式進行的心理學實驗,實驗結論讓人們感到震驚,也希望能用它來剖析現在一些父母在育兒方面的問題。實驗證明了母愛是什麼,孩子需要的真愛是什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社會推崇的育兒理念是"碗櫃理論"。
  • PTMs|2020最新NLP預訓練模型綜述
    例如nlp中的log-linear、CRF模型等,cv中各種抽取特徵的模型,如sift特徵等。深度學習中本質上是一種表示學習,能夠一定程度上避免手動的特徵工程。究其原因,主要得益於深度學習中一系列很強大的特徵提取器,如CNN、RNN、Transformer等,這些特徵提取器能夠有效地捕獲原始輸入數據中所蘊含的特點和規律。
  • 蔚來要對標「蘋果」,邏輯是什麼?
    1016 TOPS 的算力平臺、150kWh 的量產固態電池技術電池包、超遠距離高精度雷射雷達……一系列新技術讓轎車 ET7 似乎讓人們又想起當年那些「PPT 創造家們」的感覺。  難題被蔚來的「電池租用服務 BaaS」迎刃而解。  在早期,量產數量少的時候蔚來的「電池租用服務 BaaS」有「放大鏡」的功能,能夠通過「共享」去解決更多人的遠途需求,Baas 服務也能保證 150 Kwh 電池的需求得到有序釋放。
  • 想做「燈塔」的Quibi,不想做「燈塔」的中國玩家
    這個「燈塔」到底是什麼?竟然自大到要開創「第三代電影敘事革命」?中國玩家又是否能抓住這個機遇?別急著提問,我們先來談談 Quibi 。」Don't look deeper「(「燈塔」之一)的導演 Catherine Hardwicke 表示:"它增加了一種我非常喜歡的可行性。它是非線性,更有趣了。我們在每集都有一個冷門的開場,每集都以某種懸念結束,就像'媽的,剛剛發生了什麼?'媽的,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西方亮否?
  • 什麼才是打開「數據分析」的正確姿勢?
    「或許他們覺得你幫他們做了數據美化工作,而且他們自己對數據分析的目的性想得不夠多,所以才覺得挺好的,但在我這裡,是不過關的。」對誰投放什麼內容,在什麼時間點投放的效果是最好的?反之,什麼時候以什麼形式,對什麼人投放什麼內容效果最差?你的結論在哪裡?2.
  • Dr.魏:天生會當爸媽的人,都用這種方法育兒
    Dr.魏在《最強大腦》擔任「科學判官」2011年、2016年,兩個寶寶的相繼降生,讓Dr.魏開始瘋狂接觸各種育兒方法,而他也意外地發現,市面上竟流傳著很多育兒偽科學,錯誤信息多到難以想像,也因此發起了愛貝睿的「未來腦計劃」。
  • 大眾要發力的「第四維空間」究竟是什麼?
    為了體現新的方向和感覺,發布會現場布置的既像是一個辦公區,又像是一個行政酒廊;不同之處在於,木製的六人座高桌子次第交錯,房間的周圍布滿了環形屏幕。「第四維空間」究竟是什麼?三維空間物理意義上是指由長、寬、高三個維度所構成的空間,從物理學上找到的這些靈感指出,「第四維」多數是指「時間維度」。
  • 2019 年 NLP 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該模型主要的改進之處在於減少冗餘,並且更高效地分配模型的容量。該方法在12個自然語言處理任務上,都實現了最先進的性能。2019 年初,英偉達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著名的論文「StyleGAN」,它基於風格遷移方法,提出了一種可選的 GAN 生成架構。
  • 招婿看理財……什麼條件才是爸媽眼中的「最佳結婚對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媒體,ID:zimeiti-sogo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文標題:娶媳不能屬羊,招婿看理財...什麼條件才是爸媽眼中的「最佳結婚對象」?名受訪者中有61.4%的人認為相親需要父母的監督或把關儘管父母也會走眼但在他們看來:「年輕人經歷的事太少很多想法都不夠成熟甚至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容易衝動」有趣的是,根據調查顯示雖然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相親應該聽父母的但是年輕人與父母關於相親的側重點卻不相同
  • 左暉所說的「難而正確的事」到底是什麼?
    貝殼所倡導的「有尊嚴的服務者、更美好的居住」聽起來像是一句難以落地的口號,其創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做難而正確的事」也並沒有向外界解釋清楚貝殼到底在做什麼。 在公眾看來,貝殼是一個找房 App,很多人熟悉它是從地鐵上黃軒代言的廣告開始的。「海量真房源,省心上貝殼」,這確實是一句概括了貝殼對於消費者的功能的廣告語。但貝殼及其背後的鏈家,對於當下房產交易市場所產生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 人生智慧語錄:「辛苦與幸福,是同義詞」
    「當你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就不要放棄,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得到。相信自己,是一個再棒不過的禮物了。」你是否正有想做的事,但卻覺得自己不行而放棄了?不試看看永遠不知道結果,左右身邊有許多優秀的朋友,其中有一部分人不是一開始就那麼成功,他們也曾被看衰。連父母兄弟都覺得他不行,但他們靠著自己站了起來,活得比自己想像得還要好!可以說是從沒想過會那麼好。因為他們很努力,始終沒放棄自己,起點低的人更要奔跑,人生好壞掌握在自己手中。
  • 「原創」海豐阿東:褲子上的一個破洞,彰顯了母親育兒的智慧
    「原創」海豐阿東:褲子上的一個破洞,彰顯了母親育兒的智慧孩子在外面玩耍,那是他的天性。特別是那小小的兒童,有個夥伴們在一起,那個瘋勁來時什麼都不會讓他放到了心裡。或者是爬樹。或者是趴在地上找螞蟻的窩。把身上弄得一身髒兮兮的。
  • 艾瑪·克萊恩:「我們被迫去考慮男人在想什麼。」
    然而,她看上去總是非常緊張,仿佛看到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在不斷向她逼近。所以,當我和現年31歲的克萊恩視頻通話時,看到我的電腦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放鬆、微笑的年輕女子,我有點驚訝。「我正在斷斷續續地寫著我去年沒完成的小說。但是我一直沒能集中精力工作,我很羨慕那些能夠集中精力的人。」
  • 皮紋調色盤之什麼!你是「工具人」?
    前陣子,在臺灣的電視和網絡廣告中,「工具人霸主—蕭博俊」引起相當大的「迴響(或爭議)」,所以這陣子有不少做過皮紋檢測的情侶,都來詢問:「
  • NLP:關係抽取到底在乎什麼
    An Empirical Study on Neural Relation Extraction》中,就「關係抽取到底在乎什麼」這一問題進行深入全面的探究,是難得的好文!作者認為: 上下文信息:從人的直覺來看,文本上下文是主要的信息來源;最為簡單的一種方式,就是可以用關係模板進行歸納。如上圖所示,「... be founded ... by ...」模板就可以很好地映射到某一類關係上。因此,上下文關係肯定會對關係預測結構起著某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