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親子研讀計劃 第009篇
NLP假設:
有選擇比沒有選擇更好;
人在每個時候都會做出對自己更好的選擇。
這就讓人很疑惑,比如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一頓暴罵,這也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這需要我們明白另一個道理:我們處理事情時的選擇,總是基於自己當時的心態。
這就是說,暴罵孩子的父母,基於他們當時的心態,暴罵就是對他們來說最好的選擇。
可見一個人若卡在心態裡,嘗試解決任何問題都將徒勞無功。反之,若能自由進出想要的心態,也意味著你將擁有更多的選擇。
0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準心態。
這跟卡倫·霍妮所說的「基準情緒」有點類似。大致可以理解為,在日常狀態下,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常處的情緒狀態。這個心態跟個人經歷關係很大,一個家庭氛圍和諧的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基準心態是比較平和的;反之,她的基準心態可能是緊張的,恐慌的。
可以從4個方面來觀察自己的基準心態:
生理狀態:你身體各部位是放鬆還是緊張?某個器官是放鬆還是緊張?你經常使用的身體姿勢是什麼樣的?一些基準心態比較慌張的人,看起來會比較緊縮。有些恐懼心態的人,喜歡留能罩住眼睛的劉海,仿佛那樣就可以躲在頭髮背後不被注意。
思想狀態:思想是混亂的,還是有序的?能否留意到自己內心的對白?一般來說,注意力和覺察力比較強的人,更能留意到自己的思想狀態,心態也更加平靜。
情緒狀態:指經常出現的情緒狀態,這是從情緒反推心態。比如一個人常常憤怒或者煩躁,說明她的基準心態就處於一個容易被激惹的狀態。
靈性狀態:與世界聯結。由於這個方面容易引起誤會,暫不與討論了。
02
儘管每個人都有基準心態存在,但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激發心態。
以學習心態為例。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處於煩躁的心態裡,是很難去學習什麼新知識的。有些家長一邊罵罵咧咧,一邊讓孩子學習,這是特別有害的行為。這是讓孩子使用不恰當的心態去面對學習,同時還會把學習與糟糕心態連接起來。
我們注意到,一些成人培訓機構,很喜歡使用音樂。因為音樂是一個能快速改變心態的方式,有些激動的培訓機構還會經常讓人站起來,鼓掌或者是做操,這是用身體姿勢來改變心態。
這些方式當然是有效的,有些人參加完一次培訓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變了個人。只不過這些方式千篇一律,慢慢的大家就覺得噁心了。
改變心態,唯一一種屢試不爽的千古良方就是講故事。
之所以說是千古良方,是因為講故事這件事的歷史太久了。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裡講到,講故事是智人成功戰勝其他人類,成為地球霸主的最大因素。
臭名昭著的暢銷書《秘密》前言裡這麼寫道:
我瞧見一個至大的秘密──生命的秘密。在女兒海莉給我的一本百年古書中,我發現了它。我開始在史料中追尋;難以置信的是,過去知道這秘密的,竟然都是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柏拉圖、莎士比亞、牛頓、雨果、貝多芬、林肯、愛默生、愛迪生、愛因斯坦。
不得不說,這種行文風格對於引發好奇心態非常有效。
朋友在教育孩子寫字要認真的時候,孩子突然講起了課堂上老師講的一個故事,不但詼諧幽默,而且完整表達了朋友想表達的意思。
講故事是講道理的反義詞,聰明的父母講故事多,講道理少。
03
如果學到這裡,你覺得自己應該學習很多改變孩子心態的方法,那麼你就走入誤區了。
更加有效的方式是,讓自己成為孩子正面心態的心錨。
所謂心錨,就是看到(聽到、接觸到)就會帶你進入某種心態的某物。例如,所有的廣告都是在建立心錨。豪車會讓人有一種興奮、奔放、擁有一切的成功心態,儘管不是所有人都會被下這種心錨。對於女性朋友,則是昂貴的包包、首飾更讓人興奮一些。
成為孩子正面心態的心錨,意味著孩子一看到你,就會產生積極、安全、平靜等正面的心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要怎麼做更加重要。誰不願意跟讓自己舒服的人呆在一起呢?
要怎麼做才能成為這樣的心錨呢?
可以找一位模仿對象:生活裡是不是有這樣的人,你所了解的名人也完全可以。試試看,按他的方式行事,用他的心態思考,學習那些對你有用的價值觀,學習他的基準心態。
可以改變你的身體狀態:最簡單的做法是學習一些不同的呼吸狀態,呼吸可以快速改變心態。如果有可能,固定時間進行靜坐或者冥想,堅持一段時間,基準心態就會變化。
可以改變你的思想:這也很簡單,只要回想一段美好的回憶即可。深深地進入到那個回憶之中,充分調動你的感官,讓它變得栩栩如生。這是一種將過去資源帶到當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