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0
大數據與現場實景應用高效結合
思源電氣研製的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開啟運檢數位化時代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 慄清振 通訊員 凌良君 報導
近日,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設備部專家組現場觀摩了110千伏南川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建設情況,該項目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重點新技術應用項目,專家組一致認為:國網定西供電公司試點先行,智能巡視系統將大數據與現場實景應用有機高效結合,開啟運檢數位化時代,可全面推廣。
據了解,該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是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思源電氣」)下屬上海思源弘瑞自動化有限公司基於自主研發、安全可控的一體化監控平臺,秉承「智能、安全、融合、至簡」的設計理念,開發的Super5700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系統通過智能化、遠程化、可視化的方式對電力一二次設備進行遠程集中監控、集中維護和集中管理,實現變電站運維由被動向主動、人工向智能的模式轉變。
智能巡視系統 實現設備狀態全面感知
該項目通過在南川變全站合理布置白光雲臺攝像機、行為監視攝像機、白光卡片攝像機、紅外測溫攝像機、導軌機器人、開關櫃測溫等設備直接獲取視頻、圖譜數據,通過正向隔離單向接入實時操作區的遙信、遙測、順控組合信息及非實施操作區的在線監測數據信息,從而整合全站多源信息,結合卷積神經網絡技術及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設備狀態全面感知。
該智能巡視系統上線後,將運維人員從大量的人工巡視工作中釋放出來,大幅提升巡視效率。根據新的智能化運維管理規定,全面巡視周期調整為每周1次智能設備巡視,人工例行巡視由每月1次調整為兩月1次、人工全面巡視兩月1次,實現了減員增效的目的。該公司表示,將持續大力推進變電站智能運檢工作,充分運用智能化手段提升變電站巡視效率和監控強度,提升缺陷的應急響應速度,縮短缺陷的處理時間,全力保障電網安全可靠運行。
據了解,智能巡視系統通過多種手段採集站內設備狀態數據、圖像、視頻、聲音等,對數據進行整合處理、抽象分類,分析、檢索、學習、專家判斷、模式識別等深入挖掘隱藏信息,結合思源電氣成熟的一二次設備研究成果和數據積累,篩選出最具代表性且能夠靈敏反映站內關鍵設備工況的狀態特徵量,構建站內設備運行狀態評價體系的基礎資料庫。該系統通過建立各狀態特徵量間的潛在映射關係,構建設備運行狀態趨勢分析模型,定時進行運行趨勢分析,輔以特定算法進行深度融合,從整體和趨勢上分析設備健康狀態,預判電力設備隱患、識別潛在故障;結合專家知識庫,提供主動巡檢的具體措施及建議,實現早發現、早處理、快恢復,避免事故,減損增益。
變電站全天候 全覆蓋遠程智能巡視
智能巡視系統聯合高清視頻攝像機、紅外熱成像攝像機、巡檢機器人等前端採集設備,實現變電站全天候全覆蓋遠程智能巡視,將人工智慧最新技術和電力系統特徵相結合,開發出針對變電站專用場景的基於深度學習的計算機視覺算法,實現設備表計讀取、狀態識別、缺陷識別、設備異常狀態判別、安全風險識別等。
在智能聯動方面,智能巡視系統通過正反向隔離通信對接SCADA監控系統、變電站輔控系統,系統支持主設備遙控預置信號、主輔設備變位信號、主輔設備監控系統越限信號、主輔設備監控系統告警信號聯動功能,自動生成巡視任務,由機器人或視頻進行覆核;同時在一鍵順控智能化操作時,可自動聯動攝像機進行視頻輔助確認。
通過三維仿真技術,自動生成巡檢及故障分析報告可以多維度多視角一體展現。通過對變電所一二次設備進行三維雷射點雲數據採集,實現變電所一二次設備的1:1精細化三維建模,通過三維實景與視頻系統的關聯,點擊三維實景中的視頻設備可實時查看視頻監控畫面,支持視頻設備的相關操作控制。通過綜合利用音頻、視頻、圖片、三維信息,實現圖文並茂、直觀可視的展現效果。另外,運用行為管控攝像機,實時監視變電站內作業人員行為,智能識別作業過程中誤入帶電間隔、未帶安全帽等不安全行為並告警,實現現場作業安全透明化管控。
該項目的成功是思源電氣價值觀最好的體現,思源電氣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在智能運維領域不斷研究和探索,實現狀態全面感知、缺陷自動發現、設備智能管控、缺陷主動預警、事故應急處置等技術智能化應用,為設備運維的數位化、智能化、遠程化、可視化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