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智能變電站電氣方案設計

2021-01-09 鳳凰文化1號

一、課題的來源、目的、意義、國內現狀及水平

1.1題目來源

電力網是由輸電、變電、配電設備及相應的輔助系統組成的、聯繫發電與用電的統一整體。電網是國家發展和社會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合理分布、利用能源的重要環節,是國家綜合建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經濟、及技術的大力發展,電力系統湧現了一大批十分優秀的新技術,這使得人們重新思考電網的設計及布局,因此,智能電網的概念逐步被提出。本文基於實際發展的需求,對於110kV智能變電站電氣方案開展研究與設計。

1.2研究目的

智能變電站是智能電網的可靠支撐,是承擔輸配電的樞紐,智能變電站的可靠與否直接決定了智能電網設備的監控與運行操作能力,同時為調控一體化及運維檢修提供技術支持。本文主要針隨著經濟發展迅速、電力負荷增大導致的電力系統容量不足的情況,對110k V 變電站及其智能化進行了設計。

本文研究的目的為:在對智能化一次設備相關的先進技術及設備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對智能變壓器、高壓開關設備及電子式互感器以及二次設備與其關鍵技術進行了深入的原理分析,通信和網絡技術、對時及同步技術等。智能變電站與常規變電站的主要差異就在於一、二次設備之間通過全站信息共享進行一體化管理,從而使智能變電站達到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根據前文的分析,依據智能變電站的設計框架,針對110k V 智能變電站進行了設計。從多個方面,如一次設備的智能化、信息的標準化、信息共享的網絡化、應用功能的智能化、與主站及用戶的互動化以及輔助應用的智能化等,對智能變電站的設計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與探討。並在文章最後對變電站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了評估、對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1.3研究意義

隨著對供電質量、可持續發展和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目前國際電力工業積極地應對未來挑戰的共同選擇就是發展智能電網。智能電網以傳統的具有發電、輸配電、用戶、儲能設備、電動汽車及電器設施的物理電網為基礎,利用現代先進的雙向通信技術、高級傳感器、電力電子裝置、自動化設備和分布式計算機等,對其內部設備進行監控、保護和自動優化。目前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迅速,電力需求增大,又由於我國能源分布不均,能源運輸形勢緊張,因此,建設遠距離輸送、高效率傳輸,以及大容量的智能電網成為解決當前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積極建設智能電網不僅能提高供電可靠性和穩定性,還能同時促進煤電、水電、核電和大型可再生能源的集約化開發和利用,更好地優化電能質量,對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和實施節能減排政策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在電力系統中,變電站承擔著電能轉換和分配、調整電壓及功率,以及能量傳遞的重要作用,而智能化的變電站更是發展智能電網的先決條件,它不僅是智能電網發展的可靠支撐,更是提高系統供電可靠性和經濟性的有力保障。智能變電站在傳統數字變電站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和強調面向全站的數據採集和共享、一二次設備的融合,以及系統的自動控制與調度。目前我國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的智能電網還處於起步階段,而智能變電站作為其中一個關鍵環節,對其進行分析和設計尤為必要。

變壓器處於整個電力網絡的核心地位,它使得電能的輸送更加便捷高效,電能的分配更加合理規範。在智能電網的改造建設中,智能變電站會比傳統變電站擔任更加重要的工作任務。在實現傳統變電站轉換、分配等功能的同時,還肩負著發、輸、變、配、用、調六大重要環節的銜接任務,海洋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穩定可靠的接入電網系統也需要智能變電站的支持。智能變電站所特有的智能技術就是區別於常規變電站的最大特點,通過自診斷、設備在線監測一體化以及最重要的電站自動化等關鍵技術,為設備運行和智能調度管理的過程提供決策依據。提高電網運行的輸送能力、穩定性和可靠性。

1.4國內外研究現狀

對於智能變電站,國外尚無明確定義。但歐美發達國家已從電氣設備上開始著手智能化,因為各國國情與電力現狀都不一樣,所以導致各大廠家對變電站發展方面的看法也有出入。其中兩大電氣設備巨頭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西門子公司認為智能的重點應基於高度自動化來支撐變電站的自愈能力。ABB 公司則認為這只是智能化很基礎的一部分,重點應放在設備狀態監測和數據採集方面。

在一次設備方面,兩大電氣設備廠家在打破電氣一、二次設備界限方面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融合設備的同時,提高其智能化水平。低壓設備智能化方面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電子互感器方面,ABB 公司發展最為迅猛,而且成果頗豐。

1986年光電互感器在電網的試運行,十年之後研製出的誤差為0.3%的362k V光纖電壓互感器,1997年成功開發出115k V、550k V高電壓等級的光電電壓互感器。目前為止,ABB公司不僅已研製出多種有源電子式、無源光電式互感器。而且這些互感器已在封閉式組合電器及中低壓開關櫃中得到應用。國外在變電站自動化方面,主要採用ABB、西門子等公司聯合制定的IEC61850標準。同時這些國外主要廠家在試運行過程中均已獲得成熟建設經驗,使得此標準成為了變電站建設的唯一標準。目前,此標準第二版部分內容已發布,相比第一版應用領域更加廣闊,指導內容更加豐富。

我國變電站自動化技術從1980年開始發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歷史,電力行業通過這些年的科研和試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經驗。這期間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對站控層和間隔層進行數位化處理,使得站內信息的流通更加快捷、準確、準時。雖然經過短短的三十幾年就取得了這樣的成果,但有一些方面還得繼續完善。比如,系統的擴展性、設備操作性和信息共享等。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變電站可靠性、實時性和經濟性的進一步提升。在傳統變電站已經不能滿足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的情況下,發展智能變電站就成為了電力行業的康莊大道。

由於各國國情不一,智能化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可提供給我國智能變電站建設的技術標準可謂少之又少,我國只能靠自主研究,通過試點工程來積累經驗,完善我國智能化變電站的建設。通過對IEC61850標準的研究來提升信息標準化方面的技術。同時在一次設備方面主要是通過設備的研發來提升智能化水平,包括綜合智能組件、斷路器、電抗器等。由於電子互感器的技術還不成熟,再加上電子設備穩定性和可靠性不高,我國選用常規一次設備和智能組件相結合的過渡形式,來實現對變電站進行智能化處理。

在系統建設方面,我國雖然採用的是國際上通用的IEC61850標準,但並非原本照搬,我國電力行業研究人員結合國家的基本國情和電力現狀將原有的標準進行轉化,形成了一套更加適應我國智能化建設的DL/T860標準。此標準的提出,為我國智能化建設開闢了新的道路,目前為止,以DL/T860標準為指導的電力工程已達數百餘個,為智能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建設與研究的同時,我國根據電力現狀,按照IEC61850第二版相關的內容,適當取捨,不斷完善,確保在發展國內智能變電站建設的同時兼容國際電力網絡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方法或工程技術方案和準備採取的措施

2.1研究的主要內容

隨著智能化關鍵技術的發展,以及越來越趨於穩定和成熟的智能化設備,有了這些作為技術支撐,智能變電站將逐漸取代常規變電站。文章首先介紹了智能電網在國家建設和發展中所佔的重要地位,其次介紹了智能電網中的重要環節智能變電站。先分析了國內外的技術研究現狀,然後根據新建110k V 實際變電工程需要,對變電站變電部分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設計。主要設計內容包含有電力系統部分、電氣主接線設計、短路電流計算和主要電氣設備的選擇、絕緣配合、站用電及照明設計、施工電源方案以及防雷接地和融冰方案設計。電氣二次設計方面主要包括: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調度、元件保護、一體化電源系統等。最後通過電力系統分析綜合程序,驗證了本方案的可行性。

2.2研究方法

首先,對110kV智能變電站電氣方案初步設計要有一個整體概念。根據設計要求,實際環境情況以及一些技術規範要求,充分考慮用戶管理和維護方便。其次設計中需要複習以前所學知識,查閱相關資料並參考其它類似設計案例,把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和設計設想放到實際設計中,和其他設計案例做比較,改善自己的設計方案。同時通過老師提供的文獻資料,參照國家標準,以及查閱網絡期刊文庫等手段來獲取對設計有用的各種信息。設計中,儘量多做假設,多方面考慮問題,不斷尋找自己設計的缺陷和不足,完善設計。

2.3相關措施

本文根據實際變電工程,參照實際電氣數據,提出了一套可行性的電氣系統設計方案。主要設計工作包括:待建地區電力負荷現狀數據收集以及建設必要性分析,電氣主接線的設計與繪製,短路計算,各電壓等級電氣設備的選擇,絕緣與過電壓保護,電氣總平面布置圖的設計與繪製,站用電源與施工電源方案的設計,防雷與接地線的布置設計,電氣系統二次部分的元件保護、調度配置、智能輔助系統,通訊方案以及一體化電源設計等。

三、現有基礎和具備的條件

3.1現有基礎

目前收集了相關的研究文獻以及理論基礎,分析了國內外的研究情況以及可能應用的最新技術與方法。

3.2具備的條件

收集了110kv變電站的相關資料,通過導師與朋友的幫助,了解變電站電氣部分設計的創新事項以及注意事項。

相關焦點

  • 110kV變電站二次設計 初稿
    本書院變電站位於商丘市,在本次的設計中,首先根據商丘市書院110kv變電站的原始資料,分析負荷發展趨勢,從負荷增長方面闡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後通過對擬建變電站的概括以及出線方向條數進行考慮,並通過對負荷資料的分析,確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電的主接線形式。
  • 110kV變電站二次設計
    110kV書院變電站二次設計XXXX 指導教師:XXXXX(XXXXX學院,XXXX XXXXX摘 要:隨著XXXX市建設,經濟增長,人口增多,市區的用電負荷大幅度增長,因此建立110kV變電站,為了保證變電站安全穩定的運行,需要二次設計來對付變電站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故障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39天建設110KV變電站!蘇電速度助力省級...
    「首先需要夯實的是溝通的基礎」110kV用戶變建設牽涉設計、土建、電氣安裝等多個專業部門,同時需要與政府、用戶之間進行溝通,整體建設較為複雜。按常規時間,整個施工到送電起碼需要2-3個月。「電氣和土建同步進行,齊頭並進」變電站建設不同於常規建築,土建和電氣安裝工序都較為繁瑣。「傳統電力建設要依託於土建,要等土建整體完工後,再開始具體的設備和線路敷設與安裝。要走兩遍才行。」揚中市江洲電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傑負責整個工程的電氣設備安裝,在最開始,如何趕上工期成為了他心頭的難題。
  • 思源電氣研製的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開啟運檢數位化時代
    大數據與現場實景應用高效結合  思源電氣研製的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開啟運檢數位化時代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 慄清振 通訊員 凌良君 報導  近日,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設備部專家組現場觀摩了110千伏南川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建設情況,該項目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重點新技術應用項目
  • 110kV變電站消弧線圈接地變容量計算
    一、關於接地變的相關規定1.1、《35~110kV變電所設計規範GB 50059-2011》3.6節對站用電系統的規定:3.6. 1在有兩臺及以上主變壓器的變電站中,宜裝設兩合容量相同可互為備用的站用變壓器,每臺站用變壓器容量應按全站計算負荷選擇.兩臺站用變壓器可分別接自主變圧器最低電壓級不同段母線 。
  • 箱式變電站安全距離_箱式變電站優缺點
    >   箱式變電站,又叫預裝式變電所或預裝式變電站。是一種高壓開關設備、配電變壓器和低壓配電裝置,按一定接線方案排成一體的工廠預製戶內、戶外緊湊式配電設備,即將變壓器降壓、低壓配電等功能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安裝在一個防潮、防鏽、防塵、防鼠、防火、防盜、隔熱、全封閉、可移動的鋼結構箱,特別適用於城網建設與改造,是繼土建變電站之後崛起的一種嶄新的變電站。那麼箱式變電站安全距離是多少?
  • 國網湖南婁底供電擬實施新化槎溪35kV變電站升壓110kV輸變電工程
    國網湖南婁底供電分公司在新化縣槎溪鎮政輝村,擬實施新化槎溪35kV變電站升壓110kV輸變電工程,擬估總投資4219萬元。國網婁底供電加速變電站智能化改造項目分為三部分①在槎溪35kV變電站圍牆內,拆除原有35kV電氣設施,新上1臺110kV主變,容量為50MVA,1回110kV出線,新上無功補償裝置容量為
  • 變電站電氣一次防雷接地設計強制性條文
    三  《高壓直流換流站設計技術規定》(DL/T 5223—2005)(序號4強制性條文內容引自該標準)  4  7.4.1 換流站過電壓保護和接地設計應符合 DL/T 605、DL/T 620 和DL/T621 的要求。
  • 變電站精細化設計施工工藝標準(電氣部分)2010版
    本工藝標準針對新建110kV~500kV變電站工程,提出了電氣施工技術要求及措施,具體包括:  (1)各類主要電氣設備安裝要求,包括:設備本體安裝、設備本體電纜引至地面的敷設、設備本體接地線的引接、設備操作平臺等;
  • 海文斯電氣-110KV礦熱爐低壓無功補償解決方案
    並且隨著節能減排政策的灌輸,礦熱電弧爐已經從中低功率向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發 展,高功率的礦熱爐同時需要高電壓支撐,因而礦熱爐供電系統已經從 10 kV、35 kV 逐步向 110 kV 過渡。下面就 針對110 kV 礦熱爐供電系統低壓側進行無功補償設計合理的解決方案。礦熱爐低壓側供電系統具體分析:1.礦熱爐是通過有載調壓變壓器調壓後的低電 壓、大電流、長電弧作業的。
  • 東莞110千伏中心變電站竣工投產
    2020年12月30日,110千伏中心輸變電工程順利竣工投產。該站是東莞國際商務區唯一建成的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將為商務區的建設發展提供用電保障,是東莞市「電網建設千日攻堅戰」的又一戰果。110千伏中心變電站位於南城中央生活區,臨靠密集住宅區,是全戶內變電站。在施工過程中,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充分考慮到周邊居民訴求,設計園林式外觀變電站,與周邊住宅小區高度融合,從安全、環保及美觀上,確保各項技術規範達標。「工程施工範圍和路徑等施工方案較為複雜。」
  • 百米外有110千伏變電站,居民心驚驚
    記者走訪輸變電站距花園最近不足200米  昨日(5月22日),住在北滘美的簡岸花園(以下簡稱簡岸花園)的多名市民向順德城市網記者反映,前兩天在簡岸花園旁邊的空地上突然拉起了一個工程標語牌,寫著「佛山110千伏槎湧輸變電工程」。他們了解到,這塊空地上將要建起一個110千伏的輸變電站。
  • 東莞又一座110千伏變電站竣工投產,為東莞CBD供電提供保障
    今天上午,記者由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了解到,110千伏中心輸變電工程已經順利竣工投產。中心站是東莞國際商務區目前建成的唯一一座110千伏變電站,承擔著商務區電力供應任務。隨著南城國際商務區的華潤萬象城項目以及該片區後續項目陸續開發建設,該片區用電負荷需求極大,110千伏中心變電站投產,為商務區的建設發展提供用電保障,是東莞市「電網建設千日攻堅戰」的又一戰果。
  • 220kV及以下變電站高壓配電裝置的雷電侵入波過電壓保護
    一、220kV及以下變電站高壓配電裝置的雷電侵入波過電壓保護應符合下列要求:1、變電站應採取措施防止或減少近區雷擊閃絡。 未沿全線架設地線的35kV~ 110kV架空輸電線路,應在變電站1km~2km的進線段架設地線。
  • 基於物聯網架構的箱式變電站智能監測系統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青浦供電公司、上海尤比酷電氣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沈曉峰、徐愛蓉、曹基南、張衛紅、胡大良,在2020年第9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針對10kV箱式變電站運檢管理需求,基於物聯網架構設計並研發了一套箱式變電站智能監測系統。
  • 110KV變電站的輻射問題,安全距離多少?_澎湃新聞-ThePaper
    X 110KV變電站的輻射問題,安全距離多少?我在變電站值班3年,很多同事三十年。真心沒有發現有害健康的因素。我個人分析過交流電主要在周圍形成磁場,磁場主要作用於金屬,電磁輻射就是電磁場,像電磁爐,高中課本中也說了,切割磁場線產生電流,但範圍非常小。人身體裡的金屬已化合物狀態存在,不會與磁場發生電磁反應。我覺得真的不會對身體形成影響。我無數同事在變電站上班三四十年,如果有輻射他的接受的強度比其他人多的幾百倍。沒有聽說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 變電站建在家門口對人體有危害嗎?記者帶你走進220kv變電站一探究竟
    昨天下午,「美麗上海,我在行動——走進變電站·了解電磁知識·做環保宣傳者」活動在萬航變電站舉行,這些問題都一一得到解答。來自普陀區、長寧區的市民,通過走進變電站,了解電磁輻射相關知識,親眼觀測輻射數據,消除大家原先對變電站電磁環境影響的擔憂。  萬航變電站建於2003年,坐落於長寧路,佔地面積為1592.5平方米,為周圍的龍之夢購物中心、來福士廣場等大型商場供電。
  • 高壓線變電站到底有沒有輻射?今天科學地告訴你真相
    電力是民生保障,隨著工業化進程的發展,電網也越發密集,人們的用電也持續增長,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了變電站,在我們的生活周圍也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變電站。但是電力從業人員在安裝變電站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很多阻力,因為很多人會反對將變電站安裝在自己家附近。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這樣做呢?
  • 陳安相創新綠色節能環保新型智能變電站 助力電力產業升級 - 電氣...
    兩會看科技:陳安相創新綠色節能環保新型智能變電站 助力電力產業升級   科技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隨著我國藍天、碧水、淨土等七大「保衛戰」相繼打響,科技創新對其支撐作用也越發明顯。特別是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 科暢電氣參與2020中國電力電氣箱式變電站十大品牌評選活動
    由國內專業的電力電氣B2B平臺-電老虎網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電力電氣行業「箱式變電站十大品牌」評選活動於4月21日正式啟動,科暢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暢電氣」)作為箱式變電站領域的優秀企業,參與了本次評選,歡迎各位朋友為科暢電氣投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