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至死,華麗至上——永遠傳奇的皇后樂隊

2020-12-05 不是藝匠

近期,隨著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熱映,並且該片還在今年的奧斯卡上斬獲多項大獎,皇后樂隊再一次成為當下人們熱議的話題。無論是老歌迷還是新粉絲,都再一次被主唱弗萊迪和其扮演者拉米所驚豔到。

作為一隻老牌華麗搖滾樂隊,Queen為我們帶來了諸多傳唱極廣的作品,有《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亞狂想曲)、《We will rock you》(我們將震撼你)、《We are the champions》(我們是冠軍)、《Killer Queen》(殺手女王)、《Radio Ga Ga》(收音機嘎嘎作響)等,值得一提的是,多屆葛萊美獎的獲得者、今年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的獲得者、流行歌手Lady GaGa就是以這一首《Radio Ga Ga》為自己取的藝名。

「我想出了「女王」這個名字。它就是個名字而已,但顯然它非常地華麗,聽來也很壯麗。這是個響亮的名字,很普遍,也很直接。它有著廣泛的視覺潛力,也注入了各種各樣的詮釋。我當然知道(這個名字有)同性戀的含義,但這只是一個方面。」——主唱Freddie Mercury

1968年,就讀於倫敦帝國學院的吉他手布賴恩梅,和就讀於伊令藝術學院的貝斯手提姆史塔費爾(Tim Staffell)兩人想組樂團,但還缺鼓手,於是貼出告示徵人。

這時年輕的牙科學生羅傑泰勒前來應徵,三人組的樂團成立,此時的團名為「Smile」。提姆將樂團介紹給他的同學弗雷迪默丘裡,而默丘裡立刻愛上了「Smile」的音樂。

相關焦點

  • 奏起波西米亞狂想曲,紀念華麗搖滾天團:皇后樂隊
    當皇后樂隊遇上樂高?「We Will Rock You!」Krzysztof J 作品 皇后樂隊大頭仔成立於1970 年的 Queen 是英國殿堂級搖滾樂隊,即使你不怎麼關心搖滾樂,都可能很多渠道聽過 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 等幾首歌,尤其是體育比賽時。
  • 皇后樂隊的樂與路--波西米亞狂想曲Rock you!
    長大之後才逐漸知道,演唱這首歌的樂隊原來叫做Queen(皇后樂隊),仿佛他們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是我們心中一份獨特的感動。皇后樂隊,影響了二十世紀後期幾乎所有的重金屬樂隊,它獨特的歌劇式搖滾給後來的前金屬搖滾指引了方向。他們華麗且獨具個性的舞臺表演也被萬人追捧。
  • 布萊恩·辛格導演《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的傳奇故事
    這時佛萊迪出現了,原本他就是這個合唱團的歌迷,此時毛遂自薦,樂隊的成員一開始不待見他,原話是,就看你一口大暴牙就不行。可佛萊迪就露了那麼一嗓子便折服了對方,在一位新貝斯手約翰加入了這個樂團後,樂隊更名為「Queen」便閃亮登場了。
  • 全世界都在討論的冥王星照片 居然來自皇后樂隊的吉他手·都市快報
    更神奇的是他的身份:本次項目合作天體物理學家,以及皇后樂隊(QUEEN)吉他手。 沒錯,英國傳奇搖滾樂隊的吉他手,參與了這次拍攝冥王星照片的工作。跟凱爾·卡西迪聊天時,布萊恩·梅說:「純粹的科學和純粹的藝術都是人類努力的頂點,我們做太多事都是為了錢、權力或者晉升。但純粹的工作依舊不可少,它會和為生計的奔波區分開,終將拓寬全人類的視野。」
  • 搖滾傳奇蠍子樂隊重磅來華 8月雙城巡演
    969年成立,唱片全球銷量1億餘張,經典單曲《Wind Of Change》、《Still Loving You》等影響深遠,以狂野姿態橫掃歐美樂壇,受到從70年代至今無數搖滾樂手膜拜的教科書般傳奇樂隊
  • 搖滾歌單|藝術值得為之痛苦,為之歌唱
    「I Love Rock-n-Roll ——Joan Jett Joan Jett這位女性搖滾音樂人極大的衝擊了當時男性統治的搖滾世界,並成為了樂壇的傳奇,幾代搖滾女性的偶像。
  • 漲知識 歐美十大搖滾樂隊 總有一種搖滾風格讓你欲罷不能
    歐美十大搖滾樂隊包括:披頭四樂隊、滾石樂隊、u2樂隊、皇后樂隊、R.E.M.樂隊、涅盤樂隊、槍炮與玫瑰樂隊、金屬樂隊、邦·喬維樂隊、山羊皮樂隊。此排名出自CCTV電視指南頻道《數字飆榜之歐美十大搖滾樂隊》。
  •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與真實的皇后樂隊有哪些出入?
    影片以「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墨丘利為主線,講述了「皇后樂隊」從成立到大放異彩的搖滾傳奇,飾演弗雷迪·墨丘利的拉米·馬雷克還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為了讓這部傳記片更真實準確,「皇后樂隊」真實成員布萊恩·梅和羅傑·泰勒以製作人的身份,花了八年時間來製作這部傳記片,甚至樂隊成員約翰·迪肯穿的襪子類型,都要做到真實還原。不過,由於篇幅和創作上的考慮,電影中一些情節仍然與現實有一些出入。
  • [開幕式]經典電影音樂 英倫搖滾表演串燒
    滾石樂隊的《將它漆黑》則正是對於披頭四《白專輯》的一次反擊。10:25 Eric Clapton《Wonderful Tonight》埃裡克-克萊普頓,曾獲19座葛萊美獎,是20世紀最成功的音樂家之一,也是史上唯一一位曾三度入主搖滾名人堂的搖滾傳奇人物,同時他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吉他手之一。
  • 搖滾是什麼?搖滾就是我們自己
    對音樂充滿激情的弗雷迪,與布萊恩·梅、羅傑·泰勒、約翰·肯迪一同組建了皇后樂隊。整部影片讓你在電影院裡重溫Queen的現場。你或許並不是搖滾迷,沒聽過皇后樂隊這名字,對上述幾個拗口的外國人名更是一頭霧水,但這都沒關係。
  •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啥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一部牙叔的史詩一個在機場做搬運工的普通大學生,突然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搖滾巨星,在抵達巔峰之時驟然離世,這個男人的史詩,如何講述?從齙牙開始。在一個晚上,皇后樂隊(當時還不叫皇后樂隊)的鐵桿粉絲終於鼓起勇氣,拿著自己寫的歌來到酒吧的後院,找剛剛走了主場的樂隊成員搭訕。
  • 蠍子樂隊巡演北京場圓滿落幕 續搖滾傳奇
    蠍子樂隊8月14日晚,重金屬搖滾蠍子樂隊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其「回歸永恆」世界巡演中國站。當晚觀眾坐滿整個工體館一睹這一傳奇樂隊的風採。蠍子樂隊為樂迷演唱20餘首歌,其中包括中國樂迷熟知的《Wind of change》、《Still loving you》等曲目,也帶來專輯《Return to Forever》中的新曲目。8月14日下午,工體館周圍就已聚集了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搖滾粉絲。
  • 搖滾傳奇、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創始人羅傑沃特斯也發聲:騷亂只會有...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劉婕】「騷亂只會有利於川普」,現年77歲的英國搖滾傳奇明星、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創始人羅傑沃特斯(Roger Waters)針對近日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發的抗議示威活動做出了如上表態。
  • 影評丨波西米亞狂想曲:閃光的日子永遠熱淚盈眶
    如今,這些搖滾樂曲聽來仍會心潮澎湃,讓人在開車上班的路上聽著,仍會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點擊收聽《We will rock you》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創作這兩首歌的樂隊——QUEEN,皇后樂隊(也有稱為女王樂隊)。那個搖滾樂風靡世界的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
  • 盤點那些中國的搖滾樂隊,五月天第三,beyond樂隊第一實至名歸!
    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樂隊,你總該知道汪峰吧?這就是當年這支樂隊的主唱。第一張專輯《鮑家街43號》在中國搖滾樂壇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很可惜,2000年,「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代表作《死了都要愛》 這歌也是KTV狼群們的必吼之作,大愛。2007年主唱蘇見信選擇單飛並退出信樂團。慢慢的,這個樂隊也就落寞了!
  • 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大賣,影評人卻不待見它
    上周五,該片在北美 4000 家電影院進帳 1840 萬美元,預計首周票房在 4300 至 4500 萬之間,遠超此前的預期。同樣的盛況早先一周也出現在皇后樂隊的故鄉——英國。包括周三、周四的提前場在內,《波西米亞狂想曲》在英國的首周五票房高達 953 萬英鎊,成為英國本年度第四部音樂題材的票房冠軍。
  • 華麗搖滾:70s這個黃金年代
    而今天想要談談的,是在70年代初期,在短短幾年間達到巔峰又隨即消失的——華麗搖滾。華麗搖滾(Glitter Rock)是搖滾樂的一個分支流派,產生、活躍並消亡與70年代早期的英國(美國也出現過一些歌手和樂隊)。它的特點是歌手們的風格:奇異的服裝、妝容和髮型。尤其是厚底的鞋子和閃閃發光的這一切。
  • 分享一些好聽的歐美搖滾歌曲,這裡面有你喜歡的搖滾樂隊嗎?
    那麼今天MH英文小屋給小夥伴們分享幾支極具傳奇色彩的歐美搖滾樂隊與其音樂風格歌曲推薦(以下歌曲推薦僅為小編個人喜愛程度,無關熱度)1、Coldplay(酷玩樂隊)——浩瀚宇宙,暗欲交織。自英國搖滾樂壇進入新世紀之後崛起的最受歡迎的搖滾樂隊之一,他們是飄於宇宙萬物中的一顆行星。酷玩樂隊的音樂,往往顯現豁達的世界觀,當中也蘊藏細膩的情感,屬於一種悲情搖滾樂。他們的音樂風格讓我用八個字來概括的話就是:萬籟俱寂、色彩斑斕。
  • 愛皇后,巨搖滾--CGS中國巨幕攜《波西米亞狂想曲》致敬搖滾
    《波西米亞狂想曲》CGS中國巨幕 在每個搖滾樂迷心中,《波西米亞狂想曲》講述的皇后樂隊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這支樂隊的影響貫穿時代,影響了一批又一批音樂人,在中國搖滾音樂人心中也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 皇后樂隊出3D書 眾多照片首曝光 專訪傳奇吉他手布萊恩梅:3D狂熱...
    &nbsp&nbsp&nbsp&nbsp英國傳奇組合「皇后樂隊」的吉他手布萊恩·梅近日出版3D新書「Queen in 3-D」,眾多皇后樂隊的珍稀照片首次曝光。梅近日與時光網記者分享了他對3D的痴迷,以及其他書籍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