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是什麼?搖滾就是我們自己

2020-12-06 睡神二世

快要下映了,我才去看了《波西米亞狂想曲》。

對音樂充滿激情的弗雷迪,與布萊恩·梅、羅傑·泰勒、約翰·肯迪一同組建了皇后樂隊。整部影片讓你在電影院裡重溫Queen的現場。

你或許並不是搖滾迷,沒聽過皇后樂隊這名字,對上述幾個拗口的外國人名更是一頭霧水,但這都沒關係。但你一定聽過有個男人高唱「We will,we will,rock you!」也一定在足球場上聽過那首we are the champions。他們都是皇后樂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什麼是搖滾?

這個問題可有點寬泛,我一時也不好回答。

玩搖滾的朋友說,搖滾就是折騰,就是燥。

老搖滾侯牧人說,搖滾就是活著。

《波米西亞狂想曲》告訴我們,搖滾就是我們自己。

不同於舞臺上的熱情奔放,私下的弗雷迪內向寡言。常有人拿他的印度裔身份開玩笑,而他標誌性的齙牙也曾讓他受到歧視。

最令弗雷迪感到孤獨的,還是他的性取向。

瑪麗是弗雷迪一生的摯愛,但造化弄人,弗雷迪在巡演中發覺了自己的雙性戀傾向。他向瑪麗坦白:

弗雷迪:「我自己也琢磨了很久……我覺得我是雙性戀。」

瑪麗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她選擇了退出,成為弗雷迪的朋友,而不是戀人。

弗雷迪做錯什麼了嗎?

沒有,他只是選擇了做回自己。

因此,得知真相的瑪麗痛苦萬分,這甚至都不是弗雷迪的錯。

弗雷迪同樣痛苦。他一直是那個怯懦的小男孩,不合群、害怕孤獨,瑪麗的離去讓他倍受打擊。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他大概不止一次的問過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弗雷迪認清了自己是誰,但他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辦。

他開始厭惡自己,濫交、吸毒,叛逆自己的本性,變得越來越歇斯底裡,與隊友的關係也跌至冰點。

搖滾是什麼?是弗雷迪對自己的叛逆和抗爭嗎?

我想不是。

關於搖滾,崔健有一句話:

「搖滾不搖滾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還是不是你自己。」

弗雷迪還是他自己嗎?

另一位搖滾巨星——大衛鮑伊,同樣對自己的性取向產生過疑問。

1970年,大衛鮑伊選擇了這樣一張照片作為他新專輯的封面——畫面中,他留著長長的鬈髮,穿長靴和長裙,胸口低開,難辨雌雄。

1972年,大衛·鮑伊宣稱自己是同性戀。

1976年,他又表示自己是一名雙性戀。

到了1983年,大衛再度澄清:「宣布自己是雙性戀是我犯過的最大的錯誤,我一直是一名隱藏的異性戀。」

「我並不是反覆無常,只是在做大衛·鮑伊。」

被譽為美國樂壇教父的強尼卡什,曾一度沉溺於毒品。

在去世的前一年,強尼翻唱了《Hurt》,並把一生的回顧拍成了MV。

在這隻MV中,他深情地唱到:

「If I could start again(若我可以重新開始)

A million miles away(就算是在萬裡之外)

I would keep myself(我仍然會保持真我)

I would find a way(找到我的求索之路)」

愛人的失望和朋友的疏遠也讓弗雷迪開始自省,為什麼要叛逆自己?

他想起了父親對自己曾經的告誡:

「不去面對自己,你將一事無成。」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獨一無二,才是弗雷迪。

他決定找尋自己的求索之路,向隊友們道歉,請求重組Queen,參加「Live Aid」演唱會。

此時的弗雷迪已經確診了愛滋病,如果不去,他會後悔一輩子。

最令我感動的,是結尾處的那首《We Are the Champions》。

影院裡觀影人群的年齡跨度挺大,有白髮蒼蒼的老頭,也有一二十的小夥姑娘。

有些人,他們的青春是皇后、披頭四、滾石。

還有的人,他們的青春是崔健、唐朝、張楚、何勇。

另外一些人,他們的青春是林肯、萬青、草東。

可當《We Are the Champions》的前奏響起時,每個人都激情澎湃,跟著輕聲哼唱。

籤約皇后樂隊前,經紀人曾問過他們一個問題:

「皇后樂隊跟其它想成為搖滾巨匠的樂隊有什麼區別?」

四人相視,而後弗雷迪回答:

「我們樂隊裡四個人都不合群,所以我們給那些受排擠、默默退出人群、處在人生低谷的人獻唱。」

今夜,弗雷迪為我們獻唱,也為自己獻唱。

什麼是搖滾?

這並沒有一個確切定義,它是一種態度,是人的精神。對生活不服,跟現實抗爭,永遠熱愛,永遠熱血沸騰,永遠熱淚盈眶。

但歸根結底,搖滾只是人們表達心理與情緒的另一張嘴。

大衛鮑伊一遍又一遍地呼叫湯姆船長,而孤獨漂在太空的湯姆正是自己的寫照。

強尼卡什的《Hurt》,唱的是自己人到暮年的懺悔與重生,悲愴中蘊含著力量。

1990年,弗雷迪錄製了人生中最後一張專輯。

他的身體太過虛弱,唱不出歌裡的高音。他不服,灌了一口伏特加,硬是完成了錄製。

這首歌,叫《The Show Must Go On》,也是電影中的最後一首配曲。

包括「Live Aid」演唱會,弗雷迪唱的是鳳凰涅槃,傳奇歸來。

搖滾是什麼,搖滾就是我們自己。

所以當《We Are the Champions》想起時,我們會情不自禁地哼唱,熱淚盈眶。

我們就是搖滾,the show must go on(精彩必將繼續)。

相關焦點

  • 講搖滾精神的,知道什麼是搖滾嗎?
    百萬鴉片青年們你們很自由,你們可以選擇看什麼不看什麼,但是你們毫無獨立性,起碼,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處於中學水平階段。再者,你想像一下,那幫轉發搖滾客的人為了朝聖「搖滾精神」,充斥在各大Livehouse和音樂節現場,你看演出時聽到旁邊的小弟說,「哦,這就是搖滾啊,這麼peace,怎麼一點都不憤怒的?」假如這批人群就跟蝗蟲一樣湧入搖滾現場的領域,這簡直就是對演出產業的一種摧毀。
  • 你知道搖滾是什麼嗎?
    究竟什麼是搖滾呢?電吉他、貝斯、架子鼓、年輕的自由和衝動、狂野、信仰、力量、憤怒、長頭髮、噪的現場。這些可以說是搖滾樂,同時也可以說不是搖滾,那麼搖滾的意義是什麼呢?卡爾—貝爾茲在《搖滾故事》一書中認為搖滾是「民間藝術」一種下意識的俚語表達方式。喬納森—艾森在《搖滾之時代》中稱搖滾是「對西方文化之偽善的反叛,是一種深刻的顛覆形式」。中國特色是搖滾又是什麼?
  • 搖滾果兒是什麼意思 搖滾果兒指的是什麼樣子的女性
    搖滾果兒是什麼意思?果兒是什麼?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果兒是北京話,就是痴迷於追隨樂隊的女子。  1果實的兒話音;  2指女青年。如:尖果兒指漂亮的女青年,蒼果兒指不再年輕的女性,戲果兒指勾引調戲女青年。  ⒊搖滾圈的專有名詞,指喜歡搖滾樂的年輕女子。
  • 50歲的許巍依舊堅持自己的搖滾夢想,在搖滾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
    50歲的許巍依舊堅持自己的搖滾夢想,在搖滾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許巍可以說是搖滾界比較老的一位成員了,許巍出道比較的早,在最初的那批搖滾樂中,許巍就在其中,經過時間的流失,很多搖滾歌手已經漸漸地退出了搖滾樂壇,但是許巍還依舊堅守著自己的搖滾夢想。
  • 奇葩說中用搖滾咆哮方式表達自己,讓大家認識了搖滾認識了臧鴻飛
    奇葩說中用搖滾咆哮方式表達自己,讓大家認識了搖滾認識了臧鴻飛小編,其實對臧鴻飛本人其實是不太熟的,但是作為曾經跟搖滾圈有著一面之緣的我,還是認識一些,搖滾圈的人的,從他們那裡我也算了解到了,臧鴻飛對於搖滾圈的意義。
  • 十年間,中國搖滾到底經歷了什麼?
    今時今日我們再來回顧十年前的「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除了肯定其在中國搖滾黃金年代的坐標意義之外,是否也會認識到它「拔苗助長」的一面?  在中國搖滾20年的發展歷程中,1994年和2004年是中國搖滾樂史上迄今為止最重要的兩個年份。
  • BEYOND的音樂究竟是不是搖滾?也許這就是你要的答案
    一、BEYOND是不是搖滾?在論證這個問題之前,先要了解什麼是搖滾。其實,之所以對BEYOND是不是搖滾有爭議,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對搖滾的理解不一致。說實話,我認為沒幾個人能真正準確地說出搖滾的定義。所以搖滾從來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它在數十年發展過程中也是不斷變化著的。說BEYOND不是搖滾的人,一般以偏愛金屬的樂迷居多,他們聽了一些國外的搖滾樂後,覺得自己眼界寬了,品位高了,覺得金屬應站在搖滾鄙視鏈的頂端,所以認為BEYOND很低級,覺得他們不算搖滾。
  • 請別用搖滾提升您的逼格 搖滾不配!
    現在的流行樂太沒主見,明明就是流行,一定要說自己是搖滾,然後歌手做出搖滾的手勢(有時候手勢都是錯的)吐著舌頭大喊」耶!搖滾萬歲!「歌迷依舊買帳,你去問他你喜歡聽什麼搖滾樂他會說汪峰、許巍、五月天,說崔健的也比較多,可是你問他聽過崔健什麼歌的時候,好像除了」新長徵路上的搖滾「、」一塊紅布「崔老師就沒別的歌一樣!搖滾很髒,但很迷人!
  • 「在80、90年代,中國搖滾就是我的命!」
    放在今天,如果你聽說某央視著名女主播突然辭職搞搖滾,可能會以為是個假新聞。但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搖滾樂就是那麼瘋狂。彼時,他們和那些喜歡搖滾的人們一樣,在自己的青春裡鮮活,灑脫。張炬去世多年後,唐朝樂隊唱了一首《送別》,像是世紀末中國搖滾樂的一首輓歌,它送別的不僅是張炬,也是中國搖滾的黃金年代。那個黃金年代有一種顛覆性的力量,青年們敢愛敢恨,不顧他人的眼光,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 當看《樂夏2》時 我們應該向中國搖滾致敬什麼
    去年夏天,《樂隊的夏天》颳起了一陣樂隊浪潮,他們對音樂的無限熱愛讓我們認識了許多優秀樂手,也了解到了小眾的搖滾文化。今年,《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捲土重來,帶著全新的導師陣容:周迅 、大張偉 、張亞東、馬東,和33支樂隊,點燃這個盛夏。
  • 10大經典搖滾音樂,著名搖滾歌曲盤點
    時至今日搖滾音樂不僅是一個樂種更是一種精神,搖滾歌曲總是能激活你的細胞振奮你的精神,他的強烈能讓你由內而外的感受到他的力量,從40年代末期到現在數不清的經典搖滾歌曲充斥著我們的生活,MAIGOO編輯為大家盤點了國內外10大經典搖滾音樂,中國搖滾歌曲和外國搖滾歌曲到底有什麼區別,又有哪些異曲同工
  • 淺談中國搖滾的幾個階段
    就像中國搖滾一樣我們很難給他一個確切的定義,中國搖滾分為幾代我們也無法給他一個確切的定義。同樣的中國搖滾分為幾代也是爭吵的話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這也沒有標準的官方答案,只是以個人的主觀臆想和自己對中國搖滾的認知去判斷劃分。你說的是你的答案,我說的是我的答案,就想看一本書一樣,如果沒有教科書或者老師給出標準答案,其實我們的讀後感是不一樣的。所謂的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這個意思。
  • 十大經典搖滾歌曲,中國著名搖滾歌曲大盤點!
    中國搖滾,或者我們說的再寬泛一點,中國的獨立音樂仍然是處在拓荒期 小潮哥關注到有一檔節目《中國樂隊》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面前,也許也會像《中國有嘻哈》給嘻哈帶來影響一樣,對我們的搖滾也有影響呢?那麼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中國搖滾的近況遠不是什麼「衰落」,而是方興未艾。對於中國搖滾的信心,我們還是有的!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7:英倫搖滾(Britpop)5:暗流湧動(1997)
    關於《Blur》這張專輯,溢美之詞已經太多,我們就不在這裡說太多了,它基本也是一張搖滾入門必備專輯了。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的耳朵去聽聽看吧。1997年4月Cast發行《Mother Nature Calls》,旋律不錯,不過整體比較平淡。這張也是他們銷量成績最好的專輯了。
  • 中國臥室搖滾三傑已經誕生
    只有能讓人再次明白什麼叫瘋了、成仙了、要死了的搖滾人,才能成為中國臥室搖滾三傑。下面就有請三位閃亮登場。傷自尊點說,就是「說的比唱的好聽」。怎麼辦?要不龍哥考慮考慮,改行玩說唱?不過我本來就不擔心龍哥的口才,他已經在《吐槽大會》上證明自己,成功拿到了當期的TalkKing。我們擔心的是,家裡的舞臺太小讓他無法施展腿腳,身邊沒有化妝師讓他無法肆意妖嬈,導致他丟掉視覺系搖滾的特色。
  • 蠍子樂隊:巡演讓我們永葆青春 北京是搖滾之都
    網易雲音樂:當得知再度回到中國演出的時候是什麼感受?主唱Klaus Meine:蠍子樂隊對可以在2016年重返中國舉辦演唱會感到非常的興奮。去年在長江國際音樂節的中國首秀是一段非常好的回憶,不敢相信我們的音樂在遙遠的中國那麼受歡迎,在演出時候我見到了很多的樂迷,特別是很多年輕的搖滾樂迷對蠍子樂隊的音樂都非常熟悉和喜歡,那種全場大合唱的狀態真的是太美妙了。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4:英倫搖滾(Britpop)2:起勢與紛爭
    上一期我們已經談到過,英倫搖滾更傾向於一個由於Grunge衝擊而產生反饋的文化潮流,而不僅僅是音樂流派。這樣就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也有網友在留言中提問,那麼一些風格與英倫搖滾類似甚至一脈相承,但是更早期一些的樂隊,算不算英倫搖滾呢?要我說,也算,也不算。
  • 他是搖滾老炮,以主流為恥,更成為首位被印上中國郵票的搖滾歌手
    本文由小環醬原創嚴禁轉載繼前段時間嘻哈風大刮過後,一些嘻哈歌手人氣暴漲,其中不乏「牆頭草」類型的粉絲,有些人還沒有搞懂嘻哈是什麼,卻先學會了diss這個詞。我不追星,但格外瞧不上追起星來見風使舵的人。民謠勢頭火,就覺得嘻哈、搖滾不走心;喜歡搖滾,又說民謠、嘻哈沒靈魂;後來看到大家都在討論嘻哈了,民謠、搖滾變成了不real。
  • 中國搖滾的發展史
    中國搖滾(Chinese Rock)是指中國大陸獨立發展的搖滾音樂,搖滾樂作為一種獨立的音樂種類最早於20世紀80年代出現在中國。通常情況下,中國搖滾被描述為一種反傳統的工具、反抗主流意識形態、商業建制以及文化霸權的音樂。
  • 搖滾都市
    搖滾都市是一款融合了養成元素的音樂遊戲,整款遊戲中到處都充滿了蘿莉的身影,不斷的召喚新的蘿莉加入你的音樂隊,讓隊伍更加強大,挑戰boss擁有更高的戰鬥力,喜歡音樂遊戲的玩家不妨下載嘗試著這個可愛的遊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