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冷絲欄目|絲說考研
中國科學院2019年研究生推免生名單已經全部公布,除了來自於同屬中科院的國科大和中科大之外,其他高校的推免生也較多。

比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等等,這些高校被推薦到中國科學院攻讀研究生的人數也佔有較大的比例(全部名單請見本文結尾處附錄)。
中國科學院是我國研究生培養重鎮,也是我國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單位,同時是我國最早建立研究生院的單位。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說,中科院無疑是我國研究生培養中的「領頭羊」,具有引領作用和領導地位。
中科院在我國研究生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1951年6月,中國科學院與教育部聯合發布《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實習員、研究生辦法》,拉開了新中國研究生教育的序幕。1954年3月,中央在對中國科學院黨組報告的批示中指出「在我國建立學位制度是必要的」,並立即責成科學院和教育部「提出逐步建立這種制度的辦法」。

1955年8月5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次會議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暫行條例》,這標誌著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育制度已正式建立,從此進入發展階段。
1978年3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了我國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北京),這是我國恢復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標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後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後專門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一直在中科院研究生培養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內對外合作培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國科學院培養研究生的優勢和獨具一格的特點。
特別值得一說的是,中科院在吸收世界各國的經驗和基礎上,從我國國情出發,探索和形成了中科院早期研究生培養的「兩段式」模式,這奠定了中科院研究生培養的基礎,也為我國其他高校研究生培養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兩段中的第一段是指研究生入學後,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後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基礎課程。課程設置採用在一級學科上設置專業基礎課,在二級學科上設置專業課程,還有多類型、多層次開設選修課,並與由科學家開設的前沿講座及專題討論相結合,使研究生的培養在更加廣闊的學科領域內進行。
更為難得的是,中科院在課程設置時,同時注重加強人文社會科學和藝術、美學等方面的選修課,使第一段的課程設置有利於研究生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和提高全面素質。

中科院研究生培養的第二段是指研究生完成學位課學習後,進入研究所進行科研訓練和學位論文工作。中國科學院在自然科學和高技術領域內具有明顯的學科優勢,有一大批學術造詣深、國際上有影響、國內公認的學術帶頭人和研究生導師隊伍,有處於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的科研項目,加上良好的科研條件較充裕的科研經費、廣泛頻繁的國內外學術交流以及鼓勵創新的文化環境,為研究生開展創造性研究提供了較好的舞臺和條件。

中國科學院所創造和建立的研究生「兩段」培養模式在國內其他高校得到了推廣,這也成為目前很多高校培養研究生的基本模式。
也正因為成熟的研究生培養制度和高質量、豐富研究生培養資源,國內外優秀本科生都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青睞有加。

敬告|冷絲所有文章首發『百家號』,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同時嚴正聲明『非法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