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ACM Fellow 名單出爐,中科大、中科院、MSRA科學家入選

2020-12-05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機器之心編輯部

剛剛,2019 年度 ACM Fellow 名單正式公布,共 58 人入選。陶大程、謝源、李向陽等華人科學家代表成為新晉 ACM Fellow。

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是美國計算機協會的簡稱,創立於 1947 年,是全世界計算機領域影響力最大的專業學術組織之一。

ACM Fellow 則是由該組織授予資深會員的榮譽,目的是表彰對於計算機相關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學者,其審查過程十分嚴格,每年遴選一次。全球每年的入選人數幾乎都不到 60 人。

2019 ACM Fellow 來自全球各地的高等院校、企業及研究中心,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埃及、法國、德國、以色列、義大利、瑞士和美國等地。ACM 也將在 2020 年 6 月於舊金山舉行的年度頒獎宴會上對 2019 ACM Fellow 進行正式認可。

根據 ACM 的公告,今年入選 ACM Fellow 的研究者在人工智慧、雲計算、打擊網絡犯罪、量子計算和無線網絡等領域做出了廣泛而基礎性的貢獻,這些貢獻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職業和生活。

ACM 主席 Cherri M. Pancake 表示:「計算機技術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我們今天的工作和生活。這些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我們的技術均源於某個團隊或者某個人無數小時的努力、創造性靈感甚至理智之下的冒險。每一年,我們都希望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入選 Fellow 名單。ACM Fellow 計劃的宗旨是:肯定這些研究者所取得的成就,賦予他們應有的讚譽,同時也向公眾傳達這些計算機科學專業人士正在從事何種研究領域和工作。」

雖然李飛飛、羅傑波、何田等華人代表去年入選了 ACM Fellow,但上一年未有國內機構成員入選。今年,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陳熙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向陽教授成為國內機構入選代表。

此外,入選 2019 ACM Fellow 的華人代表還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呂松武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宋曉東教授、雪梨大學的陶大程教授、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謝源教授、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周禮棟博士。

入選華人

姓名:呂松武(Songwu Lu)機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當選理由:因幫助創建更加靈活、性能更高的蜂窩網絡而當選。

個人介紹:呂松武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博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現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科學系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無線網絡、移動系統、雲計算、無線和網絡安全。呂松武因對無線、行動網路及網絡安全的貢獻而當選2016年IEEE Fellow。

他現在領導著 UCLA 的無線網絡研究小組(Wireless Networking Group),該小組的研究領域涉及無線網絡、移動系統和雲計算。研究重點是無線數據網絡協議、算法和系統的設計、執行和實驗,目標是為無線網際網路構建高性能和可靠的網絡解決方案。

他目前是 ACM/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和 ACM Wireless network 的編委會委員,並曾擔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和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agazine 的編委會委員。

姓名:陳熙霖(Xilin Chen)機構: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當選理由:因對面部和手語識別以及多媒體系統的貢獻而當選。

個人介紹:陳熙霖現為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計算機學會執行副秘書長,本碩博均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任教,並先後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2001 年 5 月至 2004 年 5 月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訪問,回國後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並先後歷任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科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副總工兼智能信息處理研究部主任、所長助理職務。

陳熙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多媒體技術和多模式人機接口,曾先後主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863 計劃等項目的研究工作,並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7 項以及國家發明專利四項。

此外,陳熙霖曾合作出版專著《計算機視覺——算法與系統原理》,並在包括 IEEE Transactions 在內的國內外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 100 多篇,擔任過十多個國際學術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2015 年,陳熙霖當選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 2016 年度 IEEE Fellow。

姓名:宋曉東(Dawn Song)機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伯克利)當選理由:因在計算機安全和隱私方面的貢獻當選。

個人介紹:宋曉東教授為美籍華裔,現任 UC 伯克利計算機系教授,同時也是該校人工智慧實驗室的成員。她是「加密貨幣和協議(The Initiative for CryptoCurrencies and Contracts:IC3)」組織的負責人之一。

宋教授於 1996 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並在 1999 年和 2002 年分別獲得了 CMU 和 UC 伯克利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集中於區塊鏈、深度學習和計算機安全領域,特別是隱私安全、加密協議和貨幣以及分布式系統。2009 年,宋教授入選 MIT 科技評論「35 歲以下的創新者」年度榜單 Top35。此外,宋教授是 MacArthur Fellow、Guggenheim Fellow 及 Alfred P. Sloan Fellow。

姓名:陶大程機構:雪梨大學當選理由:因在表徵學習及其應用方面的貢獻而入選。

個人介紹:陶大程教授是人工智慧和信息科學領域國際知名學者、澳大利亞尤裡卡 (Eureka) 獎獲得者、IEEE/IAPR/OSA/SPIE Fellow、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深圳市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此外,他還是 IEEE SMC 認知計算技術委員會前主席。

陶教授 2002 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4 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07 年在倫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的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統計學習及其在神經科學、機器人、視頻監控和醫學信息學等領域的應用。

近年來,陶教授在權威雜誌和重要會議上發表了數百篇論文,包括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學會 (IEEE) 的多種彙刊、頂級雜誌和會議;並曾多次獲得最佳論文獎項,包括 IEEE ICDM 2007 年度最佳理論/算法論文獎第二名、IEEE ICDM 2013 年度最佳學生論文獎、2014 IEEE ICDM 10 年最大影響力論文獎和 IEEE 信號處理協會 2017 年度最佳論文獎。2014 年和 2015 年,他曾相繼被湯森路透評為工程類高被引學者和計算機科學類高被引學者,發表的論文在谷歌學術搜索上被引用量達到 4 萬 5 千次。

姓名:謝源機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入選理由:因對計算機架構的應用和評估技術工具設計領域的貢獻而當選。

個人介紹:謝源是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著名教授,任職於可擴展和高效能架構實驗室(Scalable and Energy-efficient Architecture Lab (SEAL)),他也是電機與計算機工程系正教授。他 1997 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學院,並分別於 1999 年和 2002 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工程學院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謝教授曾先後在 IBM 微電子部全球設計中心、AMD 實驗室等任職,目前擔任*阿里達摩院高級研究員、阿里平頭哥公司 CTO 和首席科學家、*IEEE 會士。他的研究主要集中於 VLSI 設計、電子自動化設計、計算機架構和嵌入式系統設計。

謝教授現在是 ACM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Computing Systems(JETC) 雜誌主編、ACM Transactions on Design Automations for Electronics Systems (TODAES) 高級主編以及多項領域期刊的編輯。他還是 MPSOC14-15、ISLPED14、 GLSVLSI11 等大會的常任主席和 ICCAD 2019、HPCA 2018、ISLPED13、ASPDAC13、MPSCO11-12、ISVLSI09 主席。

同時他也是 ISCA (2012,14,15)、HPCA(2012-17)、MICRO 2015、DAC(2008-13,2015-16) 等多屆頂會程序主席。

姓名:李向陽機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當選理由:因設計、分析和優化物聯網及移動系統上的貢獻而當選。

個人介紹:李向陽教授現任職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是中科大計算機學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李教授從事的是無線網絡性能分析、網絡優化與安全可信保障方面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構建方面的研究。

李教授在 2014 年底當選 IEEE Fellow(「for contributions to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2014 年底當選 ACM 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Scientist)。自 2000 年以來已在高水平國際期刊及會議累計發表 300 餘篇學術論文,其中包括知名 IEEE Transactions 系列期刊上面近 80 篇論文,及計算機網絡領域著名的學術會議 ACM MobiCom 論文 12 篇(近 10 年來獲該會議最佳論文獎 1 次,最佳論文獎提名 2 次,最佳演示獎 1 次),IEEE INFOCOM 論文近 50 篇。李向陽教授多次獲得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例如 ACM MobiCom 2014、IEEE GlobeCom 2015、IEEE IPCCC 2014、IEEE HICSS 2001,COCOON 2001 的最佳論文獎。

李教授作為第一發明人,申請了 14 項國內發明專利,獲得 4 項美國臨時專利。

李教授目前為《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等多個頂級國際期刊的編委,也擔任了《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的編委,和算法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Algorithms》無線網絡學科方向的編輯。曾經擔任了多個知名國際學術會議程序委員會主席或者大會主席(如 ACM MobiHoc,IEEE MASS 等),多年來擔任本領域的重要學術會議的程序委員會成員(如 ACM MobiCom,IEEE INFOCOM 等)。

姓名:周禮棟機構:微軟亞洲研究院當選理由:因對可信分布式計算和在中國的系統研究和教育上的貢獻而當選。

個人介紹:周禮棟博士現在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微軟傑出首席科學家(Distinguished Scientist of Microsoft),主要從事大規模分布式系統、存儲系統、無線通訊和網絡,以及系統安全和可靠性方面的研究。

他於 2002 年加入微軟公司,曾任微軟矽谷研究院研究員、微軟亞洲研究院和微軟雷德蒙研究院系統研究組首席研究員。

據微軟亞洲研究院主頁介紹,周禮棟博士是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存儲會刊(ACM Transactions on Storage)編委會成員,曾擔任國際計算機系統會議(SOSP, OSDI, NSDI, PODC, ASPLOS, EuroSys, SoCC, 和 DISC)的程序委員會成員,第一屆亞太系統研討會(APSys)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以及 2017 第 26 屆作業系統原理大會(SOSP』17)聯合主席。

周禮棟畢業於復旦大學並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之後進入康奈爾大學深造,先後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2019 ACM Fellow 完整名單

相關焦點

  • 葉傑平入選、華人佔4成,2020年ACM傑出科學家榜單出爐
    鄭集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最新的ACM傑出科學家榜單,出爐了!今年,共有64位科學家上榜,其中華人學者入圍26位,佔據榜單4成之多!
  • ACM Fellow 2018 名單出爐,6名華人學者入選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北京時間 2018 年 12 月 5 日,ACM Fellow 2018其中,史丹福大學的李飛飛教授等 6 名華人學者入選。目前,ACM 在全球有超過 10w 名成員,但是入選 ACM Fellow 的只有 500 多名,他們都是在計算和信息技術的某些領域從業五年以上,並取得了傑出成就的精英。今年,ACM Fellow 入選了 56 名成員,以表彰他們在計算機體系結構、行動網路、機器人技術和信息安全等領域做出的的重大貢獻。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1 位華人學者入選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雖然IEEE Fellow2019評選結果還未正式出爐,但2018年IEEE董事會會議已於11月召開,已有部分入選名單流出,其中共有 41 位華人入選,其中國內高校共有 21 位入選華人,工作單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大學、
  • 葉傑平入選、華人佔4成,2020年ACM傑出科學家榜單出爐
    ,出爐了!要入選ACM傑出科學家,要求入選者至少有 15 年的專業經驗,並且在過去10年中至少5年具有ACM專業會員資格。葉傑平,因為在科學上的傑出貢獻入選了今年的ACM傑出科學家。ACM傑出科學家。此外,他還是ACM CIKM的董事會成員,並擔任2013年CIKM大會主席和2019年CIKM籌委會主席。
  • 東陽籍科學家胡海嵐入選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8月1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全國共有181人入選。其中,被網友稱為「美貌與才華」齊飛的東陽籍科學家胡海嵐,入選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候選人名單。胡海嵐,女,1973年出生,浙江東陽人。
  • 2020ACM FELLOW出爐,西工大、電子科大等校教授入選
    12位華人入選者名單顏水成獲獎理由:為視覺內容理解技術和應用做出貢獻。2014、2015、2016 、2018 和 2019 年,他五次當選 「湯森路透全球高被引學者」 。陳怡然獲獎理由:為非易失性存儲技術做出貢獻。
  • 中科院等內地機構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大全
    11月18日,科睿唯安發布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國內地上榜人數繼續激增,入選科學家從2019年的636人次(佔比10.2%)上升到今年的770人次(佔比12.1%)。具體名單點擊查看: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爐!中國內地770人次上榜此外,有149人次來自包括中科院在內的內地各機構或院所。
  • 中科院2019年保研名單出爐,本科生為什麼青睞中科院研究生院?
    文|冷絲欄目|絲說考研中國科學院2019年研究生推免生名單已經全部公布,除了來自於同屬中科院的國科大和中科大之外,其他高校的推免生也較多。中科院保研前12高校名單比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等等,這些高校被推薦到中國科學院攻讀研究生的人數也佔有較大的比例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0 位國內高校學者入選
    2019 得主,但國內已經流傳出一份 IEEE Fellow 2019 入選華人名單。其中國內高校共有 40 位入選華人(包括港澳臺地區 12 位),工作單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各大高校,京東、阿里巴巴、微軟、出門問問以及新加坡信息通信研究所這五所企業也有華人當選。
  • 全國優秀計算機教師名單出爐,中科大3人入選
    由教育部主辦的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在廈門召開,大會評選出中國高校優秀計算機教師,其中,中科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共有安虹、徐雲、張昱等三位計算機專業教師入選,並列全國第二位。中科大安虹教授,中科大計算機博士畢業,曾獲安徽省教學名師,現任中國科大計算機學院先進計算機系統結構實驗室主任、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學位點負責人,本科生計算機體系結構類課程組組長。她長期從事並行計算機體系結構和並行程序設計環境、高性能微處理器體系結構、片上多處理器體系結構、基因分析並行算法、軟體和系統方面的研究工作。
  • 2019 年度 CAAI Fellow 增選名單出爐,沈向洋、黃鐵軍、宗成慶等...
    :2019 年 10 月 8 日,中國智能科學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學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CAAI)正式公布 2019 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士(CAAI Fellow)增選名單,微軟沈向洋博士、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京東何曉東博士、北京大學黃鐵軍教授、中科院自動化所宗成慶研究員等 11 位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科學家位列公示名單。
  • 快訊:華南理工大學校友陶宇飛入選2020 ACM Fellow 名單!
    北京時間1 月 14 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CM)公布了 2020 ACM Fellow 名單,共有 95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有 12 位華人科學家入選。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1999屆校友、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陶宇飛入選,成為此次入選ACM Fellows的12位華人學者之一。陶宇飛校友ACM 官網評價道,他們的工作推動了引領技術、工業和個人生活等諸多領域重大進步的創新。
  • 2019年中科院新晉院士名單新鮮出爐,共64人當選,最小的年僅42歲
    2019年中科院新晉院士名單新鮮出爐,共64人當選,最小的年僅42歲。萬眾矚目的中國科學院2019年新晉院士名單於2019年11月22日終於出爐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最終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
  • 剛剛,2020 ACM Fellow 名單重磅發布,華南理工陶宇飛校友入選!
    剛剛,2020 ACM Fellow 名單重磅發布,華南理工陶宇飛校友入選!北京時間1 月 14 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CM)公布了 2020 ACM Fellow 名單,共有 95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有 12 位華人科學家入選。
  • 2020年AAAS Fellow名單公布:崔屹等7名中科大校友當選
    近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公布了最新一批會士名單,全球共489人入選,多名華人當選,其中7名為中科大校友。這7名中科大校友為塗豫海(83少)、楊培東(8812)、李巨(90少)、熊輝(9010)、楊蘭(9200)、崔屹(9312)、黃嘉興(9503)。
  • 華工校友入選 2020 國際計算機學會ACM Fellow 名單
    中國教育在線訊 北京時間1 月 14 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CM)公布了 2020 ACM Fellow 名單,共有 95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有 12 位華人科學家入選。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1999屆校友、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陶宇飛入選,成為此次入選ACM Fellows的12位華人學者之一。
  • 2019 年 ACM Fellow出爐,陳熙霖、陶大程、周禮棟、謝源、李向陽等...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消息,紐約時間12月11日,美國計算機學會(ACM)宣布了 2019 年新當選 ACM Fellow 名單,共有 58 位科學家當選,其中包括 7 位華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領域專業性學術組織,ACM 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 深睿醫療首席科學家俞益洲入選2019 IEEE Fellow、2018ACM傑出科學家
    深睿醫療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俞益洲教授帶領的高質素核心算法團隊(深睿研究院)是這輝煌成績背後的支撐。業精於勤,這隻隊伍在核心人物俞益洲教授的帶領下,全線核心產品的算法研究與開發工作迅速推進,產品投入臨床後,獲得一致好評。研究院團隊成員大多來自北大、清華、中科院,香港大學等全球一流院校。在他的督建下,深睿研究院不斷完善壯大,碩博陣容在同行業中可謂首屈一指,是深睿核心技術力量的重要保障。
  • 會員榮譽丨CAAI會員葉傑平副總裁入選2020年度ACM傑出科學家
    ACM 傑出科學家今日,ACM(國際計算機協會)公布了2020年度ACM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Member)名單!今年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榮譽,分別表彰他們對計算機領域的傑出教育貢獻、工程貢獻以及科學貢獻,其中華人學者上榜26人,佔總人數五分之二。CAAI會員、貝殼技術首席科學家葉傑平副總裁入選該名單,表彰其對計算機領域做出的傑出科學貢獻。
  • 中科大教授獲何梁何利獎
    近日,中科大兩位教授榮膺何梁何利獎,分別是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數學學院葉向東教授和中科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吳楓教授。),2019年當選中科院院士,此前還獲得過陳省身數學獎和國家傑青、長江特聘教授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