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贏家,「偉大」龐培之死,缺乏野心、邁不下最後一步的悲劇

2021-01-12 皓哥的歷史英雄譚

龐培,作為著名的凱撒大帝最大的敵人,長久以來,在各種歷史中都是充當著一個「沙包」一樣的角色。但是,龐培這個人,其實在大多數時候,比凱撒更接近羅馬共和國的未來統治者角色,然而,他卻在勝利的希望最大的時候停滯不前,最終走向了失敗,換而言之,龐培的失敗,是因為他的野心不夠,邁不下最後一步。

與凱撒相比,雖然龐培沒有聲名顯赫的前輩,但卻有一個能夠讓他充分發揮才能的上級,那就是蘇拉。作為羅馬共和國第一個終身獨裁官,同時也是正式拉起羅馬共和國末年內戰狂潮的「罪人」,蘇拉對敵人非常殘忍,但對自己人卻極為器重,因此,對於因為父親被蘇拉的政敵馬略所殺而被迫投靠蘇拉的年輕龐培,蘇拉並沒有因為後者的年輕而雪藏龐培,而是讓龐培大展拳腳,甚至因此導致自己重建的元老院體制遭到挑戰。

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的龐培僅僅23歲,然而在兩年後,他就被蘇拉派去清剿馬略餘黨。龐培毫不費力地擊敗了對手,充分展露了自己的才能,因此蘇拉除了為他舉行過去只有極少數名將才能舉辦的凱旋式外,還送給他一個稱號,即馬格努斯,意思是「偉大的」,此前另一個有這個稱號的人是亞歷山大大帝。

等到了蘇拉死後,龐培更是成了蘇拉派麾下的第一名將,粉碎了企圖挑戰現政權的執政官雷必達的軍隊,之後,29歲的龐培被元老院所忌憚,但後者卻悲哀地發現,要擊敗猛將輩出的馬略派餘黨,除了龐培以外,幾乎找不到人了,於是甚至給予了龐培「全權指揮權」,變相承認了龐培的無可替代性,最後,龐培輕而易舉地殲滅了此前在西班牙鏖戰數年之久的馬略副官塞多留。

儘管關於龐培早年的戰役記載不多,但是根據當時人們的反應,可以看出龐培統軍之強遠遠超過了一般的羅馬軍事將領,甚至就連著名的奴隸起義軍領袖斯巴達克斯,在聽說龐培平定了西班牙的塞多留,在返回義大利的路上時,都被迫強行與克拉蘇的軍隊決戰,以逃避與龐培軍的作戰。

此後,龐培的戰績更是愈發誇張,在元老院的授權下,龐培得以總攬十多萬羅馬陸海聯軍的指揮權,僅僅用不到三個月時間便結束了海盜的平定作戰,而元老院原本預計至少需要三年。在東方,龐培決定性地擊敗了與羅馬共和國鏖戰數十年之久的本都梟雄米特拉達梯六世,導致後者眾叛親離,被自己的兒子和部下殺害,從此地中海東岸唯一能與羅馬對決的本都-亞美尼亞同盟滅亡。除此之外,龐培又讓埃及託勒密王朝、猶太哈斯蒙尼王朝等地方強國向羅馬宣誓忠誠。

完成這一切的龐培,此時年紀僅僅只有43歲,作為對比,日後崛起的凱撒要到近40歲時才成為了空有名望的羅馬大祭司,而等到他親自出徵高盧,更是要到凱撒42歲的時候,也就是說,龐培已經軍功無人可及的時候,凱撒才剛剛開始試圖建立他自己的軍功。

所以,其實當時元老院最懼怕的人,並不是凱撒,而是龐培。這裡還要注意一點,現在人一提到盧比孔河,就想到凱撒,但是,實際上第一個帶領軍隊越過盧比孔河,向羅馬城進軍的羅馬將領,正是剛剛擊敗塞多留的龐培,那時的龐培野心勃勃,和克拉蘇一北一南同時向羅馬城進軍,用武力逼迫的方式,為自己奪得了此後1年的羅馬執政官地位。因此,在軍事幹政這方面,龐培是凱撒的前輩,但也僅此而已了。

龐培因為此前的劣跡,被元老院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所以當龐培不可思議地主動解散軍隊後再返回羅馬時,元老院想當然地拒絕了龐培的諸多要求,特別是龐培為自己的士兵謀取退役土地這一項,倘若這一項得不到落實,那以軍隊為第一政治資本的龐培,恐怕要在士兵心中地位一落千丈了,因此,龐培只好通過競選演講的方式,讓自己的派系奪得羅馬大權,再授予士兵土地。這個方法最大的問題,在於龐培的競選能力極為缺乏,不僅僅是他在演說上缺乏才能,同時在元老院的政治鬥爭中也並不太擅長。這便是龐培與凱撒結盟的重要原因。

不過,在整個羅馬共和國的政治舞臺上,龐培卻並不弱,實際上,在凱撒彌補了他在重大場合的言語問題後,龐培一派的實力非常強大,通過他的家族以及他個人的支持者,龐培黨幾乎可以操縱當時羅馬共和國的任何選舉,實際上,也正是因為龐培的支持者給凱撒投票,毫無軍功和政績可言的凱撒才可以獲得到羅馬控制範圍內的南部沿海高盧地區擔任總督的機會,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凱撒更像是龐培的手下,而不是一個地位均等的同盟者。

遺憾地是,龐培個人的雄心壯志在這時便幾乎被磨滅了,在和凱撒的女兒結婚以後,龐培長期蝸居在自己的豪華別墅中,不再幹涉羅馬的政局,完全頹廢了下去,與年輕時張狂不已、敢於在元老院吹噓自己軍功的龐培判若兩人,因此,就在凱撒在高盧建功立業的同時,龐培卻沉浸在豪宅和嬌妻的溫柔鄉中,所以,龐培的功業,再也沒有添上新的一筆了。

其實,這會應該是龐培更上一層樓的最好機會,具備匹敵龐培才華的凱撒尚未崛起,元老院政權又在三頭同盟的打擊下不復存在,政權被龐培派系操縱,縱使龐培不想頭頂王冠,那做一個終身獨裁官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再者,老上級蘇拉已經做了示範,證明了即使是羅馬人,在絕對強權的面前,也只能獻上自己的膝蓋。另外,龐培的影響力縱使在他死後也十分巨大,他的兒子小龐培,就能以「龐培」之名,盤踞撒丁島和西西里島,和凱撒的後繼者屋大維鏖戰,可想而知,還活著的龐培究竟在羅馬人心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半隱居的龐培再度出山時,凱撒已經是平定了整個高盧,兵鋒掃蕩不列顛、日耳曼的稀世名將。這會,最好的機會已經喪失,龐培卻在元老院派系的引導下出山,平心而論,雖然這比凱撒進一步崛起再出手要好一些,但局勢確實已經遠遠不如高盧戰爭時期了,凱撒不需要考慮背後的高盧人,可以全力投入到內戰之中。於是,歷史最終選擇了凱撒,龐培先小勝後大敗,在法薩盧斯戰役輸光了手頭所有的籌碼,最終因埃及託勒密王朝法老的陰謀而被暗算,身死人手,留下一個令人唏噓的結局。

從三頭同盟控制羅馬政局開始,到與凱撒正式決戰為止,整整11年的時間,龐培就這樣放任凱撒一步一步發展壯大,最終為自己刻上墓志銘,龐培空有武力逼宮的勇氣,卻沒有更上一層樓的野心,龐培的心理到底如何呢?

其實,這多半與我們後來者的視角有關,我們知道羅馬共和國成為帝國是大勢所趨,但龐培作為當局者,實際上未必能判斷出這個局勢。龐培在當時,其實已經是羅馬共和國歷史上除了蘇拉和馬略外,地位最為顯赫的將領了,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當初擊敗漢尼拔的名將西庇阿,在晚年也因為聲望而遭到政治迫害,險些遭受牢獄之災,這正是因為羅馬共和國對於過去王政政權復闢的警惕。而作為傳統羅馬人的龐培,多半不敢越過這條紅線,名為「傳統」的思想烙印在了他的腦海裡,間接使他不敢再上一層樓。

同時,龐培本身已經功成名就了,如果保留現在的地位就可以安享晚年,而進一步發展反而有可能身敗名裂,誰又會去冒險呢?從龐培的視角來看,即使凱撒徹底平定高盧,其實力也遠遠不如龐培,況且平定全高盧這件事,一開始羅馬共和國內部就沒幾個人認為能夠輕易辦到,所以說,龐培的保守,也有能理解的地方。

諷刺的是,龐培有壓倒對手的實力,即使凱撒平定了高盧,龐培依然擁有調配這個羅馬共和國東部行省的實力,但龐培卻輸了。之所以凱撒被視為傳奇,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擊敗了擁有壓倒性優勢的龐培。可以說凱撒具有超越龐培的遠見,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可以說凱撒擁有了龐培所缺乏的政治家的勇氣,通俗一點說,就是龐培沒有凱撒那樣炙熱的野心。

龐培最大的不幸,就是有著世間罕有的才能,卻生活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在思想上,龐培沒有脫離共和國元老院派系鬥爭的層面,但對手凱撒,已經在為日後的羅馬帝國布局了。沒錯,如果在過去的羅馬共和國時代,龐培當然已經到了一個羅馬人可以到達的終點,但在一個變革的時代,除了成為至高無上的羅馬之主,對於龐培這樣的人來說,就沒有其他生路了。野心固然會使一個人走向瘋狂,但身居高位卻沒有野心,那只能成為其他野心家的活靶子,這或許就是龐培在生命中最後十多年的教訓了。

龐培死後,羅馬內戰進入了一個新的層面,所有參與者皆以羅馬最高統治者為目標,無論是凱撒還是後來的安東尼、屋大維,都變得更加的瘋狂,尤其是安東尼和屋大維這些後繼者,更是不吝惜自己的屠刀,而最終,正是野心最大、手段最狠的屋大維建立了羅馬帝國,為持續半個多世紀的羅馬內戰畫上了句號。

相關焦點

  • 埃及文明史:「偉人」龐培徵討海盜
    我是否需要提醒大家,大海對商人們而言是不安全的,曾有12名扈從落入海盜之手呢?我是否需要記住尼多斯、科洛弗恩、薩摩斯島等無數被侵害的偉大城市,以及那些給你們的生活帶來生機的港口已落入海盜之手呢?為什麼我會為在奧斯蒂亞的失敗—這是我們共和國的一個可恥的汙點—以及交由羅馬執政官指揮的這支英勇的艦隊在你們眼前被海盜俘獲和摧毀而感到痛惜呢?
  • 悲劇?英雄?---讀《偉大的悲劇》有感
    在人的一生中,有喜有憂,有失有得,有笑有淚……在人生的道路上,悲劇一詞常被人們作為喜劇的反義詞,悲劇總會讓人難忘,悲劇總會讓人想起時不禁留下眼淚……讀了《偉大的悲劇》這篇課文後。我感悟到了許多,也理解了之前還未有理解的事情及「矛盾」一詞。《偉大的悲劇》講述了英國探險家斯科特與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在南極探險所展開的故事。
  • 才疏學淺還欲望過大,人生悲劇就已經註定
    智小而謀大,人生大不幸。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在各種各樣的物質刺激下,人們的欲望也是越來越大。如果一個人有才有德,欲望強大也能夠跟才德相配。那他的人生有這樣正面的刺激,愈發會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才能,品德也一般化,卻有很大的欲望,或者說是過高的理想,那麼對他本人來說,那將會是一個悲劇。目標過大,想要的結果得不到,內心就會痛苦。為了目標如果不擇手段,那麼就容易觸犯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不管怎麼樣,對於他來說人生都是痛苦的。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栽秧。無才卻野心大的人,可以說是德不配位吧!
  • 「東邪」與「西毒」的人生悲劇:努力上進越過一步便是偏執瘋狂
    但奇怪的是,「五絕」的人生似乎並不完滿,其中「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的人生更是充滿悲劇色彩,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的人生充滿悲劇色彩呢?如果細細分析他們的人生經歷就可以找到具體原因:他們都很努力上進,但他們在努力上進的路上都越過了一步,變得偏執瘋狂,終於讓自己的人生步入歧途,釀成了不可逆轉的人生悲劇。
  • 致命魔術:一場魔術,換一種人生,上映十年,仍無人找出破綻
    是魔術電影,又是死循環電影。這部片子恐怖不在於畫面,而在於其中故事的設計。導演以倒敘展開影片,卻又打亂其中時空布局,蒙太奇的手法展現影片。燒腦只是其次,從頭到尾串聯起來,人性變化著實可怕。 回想影片裡的鳥的比喻 ,實則卻是在借鳥喻人。每一次"鳥兒魔術"的成功,都要犧牲一直鳥。觀眾不在乎真相,不是不能發現,而是接受這種欺騙。
  • 《陰陽師》人生贏家成就怎麼達成 人生贏家成就達成攻略
    導 讀 是不是有一些玩家還不知道陰陽師人生贏家成就是什麼,為此,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陰陽師人生贏家成就
  • 透過《刺客信條:起源》 感受魅影之紗籠罩下的埃及
    當時的埃及雖然有自己的國王,但是由於「吹笛子的國王」對政事並不上心,國內發生叛亂和戰爭經常需要尋求羅馬的幫助,實際上託勒密十二世的王位也是在羅馬軍隊的幫助下才獲得的,奪取王位的代價除了付出自己國土內數不勝數的黃金財寶外,有時甚至會將他趕到羅馬大臣的桌子上表演節目。  屈辱的國王在列強的統治下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大女兒卻不這麼想。
  • 郭照贏了甄宓成了後宮最大的贏家,最後結局卻悽慘被養子逼死!
    甄宓是名門世家之女,不僅僅容貌美豔,而且賢淑有德,幾乎算得上是個十全十美的尤物。甄宓一開始是袁紹的兒媳婦,袁紹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打敗。甄宓被俘,但被曹家父子三人看上。最後,曹操把甄宓賜給了曹丕作為正妻。雖然曹丕的弟弟曹植對甄宓也是一片痴心。可是父親的命令不能違背。
  • 陰陽師人生贏家成就怎麼達成 人生贏家成就獲得攻略
    很多小夥伴在遊戲中有沒有見到過人生贏家這個成就的?那麼這個成就該怎麼達成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帶來詳細的達成介紹!
  • 神秘的「東方龐培」,漢代馬王堆女屍不腐之謎
    九年後,公元前482年,勾踐利用「黃池之會」大敗吳軍,再九年後,越軍攻入吳國都城,吳國徹底滅亡,最後一任國君吳王夫差自盡而死。夫差的子孫們四散逃命。辛追是長沙國臨湘侯辛夷之女,後嫁與長沙國丞相軑侯利倉。 而這位辛追,正是漢馬王堆古墓的主人,即那具千古不腐女屍的真身。 02「東方龐培」馬王堆 那既然是「軑候」妻子的陵墓,為何會叫「馬王堆」呢?難道不應該叫做「軑王堆」或者因為吳芮的關係叫做「吳王堆」嗎?
  • 「人生贏家」達爾文
    這是巧妙地把「地質學之父」哈頓(James Hutton)的將今論古法(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反其意而用之。第一篇文章題為《2059年,富人家的孩子仍是人生贏家》,作者是當紅美國華裔科幻作家姜峰楠(特德·姜,Ted Chiang)。這篇虛構文章構思奇巧,直戳美國社會當前的痛點之一:貧富兩極分化與社會階層固化。
  • 《隱秘而偉大》打工人趙志勇為什麼黑化:只因為他缺乏自我認同
    《隱秘而偉大》劇情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夏處長救顧耀東後死裡逃生,被派往香港執行任務;沈青禾返回上海;顧耀東成為了光榮的人民警察,幾年後肖大頭應聘警局,被顧耀東錄取;而最讓人唏噓的是趙志勇,開場時討喜的小人物,卻以悲劇收場。他是唯一一個主動幫助新人顧耀東的人,也是屢屢給顧耀東溫暖的警局前輩。
  •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原動力,是創造人生奇蹟的偉大力量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原動力,是創造人生奇蹟的偉大力量原創:月荷小屋圖片:網絡最近表妹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無精打採的樣子。問起原因,她才說起:女兒小美今年剛升初中,原以為女兒小學成績不錯,上初中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可是,才開學一個多月,小美在幾次考試中成績都不理想,甚至連學過的知識似乎也都忘了。
  • 隱秘而偉大:齊副局長之死不關逃兵的事兒,方秘書為何要算計他
    前面已經說過,《隱秘而偉大》全局最精明的人就是齊副局長。別人辛辛辛苦苦搞事業,他不流血,不犧牲輕鬆給自己留好後路。本以為可以成功逃脫,過榮華富貴的好日子。結果卻在臨走之前,被幾個逃兵打成篩子。你有沒有發現,一切都太巧合了。齊副局長上的是一艘小船,可以說是私人訂製的那種,但他有資格說讓人家開船。
  • 當魔角偵探角色長大了,霍星比桃樂絲美,而他竟是最後的人生贏家
    說起童年動畫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多少呢?大家還記不記得魔角偵探這一部動畫呢?這一部動畫也是非常不錯的,人物畫風非常可愛,劇情也是很有意思的,魔角偵探中還有很多童年男神呢,那麼這些童年角色都長大了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對《月亮和六便士》故事的分析,以及得到的3點人生啟示
    毛姆說自己的創作原型來源於畫家高更的人生經歷,高更年輕的時候做過海員、股票經紀人,1873年開始學畫畫,1883年成為了一名職業畫家。高更一生坎坷多難,最後在貧困和疾病的折磨下死去。高更的悲慘經歷激發了毛姆的創作熱情,在歷經數月後寫出了《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掀起了探討夢想與現實的熱潮,同時很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對他的評論褒貶不一。
  • 不甘平凡,拒絕安分守己的星座,野心十足,總能激發最大「潛能」
    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境地,他們也敢於活出自己,可以說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阻擋下他們努力向上的野心,更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下他們勇往直前的步伐。也正因為他們這種不甘平凡不願服輸的性格,使他們往往比常人更容易獲得成功。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那些不甘平凡,拒絕安分守己的星座們。
  • 這部豆瓣9.5分的電影,講述父愛偉大,黑暗之處也有美麗人生
    電影美麗人生講述了猶太青年圭多(羅伯託·貝尼尼)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尼可萊塔·布拉斯基)的故事。影片前半部分,基本沒有發現任何有關納粹、戰爭、暴力的疑點。第二次大戰爆發了,有著猶太血統的男主被迫帶上兒子在刺刀威逼下登上了開往集中營的火車。女主捨去求生之望,主動跟上家人來到殘忍血腥的集中營。至此,故事的畫風也不再那麼歡快。圭多像是個天生樂觀的人,從開始的偶遇多拉到後面的一系列相見與追求。但圭多終究是成年人,是正常人,他必然是知道集中營的可怕之處的,面對無休止的折磨乃至死亡,有多少人還能正常笑出來?
  • 同樣是悲劇人物,賈寶玉和哈姆雷特在性格上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他一生著述極豐,以知識的廣博著稱,以擅長「駕馭」學問聞名,被馬克思稱為「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則稱其為古希臘「哲學家中博學的人」,他的《詩學》開啟了西方悲劇理論的先河。賈寶玉和哈姆雷特這兩個中西方不同時代不同歷史背景下的悲劇人物,雖個性迥異,但在曹雪芹和莎士比亞的妙筆下,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不朽的藝術形象。本文以亞里斯多德的性格悲劇理論,比較分析賈寶玉和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徵,探究悲劇命運之緣。
  • 玲點閱讀︱看大風啟示錄,做人生新贏家——飄在風中的思緒
    ▲圖片攝影 / 周慧玲(北京)玲點閱讀︱看大風啟示錄,做人生新贏家——飄在風中的思緒 原創作者/周慧玲(北京).由寒冷步入溫潤,春風開啟了「暖」之按鈕。被春風吹過的意念,悄然鍍上了綠意;被春風撩動的思緒,像曼舞的紅綢,蕩漾著滿懷的激情!每當春之風翻開嶄新的日曆,我的心不禁隨風飛揚。一年之計在於春,暖暖的春風,能夠喚醒心底沉睡的夢想,那種暖,穿越冷、阻斷涼,為那些被冰封的志向一點一點地加溫,直至冰釋寒意,在磅礴大氣的志向沃土上,催生出嫩綠的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