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待解之謎:表面存在"流逸"?與卡戎是雙子星?

2020-12-06 人民網

原標題:冥王星待解之謎:表面存在"流逸"?與卡戎是雙子星?

  越來越近!經過9年的飛行,預計今日 「新視野」號將飛越距離地球50億公裡的冥王星。

  越來越清晰!隨著歷史上首個飛越冥王星的探測器的接近,人類將獲取更清晰的照片和更豐富的數據,冥王星的神秘面紗將會一點點地被揭開。

  它是在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個天體,它是因「舉止」怪異被稱作「第三類行星」的天體,它是「經典太陽系」中唯一一顆人類尚未近距離探測的行星。它是冥王星。今日,「新視野」號探測器將在12500公裡的高度近距離飛掠這顆矮行星,試圖解答關於它的種種疑問。

  據科技日報

  冥王星有多少未解之謎?

  在關於冥王星的諸多謎題中,首當其沖是這顆處於太陽系邊緣地帶的矮行星上面到底有什麼呢?

  冥王星的體積很小,加之距離遙遠,即使在哈勃望遠鏡的鏡頭中,它也只是一個模糊的斑點。而且冥衛一卡戎的身影總是相伴它左右,很難將兩者的光影分辨開來。直到1988年,卡戎與冥王星交食讓科學家有機會測量兩者單獨的亮度和光譜。光譜測定結果顯示,冥王星的表面主要含有水、氮、甲烷和一氧化碳。美國宇航局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後續觀測發現,某種特殊的有機化合物是冥王星表面呈微紅色的原因。

  「新視野」號的使命之一,是進一步確認冥王星表面的物質構成。它近日傳回的最新圖像顯示,冥王星的表面存在明暗不一的區域。比如冥王星的北半球顯示明顯較多的暗色區域,其表面最明亮和最暗色的區域都集中在赤道附近,在它「背面」還存在數個大面積的神秘黑斑。「新視野」號的項目科學家們將這種情況解讀為冥王星地表物質成分的差異。

  美國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阿蘭·斯特恩表示:「這些最新圖像是從超過3000萬英裡外傳回的,它們已經確鑿地顯示出冥王星擁有的復雜地表特徵。但為何會是這樣的情況?這在目前還是一個謎。」

  冥王星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比地球遠40倍以上,接受到的太陽輻射極其微弱,因而溫度隻有零下233攝氏度。在如此寒冷的星球上尋找海洋似乎不是一個理智的選擇,因為幾乎所有氣態和液態物質都會結成硬質的冰塊。但有科學家認為,冥王星內部的熱量能使這顆星球在內部保存一片海洋。

  提出這一構想的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行星科學家古萊姆·羅布奇恩和弗朗西斯·尼莫。他們認為,冥王星的熱量來自於這顆矮行星深處的鉀-40元素。它的放射性衰變伴隨著熱量的散發,使冥王星的地下水保持液體形態,形成一片冰封的海洋。計算顯示,保持這片海洋需要的放射性鉀元素豐度約為早期太陽系形成的隕石中豐度的1/10左右——一個不算誇張的比例。古萊姆·羅布奇恩表示,冥王星很有可能在其內部保存有足夠量的放射性鉀,而這片地下海洋有可能厚達100多公裡,並且深達地下200公裡。

  如果冥王星地下海洋被確認,無疑將大大擴展生命「宜居帶」的範圍。而確認這一點,需要對冥王星的地形進行精確勘測,尋找地表形狀因地下海洋而改變的蛛絲馬跡。「新視野」號除了對冥王星的地形進行精確勘察之外,還將探測冥王星的溫度、化學組成等,為科學家們判斷其地下物質組成提供依據。

  冰封表面下有海洋?

  ﹃新視野﹄號

  探測器

  發射時間:2006年

  探測高度:12500公裡

  飛行速度:每秒14公裡

  飛掠時間:120分鐘

  探測使命:進一步確認表面物質構成

  冥王星

  降級為矮行星

  金星

  人類對太陽系行星

  探測史

  自從1930年被發現以來,冥王星一直是一個謎團。它在距離地球超過50億公裡的遙遠空間圍繞太陽公轉。由於冥王星太過遙遠,這種努力都收效甚微。

  在2006年召開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布拉格會議上,冥王星被從大行星列表中除名,降級為一顆「矮行星」。

  水星

  地球

  火星

  ●金星 1962年

  水手2號探測器

  ●火星 1965年

  水手4號探測器

  ●水星 1973年

  水手10號探測器

  ●木星 1973年

  先鋒10號探測器

  ●土星 1979年

  先鋒11號探測器

  ●天王星 1986年

  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

  ●海王星 1989年

  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

  土星

  木星

  海王星

  天王星

  冥王星與卡戎是雙子星?

  冥王星

  冥王星與冥衛一卡戎的親密關系從它們的名字就可窺之一二:一個取名為冥界之王,一個則得名於專門擺渡死者通過冥河道冥界的神話人物。它們互相相伴左右,其身世之謎一直吸引著科學家。

  除去名稱外,冥王星與卡戎還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的自轉周期完全相同、直徑相當,這與太陽系大多數衛星直徑隻有所圍繞行星的百分之幾很不一樣。有科學家稱,冥王星和卡戎會不會是一對雙子星?

  但觀測發現,冥王星與卡戎有很多差異。從外表看起來,冥王星表面呈微紅色,而卡戎則是不太鮮明的灰色。而且冥王星表面的亮度變化較大,卡戎表面亮度則較為均勻。光譜分析也進一步驗証了兩者的區別。卡戎表面的物質構成遠不如冥王星豐富,隻有單一的水冰物質。如果冥王星和卡戎是作為雙星共同形成的,它們的內部成分和表面特徵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

  目前擁躉者較多的一個假說是,冥王星曾撞擊了另外一顆大型天體,撞擊形成的殘骸進入了它周圍的軌道,並聚合成它的衛星。雖然可以自圓其說,但以上觀點仍屬於推測。最終驗証其真偽,還需要「新視野」號精密測量冥王星和卡戎的質量、密度和形狀,並觀察行星表面地貌和大氣動力特徵。最終得出的結論將不僅有利於揭開冥王星和卡戎的身世之謎,對於地球和月球起源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因為從很多方面來說,冥王星和卡戎就是太陽系邊緣的地球和月球。

  「『新視野』號即將進入的,是一個令人驚奇的迷人系統」,地外文明搜尋學會的馬克·休瓦特說。

  「新視野」號將第一次穿越冥王星的衛星系統。目前冥王星已被發現的衛星有5顆,其中四顆較小的衛星,冥衛二、冥衛三、冥衛四與冥衛五,圍繞著冥王星和卡戎旋轉。但很快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周圍的四顆小衛星運動的節奏有點亂,軌道完全無法預測,表現出極為復雜的重力搖晃現象。

  馬克·休瓦特此前一直在探究冥衛二和冥衛三忽明忽暗的亮度變化。他發現到這兩顆橢圓形的衛星簡直是在亂轉,而不是有固定極點的自轉。「假如你住在冥衛二或冥衛三上面,根本就不知道明天太陽會不會升起」,他說。「它也有可能會從西方升起,在北方落下」。

  太空中「舞步」與冥衛們一樣怪異的人類已知衛星隻有一個,那就是土衛七。冥王星的四個小衛星怪異而獨特的運動方式引發了科學家對其成因的探討。這對理解其他小型行星和衛星系統有很大幫助。而最終真相大白,還有待今日「新視野」號的近距離勘測。

  冥王星留給我們的疑問遠不止以上這些。比如它表面奇特的天氣是如何形成的?這顆「第三類行星」與彗星有什麼聯系?「流逸」現象真的存在於冥王星表面嗎?對於「新視野」號即將給人類帶來的答案,該探測項目科學家海爾·韋弗表示:「『新視野』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探索項目之一。通過這一探測項目,我們不是要修改教科書,而是完全從頭開始編寫一本全新的教科書。」

  冥衛為何呈現獨特舞步?

相關焦點

  • 冥王星待解之謎:表面存在"流逸"?與卡戎是雙子星?
    直到1988年,卡戎與冥王星交食讓科學家有機會測量兩者單獨的亮度和光譜。光譜測定結果顯示,冥王星的表面主要含有水、氮、甲烷和一氧化碳。美國宇航局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後續觀測發現,某種特殊的有機化合物是冥王星表面呈微紅色的原因。  「新視野」號的使命之一,是進一步確認冥王星表面的物質構成。它近日傳回的最新圖像顯示,冥王星的表面存在明暗不一的區域。
  • 科學家揭示冥王星衛星"卡戎"的北極紅斑之謎
    從照片上很容易發現卡戎北極有大片紅色區域,這與卡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異?為什麼這片紅色只在極區才會出現呢?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用目前所知的知識來回答。我們都知道冥王星與卡戎距離太陽非常遙遠因而表面十分寒冷,在這麼極端低溫引力又小的星球表面,物質只會以冰等固體的形式存在。
  • 冥王星和卡戎的氣體交換
    來抱抱,冥王星。這個遙遠寒冷的矮行星可能與它最大的衛星一起披著一件薄薄的披風。數學模擬表明,冥王星大氣層中的氮氣可能會流到它的衛星卡戎上。如果這點可以被確認,那麼冥王星和卡戎將成為我們已知的第一個行星同它自己的衛星共享大氣層的例子。
  • 冥王星有多少未解之謎?
    光譜測定結果顯示,冥王星的表面主要含有水、氮、甲烷 和一氧化碳。美國宇航局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後續觀測發現,某種特殊的有機化合物是冥王星表面呈微紅色的原因。  「新視野」號的使命之一,是進一步確認冥王星表面的物質構成。它近日傳回的最新圖像顯示,冥王星的表面存在明暗不一的區域。
  • 冥王星衛星「卡戎」或擁有巨大地下海洋
    而日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研究顯示,衛星「卡戎」可能存在表面冰層且有巨大的裂縫——這意味著,「卡戎」或擁有一個巨大的、曾經溫度適宜的地下海洋,即是說其曾以液態水的形式存在。這一發現激起了科學家們在此尋找地外生命的熱情,但在「新地平線」探測器到達之前,謎底還需「冰封」海底。  冥王星是一個極其遙遠的世界。
  • 冥王星「冰封之心」太重致表面坍塌
    原標題:冥王星「冰封之心」太重致表面坍塌 英國《自然》雜誌30日發表的一項天文學研究報告稱,在冥王星最寒冷心形區域內的史波尼克平原,寒冰累積不可避免,而正是寒冰的重量導致了表面坍塌、盆地形成。這項發現增加了人們對著名的「冥王星之心」形成與該區域演變的理解。
  • Pluto&Charon--冥王星&卡戎的傳說
    冥王星(Pluto)是太陽系中離太陽非常遙遠的星球,幾乎沒有陽光能穿越59億光年的旅程找到他,但是這顆星球旁邊有顆同力矮行星叫卡戎(Charon
  • 冥王星衛星卡戎可能曾有過古老海洋
    (原標題:冥王星衛星卡戎可能曾有過古老海洋)
  • 冥王和卡戎 (Pluto & Charon)
    兩者有相近的表面溫度,相似的球體密度,並且構成物質的比例相差不大,因此科學家認為兩顆星星是很早以前碰撞在一起的原始行星,兩者彼此盤繞在一起,除去卡戎,另四顆衛星可以認為是Pluto & Charon雙矮星系統的衛星。 冥王星有「心」、卡戎有「魔多」來作為它們的獨特標誌。
  • 十年前 地球人竟然對對冥王星做了這個
    它有兩大主要任務:一是探測位於太陽系邊緣的冥王星及其衛星卡戎;二是探測位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帶。  具體說來,「新視野」至少要完成3項工作:一,利用平均解析度達1千米的望遠鏡觀測並描繪冥王星和衛星卡戎的表面情況(現在解析度最高的「哈勃」望遠鏡的解析度為500千米左右);二,測定冥王星和卡戎表面土壤的構成情況;三,測定冥王星大氣層的組成情況和流逸現象發生情況。
  • 新地平線號冥王星探測器發回最新圖像 包括冥王星和衛星卡戎 7月...
    2月4日,為紀念這位天文學家,美國宇航局發布了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最新拍攝的冥王星圖像,在圖像上能看到冥王星和它最大的衛星卡戎。在經歷了漫長的9年飛行後,新地平線號將於今年7月到達距冥王星最近點。兩張圖像的拍攝時間分別是在2015年的1月25日以及27日,當第一張圖像拍攝時,新地平線號飛船距離冥王星大約還有2.03億公裡,而當第二張圖像拍攝時,飛船距離冥王星又近了大約250萬公裡。在圖像中,冥王星和卡戎的大小分別約為2像素和1像素,原始圖像經過4倍的放大以便查看。再過幾個月在畫面中這兩顆星和他們之間的距離會更明顯。因曝光時間只有十分之一秒,固現在不足以檢測到更小的衛星。
  • 冥王星:冥王星系統
    從凱克望遠鏡觀察到的紅外冥王星和卡戎,請注意,顏色並不表示冥王星和卡戎的顏色,而是指示光的亮度(與輪廓在地形圖上顯示高度的方式相同)。而且因為來自冥王星和卡戎的光被望遠鏡上方的地球大氣散射,冥王星和卡戎的圖像也模糊不清 - 它們的實際尺寸遠小於它們在這張圖像中出現的尺寸。
  • 這些冥王星和卡戎的全球地圖揭示了一些迷人的細節!
    科學家們發布了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的全球地圖,使用的是「新地平線」太空船在2015年7月歷史性飛越時拍攝的圖像。發表在《伊卡洛斯》(冥王星在這裡,卡戎在這裡)雜誌上的研究人員,由位於德克薩斯州的月球和行星研究所(LPI)領導的研究人員煞費苦心地將圖像拼接在一起,繪製出了地圖,詳細地觀察了這兩個世界,包括它們的山脈、山谷等等。
  • 為什麼月球和地球不是雙星系統,而冥王星和卡戎卻是雙星系統?
    目前對於冥王星和原認為它的衛星卡戎屬不屬於雙行星系統,科學界還有爭議。這是因為質心問題除了星球之間的比例大小,還受到距離的影響。木星的軌道質心也在太陽表面之外,它又不是一顆恆星,不可能與太陽成為雙星。所以這個雙行標準怎麼確定,還在斟酌中。  但至少已經確定冥王星與卡戎的質量相差不大,一個直徑2300千米,一個1180千米,這是太陽系中行星與衛星之間差距最小的。
  • 為什麼冥王星和冥衛一如此的不同?
    歷時九年多,長途跋涉了30億英裡(約50億公裡),新視野號探測器蹣跚著步子,終於來到了冥王星,我們也終於得以近距離地觀察了一次太陽系最外一層的世界,並且發現了以下幾個驚人的事實: (1)冥王星存在著由氮氣,一氧化碳和甲烷組成的大氣層;(2)冥王星存在著一顆巨大的近地軌道衛星——
  • 為什麼冥王星和冥衛一如此的不同?
    圖片來源:NAS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冥王星和卡戎西南研究所歷時九年多,長途跋涉了30億英裡(約50億公裡),新視野號探測器蹣跚著步子,終於來到了冥王星,我們也終於得以近距離地觀察了一次太陽系最外一層的世界,並且發現了以下幾個驚人的事實:(1)冥王星存在著由氮氣,一氧化碳和甲烷組成的大氣層;(2)冥王星存在著一顆巨大的近地軌道衛星
  • 冥王星衛星卡戎發現40年,其名字來自於一個美麗的意外
    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國天文學家克萊爾·湯博(Clyde Tombaugh)於亞利桑那州的羅威爾天文臺首次發現的。1978年,克裡斯蒂在美國海軍天文臺服役時,檢視拍攝到的冥王星的放大影像時,發現冥王星一邊側面有一個極輕微的凸起。
  • 古老的冥王星可能存在海洋,不確定是否有生命存在
    最近的兩項研究著眼於早期冥王星可能在其表面之下藏有海洋。儘管地下海洋的概念早於2015年已經提過,但對新數據的分析為這一想法提供了新的證據。熱啟動與冷啟動一項名為「 爆炸後不久的冥王星上海洋的相似性 」的研究使用了冥王星圖像來研究行星形成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冥王星是否會發冷,緩慢地聚集巖石和冰粒?還是在熱啟動時形成的速度更快,累積的熱量多於散失到太空的熱量?兩種情況都對冥王星是否有能力在冰冷的表面容納早期海洋產生關鍵影響。
  • 冥王星是如何抵禦太陽風?
    而說它之前我們先聊聊卡戎,卡戎是冥王星的衛星(但是2006年在布拉格召開的天文學會議上與冥王星同時被降級成為矮行星),距冥王星約19740km,卡戎於1978年被美國天文學家詹姆斯·克裡斯蒂發現,卡戎的發現使人類進一步的了解了冥王星。    卡戎在防禦太陽風方面充當了冥王星的先鋒,它形成了第一道防禦,即便是這樣。
  • -223℃的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冥王星:what can i say?
    冥王星存在了幾十億年,一直靜靜地圍著太陽轉。忽然,距離冥王星47.8億公裡遠、一個僅幾十萬年的生物大聲宣布:冥王星是第九大行星。沒想過一會,又傳來了一句:冥王星不是第九大行星。 冥王星:what can i say? 離經叛道、相當另類的冥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