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大學開發出可以背在甲蟲身上的超小型無線攝像機

2020-08-13 xiaoxiao落木

7月15號,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的《機器人》子刊上,發表了一項微型機器人領域的突破性研究。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重量只有0.25克的超小型的無線藍牙攝像機。並且分別使用了一款只有昆蟲大小的微型機器人,還有兩隻活蹦亂跳的真甲蟲背著這臺超小型攝像機,進行了實地拍攝測試。

下圖分別是這項研究裡面扛著微型攝像機的甲蟲、尺寸只有1.2釐米的微型攝像機器人,還有它們回傳的拍攝圖像。可以看得出,作為一款微型機器人,照片的拍攝質量還是不錯的。


不過,如果你經常關注科技進展,這些年各種關於微型機器人的研究,應該時不時也會聽說一些。有些研究做出來的機器人,可能比這篇論文中的還要小。而且這篇論文中的研究團隊,前幾年也模仿昆蟲的結構開發過幾款尺寸在釐米級別的微型機器人。

於是我們很自然就會好奇,這篇研究裡面的微型機器人究竟有什麼新的突破呢?——其實,關鍵就在「攝像」兩個字上。以往類似微型機器人的研究關注的,主要還都在關注如何實現一些基本的機械運動,以及基礎的無線通信功能上。這些研究的主要目的還是驗證一些前衛的設計思路,距離實用功能是比較遠的。

而這次的研究裡,科研人員是第一次把無線攝像功能集成了進來。並且通過藍牙連接手機APP就可以在120米的範圍內遠程遙控攝像機。整個攝像系統包括電池在內的重量,也成功控制在了1g左右。對一般的活體甲殼蟲而言,背負起來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再加上出色的電源管理技術,整個系統的工作時間可以達到1-6個小時。

透過這些數據相信你一定聽得出來,這次華盛頓大學開發的微型機器人,從功能到各項指標已經不只是一項腦洞大開的科研探索了,而是非常努力地朝著實用化的目標在進行整體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來組裝機器人的大部分元器件都是成熟的商用器件,在市場上都可以買到。更讓我們相信這種甲蟲大小的遙控攝像機器人未來走向產品化,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既然機器人上用的元器件大部分都可以上買到,這個項目產品化的可能性也很高,為什麼這會成為一個科研項目呢?這就要提到這項研究最了不起的地方了——那就是科研人員在非常苛刻的重量限制條件下,成功地為攝像功能對機器人進行了整體的設計和優化。下面我來具體解釋一下。

華盛頓大學的這支研究團隊,長期以來就有跟昆蟲合作的歷史。這次研究這臺微型攝像機器人的初心,就是希望上面的微型無線攝像機,能夠成功地背在一隻甲蟲的身上。這就意味著,整個攝像系統的總重量,最多也就是1g左右,而就這1g的總重量預算,其中的80%還得分配給一枚低功率鋰電池。也就是說留給微型攝像機的重量預算最多也就是0.2g左右。

由於圖像傳感晶片的能耗往往非常高,為了在剩下0.2g的預算中發揮出最好的攝像效果,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仿生設計的思路,模仿像蒼蠅這樣的一些昆蟲的視覺系統設計模式。

具體來說,就是只使用一塊小型的圖像傳感晶片,並且在這塊晶片的後面設計了一套微型機械臂系統,當需要拍攝某個角度的圖像的時候,通過類似蒼蠅轉頭的方式,把這一小塊晶片對準你想要觀測的區域。通過這種方式避免了維持一塊大型圖像傳感晶片的能量消耗。

同時,研究人員還在系統中設計了一塊小型的加速度傳感器,整個攝像系統僅在感受到加速度變化(也就是昆蟲發生運動)之後,才間歇性地開啟攝像頭一段時間,從而避免了攝像頭持續通電,延長了整個系統的待機時長。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通過降低攝像頭的拍攝幀率,選擇佔用資源較少的藍牙模塊等等很多種方式對整個攝像機模塊進行了整體優化,最終成功地把攝像機模塊除電池之外的總重量控制在了248毫克。把攝像機模塊搭載到研究人員之前開發的一款微型仿生機器人平臺上之後,以2.8克的總重量,成為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小的,可以遠程遙控並且具有攝像功能的機器人。

未來,如果這種只有甲蟲大小的攝像機器人果真能夠形成成熟的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成本可以非常低,可能最多也就是幾塊錢,不光可以應用在救災搶險、環保監測這樣的場景中,在國防領域,也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相關焦點

  • 美大學研發出可由甲蟲搭載的微型攝像機,可運作6小時!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發出微型攝像機,搭載在甲蟲上可將其拍攝的畫面傳送到智慧型手機裡。(網絡圖片)用昆蟲機器人監控敵方行動不再是電影畫面了!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發出微型攝像機,搭載在甲蟲上可將其拍攝的畫面傳送到智慧型手機裡,相關研究已刊載在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據報導,這款微型攝像機能以每秒5幀的速度傳輸黑白畫面,整個裝置的重量只有250毫克,是紙牌重量的10%左右。
  • 「龍騰網」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安裝在甲蟲背上的微型攝像機
    綁在甲蟲身上,以檢測視頻技術能達到多小的程度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00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這項技術來測試微型攝像機的能力。這款設備重約250毫克——大約是一張撲克牌重量的十分之一——以每秒1到5幀的速度向智慧型手機傳輸拍攝的視頻。
  • 最小無線可操控攝像機問世:可裝在甲蟲頭部,向手機實時傳輸視頻
    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小巧、高效的機器人視覺系統,該系統總重量只有 250mg,相當於一張卡片重量的 1/10。研究人員將其固定在活甲蟲的身上,並能夠以 1-5 幀 / 秒的速度向智慧型手機實時傳輸視頻。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 Science Robotics 上。
  • 背著相機的甲蟲登上Science子刊,它拍下了昆蟲界第一部Vlog
    因而,研究者首先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打造出一款適用於昆蟲搭載的可操縱攝像機?在該研究中,研究者設計出一種完全無線、動力自動化、機械可操縱的視覺系統。該系統用足夠小的形狀因子模仿昆蟲的頭部運動,可以安裝在活的甲蟲或類似大小的陸地機器人背部。對於昆蟲大小的機器人來說,無線視覺提供了豐富的環境形狀和紋理信息。這在大型機器人中很常見,但在資源有限的小型平臺上卻是一個挑戰。
  • 背著相機的甲蟲登上Science子刊,它拍下了昆蟲界第一部Vlog
    讓身長不足三釐米的甲蟲背上相機,這件事並不簡單。在人類看來最微小的攝像機,也足以壓垮昆蟲。因而,研究者首先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打造出一款適用於昆蟲搭載的可操縱攝像機?在該研究中,研究者設計出一種完全無線、動力自動化、機械可操縱的視覺系統。
  • 美科研人員研發新款微型攝像機 可裝在甲蟲背部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小巧、高效的機器人視覺系統,總重量只有 250mg,相當於一張卡片重量的 1/10。研究人員將其固定在活甲蟲的身上,能夠以 1-5 幀 / 秒的速度向智慧型手機實時傳輸視頻。
  • 他們給甲蟲戴上攝像機去看世界,這甲蟲視角也太刺激了!
    如今的科學技術可能還實現不了這個願望,但他們可以提前帶人類感受一下,身為一隻甲蟲是如何看世界的。說白了,其實就是給甲蟲帶上微型「GoPro」,然後以甲蟲的視角,看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至於選擇甲蟲作為實驗對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種蟲子不咬人……除此之外呢,甲蟲的個頭比較大,因為渾身布滿外骨骼,所以身體比較結實,抗折騰,也能背得動GoPro,首先是一塊小電池和一個藍牙晶片,這是GoPro的基礎,供電,把圖像傳給人類,大家不管是玩攝影,還是用手機自拍,大概都清楚焦距的重要性。到底是選拍近景比較清晰的鏡頭呢?還是選能看清遠景的鏡頭呢?
  • 美科研人員研發新款微型攝像機 可裝在甲蟲背部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小巧、高效的機器人視覺系統,總重量只有 250mg,相當於一張卡片重量的 1/10。研究人員將其固定在活甲蟲的身上,能夠以 1-5 幀 / 秒的速度向智慧型手機實時傳輸視頻。該系統可以通過藍牙裝置實時傳輸甲蟲第一視角畫面,通信範圍比足球場略大,為120米。
  • 安裝在甲蟲上的照相機拍攝昆蟲冒險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微型無線攝像頭,它足夠輕,可以被活甲蟲攜帶。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從這種昆蟲身上獲得靈感,創建了低功率的攝像系統。它的beet- cam可以每秒傳輸5幀低解析度的黑白畫面到附近的智慧型手機上。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機器人》雜誌上。
  • 美國防部操縱甲蟲當間諜 電子晶片植入甲蟲大腦
    電腦控制甲蟲運動    美國國防部DARPA的科研人員將一個微型的電子晶片植入甲蟲大腦,通過筆記本電腦實現無線遙控「間諜甲蟲」。據科研人員介紹,美軍計劃利用這種植入設備,通過刺激甲蟲的大腦來振動翅膀,控制甲蟲的起飛、飛行和降落等活動。這種設備是納米級的晶片,遙控者可以通過控制甲蟲一側或另一側的基底肌肉使翅膀振動,從而實現控制方向。
  • 莫爾斯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電報,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報
    莫爾斯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電報,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報摩爾斯電碼1832年,美國畫家莫爾斯(1791-1872)乘郵輪返回美國,旅途中他結識了一個叫傑克遜的電學博士。傑克遜向他介紹了電磁知識,莫爾斯完全被電迷住了。
  • 甲蟲發出綠光引誘飛蟻上鉤,網友腦洞:這一定是燃燒軍團的陰謀
    而在蟻丘的表面則生存中一種飛蟻的天敵—Headlight甲蟲。這種甲蟲就埋伏在蟻丘的外牆結構中,這是一種未成年的甲蟲。 我們有個成語叫「飛蛾撲火」是比喻自取滅亡的意思,其實億萬年來,夜晚活動的飛蟻之類的昆蟲都是靠月光和星光來導航,它們都有趨光性的本能。Headlight甲蟲就會利用發光引誘飛蟻上鉤,每到夜晚,這種甲蟲幼蟲探出了蟻丘洞口,發出綠色的光芒。
  • 從小學開始飼養 大二「甲蟲控」開起了網店
    如今養寵物的人很多,不過在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有個大學生喜歡飼養甲蟲。他不但是個骨灰級的甲蟲愛好者,還巧用自己的專業和甲蟲擦出了火花。在他寢室裡,幼蟲、成蟲、標本全部加起來,大約有上千隻甲蟲。和養其他的寵物不同,甲蟲和人類幾乎沒有交流,那麼,他是如何把甲蟲當成寵物養?樂趣在哪裡?從小學開始飼養甲蟲結合廣告專業製作標本他叫沈喆斌,是廣告專業大二學生。從小學就開始飼養甲蟲,他說,飼養甲蟲的樂趣就在於看著它一天天變化,這個過程給他帶來很大的成就感。
  • 科學家開發昆蟲專屬微型攝影機,透過手機可以「蟲蟲視角」看世界
    在本月15日的《Science Robotics》期刊發表了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科研團隊的文章:Wireless steerable vision for live insects and insect-scale robots。
  • ROHM推出超小型紅外LED非常適合VR/MR/AR視線追蹤應用
    ROHM開發出超小型紅外LED「CSL1501RW」,非常適合VR/MR/AR視線追蹤應用,ROHM的超小型LED「 PICOLED TM系列」中新增側面發光的節能紅外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