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學研發出可由甲蟲搭載的微型攝像機,可運作6小時!

2020-12-05 鑫原01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發出微型攝像機,搭載在甲蟲上可將其拍攝的畫面傳送到智慧型手機裡。(網絡圖片)

用昆蟲機器人監控敵方行動不再是電影畫面了!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發出微型攝像機,搭載在甲蟲上可將其拍攝的畫面傳送到智慧型手機裡,相關研究已刊載在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

據報導,這款微型攝像機能以每秒5幀的速度傳輸黑白畫面,整個裝置的重量只有250毫克,是紙牌重量的10%左右。雖然拍攝的圖像只有160 X 120像素,但它安裝在可以左右移動的機械臂上,因此可以掃描環境以獲得全景圖像。

為了節省電量,研究人員將攝像機改裝成只有在甲蟲移動時才會啟動,如此一來充滿電後就可運作6個小時。實驗結束後甲蟲沒有受到傷害,至少再活了一年。

研究團隊透過這次的實驗,製作了如同昆蟲大小的攝像機機器人,其透過振動的方式進行移動,每秒約可前進3公分,研究人員大讚這完全是世界上最小且功率自主的地面無線機器人。

當然,研發團隊也坦承微型攝像機機器人可能會引發新的監控問題,不過他們認為更重要的是把這件事放在公共領域進行討論,以便讓人們意識到其中的風險並得到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華盛頓大學開發出可以背在甲蟲身上的超小型無線攝像機
    7月15號,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的《機器人》子刊上,發表了一項微型機器人領域的突破性研究。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重量只有0.25克的超小型的無線藍牙攝像機。並且分別使用了一款只有昆蟲大小的微型機器人,還有兩隻活蹦亂跳的真甲蟲背著這臺超小型攝像機,進行了實地拍攝測試。
  • 美科研人員研發新款微型攝像機 可裝在甲蟲背部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小巧、高效的機器人視覺系統,總重量只有 250mg,相當於一張卡片重量的 1/10。研究人員將其固定在活甲蟲的身上,能夠以 1-5 幀 / 秒的速度向智慧型手機實時傳輸視頻。
  • 美科研人員研發新款微型攝像機 可裝在甲蟲背部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小巧、高效的機器人視覺系統,總重量只有 250mg,相當於一張卡片重量的 1/10。研究人員將其固定在活甲蟲的身上,能夠以 1-5 幀 / 秒的速度向智慧型手機實時傳輸視頻。該系統可以通過藍牙裝置實時傳輸甲蟲第一視角畫面,通信範圍比足球場略大,為120米。
  • 最小無線可操控攝像機問世:可裝在甲蟲頭部,向手機實時傳輸視頻
    現在,華盛頓大學的科研人員讓電影情節變成了現實。副教授 Shyam Gollakota 帶領他的團隊,在微軟獎學金和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設計了一款小到可以安裝在甲蟲背部的視覺系統,該系統可以通過藍牙裝置實時傳輸甲蟲第一視角畫面,通信範圍比足球場略大,為 120 米。為什麼會選擇甲蟲?是什麼啟發了工程師將機械裝置和活體生物聯繫起來?
  • 美國防部操縱甲蟲當間諜 電子晶片植入甲蟲大腦
    電子晶片植入甲蟲大腦,遙控昆蟲行動。一個微型電池和一個帶有收發器的微型控制器植入甲蟲體內。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甲蟲當間諜 身藏電子設備    美國防部研製,通過電腦控制甲蟲完成竊聽拍照任務    據英國媒體10月19日報導,日前,美國國防部防禦遠景研究規劃局(DARPA)宣布稱,他們成功在甲蟲體內嵌入特殊電子裝置,從而能自由操縱甲蟲使之成為新一代間諜工具
  • 喝甲醇的「甲蟲機器人」:重量不足1g,未來或可用於人工授粉
    近日消息,南加州大學一研究團隊在 Science 機器人子刊發表了一篇關於其最新研究成果「甲蟲機器人RoBeetle」的論文,並成功登上子刊封面。據悉,一作楊秀峰本科、碩士均就讀華科。這幾年,微型機器人、仿生機器人......等研究成果百花齊放
  • 喝甲醇的「甲蟲機器人」:重量不足1g,未來或可用於人工授粉!
    近日消息,南加州大學一研究團隊在 Science 機器人子刊發表了一篇關於其最新研究成果「甲蟲機器人RoBeetle」的論文,並成功登上子刊封面。據悉,一作楊秀峰本科、碩士均就讀華科。這幾年,微型機器人、仿生機器人......等研究成果百花齊放。
  • 微型機器甲蟲僅重88毫克 可拖動自身2.6倍重量物體
    機器人往往由電池和插頭插座供電,但是近日一種新型的甲蟲機器人有點不同。這種昆蟲大小的微型機器人(重量小於1克)靠甲醇運行,甲醇是溶劑和防凍劑中常見的一種醇類。工業酒精中含有的甲醇較高。這意味著以甲醇為動力的微型機器人不需要額外的外部電源,如電線或電磁場。因此,從理論上講,它們可以在保持其微小尺寸的同時,比電動機器人擁有更大的自主性。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設計了微型人造肌肉,可以像真的肌肉一樣收縮和放鬆。
  • 「龍騰網」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安裝在甲蟲背上的微型攝像機
    Scientists strapped a tiny camera to a beetle to test just how small video technology can getWed July 15, 2020科學家將一個微型攝像機
  • 微型偵察?好萊塢電影場景上演?科學家:我來實現它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據研究表明,現在科學家已經研究出可以安裝在甲蟲上的微型攝像機來拍攝東西了。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製造出了一個獨立的昆蟲大小的攝像機器人。這項技術甚至被很多人認為可以運用到未來戰爭的情報偵測。世界真的很神奇,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 科研人員研發出可快速製造微型機器人的膠質磁性噴霧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智能仿生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新宇研究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申亞京團隊合作,提出一種通用、可擴展、能應對不同場景的微型機器人製造方式——利用膠質磁性噴霧使無生命目標物體成為可控微型外骨骼。
  • 微型機器人裡程碑!喝甲醇的「甲蟲」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 | 信儀智東西8月20日消息,近日,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製造出了一個長15毫米、重88毫克,只有甲蟲般大小的微型機器人「RoBeetle」楊秀峰「RoBeetle」使用「人造肌肉系統」爬行、爬坡,還能在背上負載其自重2.6倍的物體續航2小時之久。
  • 深圳先進院等研發出可快速製造微型機器人的膠質磁性噴霧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智能仿生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新宇研究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申亞京團隊合作,提出一種通用、可擴展、能應對不同場景的微型機器人製造方式——利用膠質磁性噴霧使無生命目標物體成為可控微型外骨骼。
  • 背著相機的甲蟲登上Science子刊,它拍下了昆蟲界第一部Vlog
    近日,一項在甲蟲背部安裝相機的研究登上《Science Robotics》,為我們揭曉了這一謎題。通過了解自然界中昆蟲的視覺系統並做出取捨,研究者以平衡能量、計算量和質量的方式,為昆蟲規模的機器人設計出更好的視覺系統。讓身長不足三釐米的甲蟲背上相機,這件事並不簡單。在人類看來最微小的攝像機,也足以壓垮昆蟲。
  • 背著相機的甲蟲登上Science子刊,它拍下了昆蟲界第一部Vlog
    近日,一項在甲蟲背部安裝相機的研究登上《Science Robotics》,為我們揭曉了這一謎題。通過了解自然界中昆蟲的視覺系統並做出取捨,研究者以平衡能量、計算量和質量的方式,為昆蟲規模的機器人設計出更好的視覺系統。
  • 微型無線光電板或可幫助盲人復明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報導,植入眼部的微型「太陽能電池板」有朝一日將讓盲人重見光明,同時又無需連接醜陋的線路。全世界大約有1500萬人存在某種形式的失明。這些人致盲的原因往往是視網膜上的光感受器受到損壞,因此無法將視覺信息傳送給大腦。視網膜光感受器負責將射入眼中的光線轉化為電子脈衝。
  • 可探空觀測 我國學者研發微型二氧化碳檢測儀
    實際上,二氧化碳的作用並非僅僅只是溫室效應這麼簡單,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也同樣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就拿溫室效應來說,雖然過多的二氧化碳讓全球氣候、環境都發生了明顯改變,但也正是因為二氧化碳,才能將地球上的溫度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內,使我們能夠正常生存繁衍。而且,類似於二氧化碳的這些溫室氣體,攔截了大部分來自太陽的輻射,保護我們不受傷害。
  • 微型機器人:由雷射驅動,未來可用於顯微外科手術
    可重構的微型機器人,由電磁場遠程控制,可在人體內運動,進行給藥或者手術。創新近日,一項由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合作創造出了首個含半導體元件的微型機器人,它由標準的電子信號進行控制,而且能夠行走。這項合作由康奈爾大學物理系教授伊泰·科恩(Itai Cohen),物理科學教授保羅·麥克尤恩(Paul McEuen)以及他們的前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助理教授的馬克·米斯金(Marc Miskin)領導。
  • 他們給甲蟲戴上攝像機去看世界,這甲蟲視角也太刺激了!
    如今的科學技術可能還實現不了這個願望,但他們可以提前帶人類感受一下,身為一隻甲蟲是如何看世界的。說白了,其實就是給甲蟲帶上微型「GoPro」,然後以甲蟲的視角,看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至於選擇甲蟲作為實驗對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種蟲子不咬人……除此之外呢,甲蟲的個頭比較大,因為渾身布滿外骨骼,所以身體比較結實,抗折騰,也能背得動GoPro,首先是一塊小電池和一個藍牙晶片,這是GoPro的基礎,供電,把圖像傳給人類,大家不管是玩攝影,還是用手機自拍,大概都清楚焦距的重要性。到底是選拍近景比較清晰的鏡頭呢?還是選能看清遠景的鏡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