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給甲蟲戴上攝像機去看世界,這甲蟲視角也太刺激了!

2021-01-20 英國那些事兒

微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啦~



話說,從漫畫《哆啦A夢》裡的縮小燈,到電影《縮小人生》,從1989年的老電影《親愛的 我把孩子變小了》,到如今的超級英雄電影《蟻人》,很多人都很好奇,當人變得跟昆蟲一樣小,那他能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呢?如今的科學技術可能還實現不了這個願望,但他們可以提前帶人類感受一下,身為一隻甲蟲是如何看世界的。說白了,其實就是給甲蟲帶上微型「GoPro」,然後以甲蟲的視角,看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至於選擇甲蟲作為實驗對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種蟲子不咬人……除此之外呢,甲蟲的個頭比較大,因為渾身布滿外骨骼,所以身體比較結實,抗折騰,也能背得動GoPro,首先是一塊小電池和一個藍牙晶片,這是GoPro的基礎,供電,把圖像傳給人類,大家不管是玩攝影,還是用手機自拍,大概都清楚焦距的重要性。到底是選拍近景比較清晰的鏡頭呢?還是選能看清遠景的鏡頭呢?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們很久,問題的難度不亞於「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光線通過光圈,進入圖像轉換器,再通過藍牙,發送到人的智慧型手機上。這些東西雖然說起來有點複雜,但其實零件不算太多,裝起來也不算困難(對於科學家來說)。也正因如此,這一整套設備,重量被控制在248毫克。這是什麼概念呢,一張嶄新的1元人民幣,重量是750毫克左右,也就是說,三套設備的重量才相當於一張1元人民幣,也算是非常精巧了。看看測試圖,雖然還不是特別的清晰,但還是可以簡單地看清楚拍攝畫面的吧?通過剛才的測試也能看出來,雖然甲蟲相機可以看清面前的畫面,比如甲蟲在大馬路上看見一塊橡膠,科研人員也沒法猜,這到底是輪胎還是鞋底……為了更清晰地分辨拍攝畫面,科學家又在相機上裝了個機械臂。通過這個機械臂,相機可以左右轉30度,從而拍攝昆蟲面前60度的畫面。然後把一連串的影像,合成一張照片,這樣就能比較清楚地看到甲蟲能看到的風景啦。科學家們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還製作了一套視覺系統的加速器,通過這個設備,攝像機就可以保證僅在甲蟲移動時工作,這樣就更加省電了。科學家們試了一下,如果把GoPro裝在一隻比較懶的甲蟲身上,機器能運轉最多六個小時。因為他們沒有給出更多的拍攝畫面,我們現在也不能詳細地描述出,一隻甲蟲看到的世界是怎麼樣的。甲蟲每天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也太刺(危)激(險)了吧……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科學家們還計劃把這些攝像頭安裝在蒼蠅,飛蛾,蜜蜂,甚至鳥類的身上。(鳥類飛行時對體重有比較大的要求,所以有些鳥是沒法帶一般的GoPro的)那這樣的實驗一經公布,很多人在除了感慨科技進步之外,也對這項技術表示了擔憂,「作為研究人員,我們知道把實驗結果公之於眾的重要性。這樣人們才能意識到風險,也可以討論出一個更合理的解決方案。」人類可能永遠也無法避免陰暗的人用盡各種技術去偷拍,如今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明星、網紅分享Vlog記錄生活,如果有朝一日,我們能通過給昆蟲佩戴GoPro的技術,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我們熟悉的世界,發現不一樣的美麗景色。https://www.popsci.com/story/animals/beetle-cam/?utm_source=digg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5/44/eabb0839.full?ijkey=EHFaDBZJg6iDQ&keytype=ref&siteid=robotics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52&v=VwiHf2T9bLU&feature=emb_title

世俗絆我:道理我都懂但為什麼鴿子這麼大


夜空有最大密度的藍:甲蟲就沒有隱私嗎


卜冖一目:這個實驗成果的最終歸屬可能會是軍事


adonisjames_:想起了黑鏡的 黃蜂殺人…


可樂雞翅糖醋排骨喔:(每分錢都重如泰山)太有道理。


斯塔萬格和你的深冬:安到蒼蠅身上會看到💩嗎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正品包郵

夏季優惠團購進行中

各位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規則又進行了調整

事兒君也不得不跟大家求個三連

希望大家多多點擊「在看

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

與大家繼續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


相關焦點

  • 「龍騰網」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安裝在甲蟲背上的微型攝像機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這項技術來測試微型攝像機的能力。這款設備重約250毫克——大約是一張撲克牌重量的十分之一——以每秒1到5幀的速度向智慧型手機傳輸拍攝的視頻。資深作者希亞姆·格拉科塔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發明了一種低功耗、低重量的無線攝像系統,它可以用第一人稱的視角捕捉到昆蟲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也可以為小型機器人創造視覺效果。」0&39;&34;「視覺對於溝通和導航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如此小的範圍內做到這一點是極具挑戰性的。因此,在我們做這項研究之前,無線視覺還不可能應用於小型機器人或昆蟲上。」
  • 昆蟲間諜成真「甲殼蟲版GoPro」帶人類換個視角看世界
    在為蜜蜂設計了微型傳感器背包之後,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又把目光投向了甲蟲。據外媒7月16日報導,研究人員打造了一個先進的微型攝像機背包,安裝在了甲蟲的背上。,可以以1-5幀的速度拍攝視頻,並可旋轉60度,據研究小組表示,這個設備除了能給人創造一個有趣的視角之外,還能給未來的生物研究提供參考價值。
  • 昆蟲間諜成真 「甲殼蟲版GoPro」帶人類換個視角看世界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在為蜜蜂設計了微型傳感器背包之後,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又把目光投向了甲蟲。據外媒7月16日報導,研究人員打造了一個先進的微型攝像機背包,安裝在了甲蟲的背上。這個微型背包也被稱為是甲殼蟲版GoPro,內置了可操控的微型攝像機,可以以1-5幀的速度拍攝視頻,並可旋轉60度,據研究小組表示,這個設備除了能給人創造一個有趣的視角之外,還能給未來的生物研究提供參考價值。研究人員在甲蟲種屬中發現到兩種甲蟲,每種單次都能負重0.5克左右,於是他們製造了一個重量約0.25克的微型背包。
  • 美國防部操縱甲蟲當間諜 電子晶片植入甲蟲大腦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甲蟲當間諜 身藏電子設備    美國防部研製,通過電腦控制甲蟲完成竊聽拍照任務    據英國媒體10月19日報導,日前,美國國防部防禦遠景研究規劃局(DARPA)宣布稱,他們成功在甲蟲體內嵌入特殊電子裝置,從而能自由操縱甲蟲使之成為新一代間諜工具
  • 美大學研發出可由甲蟲搭載的微型攝像機,可運作6小時!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發出微型攝像機,搭載在甲蟲上可將其拍攝的畫面傳送到智慧型手機裡。(網絡圖片)用昆蟲機器人監控敵方行動不再是電影畫面了!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發出微型攝像機,搭載在甲蟲上可將其拍攝的畫面傳送到智慧型手機裡,相關研究已刊載在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據報導,這款微型攝像機能以每秒5幀的速度傳輸黑白畫面,整個裝置的重量只有250毫克,是紙牌重量的10%左右。
  • 《Metamorphosis》評測:用甲蟲的視覺去感受世界
    《Metamorphosis》評測:用甲蟲的視覺去感受世界30秒帶你看《變形記》優點:+自帶中文字幕,配音質量頗高+場景和BGM搭配相得益彰+令人新奇的探索方式,優秀的劇情故事缺點:-對於3D眩暈症患者極不友好-解謎難度偏低,關卡略顯乏味-目前價格稍貴宏觀的人類社會,微觀的昆蟲世界以昆蟲的視角去探索人類的世界是一番什麼樣的情形?
  • 華盛頓大學開發出可以背在甲蟲身上的超小型無線攝像機
    7月15號,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的《機器人》子刊上,發表了一項微型機器人領域的突破性研究。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重量只有0.25克的超小型的無線藍牙攝像機。並且分別使用了一款只有昆蟲大小的微型機器人,還有兩隻活蹦亂跳的真甲蟲背著這臺超小型攝像機,進行了實地拍攝測試。
  • 《變形記》(上)▏從甲蟲的角度看世界
    「我變成了一隻甲蟲。——卡夫卡《變形記》卡夫卡的《變形記》裡,銷售員格雷郭爾在睡夢中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變成了甲蟲後逐漸被人們拋棄的故事。當他變為甲蟲後仍然在想自己的工作,想著自己應該為了家庭生計奔波勞碌,想著自己應該如何應對員工主管,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當他變為甲蟲也無法放下自己身上的擔子,他變為甲蟲的巨大又使他感到沉重的軀體是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壓力的具象。他蟲的外形讓他和這個社會逐漸隔絕再被自己的親人甚至這個世間所拋棄,出於對家人的愛與對這樣情況的無奈和絕望致使他逐漸走向死亡。
  • 美科研人員研發新款微型攝像機 可裝在甲蟲背部
    研究人員將其固定在活甲蟲的身上,能夠以 1-5 幀 / 秒的速度向智慧型手機實時傳輸視頻。該系統可以通過藍牙裝置實時傳輸甲蟲第一視角畫面,通信範圍比足球場略大,為120米。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小巧、高效的機器人視覺系統,總重量只有 250mg,相當於一張卡片重量的 1/10。
  • 甲蟲 是外星人?!
    許多失眠的人以為那是流星,紛紛從床上爬起許願。就在那晚,正在巡邏的警察隊員發現了一顆隕石。但是他們以為是一般的石頭就沒有太在意。在那之後的三天夜晚,一名正在剃鬍須的男子被殺害,案發現場就是那天晚上發光物體墜落的地點附近。緊接著,接二連三地發生了一系列離奇的殺人事件。被害人都是在使用電器的時候被殺害,手法不能理解。
  • 淺談甲蟲飼養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我花費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潛心研究甲蟲,並且用五十年的光陰換來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養蟲經驗,所以我認為這六十多年的努力並不是白費的,希望能夠給入門讀者帶來我這七十年研究出的精華!儘管這八十年的研究很辛苦,對於我來說還是很快樂的,雖然我只是一個十六歲的甲蟲愛好者。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指教,提出我的不足。謝謝各位。
  • 蟻人第一視角了解一下?
    在《蟻人》這部電影中,蟻人能夠縮小後騎在一隻昆蟲上飛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能安放在昆蟲身上的無線操控攝像系統。它讓每個人都能有機會一睹蟻人視角的世界。攝像機固定在一個能旋轉60°的機械臂上,每秒會向智慧型手機傳輸1-5幀畫面。這足以讓觀察者輕鬆跟蹤一個移動對象,並收集高解析度全景影像。
  • 可以變色的世界上最強壯的生物——大力甲蟲
    大力甲蟲與普通甲蟲的對比近日比利時研究人員公布了對「大力甲蟲」(the Hercules Beetle)的最新研究成果,解釋了這種世界上最強壯的生物竟然可以改變外殼顏色的一些基本原理「大力甲蟲」多生長於南美洲雨林地區,如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與巴西等地。為世人所驚異的是它可以輕而易舉的抬起850倍於其體重的物體,號稱世界上最強壯的生物。但是科學界發現其外殼顏色竟然也可以隨著周圍環境溼度的變化由綠變黑,正是源於此,科學家對大力甲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與探索。
  • 來感受蟻人視角:裝在昆蟲背上的GoPro,僅重0.25克
    而現在,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微型無線可操控攝像機,它也可以搭載在昆蟲身上,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蟻人眼中的世界。這個攝像頭安裝在一個可以旋轉 60 度的機械臂上,以每秒 1 到 5 幀的速度向智慧型手機傳輸視頻,允許觀看者捕獲高解析度圖像、全景拍攝或跟蹤移動的對象,且消耗最小的能量。
  • 安徒生童話:The Beetle 甲蟲
    「你看這兒的花開得美麗不美麗?"一隻在附近飛來飛去的小瓢蟲問。他那紅色的、像盾牌一樣硬的紅翅膀上亮著許多黑點子。"這兒是多麼香啊!這兒是多麼美啊!」「我是看慣了比這還好的東西的,"甲蟲說。"你認為這就是美嗎?咳,這兒連一個糞堆都沒有。」於是他更向前走,走到一棵大紫羅蘭花蔭裡去。這兒有一隻毛蟲正在爬行。「這世界是多麼美麗啊!"
  • 樂清小夥深山養甲蟲 建國內首屈一指的甲蟲養殖館
    目前,他們在周圍的深山中已找到17個品種的甲蟲。  記者隨劉海東進入養蟲室,一股菌絲混合著昆蟲的氣味撲鼻湧來,眼前的貨架上整整齊齊碼放著上千隻塑料盒,每個盒子上貼著醒目的黃標籤,寫著蟲子的種類與學名。而每一隻盒子代表一隻甲蟲一生的家。  「有成蟲,有幼蟲,還有蛹。」黃賽打開了一隻盒子,拿了一隻碩大的長戟大兜蟲放在手背上。
  • 甲蟲飼養記
    顧名思義,甲蟲是一種很硬的昆蟲,它們的前翅骨化為鞘翅,這也是為什麼甲蟲被稱為鞘翅目Coleoptera(coleus=鞘,ptera=翅)。它們是昆蟲綱物種最多的目。所有的甲蟲都是完全變態,也就是說所有的鞘翅目昆蟲在一生中都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佔地小,不需要經常照顧,骨骼驚奇,耐折騰,愛打架。
  • 甲蟲月裡話甲蟲
    全世界大約有275000種甲蟲,而且每年都有新的種類出現。在昆蟲世界裡,甲蟲是最大的一個家族,約佔昆蟲總數的40%。多數甲蟲長有硬殼,它們有發育不全的翅膀,靈活的腿,以及貪婪的嘴。每年一到火熱的七月,眾多的甲蟲便登臺湊趣。有的在水裡爬行,有的在林中散步,有的在田邊飛旋。七月,也被稱為甲蟲之月。
  • 中國最大甲蟲飼養基地在麗水
    這些甲蟲好大!這麼粘人嘛!這是你平時了解的甲蟲麼?戳一下播放按鈕,聽甲蟲狂人黃賽為你細細道來。念書的時候,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印象很深,那個能夠一整天趴在草地上,觀察各類小蟲子的法國昆蟲學家。也讓我思考一個終極命題:為什麼我們這麼不待見甲蟲?黃賽有一個夢想:收集1000種甲蟲,帶著它們去移民。如果人類拓展地外空間,那一定要讓這些美麗的物種再次繁衍生息。黃賽是誰?
  • 甲蟲飼養中常見的~~~蟎蟲
    棲息躲藏在甲蟲成蟲鞘翅內外、翼腋下、關節等區域。在甲蟲幼蟲身上以角質組織和淋巴液為食,在宿主叮刺吸吮時,先以螯肢爪倒刺入皮膚,然後注入涎液,使宿主組織受溶組織酶的作用,上皮細胞、膠原纖維及蛋白發生變性,出現凝固性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