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經典作品將唱響(圖)

2020-12-01 搜狐網

  本報電 武警文工團將於10月2日在北京中山音樂堂推出交響合唱音樂會《東方紅》,由武警文工團團長鄭健指揮,120人組成的合唱團和交響樂團將再現《東方紅》中的34首經典歌曲。

  1964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以其豪邁磅礴的氣勢和雄偉壯闊的場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次與觀眾見面,舞臺上聚集了當年最著名的藝術家。交響合唱《東方紅》雖然沒有舞蹈場景,卻增加了交響樂伴奏,以獨唱、重唱、伴唱、合唱等形式進行嶄新表現,彰顯了傳統民歌的美感,對歌曲也重新配樂。

  鄭健介紹,第一次出現交響音樂會版《東方紅》是1997年,當時鄭健和3位老一代指揮家分別擔任指揮,其中秋裡、徐新和聶中明都參與了原版舞蹈史詩《東方紅》。現在的交響音樂會《東方紅》與舞蹈史詩相比,音樂替代舞蹈佔了第一位,完整再現《東方紅》、《北方吹來十月的風》、《農友歌》、《就義歌》、《西江月·井岡山》、《八月桂花遍地開》、《團結就是力量》等歌曲,還增加了《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和《國際歌》3首歌曲,尤其是對《國際歌》音樂進行了重新處理。

  (羅穎)

相關焦點

  • 原創MV《唱響東方紅》《再唱東方紅》《星球》獻禮第5個中國航天日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731期】 向「東方紅一號 《唱響東方紅》
  • 音頻|迎接建黨100周年 紅色佳音 東方紅 太陽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音頻製作:李和晴紅色佳音,唱響經典。今年的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紀念日。我想起這樣一首歌:「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一曲《東方紅》,唱響了半個多世紀,用樸實的語言唱出了人民群眾對偉大領袖毛澤東及其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深情。這首歌的背後有一個怎樣的故事呢?1942年陝北一個冬日的早晨,佳縣張莊村農民李有源早早就起來了,他挑起一副糞擔,向縣城走去。
  • 「金牌歌唱家」西安站 經典組曲傳承紅色文化
    合影  7月18日,楊光、薛皓垠、張大偉、宋委、郝萌、蔡佔科等數位「金牌歌唱家」們攜一場高品質強陣容的「東方紅中國夢中國金牌之夜全國巡迴音樂會」來到秦嶺之北,大雁塔之下-古都長安(今西安),在西安音樂廳唱響「中國夢
  • 佳縣:發展「五好」電商扶貧模式 《東方紅》故鄉唱響了致富歌
    佳縣是革命老區,是歌曲《東方紅》的故鄉、國家呂梁片區貧困縣。近年來,佳縣不斷深化「五好」電商扶貧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以電商示範縣為支撐,以貧困戶依靠電商實現增收」的電商扶貧路徑。佳縣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示範縣項目建設及電商扶貧工作,同時將電子商務作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推動工作落實。
  • 毛澤東誕辰111周年 《東方紅》重現六大經典
    》重現六大經典 2004年12月17日 09:41 》,將以大型交響樂伴奏,大屏幕舞蹈重現的方式,於今明兩天在世紀劇院上演。
  • 《東方紅》誕生幕後:周恩來堅持不寫南昌起義
    老歌新曲唱遍大江南北  《東方紅》不但生動演繹了許多經典歌舞作品,同時推出了一批深受人民喜愛的新歌新曲。《讚歌》、《毛主席祝您萬壽無疆》、《情深誼長》、《遊擊隊歌》、《二月裡來》、《南泥灣》等一批革命歌曲迅速唱遍大江南北。
  • 《東方紅》是怎麼誕生的
    > 51年前,為迎接新中國成立15周年,文藝界獻上了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它被後人讚嘆為「20世紀華人音樂舞蹈經典」。張燈又結彩,張燈又結彩,光輝燦爛閃出新世界…… 親身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老同志們,看後讚不絕口 經過緊張的創作,劇本成型了,空政文工團將它暫定名為《光輝的歷程》,並將劇本送給了劉亞樓。 隨後,空政文工團開始憋著一股勁加班加點排練。1961年「八一」建軍節前夕,《人民日報》等報紙都刊登了《光輝的歷程》即將公演的海報和消息。
  • 紅色經典《東方紅》 歌曲簡介
    《東方紅》(陝北民歌)李有源、公木詞,李渙之編曲,是當年陝甘寧邊區新民歌的代表作。這首最早在陝北傳唱的歌曲以樸實的語言,唱出了人民群眾對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及其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深情,歌詞簡單,情感真實,旋律好記,因此流傳極廣。  這首民歌原為陝北民歌《騎白馬》。
  • 20張老照片回顧東方紅一號研製歲月
    雄壯的《東方紅》樂曲通過廣播電臺的電波響徹神州大地,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讓我們通過20餘張經典老照片,回顧東方紅一號從設計到發射的難忘歲月。▲ 工作人員正在對衛星進行測試。
  • 揭「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十大數字奧秘(圖)
    圖為工人正在研發「東方紅一號」衛星  由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創意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堅守航天夢》以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真實歷史為背景圖為「東方紅一號」衛星  緣何歷經12年探索?  不過,由於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東方紅一號一度被要求設計得更胖更重。因為當時東方紅一號衛星上還攜帶樂曲《東方紅》,東方紅一號衛星被要求讓普通收音機直接收聽到東方紅一號衛星播發的《東方紅》樂音,這就需要在衛星上安裝大功率發射機,但那將使衛星的重量超過1噸,這對於當時中國火箭的運載能力來說是不可行的,這一方案最終被否決。
  • 第二屆世界大河歌會將在渝舉行 全球歌者唱響長江三峽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5日17時訊(記者 舒婷)今(15)日下午,第二屆世界大河歌會暨「百萬遊客打卡萬州遊三峽」大型旅遊活動新聞發布會召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第二屆世界大河歌會將在渝舉辦,今年7月至11月期間,將開展短視頻大賽、區縣廣場音樂會、電視直播晚會等系列活動,邀全球歌者唱響長江三峽。
  • 大型音樂史詩《東方紅》 獻禮建黨百年
    新華社電(記者史競男) 大型音樂史詩《東方紅》12月26日晚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奏響,並拉開巡演序幕。著名指揮家鄭健將執棒保利天歌交響樂團與北京音協合唱團,以交響樂、合唱、獨唱、重唱、詩歌朗誦等形式,為觀眾重現紅色經典。
  • 中國航天日:永遠的東方紅 不朽的航天魂!
    「東方紅一號」衛星從出生便站到了一個高起點上,衛星總重173公斤,超過了前4個國家發射的第一顆衛星的總重量之和。我國用「長徵一號」火箭成功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入近地點439公裡,遠地點2384公裡軌道上,比美蘇發射衛星的軌道都要高,並且一直到今天還在軌道上飛行。歷史永遠記住了這一天!50年過去了還有人認識它嗎?
  • 《東方紅》誕生與傳唱背後的撲朔迷離
    當地曾傳聞:當年李有源把《東方紅》的詞曲配好後,先教給了他的侄子李增正。1943年春節,張家莊秧歌隊到佳縣演出,天生一副好嗓子的「傘頭」李增正第一個在公眾面前演唱了《東方紅》,成了《東方紅》最早的傳唱者。隨著日後《東方紅》的唱響,李有源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以至於當時不少媒體不惜筆墨地撰寫其「創作情結」。
  • 「清風徐來 徐兆仁和他的學生們」中外經典作品音樂會大獲成功
    6月10,哈爾濱大劇院,「清風徐來——徐兆仁和他的學生們」中外經典聲樂作品音樂會如約舉行,藝術家們的激情獻唱令觀眾如沐春風,心曠神怡。藝術家們各展歌喉,各領風騷,聯袂上演了諸多中外經典曲目。悲戚感傷的《松花江上》、熱情奔放的《一杯美酒》、飽含深情的《那就是我》、經典二重唱《你是我,我是你》……每一首作品都被演繹的惟妙惟肖、淋漓盡致,聲樂藝術的美妙和精彩在這裡得到了極致體現。
  • 傳播雲南民族文化 新經典學院派油畫作品展將走進深圳
    1月10日至2月10日,「當七彩雲南遇到深圳深業上城」新經典學院派油畫作品展將在深圳開展。屆時,公眾可免費觀賞88幅油畫佳作,看文藝復興油畫技法遇上雲南少數民族文化時,所擦出的炫麗火花。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孫兆福作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張永金作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音遊聯動激發無限可能 神武鹿蜀音樂人唱響國風最潮音
    華為音樂聯合多益網絡旗下經典IP《神武4》舉辦的「鹿蜀計劃」全球國風音樂原創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恰逢「神武」系列遊戲舉辦十年歡慶盛典——「神武十年歡慶盛典」,鹿蜀音樂人也前來盛典登臺獻唱,驚豔開嗓,唱響國風最潮音。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潘學勤作品賞析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