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的遷轉由來,以及中央政府官員的升遷演變過程,有何影響

2020-11-23 歷史文學君

導語:郡守的遷轉由來,以及中央政府官員的升遷演變過程,有何影響

郡守的遷轉,是研究郡守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郡守的來源、郡守卸任後的去向以及郡守因何而遷轉,都能從側面反映出當時中央政府的政策及其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由中央文官出任郡守由中央文官任郡守的有 26 例:鍾毓、王肅、嚴苞、程曉、劉靖、張緝、溫恢、杜恕、鄭渾、顏斐、劉劭、裴潛、韓宣、王觀、胡質、傅嘏、王基、龐淯、高堂隆、牽招、李勝、沐並。

這 26 例中,除了王肅由第三品、中二千石的光祿勳徙為第三品、二千石的河南尹外,其他 25 例的俸祿都由二千石以下(比二千石、千石、六百石、四百石)增為二千石。所以說,中央官到地方任郡守,是中央官升遷的一個重要途徑。表面上,中央官員遠離了最高權力中心,但就他們所擔任的官職來看,不僅俸祿得以提高,而且郡守掌握了一郡的財政、軍事大權,無論從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都是十分有利的。

中央政權和地方政權的矛盾尖銳,經歷了東漢末年的動蕩,皇權的衰落,地方政權的強大使得中央統治者非常重視對地方政權的控制,而所以大量的派自己的近密之臣去掌握地方政權,以達到維護統治的目的。從側面反映了郡守在當時的地位之重。同時,挑選天下賢能之士,先擔任尚書、散騎等內官,然後出任地方長官,也是統治者的用人之道。

由將軍府屬吏遷郡守以將軍府屬吏升遷郡太守的有 2 例:鄧艾以第七品的參軍事遷南安太守;王基以第六品的大將軍從事中郎遷安豐太守。其實二人在進入將軍府之前都曾擔任治民之官。鄧艾在任徵西軍事之前,擔任尚書郎(四百石、第六品),主管農部。政績斐然,「正始二年,乃開廣漕渠……資食有儲而無水害,艾所建也。」後因對蜀西南戰事,便讓鄧艾從中央官轉為參徵西軍事,出任南安太守,鎮守西南,並配合徵西將軍郭淮參與對蜀作戰。王基在任從事中郎之前曾擔任安平太守(二千石、第五品),後因公事去官。安豐郡與吳接壤,軍事地位顯著,所以曹爽先請王基為將軍府屬吏,後派出為安豐太守,鎮守東南。

從二人的仕途經歷看,擔任將軍府屬吏,只是藉助戰爭作為一塊跳板,真正的目的是出任「劇郡」,鎮守一方。正因為他們曾經具有一定的治民經驗和政績,所以才有資格從將軍府屬吏遷為郡太守。

平遷為郡平遷為郡守的共 11 人。司馬芝、李勝、劉靖、鄭渾、顏斐、盧毓、孫禮、徐邈、胡質、任嘏、鄧艾。郡守平遷的原因有三種。第一,以政績或軍功遷。鄭渾任陽平、沛郡二太守時「郡界下溼,患水澇,百姓飢乏。渾於蕭、相二縣界,興陂遏,開稻田。……比年大收,頃畝歲增,租入倍常,民賴其利。」治民有方、政績斐然,所以遷為山陽、魏郡太守。孫禮任琅琊太守時,「從大司馬曹休徵吳於夾石」,有軍功所以遷陽平太守。第二,皇帝或者當權者的恩寵。任嘏累遷東郡、趙郡、河東太守主要由於「嘏為人淳粹凱弟,虛已若不足,恭敬如有為。……(文)帝嘉其淑慎,累遷東郡、趙郡、河東太守。」鄧艾由城陽太守遷為汝南太守是因為大將軍司馬景王新輔政,對鄧艾比較重視。第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像劉靖、徐邈、胡質等郡守的遷轉,史書中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遷轉原因,但是從他們做官經歷可以看出他們都是為官清廉、頗有業績的。所以他們的遷轉應該是作為成功典範去造福四方。

由縣令升遷為郡守曹魏時期,縣大者置令,千石,第六品,隸屬於二千石、第五品的郡太守管轄。由縣令遷為太守的有 4 例:賈逵、倉慈、惠陽、李勝。這四例中的三個縣都是當時非常重要的、規模較大的縣,而遷往的郡也是當時非常重要的郡。所以說需要同時具備這兩點,縣令才有機會升遷為郡守。

去職後的官員起家為郡守由去職後的官員起家為郡太守的有 5 例:杜恕、傅嘏、王基、文欽、州泰。官員去官以後,就成為一般的庶民。但從史料中可以看出,只有有過為官經歷的,免官或者去官後一般才會再度進用。就起家為郡太守的官員來說,最好是去官之前曾擔任太守一職,這也反映了當時典民人才的缺乏。

州刺史左遷為郡守,由典農中郎將和典農校尉遷為郡守,由將軍等武官遷為郡守。

相關焦點

  • 起於草莽終於王權:中古時期的英國郡守,承上啟下的地方命官
    一、諸侯退位郡守為王——盎格魯時期的郡守架空了諸侯成為地方主要官英格蘭本來與歐陸隔海相望,但是在公元43年的一個晚上,為了帝國有一個新的行省的克勞迪烏斯第一次領著歐洲的精兵登上了不列顛群島,在數十年間徵服了布列吞人。羅馬的入侵給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傳來了不一樣的內容:英格蘭自此有了行省制度、教育、官員等等。
  • 在古代,給夫人畫眉,是一件影響升遷的大事!太離奇!
    西漢自立國到滅亡兩百餘年間,京兆尹換了許多人,但其中,真正稱職的且工作有成效的卻僅有趙廣漢、張敞、王尊、王章、王駿五人,後人稱他們是「前有趙張,後有三王」。趙廣漢既有魄力又有能力,是一位十分優秀、很得人心的京兆尹;但他為人過於張揚狠辣,最終還是被漢宣帝下令腰斬了。這事我們曾聊過,這裡就不再贅言。那麼,同為優秀的京兆尹的張敞,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 中國「邪教」的由來與演變
    愚夫愚婦,轉相誑誘,聚落田裡,皆樂其妄」。釋宗鑑更是認為,白蓮宗與摩尼教、白雲宗三者「皆假名佛教以誑愚俗……愚民無知,皆樂趨之,故其黨不勸而自盛。甚至第宅姬妾,為魔女所誘,入其眾中,以修懺念佛為名,而實通姦穢,有識士夫,宜加禁止」。按他們的立場來看,白蓮宗顯系邪教、異端。
  • 官員搞迷信那些事:為升遷修橋 因風水3次重建噴泉
    這下子,整個單位都知道這是因為信奉風水導致的,影響非常惡劣。說到底,在這些熱衷於搞封建迷信活動的官員心中,對個人享受以及「官運亨通」的渴望,使得他們喪失了理智。可能也有人會提出,封建迷信是不是算官員個人的喜好,只要別影響工作也無妨?其實不然,《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規定:第五十九條組織、參加會道門或者邪教組織的,對策劃者、組織者和骨幹分子,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 檔案證明歷世達賴喇嘛都是經中央政府認定、冊封
    「達賴」是「嘉措」這一名字的對譯,在蒙語中又有「大海」的意思;「喇嘛」則是藏語「大師」的意思。所以,達賴喇嘛既有「嘉措大師」之本意,又有學問淵博如海的大法師之喻意。    「不過這時,這一稱號還只是私人間的尊稱,而不具有政治和法律意義。」楊冬權說。
  •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專家析沙塵天氣演變過程 上升氣流影響沙塵強弱
    本報訊(通訊員周名揚)北京市專業氣象臺的預報員們幾年來通過對大量大風沙塵天氣的演變過程分析,發現一個怪現象:在沙塵天氣多發的春天,同一地區颳大風時有時會天空沙塵瀰漫,有時卻是藍天白雲。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通過研究,氣象專家們發現,上升氣流是影響到沙塵天氣強弱的重要因素。
  • 歷史上春節的由來以及演變
    關於上古祭祀的甲骨文魏晉時期有了爆竹,當然這個跟現代的鞭炮完全是兩回事。第二天,年來了,大家便把鞭炮一起點燃,鞭炮的聲音嚇跑了年.以後,人們年年的除夕都放鞭炮,年再也不敢來了.現在,人們放鞭炮,有闢邪,吉祥,保平安,喜慶,招財之意.二在五代後蜀年間有了春聯這個過年必不可少的吉祥物。第一幅春聯的撰寫者考證應該是後蜀太子題寫的「天地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 人類的進化到底有何秘密?演變過程中,為何還保留了鬍子?
    人類的進化,到底有什麼秘密呢?為何會有鬍子留了下來?在我們的進化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拋棄了很多原有的身體構造。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可以知道人類的祖先,其實並不是神話中的女媧,而是一種渾身是毛的猿類。
  • 城市會往何處去:東京都市圈空間結構演變的制度邏輯與啟示
    在規劃領域,索倫森等學者運用歷史制度主義分析日本城市規劃歷史的演變,以及規劃作為一種制度如何影響的土地產權。社會學制度主義強調治理實踐的社會構建主義和關係視角。、組織結構的改變,而產生的重塑規則作用,以及由此對於空間結構所產生的影響。
  • 加拿大為何強制因紐特人北遷定居北極群島?
    ,北遷從根本上影響,並將繼續影響因紐特人的生活方式。伊努克爪克當時已經是一個擁有學校,護理站,貿易商店,警察局,氣象臺,廣播臺以及教堂的成熟社區。部分因紐特人家庭仍然保留了原有的生活習慣,在社區周圍打獵和釣魚。1953年,聯邦政府的官員描述了北部地區生活條件的改善情況,以及豐富的野生生物供狩獵。事實上,官員們與因紐特人的溝通出了偏差。官員們誤認為這些家庭是自願北遷的,並且許諾他們可以在兩年後返回原來的社區。
  • 唐朝官員一年有將近一小半時間都在休息
    那麼一年中旬假有36天,可以得出官員每年休假的時間起碼在70天以上的結論。而現代社畜的我們在實行雙休日以前,每年的星期天加上法定假日也不到60天。韋應物任比部員外郎時曾經有詩《授衣還田裡》:「公門懸甲令,斡濯遂其私。晨起懷愴恨,野田寒露時。氣收天地廣,風悽草木衰。」由此可知,京官也享受授衣假。放假前,還會出通告,貼在衙門大門口專門的位置上。在校學生也同樣享受田假和授衣假的待遇。因為這些人比官員更需要這種假期回家參加農忙。「諸學生通二經、俊士通三經以及第而願留者,四門學生補太學,太學生補國子學。
  • 組圖:海陽小紀鎮有個北鬥山村,名字由來與北鬥星有關
    北鬥山這個名字,聽上去總感覺與「北鬥星」有什麼關係,它到底有何由來呢?北鬥山村位於一條山坳當中,進村要從朱小線(朱吳到小紀的公路)附近的陳家疃村轉彎。村莊有兩百多戶人家,房屋沿著山坡走勢建立。北鬥山是一個姜姓聚居的村莊,根據海陽地名資料的記載,清代姜姓從駒鳳頭村遷來建村,因村莊北面有七座山頭,山勢相連,排列的形狀類似北鬥七星,故此命名。
  •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漢字在我國的地位自然不用說,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漢字嗎?現今的漢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國的歷史上,漢字是如何產生和演變的。龜背記事漢字的起源自古以來就有「進而研究形象記事從而逐漸有了象形文字。但這裡有個問題提出來那就是為什麼傳說中只有蒼頡夠聰明,而沒有其他的聰明人也一同造字?其實按照中國傳統說法應該是上天派下來為原始人類提高生活技能而傳授的文化知識,為了當時的人可以接受而首先使用象形文字,然後逐漸演變成現代的文字。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銅器上的文字。
  • 官員迷信並不代表缺少科學素養
    ,但像中國科協這樣的權威機構統計出官員迷信的權威數據,還是第一次見到。據《京華時報》近日報導,中國科協在成立5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2007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有2%的領導幹部心存迷信,相信求籤、祈求神靈保佑等。    雖然身邊有大把的迷信官員「現身說法」,雖然我對迷信的官員只佔2%心存疑慮,但大體上講,我是相信權威的,姑且就採信中國科協發布的這個數據吧。不過,我對中國科協將官員心存迷信與其科學素養掛鈎則持保留態度。
  • 《美食的演變》從茹毛飲血到款款經典,葷素並舉的演變過程
    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須真材實料,還要去雜選優,精心烹飪才會成為美味佳餚,烹飪的方法有很多的種,根據地域的不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烹飪技術,今天我給大家主要講的是,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烹飪演變,關於我們中國飲食文化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如果從遠古時期的傳說說起,有人依據黃帝製造釜甄.
  • 「鞍山第一美臀」女局長劉光明下馬,公款50萬做臀部整形,一路升遷全靠睡
    大家應該都清楚,在國家頒布了相關法律規定並且嚴厲實施開始,國內各地被查處下馬的貪官汙吏有很多,這一些貪官基本都是利用自己的權利來大肆的收斂錢財,而且不光喜愛錢財,對於美色也是非常的沉迷,在很多的貪官被調查的時候,他們的背後總會有那名幾名情婦,而且對於女性貪官,他們除了對錢的喜愛就是對權利以及自己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