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BEAM:全球首款「智能」自行車頭盔,正式上線

2021-01-08 雷鋒網

中國號稱「自行車王國」,自行車運動在國內還是非常普遍,這種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讓不少人都覺得很不錯,甚至有些人已經把它當成了健身和塑形的手段之一,而不少達人都喜歡隨身帶著計步器一類的設備,希望能夠統計自己在運動的時候心跳,脈搏等數據。不過有些產品並不能完全反映身體的狀況又或者是佩戴不方便的,所以如果可以全部集合在自行車頭盔裡面自然就是極好不過了。(智駕,微信公眾帳號【smartrides】)

一家專為戰鬥機飛行員、太空人和特種部隊打造生物傳感技術的公司就將觸角伸向了該領域,造出了號稱全球第一款的「智能」自行車頭盔。該可穿戴產品內置實時心率監測器、卡路裡計算器、藍牙連接等科技。該公司就是LifeBEAM,它的LifeBEAM頭盔誕生於一個Indiegogo項目,相比早期版本進行了調整,加入了「航天級別」的心率和卡路裡測量功能。那些功能僅依靠該頭盔即可實現,無需諸如胸帶的配件來幫助讀取那些數據。 

在頭盔的內部擁有一個耐汗的光傳感器緊貼使用者的頭部,同時在後腦勺的位置是是一個數據收集的裝置,它還可以把收集到的身體信息傳輸到與之連接的智能設備上,在智能設備上就會針對數據進行分析,你就可以得到你身體的實時信息。

LifeBEAM頭盔已經在美國時間9月28日在官網上正式開售,面向全球50個國家。它帶有LifeBEAM與特種部隊共同在各種不同場景、溫度和條件下測試過的傳感器技術。據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奧姆利·約夫(Omri Yoffe)稱,該頭盔經過了一系列極為困難的條件下的測試。(智駕,微信公眾帳號【smartrides】)

「測試結果表明,它是一款任何氣候條件下都可以使用的設備,重量很有競爭力,設計上也很不錯。」約夫指出,「不管是休閒的騎車一族還是職業自行車運動員,該設備都有助於他們取得最好的訓練和比賽成績。」

「這款頭盔特別受那些想要可靠而又無侵擾性的心率傳感器的騎車者歡迎。因為,對於騎車者和山地自行車騎手來說,戴著監測胸帶會不舒服,很麻煩,在艱難條件下也不穩定。此外,LifeBEAM頭盔也不會為用戶所察覺,不會造成幹擾。」 

據該公司稱,該頭盔電池續航能力強,普通的騎車者充一次電可一個月每周使用三四次。此外,該產品的頭帶和經過重新設計的外殼會給用戶帶來更加舒適的體驗,可提供更加準確的心率數據,其運作不會受到用戶的動作、汗液或者惡劣天氣的影響。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全球首款搭載5G模組防爆AR智能頭盔,搭載北鬥定位和高性能國產AI晶片
    打開APP 全球首款搭載5G模組防爆AR智能頭盔,搭載北鬥定位和高性能國產AI晶片 映維網 發表於 2020-11-30 16:18:40
  • 全球首款人工智慧字體阿里漢儀智能黑體亮相2018UCAN大會
    全球首款人工智慧字體阿里漢儀智能黑體亮相2018UCAN大會 4月21日,阿里巴巴2018UCAN大會在杭州雲棲小鎮如期舉行,來自國內外的13位大咖以及30位特邀講師就達摩院,新零售,智能,設計師轉型等領域進行了分享
  • 崑崙數智與Rokid合作推出首款5G防爆AR智能頭盔
    打開APP 崑崙數智與Rokid合作推出首款5G防爆AR智能頭盔 青亭網 發表於 2020-12-01 11:03:13   在今天的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夢想雲2020活動上,中石油旗下崑崙數智宣布與AR眼鏡廠商Rokid達成合作,宣布推出首款5G防爆AR智能頭盔:夢鏡。
  • 全球首款明星AI即時互動APP DaCall今日上線 將流量轉變成正能量
    (原標題:全球首款明星AI即時互動APP DaCall今日上線 將流量轉變成正能量)
  • 會做腦掃描的自行車頭盔
    《自然-通訊》今日發表的一項研究A tool for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with lifespancompliance介紹了一種自行車頭盔改造的穿戴式腦掃描系統。
  • 消費調查 │ 你今天帶頭盔了嗎?電動自行車頭盔消費狀況調查結果...
    交通管理部門監管力度逐漸加大,頭盔需求量也隨之增加。面對市場上功能各異、款式繁多、價差較大的頭盔,如何選擇合格、合適的電動自行車頭盔成疑問。   為了解舟山本地居民對電動車頭盔的認知和消費狀況,以便有效開展消費教育指導和消費警示,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舟山市消保委開展了一次電動自行車頭盔消費狀況問卷調查。
  • 自行車頭盔會做腦掃描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英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一項神經科學最新成果——一種自行車頭盔改造的穿戴式腦掃描系統。該設備可以讓兒童的腦掃描更簡單、更可靠,促進對整個生命周期的腦發育研究。相關研究5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國產全球首款兩棲智能無人艇"海蜥蜴"通過28項試驗 正式交付
    圖為在2018年第十二屆珠海航展上拍攝的國產全球首款兩棲智能無人艇"海蜥蜴"。(千龍網軍事頻道記者 馬群 攝)(保存本圖可查看大圖)(科技日報4月29日報導)日前,由民營企業青島無疆技術有限公司與國有大型現代化綜合性軍工企業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模塊公司自主研發製造的全球首款水陸兩棲智能無人防務快艇「海蜥蜴」正式交付使用。
  • 騎自行車擔心被撞?AR頭盔幫你監視路況
    Via DCA自行車沒有後視鏡,所以自行車手在無法全面了解路況的情況下,極易發生事故。最近,英國的一家產品設計公司 DCA 設計出了一款視覺頭盔。儘管這一設計還僅僅只是一個概念,但卻已在上月獲得了「紅點設計大獎」。
  • 英國公司打造出全球首款3D列印自行車鈦車架
    感謝您訂閱專業單車資訊公眾平臺
  • 浙江衢州消保委發布流通領域電動自行車頭盔消費警示
    電動自行車頭盔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的頭部護具,其主要作用是在發生電動自行車事故時,降低頭部受到碰撞、穿刺、碾壓帶來的傷害。駕乘人員佩戴頭盔,可以大幅度減少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其產品質量直接關係到消費者的人生安全。
  • 科學家開發出會做腦掃描的自行車頭盔—新聞—科學網
    一項新研究介紹了一種自行車頭盔改造的穿戴式腦掃描系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英國諾丁漢大學的Matthew Brookes和同事在自行車頭盔裡安裝了一個可穿戴腦磁圖設備。研究者在頭盔上固定了一些小型輕便的傳感器,用於追蹤頭部運動,讓掃描質量不會受到患者運動的影響。他們用這個設備記錄了2歲和5歲幼童的大腦對外部接觸的反應。
  • 「第二大腦」——智能頭盔
    特別是士兵佩戴智能頭盔被看作一個人機結合協同作戰的體系,將有可能改變現代戰爭單兵作戰模式,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陸空人機一體的「未來戰士」或將登上戰爭舞臺。在研究人員的設想下,智能頭盔不再只是一個保護頭部的設備,而是成為單兵、飛行員分別指揮控制機器人、無人機的「第二大腦」。它整合了多光譜傳感器,可選擇性過濾或透過不同波長的光線,有效探知敵人位置,日夜均可使用。
  • 樂視420打造生態型應用商店 將上線全球數十款精品VR遊戲
    樂視全球VR直播新品發布會  VR遊戲中心攜數十款全球大作上線此次發布會,樂視通過VR技術進行全球直播,在北美樂視在VR終端方面已經發布第一代終端產品—VR頭盔LeVR COOL1,發布會上表明,樂視與合作夥伴還將陸續推出手機嵌入式終端和一體機產品。
  • 全球首款人工智慧模式仿生手、智能識別X光機在滬亮相
    原標題:超級義肢、智能X光機驚豔亮相  據《勞動報》報導,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將於6月13日至19日舉辦。昨日,記者在全國雙創周上海分會場探營看到,啟動儀式現場的各項工作已基本準備就緒,部分參展商已完成展區布展。全球首款人工智慧模式仿生手、智能識別X光機驚豔亮相。
  • 頭盔產業鏈專題報告:頭盔需求爆發,利好改性塑料
    河南省從 6 月 1 日起, 將於全國同步開展「一盔一帶」勸導查糾活動,對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戴頭 盔的以糾正、教育為主。浙江省《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也將於 7 月 1 日實施,不僅對電動車和摩託車戴頭盔進行了規定,還對網際網路電動自行車租 賃企業做出規定,隨車提供安全頭盔,否則將面臨 2000 元以上 2 萬元以下罰 款。
  • 全球首款藍牙智能溫控電子菸Smokio 京東首發!
    這時,您需要一個私人控煙顧問Smokio,源自法國,全球首款藍牙智能溫控電子菸。一隻像鋼筆一樣大小可隨身攜帶的Smokio能為您做什麼呢?私人控煙顧問+每日體徵指數+隨時隨地享用!全球首款藍牙智能溫控電子菸Smokio,通過了歐盟的CE認證及RoHS環保標準,蒸汽煙霧為微小顆粒水汽,不會產生二手菸及懸浮微粒等有害成分。
  • 全球首個對標白銀公有鏈生態BTR正式上線開啟空投!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公有鏈最新資訊 > 正文 全球首個對標白銀公有鏈生態BTR正式上線開啟空投!
  • 忻州騎三輪、電動自行車……的注意,後果很嚴重
    盔是頭盔的盔,帶是安全帶的帶 。行動期間,全省公安交警將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行為。行動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行為,助推養成安全習慣!劃重點!!
  • 自行車,恰到好處的「智能」
    隨著「智能」風潮的蔓延,誕生超過200年的自行車也不意外地成為「智能」進行時的成員之一,僅國內而言,百度、小米、BiCi等公司就正在研發或正在傳出研發智能自行車的消息。作為一名較為認真的騎行了十年的車友,又是持續關注新硬體動向的IT工作者,自行車的「智能」正好是個值得討論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