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物體以光速運動,我們是否永遠看不到這個物體的影像

2020-12-05 小彭來給您解惑

最近寫一篇關於分析狹義相對論的文章,其中主要講的是甲和乙如果能以光速並駕齊驅往相同方向前進,那麼甲看乙的運動會如何,乙看甲的運動又會如何,地面上靜止的小明看甲和乙的運動又會如何,有網友提出一個比較值得討論的話題,如下圖所示。

由於圖上的文字很小,這裡我再簡單重複下這位網友的提問,這位網友意思是說:小明是不可能看到甲是以光速在運動的,理由就是因為甲本身以光速運動,而影像傳遞到人的眼睛最快也就是光速,如果甲是靠近小明做光速運動,那麼小明能否看到甲的影像,甲離開小明做光速運動,那麼小明又是否能看到甲的影像?這個問題也提的非常好,因為這涉及一個效應「延時效應」。

什麼是「延時效應」呢?就是我們人眼看到的萬事萬物的影像,其實都是有延時的。我前面寫過一篇文章《你認為正在發生的事情,未必正在發生》,其中就談到了這個延時效應。比如當你用望遠鏡觀望外太空的天體,發現某兩個天體正在碰撞,其實這兩個天體早就已經發生碰撞了,只不過發生碰撞的時候,我們地面還沒接收到光信號,因為光傳遞的速度是C,假設這兩個星球距離地球3光年,那麼當地球發現兩個星球正在碰撞時,實際這兩個星球碰撞時間其實是3年前了(1光年=光一年所走的距離)。

所以兩地之間距離越遠,這種延時效應就越明顯,我們回頭再來看看剛剛這位網友提出的問題,甲如果靠近小明做光速運動,小明能否看到甲的運動影像?其實是可以看到的,而且看到的影像沒有任何延時效應,因為甲以光速在運動,光信息也以光速在運動,所以當小明接收到光信號時,甲也恰好到達了小明身邊,所以整個過程小明看甲的場景沒有任何延時。

當甲離開小明做光速運動時,請問小明能看到甲的運動影像嗎?當然也可以,只不過當甲離開小明假設有1光年的距離,那麼這個時刻的影像要等到1年後,小明才可以看到,而且小明看到的影像也是一個連續的運動過程,只不過小明看到的影像是甲1年前的運動情況而已。所以整個過程其實小明一直都可以看到甲的運動情況,只不過是有延時而已。

分析到這裡,基本問題已經理清楚,那麼剩下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那就是狹義相對論所造成的時間變慢效應,到底是真的時間慢了,還是因為有剛剛的延時效應,所以看起來時間像變慢。其實這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變慢效應是真實的物理現象,並非光速有極限導致人眼看起來像延時,而且真的要用人眼去看光速也是很困難的,我們通常都是通過儀器來判斷。

當甲靠近小明以光速運動,小明看甲的時間也是變慢的,因為時間膨脹公式如下圖所示。

其中兩個參考系之間的時間換算,只和兩個參考系的相對速度v有關,C是光速是一個定值,所以無論甲是靠近小明運動,還是甲遠離小明運動,兩者之間的時間換算比例都是不變的。但是請注意,這個時間膨脹公式適用的範圍是「慣性系」,也就是不受力的參考系,也就是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如果此時甲是加速靠近小明,或者是減速靠近小明,那麼這個時間膨脹公式就不能用了,處理這類「非慣性系」要麼用洛倫茲變換結合微積分來分析,要麼用廣義相對論把這個加速度等效於引力場來計算時間變慢效應。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文章可關注,如果有問題可評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任何物體無法超過光速?
    可是前面我們已經說了,根據愛因斯坦觀點:V、S和T都是相對的。所以這個公式突然變得非常特殊:因為這個公式涉及的所有物理量居然都是相對的!!!都必須選參考系才有意義!!首先根據牛頓速度疊加公式,如果火車以4/5倍光速運動,火車上面有一個人,以3/5倍光速在車上走,那麼地面上看來:火車上人的速度應該是4/5+3/5相加,也就是8/5倍光速,這個速度已經大於光速了。可惜,這樣計算是錯的!!
  • 運動的物體質量增加,從而使得物體無法達到光速?
    導讀:運動的物體質量增加,從而使得物體無法達到光速?以下3個回答,讓你深刻理解這個問題。1、之前的幾期文章中,我們多次談到三個效應,運動物體的「長度收縮」、「時間膨脹」、「質量變大」。其中前面2個我們都已經量化的給出了公式,並舉例計算出了效應的具體數值,今天我們來質量變大如何計算。還是要說點,質量變大這個效應,是相對於參考系而已。
  • 運動的物體質量增加,從而使得物體無法達到光速?
    導讀:運動的物體質量增加,從而使得物體無法達到光速?以下3個回答,讓你深刻理解這個問題。1、之前的幾期文章中,我們多次談到三個效應,運動物體的「長度收縮」、「時間膨脹」、「質量變大」。其中前面2個我們都已經量化的給出了公式,並舉例計算出了效應的具體數值,今天我們來質量變大如何計算。
  • 如果,一個物體運動的速度超過了光速,我們能夠看見它嗎?
    但是當這個物體向著你的方向超光速駛來的時候,你卻沒法看見它,就算它是在你的視線當中!假設一個物體的速度是超光速的,那麼從物體上反射出來的光線到你的眼睛接受這個光線的時間就會被延遲。此時,這個物體會比它身上所反射出的光先接近你,當物體經過你的身旁時,物體所反射出來的光才到達你的位置。當物體經過你的身旁時,它一直保持著隱形的狀態,直到它身上反射出的光線在一定時間內被你所接收。
  • 為何在「相對論」中,物體的運動速度,無法超過光速?
    何在「相對論」中,物體的運動速度,無法超過光速?要說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那可以說是20世紀物理學界最偉大的發現了(沒有之一)。相對論的提出,完全改變了人們在「經典物理學」中,對時間空間,對世間萬物的認知。
  • 兩個光速物體相向而行,相對速度是否超越了光速?
    首先,假使真的可以造出光速運行的器械,那麼你能看到什麼呢?如果兩個物體是是在同一條運行線路上,那麼你是看不見另一個物體的,因為物體運動速度和光傳播速度相一致,當你要看見的一瞬間,也代表著兩個物體相撞毀滅。當然以上所述並非考慮相對論,但僅僅考慮相對論就很簡單了。
  • 為什麼物體接近於光速運動時,質量就接近於無窮大?
    對於牛頓力學而言,物體的質量是個不變量,不論物體身處怎樣的運動狀態(只要不解體之類的就行),質量都不會變化,但這一點在相對論中不成立。狹義相對論中有動質量一說,我們暫且認為這一概念是合理的(為什麼說這句話呢,實際上動質量只是相對論初期的提法,後來隨著相對論的發展,人們發現動質量的存在實屬多餘),而動質量與物體的速度相關聯,具體公式如下:其中c代表光速,v是物體速度,m0是物體的靜止質量,我們發現隨著物體速度的增加,動質量會變得越來越大(如果速度為零,則動質量就是靜止質量
  • 有質量物體不可能達到光速,但宇宙膨脹超過光速,是否自相矛盾?
    的確,有質量的物體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這個結論來自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其中的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結合得出的質量效應公式從數學上也說明了這一點:其中m為物體的質量,m0為物體的靜質量,V為物體的運動速度,C為光速,從式中可以看出:當m0≠0,VC時,分母根式0,則m+∞。
  • 一個物體需具備什麼條件才能達到光速?
    有了這個關係式,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任何物體無法超光速,因為當v=c時(c是光速),根號下面會變得無窮小,使得m變得無窮大。也就是速度越接近光速,質量就會趨向於無窮大。而慣性衡量的一個標準就是質量,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 為什麼物體運動速度無法突破光速?蟲洞穿梭真的能實現嗎?
    光的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這對目前的人類技術來說只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我們沒有能力加速到光速甚至接近光速都不行,目前發現的只有光子等這些粒子才能夠以光速運動.現在我們又發現就是有一天人類的科技能夠使宏觀物體達到光速,相對於宇宙天體動輒光年的距離,即使是每秒30萬千米的極限速度運動也算不了什麼.根據計算以這樣的速度,我們要走出銀河系需要至少20萬年,要知道現代人類文明的歷史不過幾千年.很讓人洩氣的是,宇宙可測的直徑就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要想像週遊地球那樣週遊宇宙似乎永遠也不可能
  • 既然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可能超過光速,那宇宙中的非物體呢?
    宇宙間物質運動的最高速度不能超過光速,這是相對論的理論基礎,更是我們這個宇宙的存在基礎。那麼宇宙中有沒有運動速度超過光速的非物體?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呢?相對論的光速限制原理指的是傳遞能量或信息的物質的最高速度不能超過光速,那些不傳遞信息的物質以及非物體並不在此限制。比如說量子糾纏、空間的膨脹、意識等等。量子糾纏是非定域化的,它把整個宇宙看成一個整體,知道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另一個粒子的狀態馬上就知道了,不管它多遠,速度遠超光速,但這裡面沒有任何的信息或能量的傳遞。
  • 當物體突破光速時,會有類似音障的光障嗎?
    在地球上,當物體的速度突破音障時,將會發出巨大聲響的音爆,並有可能在物體周圍形成音爆雲。那麼,是否存在類似於音障的光障呢?當物體突破光速時,又會產生什麼現象呢?根據狹義相對論,真空光速c是最快的局域速度,物體或者有效信息的傳播速度不可能突破光速,而且有靜質量的物體還不可能達到光速。真空光速可以說是「光障」,沒有物體可以突破,也沒有人知道突破「光障」會產生什麼現象。不過,在某些情況下,「超光速」是存在的,並且也會產生標誌性的現象,這就是切倫科夫輻射。
  • 當物體以光速運動,威力有多大?
    在我們的常識之中,一粒塵埃是無法帶來任何破壞性的,無論我們怎樣去操作這一粒塵埃,它幾乎都無法對任何事物造成任何物理損傷。我們的常識並沒有出錯,因為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宏觀低速環境之中的,在這裡,一切運動都極為緩慢,不論是汽車、飛機,還是運載火箭,它們都太慢了。那麼什麼樣的速度才叫快呢?當然是光速,光速是宇宙間最快的速度,是宇宙最基本的物理法則。
  • 當物體以光速運動,威力有多大?
    在我們的常識之中,一粒塵埃是無法帶來任何破壞性的,無論我們怎樣去操作這一粒塵埃,它幾乎都無法對任何事物造成任何物理損傷。我們的常識並沒有出錯,因為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宏觀低速環境之中的,在這裡,一切運動都極為緩慢,不論是汽車、飛機,還是運載火箭,它們都太慢了。那麼什麼樣的速度才叫快呢?當然是光速,光速是宇宙間最快的速度,是宇宙最基本的物理法則。
  • 力與運動的關係,力並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接著上一篇,咱們現在來介紹力與運動的關係。歡迎關注我!早在古希臘時代,先賢亞里斯多德就思考過這個問題。通過觀察,他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比如推著一個箱子走,當我們停止推動時,箱子也就停下了。如果將右邊的斜面水平放置,由於鋼珠無法達到原先的高度,鋼珠將永遠運動下去。通過這個實驗,伽利略認為力並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笛卡爾後來也得出了相同的結果,並做出了補充,認為如果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物體不僅會永遠運動下去,而且還會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
  • 當物體速度達到光速時,時間真的會停止嗎?
    有人問,當物體速度達到光速時,時間真的會停止嗎?
  • 兩個物體以光速相對逃離,算不算得上是超光速運動呢?可算知道了
    兩個物體以光速相對逃離,算不算得上是超光速運動呢?可算知道了現如今隨著物理知識的普及,許多人都多多少少掌握了一點物理知識,最為基礎的「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光速」大家都知道,然而你們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兩個擁有光速的物體反向而行,是否有另一個超越光速的存在呢?
  • 當兩個物體以二分之一光速相向而行,相對速度為光速嗎?
    我們需要用洛倫茲變換對速度合成公式進行修正如下。實際上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後對經典物理學的大多數公式都進行了修正,在低速世界也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牛頓理論全部都是適用的。但是當我們進入高速世界,大多數的公式都不能拿過來就用,誤差大到不可忽略的程度。
  • 一個物體超過光速可不可以穿越時空?
    超過光速就意味著這個物體已經擺脫我們這個宇宙時空的束縛,已經不以我們宇宙的時間和空間方式存在了,宇宙對於這個物體來說崩塌了,這個物體成為真正的永恆的自由者。別說穿越時空能到我們宇宙的任意時空點(無論多少億光年遠,多少億年前,都不費一點時間),實際上它根本就不在時空中了(比穿越厲害多了)。它已窺探到了宇宙的真正秘密和本質,成為宇宙的主宰者和宇宙規律制定者,它的「法力」比孫悟空和如來佛大多了。
  • 相對論說有質量物體不能達到光速,宇宙膨脹超光速是否違反相對論
    相對論說的有質量物體不能達到光速指的是有質量的物體不能通過有限加速達到光速,這是根據光速不變原理建立的四維時空推理得到的。 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時設定了一個公設——光速不變。根據光速不變可以建立了一個包含時間維度的四維時空,而在四維時空中,速度的極限就是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