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讀|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中國人破解了!

2021-01-10 騰訊網

早安!上觀新聞『早讀』來啦!

今天是2020年11月9日星期一,

農曆庚子年九月廿四。

上海今天晴轉多雲,13~19℃

§今日關注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

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陳秀雄與王兵團隊長期研究微分幾何中「裡奇流」的收斂性,運用新思想和新方法,他們在國際上率先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困擾數學界20多年的核心猜想。

據了解,他們的研究耗時5年,論文篇幅長達120多頁。王兵說,就像在寫一篇小說,「不同之處在於,靠的是邏輯推導而不是故事情節推動。」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篇幅浩繁、審稿周期漫長,這篇論文從投稿到正式發表又花了6年。不過,這麼長的發表周期在數學界並不鮮見,因為審稿人需要足夠多的時間去了解新的概念和方法。

《微分幾何學雜誌》審稿人評論認為,這篇論文是幾何分析領域的重大進展,將激發諸多相關研究。菲爾茲獎獲得者西蒙·唐納森稱讚說,這是「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

§要聞

● 武漢市日前出臺方案,明確提出開展船舶航行限速試點等多項措施,吸引長江江豚種群回歸武漢城區江段。這是記者8日從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的。

● 記者8日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獲悉,淮委將加快「生態淮河」建設,全面加強水生態保護,其中將謀劃建設集生態、安全、文化、景觀和休閒功能為一體的複合型廊道。

● 海南自貿港第九批制度創新案例8日集中發布。按照「首創性、已實施、集成性、效果好」原則,船舶登記「一事通辦」等6項案例從候選案例中優選勝出並發布,體現了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階段性發展成果。

● 記者從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獲悉,近日,由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承建的京唐城際鐵路跨薊運河80m連續梁正式合龍。至此,京唐城際鐵路跨薊運河5聯連續梁全部完成合龍。

●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日在網誌中表示,特區政府將於2021年6月底至8月初開展大型人口普查工作,範圍涵蓋全港市民。

§申城

● 昨天,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以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政策發布會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行。會上,《關於支持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以頭部企業為引領推動產業鏈跨區域協同合作的實施意見》等重磅政策發布。

●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交易團籤下大單:上海16家市級醫院採購28臺進口大型醫用設備昨天上午集中簽約,籤約儀式同時舉行新品首發式。

§國際

● 英國7日發布的一組官方照片顯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上周戴口罩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出席一個紀念陣亡無名戰士的儀式。這是女王首次戴口罩在公開場合露面。

● 日本皇室8日舉行「立皇嗣之禮」,宣告日本德仁天皇的弟弟文仁親王成為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

● 緬甸聯邦議會選舉和省邦議會選舉8日開始投票。多家國際媒體報導,國務資政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民盟)有望贏得選舉。

● 丹麥警方7日說,將努力在接下來的一周完成宰殺北日德蘭島上全部養殖貂。丹麥已出現多起養殖貂將變異新冠病毒傳給人的病例。

● 葡萄牙總理科斯塔8日凌晨宣布,自9日起在新冠疫情重災區實行宵禁。按照歐盟有關標準,葡萄牙日前劃定全國121個城市和地區為新冠疫情重災區。

§今日《解放日報看點

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建設

※1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設川藏鐵路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對推動西部地區特別是川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浦東啟動建設「金色中環發展帶」

※1版28.7公裡的中環高架路如同一條出水的蛟龍,在浦東腹地畫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這既是上海交通路網的主動脈,今後也將是高質量發展的「黃金通道」。今年以來,隨著浦東新區宣布啟動「金色中環發展帶」建設,一大批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先後落地,而立之年的浦東又迎來區域發展的新亮點。>>">

大選膠著變化,反映今日美國複雜性

※13版據美國媒體7日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川普隨後表示,此次選舉遠未結束,下周將開啟訴訟程序。

在「司法大戰」的隱憂下,美國政治和民意裂痕愈加擴大。輿論和學界指出,無論誰當選總統,「兩個美國」的傷痛都很難癒合。

相關焦點

  • 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中國人破解了!網友:這是個啥?
    昨天,一條#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的話題,在網上刷了屏。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中國人破解了!網友:這是個啥?
    昨天,一條#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的話題,在網上刷了屏。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微分幾何學雜誌》審稿人評論認為,這篇論文是幾何分析領域的重大進展,將激發諸多相關研究。 菲爾茲獎獲得者西蒙·唐納森稱讚說,這是「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
  • 文匯早讀|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今天是2020年11月9日星期一「文匯早讀」帶您聚焦國內國際新聞熱點瀏覽今日《文匯報》精彩報導【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幾何與物理中心團隊在裡奇流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率先解決了哈密爾頓—田猜想和偏零階估計猜想
  • 文匯早讀|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幾何與物理中心團隊在裡奇流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率先解決了哈密爾頓—田猜想和偏零階估計猜想——這些均為幾何分析領域20餘年來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CN24_ 11-08 20:21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據新華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
  •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
  •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
  • 中科大兩教授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
  • 我國數學家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新華社)
  • 20多年懸而未決,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微分幾何學雜誌》審稿人評論認為,這篇論文是幾何分析領域的重大進展,將激發諸多相關研究。
  • 微分幾何學兩核心猜想20多年懸而未決,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
    新華社合肥11月8日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
  • 關注|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大到宇宙膨脹,小到熱脹冷縮,諸多自然現象都可以歸結到空間演化。
  •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大到宇宙膨脹,小到熱脹冷縮,諸多自然現象都可以歸結到空間演化。」王兵教授比喻說,比如說我們吹一個氣球,氣球不斷膨脹,可以用「裡奇流」來研究它空間的變化,最後得到一個「盡善盡美」的理想結果。新華社合肥11月8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
  •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據新華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
  •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歷時11年
    其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Space of Ricci flows (II)—Part B: Weak compactness of the flows》,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 - 田」 和 「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 20 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歷時11年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Space of Ricci flows (II)—Part B: Weak compactness of the flows》,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 - 田」 和 「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 20 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資料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園據新華社報導,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
    新華社合肥11月8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
  • 20多年懸而未決,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據新華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來源:人民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