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早讀|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2020-11-09 文匯網

早上好!今天是2020年11月9日星期一

「文匯早讀」帶您

聚焦國內國際新聞熱點

瀏覽今日《文匯報》精彩報導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幾何與物理中心團隊在裡奇流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率先解決了哈密爾頓—田猜想和偏零階估計猜想——這些均為幾何分析領域20餘年來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這篇論文引進了眾多新思想和新方法,對幾何分析,尤其是裡奇流的研究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事實上,利用這篇論文的結果,陳秀雄、王兵和孫崧給出丘成桐穩定性猜想基於裡奇流的新證明。丘成桐穩定性猜想的第一個證明由陳秀雄、唐納森和孫崧給出,他們的證明得到了學界的首肯,他們也因此贏得了維布倫幾何獎。

此外,該論文的核心思想也被王兵和李皓昭推廣到平均曲率流的研究中,並成功解決了著名的延拓性猜想。

據了解,這篇論文從作者開始寫作到正式發表用了11年,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投稿到正式發表耗時6年。該論文的審稿人評論認為,「該文是幾何分析領域內的重大進展,毫無疑問將激發諸多相關工作」。菲爾茲獎得主唐納森也多次在媒體和文章中稱讚此文為「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

《微分幾何學雜誌》是幾何學領域的頂尖刊物,發表過多篇劃時代的數學論文,如哈密爾頓關於裡奇流的奠基性工作。

【持續回暖!中國前10個月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1%】

海關總署7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95萬億元,同比增長1.1%,連續五個月實現正增長,外貿發展恢復態勢良好。

【水利部:今年全國水利建設已完成投資超5000億元】

水利部11月8日發布:今年1至10月,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超過7300億元,其中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達到1366億元,為2019年實際落實的5.3倍。今年以來,雄安新區防洪骨幹工程、山東恩縣窪滯洪區建設等32項重大水利工程開工建設,新增投資規模達1170億元。截至目前,全國水利建設投資完成5170億元。

【洛克菲勒首個亞洲藝術中心安家上海】

記者從第三屆進博會上獲悉,洛克菲勒藝術中心項目宣布落戶上海。該項目以藝術文化、國際交流為核心,將設立藝術博物館、中美藝術設計交流中心、洛克菲勒藝術劇場等核心元素,這也是美國洛克菲勒家族首次在亞洲打造世界級藝術文化交流創造中心。

【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5000萬例】

新華社紐約11月8日電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8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8日11時24分(北京時間9日0時24分),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000萬例,達50052204例,累計死亡病例1253110例。

數據顯示,美國是累計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累計確診病例9879323例,累計死亡病例237192例。累計確診病例較多的國家還有印度、巴西、俄羅斯、法國等,累計死亡病例較多的國家還有巴西、印度、墨西哥、英國等。

這些數據來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病毒研究項目實時匯總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數仍在快速攀升。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9月17日超過3000萬例,10月19日超過4000萬例,從3000萬例升至4000萬例耗時32天,從4000萬例升至5000萬例耗時僅20天。

【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呼籲緩解衣索比亞北部地區的動蕩局勢: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分歧】

日前,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發表談話,呼籲有關各方緩解衣索比亞提格雷地區(Tigray)的動蕩局勢,並開展包容性對話,通過不訴諸暴力的方式解決民眾的不滿。

譚德塞稱期待與拜登團隊合作】

當地時間8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哈裡斯當選副總統。譚德塞表示,自己與世衛組織其他同事均期待與拜登團隊合作,新冠肺炎危機體現了全球團結對保護生命和生計的重要性。

日本皇宮舉行儀式,宣告德仁天皇弟弟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當地時間8日上午,日本皇宮舉行「立皇嗣宣明儀式」,正式宣告現任天皇的弟弟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文匯報今起推出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特別報導 | 探尋「浦東細節」折射的改革深度開放高度】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如果用數字去解讀這段波瀾壯闊的改革歷程,你會得到一條條飛躍而起的直線:經濟總量從1990年的60億元,到2019年突破1萬億元,今天的浦東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全國1/80的生產總值(GDP)、1/15的貨物進出口總額……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地方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如果嘗試換一種更溫暖、更具象的角度去觀察「而立浦東」,或許能發現這片土地之於上海、之於中國的更多意義。

文匯報今起推出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特別報導,讓我們走近一批「浦東奮鬥者」,傾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浦東故事;讓我們放大一個個微小的「浦東細節」,從「一粒藥」「一餐飯」「一輛車」中,探尋其背後折射的改革深度、開放高度。

【讀者:回應你的關切 | 嬰兒遊泳安全風險有哪些?聽醫生細細告訴你】

「嬰兒」「遊泳」「窒息」,若以這三個關鍵詞上網搜索,詞條下令人痛心的相關消息並不少見。近年來,在一些商家的「病毒式」營銷下,嬰幼兒遊泳項目異常火爆。但由於一些嬰兒遊泳館的不規範操作,加之家長們缺乏專業知識,由遊泳引發的嬰幼兒意外事件時常發生。

到底該不該讓嬰幼兒早早地遊泳?針對一些新手爸媽的育兒焦慮,文匯報記者採訪了滬上部分醫學專家。有醫生直言:家長交的「智商稅」,可千萬別禍及孩子。讓嬰幼兒遊泳,若方法得當,未嘗不可;但即便是遊泳,也達不到幫孩子開發智力和潛能的目的。

【神機妙算,「智慧大腦」守護城市安全】

安全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發展環境。隨著「科技強安」理念不斷深入,城市公共安全能級也日益加碼。圍繞智慧、安全、高效這些關鍵詞,第三屆進博會上,眾多參展方從不同側面勾勒出一幅幅描繪城市當下狀況、未來需求和發展路徑的全景圖。

【進博會,讓中國市場變得更加矚目】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讓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和集聚創新要素的能力變得更加矚目,成為許多美國企業「每年都在等待的機會」。第三屆進博會上,諸多參展美企分布在各大展館。既有霍尼韋爾、通用汽車等「回頭客」,也有艾伯維這樣的「新朋友」。多家企業代表告訴記者,在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衝擊的背景下,進博會的順利舉辦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活力和十足韌性,搭建了共同開放、共享機遇的平臺。

上海中心氣象臺2020年11月9日5點鐘發布今天和明天上海市天氣預報: 晴到多雲,今天中午起多雲,明天晴到多雲。東北風3-4級。今天最高溫度19度,明天最低溫度13度。今天相對溼度45%-90%。火險等級氣象指數:4級,易燃。

編輯:邵大衛 範菁

相關焦點

  • 文匯早讀|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今天是2020年11月9日星期一「文匯早讀」帶您聚焦國內國際新聞熱點瀏覽今日《文匯報》精彩報導【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幾何與物理中心團隊在裡奇流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率先解決了哈密爾頓—田猜想和偏零階估計猜想
  •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CN24_ 11-08 20:21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據新華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
  • 早讀|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中國人破解了!
    上海今天晴轉多雲,13~19℃ §今日關注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微分幾何學兩核心猜想20多年懸而未決,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
    新華社合肥11月8日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
  •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
  • 20多年懸而未決,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消息,該校陳秀雄、王兵兩位教授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大到宇宙膨脹,小到熱脹冷縮,諸多自然現象都可以歸結到空間演化。」
  •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歷時11年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Space of Ricci flows (II)—Part B: Weak compactness of the flows》,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 - 田」 和 「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 20 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歷時11年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Space of Ricci flows (II)—Part B: Weak compactness of the flows》,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 - 田」 和 「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 20 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關注|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
  •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
  • ​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據新華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
  • 十一年磨一劍:中科大數學教授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猜想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11 月 8 日,新華社報導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 - 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 20 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我國數學家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新華社)
  • 我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大到宇宙膨脹,小到熱脹冷縮,諸多自然現象都可以歸結到空間演化。」王兵教授比喻說,比如說我們吹一個氣球,氣球不斷膨脹,可以用「裡奇流」來研究它空間的變化,最後得到一個「盡善盡美」的理想結果。新華社合肥11月8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
  • 20多年懸而未決,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據新華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來源:人民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十一年磨一劍:中科大數學教授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猜想
    、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 - 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 20 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微分幾何學的研究對數學其他分支以及力學、物理學、工程學等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歐拉、蒙日、拉格朗日以及柯西等數學家都曾為微分幾何學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
  • 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中國人破解了!網友:這是個啥?
    昨天,一條#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的話題,在網上刷了屏。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
  • 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中國人破解了!網友:這是個啥?
    昨天,一條#中國數學家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的話題,在網上刷了屏。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
  • 中科大兩教授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