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需幾秒,深圳造微納米3D印表機繪製微米地圖

2021-01-21 央廣網

 

  近日,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在冷凍電鏡技術領域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於微觀的世界。

  如今,在深圳,國人自主研發的微納米設備,也聚焦於微觀世界,所生產的產品衝破國外壟斷,運銷歐洲和北美,甚至賣到了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常春藤高校等世界頂級科研機構,其中的微納米3D列印系統不但可以列印出有序排列的人造細胞支架等微納米級別的生物工程製品,甚至可以打出納米級別的電路,製備柔性電子器件,助力人們的醫療健康和便捷生活。

 

  神奇盒子用「墨水」列印微納米級材料

  把溶液通過微米級的噴嘴擠出,形成小於1μm-10μm(微米)直徑的液滴,再通過電場力拉伸,在高精度3D運動平臺的配合下,可以做出直徑為0.01μm-1μm的點、線的各種組合,實現單根納米纖維和單個量子點的有序沉積。這就是電流體動力3D印表機的工作原理。

  在深圳南山區科技園內,四五臺全球最先進的微納米級別3D印表機正在緊鑼密鼓地加工中,幾天之後,這些設備將分別發往北京、波士頓、杜拜。

  論顏值,這幾臺機器並未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冰箱大小的黑匣子裡全部鏤空,內部仿佛一個微波爐,而在盒子的頂部和下端,則留出一根超微小針頭和載物臺。不過,「長相」普通的它們,「能耐」卻並不普通。

  「這臺機器是中科院定製的,專門用於他們最新型的電子材料研究。」深圳通力微納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春斌指著房間角落裡一臺機器告訴記者,這臺黑色機器名為電流體動力3D印表機,工作原理是把溶液通過微米級的噴嘴擠出,形成小於1μm-10μm直徑的液滴,再通過電場力拉伸,在高精度3D運動平臺的配合下,可以做出直徑為0.01μm-1μm的點、線的各種組合,實現單根納米纖維和單個量子點的有序沉積。

  「可以理解為一臺微納米級別的3D印表機。」李春斌解釋道,傳統的3D的印表機實際上是一種宏觀上的生產工藝,通過高溫熔解和擠出堆積式工藝生產出各種各樣的模具。另外,目前市場上現有的其他3D印表機,只能列印大於或等於噴頭直徑的點、線,而電流體動力列印可以列印小於噴頭直徑的點、線。

  而微納米級別的3D印表機,所列印出的是微納米級別的特殊結構。印表機將導電「墨水」置於機器當中,通過電場將這神奇的「墨水」,拉出一根根直徑僅幾十納米到幾微米的細絲,而這些細絲則按照既定電腦程式,排布成任意形狀和三維結構的製品。

  李春斌介紹,拉絲的過程類似於紡織工藝中的「織布」過程,一根根細絲連成線,最後就可以在一個平面上「織造」出一張僅有納米至微米厚度的薄膜。

  記者了解到,目前,這種工藝已被用於高端生物領域。2016年,廣東珠三角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通過定製這種微納米3D印表機,來嘗試生產可用於人體中的血管、手術隔離膜等組織。

  在通力微納科技的實驗室中,記者看到一張半透明薄膜,李春斌解釋,這張薄膜的厚度僅有0.5mm,是一家生物材料公司所生產的用於可植入人體的組織,僅僅巴掌大小的薄膜,其市場價格就近數千元。

相關焦點

  • 深圳造微納米3D印表機繪製微米地圖
    深圳造微納米3D印表機繪製微米地圖  近日,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在冷凍電鏡技術領域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於微觀的世界。  近日,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在冷凍電鏡技術領域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於微觀的世界。
  • Xbox遊戲機光頭製造微/納米3D印表機
    這種3D印表機方法可以取代傳統的昂貴光學元件,降低研究人員獲得微/納米級3D列印的門檻。參與這項研究的博士生 Tien-Jen Chang說:"有了我們的3D印表機,可以列印微納米級的3D物體,我們能夠從幾十微米到數百納米的列印解析度,而不需要昂貴的專用部件。
  • 西湖未來智造微米級3D列印完成數千萬元融資
    作為西湖大學工學院首個自主科技成果產業轉化落地項目,成立於今年6月的西湖未來智造,是國際上電子3D列印領域首個專注於微米級精度的三維精密製造技術公司,通過將金屬、陶瓷、磁性材料、聚合物等集成處理應用,彌補電子、光學領域精密加工中百納米至百微米的市場空白。
  • 3D列印超高分辨物體僅需幾秒
    在《星際迷航》宇宙中,稱為複製器的設備可以在幾秒鐘內列印出固體物質。今日,德國布蘭登堡應用技術大學Martin Regehly和洪堡大學Stefan Hecht報導了VAM的最新研究進展,該技術允許以高達25微米的特徵解析度和55立方毫米/秒的固化速度列印固體物體。
  • 麻省理工發明新型4D列印技術:幾秒將艾菲爾鐵塔「掰直」
    據雷鋒網8月31日報導,近日,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和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SUTD)的研究人員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4D列印技術,可以讓列印出來的物體在幾秒鐘之內,由一種形狀「自動」轉變成另外一種形狀,而其中只需改變一點環境的溫度即可。所謂的「4D列印」比傳統的3D列印引入了一個新的維度:時間,指的就是物體外形隨著時間流逝,按照期望的路徑發生改變。
  • 3D微列印:30微米的拖船
    幸好我們的微列印技術日新月異,現在達到了新的高度——拖船Benchy號。為何是拖船?這個公開的3D模型是一個常用的基準,旨在測試和校準3D印表機,用各種形狀和角度將其推向極限。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將拖船縮至30微米——這意味著,針對這艘拖船,頭髮的寬度就相當於運河河道。目前還不能把它放到血管裡。不過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技術迭代,研究中使用的3D微列印技術——雙光子聚合——可以產生真正複雜的形狀。
  • 給大腦迅速繪製高清地圖,深圳先進院參與完成世界首幅猴腦全腦圖譜
    其中,由深圳先進院腦信息中心參與完成的「猴腦全腦圖譜」,為目前世界上公開的第一幅。> △VISoR技術成像的小鼠腦片(楊朝宇製作) 為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 雷射3d印表機多少錢 雷射3d印表機價格及工作原理【詳解】
    雷射3D印表機是一種新型的 高科 技產品,能夠列印一切物品,3d技術在之前的新聞報導中我們就已經見識了它的神奇程度,可以應用於不同領域,幫助人們解決很多麻煩,甚至也可以解決在生物製造技術上的難題。雷射3d印表機就是3d印表機的升級版,那麼雷射3d印表機的工作原理是否和之前的相同呢?
  • 僅20微米!科學家用納米機器人建造微型房屋
    僅20微米!科學家用納米機器人建造微型房屋2018-05-22 08:39出處/作者:驅動之家整合編輯:漢堡超人責任編輯:dengjinchao 法國科學家利用一種新的納米機器人系統,在一根厚度為75微米與人類頭髮一樣薄的光纖上建造了一個「微型房屋」。
  • 3d印表機結構_3d印表機分類
    打開APP 3d印表機結構_3d印表機分類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4-28 14:19:11   3d印表機簡介   3D印表機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裡科·迪尼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印表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太空人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
  • 新知|30微米,世界上最小的船誕生——3D列印技術走進微觀世界
    交匯點訊 顯微鏡下的這隻船,30微米長,僅比細菌細胞大6倍。開放的船艙、筆直的煙囪、精緻的小舷窗清晰可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個船隻模型的厚度只有人類頭髮絲直徑的三分之一,堪稱世界上最小的船。 這隻近日出自荷蘭萊頓大學物理學家之手的船,利用的正是近年來迅猛發展的3D列印技術。
  • 國產超大尺寸3D印表機
    它們是體積最大的恐龍物種,巨大的身軀讓人倍感驚悚。近日據南極熊了解,在3D印表機領域,同樣出現了一款令人震撼的大型產品——巨影Y7510,機身尺寸可達到750×750×750mm,是目前國內3D印表機市場上最大列印尺寸的FDM 3D印表機之一,堪稱印表機中的巨無霸。
  • 【南極熊評測】全球最高精度的工業級3D印表機
    印表機。2014年12月7日,我們來到了北京朝陽區的康碩集團,見到了Stratasys 旗下全球最高精度的3d印表機Solidscape。康碩集團正是該產品的中國區獨家代理商。(歡迎其他廠商聯繫我們)Solidscape 是全球僅有的幾款噴蠟3D印表機之一,國內之前尚無該款技術的產品,憑藉專利SCP技術和類蠟材質,達到全球最高精度和獨有的特性。可以100%實現鑄造,可以完全實現一鍵列印,無人值守,並且在無需UPS的情況下支持斷電續打。
  • 將整個房間變成3D印表機?帶你造塔帶你飛!
    原來,這是一個3D印表機。3D印表機不都有個框嗎,怎麼這個沒有?其實,它是把整個房間都變成3D印表機的框架了!它通過計算機控制固定在牆壁、地板、天花板上的滑輪和電線來移動,控制列印進行的位置。他用這臺印表機製造了一個3.5米的巴比倫通天(花板)塔模型:
  • microArch,「最精確」的微型3D印表機
    一家名為Boston Micro Fabrication(BMF)的新初創公司,推出了高解析度微型3D印表機系列,稱為microArch。 BMF稱該系統是業界「最準確,最精確」的微型3D印表機。與傳統的數字光處理(DLP)3D列印技術類似,PμSL使用數字微顯示器投影儀在微尺度上一次固化一層光敏聚合物樹脂。反過來,PμSL能夠列印比人的頭髮小100倍的物體。 PμSL3D列印過程。圖片由麻省理工學院提供。 BMF是MIT的衍生產品,Nick Fang教授在那裡開發了PμSL技術。方與企業家何曉寧和3D列印技術專家夏春光一起創立了BMF,將他的研究成果商業化。
  • Nanoscribe推出用於高精度微細加工的全新Photonic GT2 3D印表機
    Nanoscribe是德國高精度增材製造系統的先驅,2018年12月5日,該公司最近推出了用於微加工和無掩模光刻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3D印表機。作為Photonic Professional GT 3D印表機的後續產品,GT2具有一個放大的列印室,可容納毫米大小的部件,列印高度可達8毫米。
  • CMR研發出磁鐵3D印表機 定製特殊磁場僅需幾美元
    近日,一家專注於磁力學研究的初創公司---Correlated Magnetics Research(CMR)公司就公布了其第一臺磁力化3D印表機和獨有的磁鐵3D列印技術,揭開了磁鐵更多不為人知的神奇特性。  原文連結:http://www.3dhoo.com/news/jishu/23792.html
  • 微納米氣泡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及其發生裝置研究
    關鍵詞:微納米氣泡;氣泡發生裝置;水處理0 引 言微米氣泡(microbubble)通常是指存在於水中直徑為10~50 μm的微小氣泡,直徑小於200 nm的超微小氣泡稱為納米氣泡(nanobubble),介於微米氣泡和納米氣泡之間的氣泡稱為微納米氣泡(micro-nano bubble)[1],與傳統大氣泡(coarse bubble,直徑>50 mm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讓師生創客通過動手設計和深度體驗,激發師生創客跨學科學習和創意智造的熱情,從而培養空間想像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造設計能力。通過「玩中做,做中學,學中做,做中創」的愉快有趣的環境中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那麼3d掃描儀和3d列印技術是怎麼樣配合應用呢?
  • 微納米氣泡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隨著對微納米氣泡研究的深入,發現其對生物科學、流體動力學等多個應用領域中都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1]。雖然學者們對氣泡的大小範圍具體有不同看法,但大多數同意微氣泡直徑應該在10-100微米的範圍,1-10μm為亞微米氣泡,10-1000nm為納米氣泡[2],而釋放和水力剪切的結構是影響氣泡尺寸的關鍵,在微距鏡頭下微納米氣泡圖片如圖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