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在飛馳
空間在膨脹
我們走過的路窮盡時光,無法回頭
但我們的高歌跨過時空
萬物的細語超越時間
我們曾擁有閃亮的日子
我們的夢與渴望將化為光
在每一個兇險的轉角處
在平行世界裡,庚子年的立春與過去幾年的立春並無什麼不同。那隻中華菊頭蝠在這一天的裡還在冬眠。冬眠的夢裡,有驚蟄時四處飛舞的昆蟲,有穀雨時剛剛出生的小蝙蝠。而在人類世界或者更具體一點來說,在人類世界的汽車行業裡,過完春節假期返工的人們已經開始了新一年的勞作。汽車玻璃廠的一線員工小李取出了庚子年下線的第一片玻璃;主機廠總裝車間的班組長小王向班組成員們又一次強調了質量與安全;4S店的小張在春節後來看車的人群中,一個上午已經將那些性能參數反覆說了七八次。
只是當那雙筷子伸向那隻中華菊頭蝠,或者更早一些,當那把刀對準了它,或者再早一些,當那把火被塞進了蝙蝠洞時,劇情的發展在這裡發生了轉折,變成了我們正在經歷的這一段。新型冠狀病毒開始肆虐,湖北的小李、浙江的小王、廣州的小張還在等待著返工,等待著隔離期的結束。本就艱難的中國汽車產業在庚子年並沒有迎來「開門紅」,倒是迎來了一記「悶棍」。
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動態地圖上可見,目前疫情最為嚴重的三地分別是湖北、浙江、廣東,湖北省確診人數已達13522人,浙江省、廣東省確診人數分別為829人及797人。
熟悉汽車行業的人知道,上述三大省份在全國汽車產業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9年的統計數據尚未出爐,從國家統計局2014年-2018年汽車產量分省情況表中亦可窺見一斑。僅就2018年而言,廣東省汽車產量達321.58萬輛,位列全國第一。而湖北省、浙江省分別以241.87萬輛、119.22萬輛分列全國第四與第十。
龐大的汽車產量背後是一家家站在轉角處的主機廠。
從疫情爆發中心武漢看來,其向來是中國汽車製造的中心之一,僅僅是位於武漢的東風大道,就聚集了近2萬家企業,營收總和達到萬億級。其中包括7家整車企業,12個汽車總裝工廠,500多家零部件企業,54家「世界500強」,生產37種汽車車型,擁有14家省級以上汽車研發機構,每年汽車產量過百萬。
放眼整個湖北省,其作為東風汽車的大本營,聚集了東風系多家乘車企業及合資品牌。前者包括東風乘用車、東風新能源、東風商用車、東風重卡、東風越野、東風小康、東風股份。後者影響了本田汽車、雷諾汽車、PSA集團將武漢作為中國市場的重心所在,包括神龍公司、東風雷諾、東風本田、東風日產、東風英菲尼迪幾家合資公司工廠。
另外,由於湖北省本地汽車產業相關配套企業齊全,也曾引發其他品牌將工廠安置於此的想法,蔚來汽車原本在鄂規劃產能20萬輛,但最終沒能落實。廣汽乘用車在湖北宜昌打造的智能製造標杆工廠已經在2019年6月投產,年規劃產能20萬輛,為廣汽傳祺在華中地區的汽車產銷服務基地,現也進入延遲復工的階段。
廣汽的大本營廣東則是國內汽車產銷第一大省。除廣汽乘用車、廣汽新能源、廣汽客車外,豐田、本田、FCA、日野等與廣汽合資的品牌,其產銷布局重心也選在了廣東省。在防疫中,廣東省明確提出除保障城鄉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外,各類企業復工時間在2月10日。除廣汽系工廠外,位於深圳的比亞迪,珠海的銀隆,東風日產,北汽、北汽福田、一汽大眾、寶能(原長安標緻雪鐵龍工廠)在廣州的生產基地也受此影響。
浙江省則是吉利汽車的大本營,其在浙江就有杭州灣生產基地、春曉工廠、慈谿工廠、臨海工廠、路橋工廠、慈谿工廠六大具備整車生產能力的廠區。另外,上汽大眾、比亞迪、長安福特、廣汽、長江、知豆等多家汽車製造商在浙江布局了整車生產基地,但在「戰疫」要求下浙江省復工時間推遲到了2月10日。其中唯一例外的是威馬汽車,其在浙江的工廠位於溫州市,當地已成為湖北外疫情最為嚴重的城市,受市政府要求,工廠復工時間延遲至2月18日。
總得來看,由於汽車製造業的高產業聚集度,集中爆發的疫情對其造成的影響更大,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產銷量下滑幾成定局,不久前,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就預計會出現30%的負增長。
短期內產量的下滑並不會引發車企裁員,但囿於隔離要求,工廠停工、物流遲滯及人員延遲返回工作帶來的成本壓力對於不少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疫情未息的當下,所有車企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響應國家號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則是要做好疫情結束後儘快實現正常運轉的準備,應對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我們在題記中所言,兇險的轉角處,也不能忘了將夢和渴望化成光。
文/秦志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