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一代都在蛻變 華為各系列手機進化史)
第1頁:華為P系列——工藝推進者
如果近些年裡你有關注周圍人所使用手機的品牌的變化,你一定能夠感覺到華為品牌手機的用戶一直都在增加。華為用一代又一代的產品為自己贏得了用戶、贏得了口碑、也贏得了企業的未來,那麼一路發展至今,又有哪些擁有代表性的機型記錄著華為的成長呢?不如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華為P系列——工藝推進者
華為P系列可以說是目前華為主推的兩條旗艦產品線裡「歷史」最悠久的了。從2012年1月發布的華為Ascend P1到現今的華為P9,可以說每一代產品在工藝上都有很大的進步。發展到今天,P系列在外觀,性能,拍照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考量,使它「時尚精品旗艦」這一定位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肯定。那麼「那些年」的P系列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華為Ascend P1 (發布時間:2012.1.10)
現在去看華為Ascend P1,相信大部分人對這臺古董機都不會有什麼感覺。不過作為華為的第一批雙核處理器手機,Ascend P1在當年可以說是亮點多多:7.69毫米的纖薄機身、獨特的窄邊設計、4.3英寸的Super AMOLED顯示屏等等。從這些可以看出來,從第一代開始P系列的定位便是輕薄產品。
華為Ascend P2 (發布時間:2013.2.24)
時隔一年,華為在13年2月的MWC上發布了華為Ascend P2。在Ascend P2上,相較於P1而言機身厚度上略有增加達到了8.4毫米,但是幾乎做平了的機身背面在觀感上要較P1更好一些。最主要的是,從Ascend P2開始,華為在P系列上放棄了之前在P1上所採用的德儀處理器而選擇使用自家開發的海思處理器。現在看來無論是對於P系列、還是對於華為手機來講,這都是一次非常大膽的決定。
華為Ascend P6 (發布時間:2013.6.18)
相較於前兩代產品來說,華為Ascend P6漂亮的簡直不像是華為的產品。按照華為自己的說法,P6是華為放棄了三代產品之後做出的最終選擇。在華為P6上有著太多的亮點:6.18mm全球最薄機身,全金屬一體式設計,瑞士名表的金屬工藝。可以說華為P6將整個P系列都重新的定義了一遍:P系列就是完美做工和極致之美的結合體。
華為Ascend P7 (發布時間:2014.5.7)
從華為Ascend P6開始,在筆者看來P系列的品牌定位基本已經完成了。不過怎麼將一條產品線做好、做久當然也成了華為必須要去思考的問題了。
華為Ascend P7無論在做工還是配置上相較於華為P6都有著很大的提升。在Ascend P7上,華為使用了雙面玻璃+金屬中框的設計。處理器則採用了新一代的Kirin 910T處理器,性能上與P6相比提升了20%以上。屏幕從P6上的4.7英寸720P顯示屏提升到了5.0英寸1080P顯示屏,並且擁有超高的清晰度和對比度。拍照上較P6來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可以說在Ascend P7身上,P6所有的優點都被很好的繼承與發揚了。
華為P8 (發布時間:2015.4.15)
經過了四代產品的積累,在新一代產品上華為採用了更簡單的命名方式:去掉Ascend直接為新品命名為華為P8。也是從這代產品開始,華為開始將P系列打造成一個高端產品線。
從P8開始,P系列開始更加關注手機的性能:最明顯的體現就是P8率先搭載了Kirin935處理器。在P8上金屬機身再次回歸,更好的細節處理可以看出華為在工藝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比如更好的按鍵布局,沒有凸起的後置攝像頭等。拍照方面後置1300W的IMX278攝像頭也比上一代表現的更為優秀。
華為P9 (發布時間:2016.4.6)
華為P系列一路發展過來,其輕薄時尚旗艦的身份已然深入人心。每一代的產品也都在尋找著一些其他突破點,比如當前的旗艦產品華為P9的拍照。
在延續了歷代華為P系列產品特色的同時,與徠卡合作研發的1200萬像素雙攝像頭可以說是華為P9上最大的亮點。這顆雙攝不僅僅令P系列在拍照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與徠卡的合作也令華為以及P系列的品牌定位有著非常大的提升。這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購華為P9的理由。
第2頁:華為Mate系列——全能的大屏旗艦
除了P系列之外,華為的另一旗艦產品線Mate系列大家也一定不會陌生。在大屏手機還不是主流的13年發布了第一代華為Mate,到如今的華為mate8。Mate系列的手機收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喜愛,也是將華為帶入高端市場功不可沒的功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歷代Mate系列產品吧!
華為Mate (發布時間:2013.1.7)
華為Mate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一款比較陌生的產品。不過如果你是大屏用戶,那麼相信你一定了解它。在2013年初——那個手機屏幕剛剛步入5.0英寸的時候,華為發布了旗下的第一款大屏手機產品華為Mate。與最先試水大屏手機的三星Note系列相比,華為Mate系列在第一代產品上就使用了6.1英寸的大屏,對於華為而言可以說是又一大膽的決策。
配置上,除了屏幕解析度只有720P之外,華為Mate的其他硬體都能稱得上是當時的頂級水準了。內存和存儲上,華為Mate選擇了2GB的RAM和8GB的ROM組合。拍照則是800W後置和100W前置的搭配。4050mAh的電池也保證了它極佳的續航水平。這樣的尺寸和配置選擇,也為之後的Mate產品做了一個很好的標杆。
華為Mate2 (發布時間:2014.3.6)
第二代的Mate系列產品可以說是很好的傳承了上代產品的特色,並且做的更好了。在性能上,Kirin910處理器比相比K3V2有著非常大的進步,1300w後置攝像頭+500w前置攝像頭也令Mate2擁有很好的成像水平。同時Mate2也增加了4G網絡和NFC的支持。
不過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在Mate2上仍然採用的1280*720的解析度。這對於擁有6.1英寸屏幕的Mate系列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短板。
華為Mate7 (發布時間:2014.9.4)
對於產品線來講,Mate7之於Mate系列有點像華為P6之於P系列,在這款Mate7身上我們能夠看到眾多的改變。改變之多讓華為不得不再次跳序命名它為Mate7.
華為Mate7擁有一塊6英寸1080P顯示屏,不過超高的屏佔比令它和其他品牌5.7英寸甚至更小尺寸的手機大小相近;機身背面的布局設計也十分和諧漂亮,整機一眼看去漂亮到了極點。Mate7與同代的旗艦產品相比性能上並沒有優勢,但是能將手機整體性能做到像Mate7一樣的很少。超大的電池也是很多人購買它的理由。Mate7作為優先使用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在指紋上的體驗也非常的棒。以上的方方面面使得當年Mate7一直處於缺貨狀態(小編也沒買到)。作為一款售價2999元,高配版3699元的手機,毫無疑問Mate7取得了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上前所未有的成功。
華為Mate S (發布時間:2015.9.2)
Mate7在高端市場取得成功之後,華為在次年發布了華為Mate S。與Mate系列歷代產品6英寸以上的大屏幕不同的是,Mate S採用了更小一些的5.5英寸的屏幕。與Mate7相比,Mate S在工藝上有著很大的進步,並且開始嘗試一些新的功能。2.5D顯示屏和一體化金屬機身讓Mate系列的顏值達到了新的巔峰,壓感屏這種新興技術的應用也讓它不愧機皇之名。可以說,Mate S是華為在高端市場的一次新的嘗試。
華為Mate8 (發布時間:2015.11.26)
如果說Mate7上面的不足的話,可能就是性能了。華為自研的Kirin950晶片完美的補足了這一缺憾。A72的架構優勢令Mate8堪稱2015年度最強機型。1600萬像素的IMX298堆棧式後置攝像頭也讓它在拍照上有著極佳的表現。4000mAh的電池、快充技術也讓Mate8無論在續航還是充電速度上都極有保障。可以說,Mate系列發展到這一代更加地接近於完美了。
第3頁:麥芒系列——青年人的電信專屬手機
華為麥芒系列手機對於電信老用戶來講一定不陌生。因為CDMA的網絡制式,在3G時代以及4G剛開始發展的時間裡,電信版本的安卓智能機甚至可以說是屈指可數。而那時候,華為與電信合作的打造的麥芒系列對於很多用戶來說就成了首選系列了。而本月的14號,華為再次為我們帶來麥芒最新的產品麥芒5,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年的麥芒手機吧!
麥芒A199 (發布時間:2013.4.25)
在第一代的麥芒A199發布的時候,華為和電信對麥芒就有了「為青年人打造電信旗艦手機」這一定位。這也使得麥芒毫無疑問具有了旗艦級的配置:海思K3V2處理器、130W前置+800W後置攝像頭、2GB RAM和8GB ROM以及8.9mm的輕薄機身。圓潤的外形設計也在之後的產品上得到了延續。可以說,A199為整個麥芒系列開了一個好頭。
麥芒B199 (發布時間:2014.1.14)
第二代的麥芒產品對於該系列的特色同樣有著很好的繼承:圓潤有握感的機身,出色的硬體配置以及電信網絡的支持。因為電信網絡支持這一原因,從這一代開始麥芒系列開始採用高通的CPU。並且在後殼上選擇了金屬磨砂材質,使得該機在外觀和手感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在定位上,麥芒B199還是全球首款支持GPS、Glonass、北鬥三網定位的產品。
麥芒C199 (上市時間:2014.8.15)
工藝上的進步在這一帶的麥芒手機上可以說是最為明顯的。麥芒C199鵝卵石造型的機身不僅僅是較之前兩代產品更為美觀,手感上也好了很多。一體化包裹的機身上半部分的攝像頭位置和下半部分的揚聲器分別用彩色面料點綴也讓整機憑添了一種對稱美。
麥芒4 (發布時間:2015.7.30)
在麥芒4上,我們能夠更好地看到麥芒系列的延續、傳承和創新。圓潤的金屬機身和優秀的握感對於使用過前幾代產品的用戶一定會非常熟悉。背面設計也與C199一脈相承。而前面板ID無邊框的設計又讓人在熟悉中不乏驚豔之感,指紋識別技術的融入也讓麥芒系列緊緊跟隨著潮流的步伐。優異的做工和豐富的功能也令麥芒4的定位更加的明確。
麥芒5 (發布時間:2016.7.14)
剛剛發布的麥芒5無論在外觀設計、拍攝水準還是性能體驗相較於麥芒4都有著極大的進步。更加成熟的機身四角設計,加之2.5D玻璃的前面板和金屬機身,麥芒5在顏值上又將麥芒系列推上了新的高峰。14nm工藝的驍龍625處理器不僅較上一代強40%,還擁有著更好的能效比。再加上3340mAh的電池,即使是重度用戶用起來也可以待機一天半。每一方面的提升都能看出華為對這個系列的重視。
總結:在這不到五年的時間裡,華為從一家依靠運營商生存的手機廠商成長為一家可以和蘋果三星相提並論的國際大廠。無論是P系列、Mate系列還是麥芒產品,每一款旗艦產品都印刻著華為蛻變的痕跡。在讀完本文之後,或許我們更能夠看出這家國產廠商的努力和遠見。也相信在未來它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