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一項評選活動的「場效應」
■趙小東 王禮光
鄭州聯勤保障中心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出彩聯勤人」點讚,擴大評選活動的「場效應」。
6月上旬,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倉庫組織半年軍事考核,四級軍士長劉康帶領檢修班一路闖關奪隘,全班5人成績均被評為優秀。
劉康不一般,這位掌握了機械操作、電工、焊工等多項專業技能的「全能班長」,當兵15年,取得了8個等級認證證書。今年年初,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評選第三屆「出彩聯勤人」,劉康高票當選。
有這樣的榜樣在身邊,檢修班的其他成員怎甘落後?大家以劉康為標杆,刻苦訓練,全班軍事訓練總評成績很快從良好提升到優秀。
改變不只發生在一個檢修班。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自組建成立以來,連續開展了3屆「出彩聯勤人」評選表彰活動,先後評選出30名「出彩聯勤人」和10名提名獎獲得者。幾年來,這些獲獎者通過自身的「出彩」表現,帶動了周圍一大批人積極適應新體制、加快能力轉型。
物理學中,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作用的特殊物質——場。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所屬單位高度分散,分散在官兵身邊的「非典型」榜樣,正如一個個充滿正能量的磁場,催生出了強大的「場效應」。
現象一:為何有人寧願不立功也要參加評選?
評選是要表彰先進,更要能鼓舞幹勁
聯勤第988醫院軍醫趙磊在書架的顯眼位置,擺放了兩樣東西:一本「出彩聯勤人」證書、一枚三等功獎章。這兩項榮譽令他備感榮耀,卻也讓他面臨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苦惱。
時間回到2017年。組建不久的聯勤保障部隊組織了一場衛勤專業大比武,年輕的趙磊代表單位出戰,最終在強手如林的比賽中取得第一名。
年終總結時,有人提議給趙磊報請立功。當時,鄭州聯勤保障中心下達通知,請各單位推薦「出彩聯勤人」參評人員。於是,又有人提出,「好處不能讓一個人都佔了」,參評和立功趙磊只能選一個。
「真要選,我就選擇參評。」趙磊的選擇出人意料,他卻自有一番認識:中心每年立功受獎的人不少,而能當選「出彩聯勤人」的就10人,「即使選不上,去跟別人比比,找找差距也值得」。
最終,趙磊憑藉過硬事跡順利當選首屆「出彩聯勤人」。讓他更欣喜的是,當年的立功受獎名單公布,他同樣榜上有名。
與此同時,趙磊「寧願不立功也要參加評選」的故事在官兵中廣為流傳,成為「出彩聯勤人」評選得到群眾廣泛認同的又一例證。
激發廣大官兵參與創先爭優,正是該中心組織這項評選的重要目的。他們認為,評選不是比武選拔尖子,也不是為了表揚幾個先進,目的在於把大家的幹勁鼓起來,激勵大家在改革轉型中主動作為。
第二屆「出彩聯勤人」評選時,正值一場群眾性大比武結束。於是,各單位推薦的參評對象,很多都是比武獲獎的尖子。再後來,有人覺得在上級比武中獲獎就能入選「出彩聯勤人」,每次重大比武報名熱度大增。
面對這樣的片面認識,為防止評比變成單項競賽,該中心在第三屆評比時專門強調要走「群眾路線」,要接地氣,要真正評選出官兵身邊可見、可感、可學的先進榜樣。
為了讓評選持續「保鮮」,他們進一步探索周評、月評、季評等常態化評選機制,宣傳表揚在日常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人員,在更大範圍內調動官兵參與的積極性。
如今,在30名當選「出彩聯勤人」的官兵中,有技能精湛的業務尖子,有長年紮根深山堅守崗位的「老黃牛」,有勇於破解發展難題的「開路先鋒」,也有官兵尊敬愛戴的帶兵模範……
「從事各行各業的每名官兵,都能從中找到學習的榜樣、努力的方向。」某倉庫警衛勤務連下士牛勇評價說,「出彩聯勤人」都是來自基層平凡崗位的「達人」,這樣的榜樣接地氣,大家服氣,也更能鼓舞士氣。
某倉庫女兵黃歡就是在觀看了首屆「出彩聯勤人」頒獎儀式後,下定了爭做一名出彩聯勤人的決心。
調整改革後,黃歡的工作是開著叉車搬運貨物。這是一個女孩子很少選擇的崗位,但她紮根本職,苦練專業技能,不僅帶領所在班榮立了集體二等功,自己也如願當選了第三屆「出彩聯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