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角度測量方法綜合介紹

2021-01-07 電子產品世界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7514.htm

角度測量是幾何量計量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較為完備,各種測量手段的綜合運用使測量準確度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角度測量技術可以分為靜態測量和動態測量兩種。對於靜態測量技術來說,目前的主要任務集中在如何提高測量精度和測量分辨力[1~3]上。隨著工業的發展,對迴轉量的測量要求也越來越多,因此人們在靜態測角的基礎上,對旋轉物體的轉角測量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產生了許多新的測角方法。
測角技術中研究最早的是機械式和電磁式測角技術,如多齒分度臺和圓磁柵等,這些方法的主要缺點大多為手工測量,不容易實現自動化,測量精度受到限制[1~5]。光學測角方法由於具有非接觸、高準確度和高靈敏度的特點而倍受人們的重視,尤其是穩定的雷射光源的發展使工業現場測量成為可能,因此使光學測角法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各種新的光學測角方法也應運而生。目前,光學測角法除眾所周知的光學分度頭法和多面稜體法外,常用的還有光電編碼器法[6]、衍射法[7,8]、自準直法,[9,10]、光纖法[11]、聲光調製法[12,13]、圓光柵法[14~17]、光學內反射法[18~23]、雷射幹涉法[24~28]、平行幹涉圖法[29,30]以及環形雷射法[31~33]等。這些方法中的很多方法在小角度的精密測量中已經得到了成功的應用,並得到了較高的測量精度和測量靈敏度,通過適當的改進還可對360度整周角度進行測量對於眾所周知的光學分度盤、軸角編碼器、光電光楔測角法等來說,由於應用較多,技術比較成熟,本文不作具體介紹。下面主要介紹幾種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小角度測量方法和可用於整周角測量的方法。

2 圓光柵測角法
圓光柵是角度測量中最常用的器件之一。作為角度測量基準的光柵可以用平均讀數原理來減小由分度誤差和安裝偏心誤差引起的讀數誤差,因此其準確度高、穩定可靠。但在動態測量時,在10r/s 的轉速下,要想達到1'的解析度都非常困難。目前我國的國家線角度基準採用64800線/周的圓光柵系統,解析度為0.001'',總的測量不確定度為0.05''。該測量方法主要是在靜態下的相對角度測量。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E W Palmer 介紹了一臺作為角度基準的徑向光柵測角儀,如圖1所示,既可用於測角,又可用於標定。其原理是利用兩塊32400線的徑向光柵安裝在0.5r/s 的同一個軸套上,兩個讀數頭一個固定,一個裝在轉臺上連續旋轉,信號間的相位差變化與轉角成正比。儀器中用一個自準直儀作為基準指示器,可以測得絕對角度,利用光柵細分原理可測360度範圍內的任意角度,附加零伺服機構可以對轉臺進行實時調整,限制零漂。用幹涉儀作為讀數頭,可進行高精度測量。按95%置信度水平確定其系統誤差的不確定度為0.05''[15]。

德國聯邦物理研究院(PTB)的Anglica Taubner等人用衍射光柵幹涉儀測量轉動物體,能夠檢測角加速度、角速度、轉角。檢測原理光路如圖2所示。單頻He-Ne雷射器發出的光經過柯斯特分束稜鏡後在出射方向分束位兩束平行光,這樣由於氣流和溫度變化引起的兩條光路的變化相等。經過變形透鏡後直射或斜射到隨被測件一起轉動的反射型衍射光柵上,該光柵是PBT特製的2400線/mm正弦相位光柵。幹涉信號由光電探測器接受,該系統檢測正弦信號時測量靈敏度不確定度為0.3%,測旋轉物體時相位差不確定度為0.2%,該系統的主要問題是靈敏度非常複雜[16]。在此基礎上作了相應的改進,並進行了標定[17]。

3 光學內反射小角度測量法
光從光密介質傳到光疏介質時,當入射角大於臨界角時發生全反射現象。內反射法小角度測量就是利用在全反射條件下入射角變化時反射光強的變化關係,通過反射光強的變化來測量入射角的變化的。由於入射角在臨界角附近線性較好,隨著入射角的微小變化,反射光的強度發生急劇變化,因此測量時通常定義一個臨界角附近的初始角θ0 ,被測角為相對於該初始角的角位移Δθ,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臨界角附近靈敏度較高的特點,進行小角度的高精度測量。該測量方法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入射角和反射光強之間的關係是非線形的,靈敏度因此受到限制。為了減小函數非線性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採用差分式測量,其原理如圖3所示,首先分別測出θ0+Δθ和θ0 -Δθ的反射光強的變化,然後用線性化公式進行處理,以得到相應的角度值。內反射法是由P S Huang等人提出來的[18],用該方法製成的測角儀體積可以做得很小,因此特別適用於尺寸受限制的空間小角度的在線測量,而且結構簡單,成本低。測量的靈敏度取決於初始入射角和全反射的反射次數,增加反射次數可以提高靈敏度,提高分辨力,但測量範圍就相應變小。因此P S Huang等人又在此基礎上製成了多次反射型臨界角角度傳感器,用加長的臨界角稜鏡代替圖3的直角稜鏡以增加反射次數,如圖4所示。該儀器可用於表面形貌、直線度、振動等方面的測量。在測量角度方面,以3弧分範圍內的分辨力為0.02弧秒。在接下來的工作中,P S Huang 等人又將其測角範圍擴大到30弧分,輸出信號峰-峰值的漂移小於0.04弧秒[19,20]。該儀器的缺點是成本高,加長的臨界角稜鏡加工困難。臺灣的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的Ming-Hong chin等人在此原理基礎上,提出了全內反射外差幹涉測角方法。用外差幹涉測角方法。用外差幹涉儀測量S偏振光和P偏振光之間的相位差,將傳感器的測角範圍擴大到10。,分辨力隨入射角的大小變化,最佳分辨力可達8×1 0-5度[21]。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Wei Dong Zhou等人採用差動共光路結構,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線性,並獲得了0。3角秒的最佳分辨力【22】。天津大學和日本東北大學在這方面也進行了一些研究[23]。

4 雷射幹涉測角法
角度可以表示為長度之比,長度的變化可以用雷射幹涉法在角度測量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幹涉測角法不僅可以測量小角度,而且也可以測量整周角度。4.1 雷射幹涉小角度測量
幹涉小角度測量的基本原理可以表示成圖5的形式。採用麥可遜幹涉原理,用兩路光程差的變化來表示角度的變化,經角錐稜鏡反射的一路光的光程隨著轉角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幹涉條紋也發生相應的移動,測得條紋的移動量,就可測得轉臺的轉角[24]。在此原理基礎只上發展起來的角度測量系統都致力於光路結構的改進和消除各種誤差因素的影響。經過改進後可以測量大約90度的角度,但各種誤差因素隨著所測角度的增大而急劇增加,因此該系統的測量範圍限制在幾度內,在此範圍內具有極高的測量準確度。這種技術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等國家早已將雷射幹涉小角度測量技術作為小角度測量的國家基準[25]。為了消除轉盤徑向移動對角度測量的影響,採用如圖6所示的測量光路,用兩個角錐稜鏡形成差動測量,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線性和靈敏度。為了增加幹涉儀抗環境幹擾的能力,可以採用雙頻雷射外差幹涉測量法,用雙頻雷射代替普通光源。用這種方法測量平面角,靈敏度可達0.002''[26]。

4.2 雷射幹涉任意角測量方法
上面介紹的幹涉法小角度測量系統,測量範圍大約在幾度以內,而大範圍的角度測量要求越來越多,為了解決整周角度的測量問題,對上述方法進行了相應的改進,提出了幾種新的雷射幹涉任意角度測量方法。

4.2.1 用雙平面反射鏡實現任意角度測量
該系統的構造如圖7所示。系統的核心部分由旋轉鏡RM、旋轉鏡懸架SU以及防傾斜裝置TP構成。防傾斜裝置TP能夠保證在一周的旋轉範圍內,由旋轉鏡RM的兩鏡面構成的直角的角平分線始終與入射的雷射束平行。當旋轉鏡懸架SU轉動θ角時,旋轉鏡RM在光線入射方向移動相應的距離,光電元件接收的幹涉條紋數發生相應的變化[25]。該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時平面鏡的表面形貌和兩平面鏡的直角誤差都會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另外機械導杆的運動平穩度也會使結果產生偏差,需要用算法進行修正。

接地電阻相關文章:接地電阻測試方法

幹涉儀相關文章:幹涉儀原理

接地電阻測試儀相關文章:接地電阻測試儀原理 加速度計相關文章:加速度計原理 雷射器相關文章:雷射器原理

相關焦點

  • 光學角度測量方法概述
    對目前發展較快的幾種角度測量的光學方法----圓光柵測角法、光學內反射小角度測量法、雷射幹涉測角法和環形雷射測角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並且分別給出了每種方法的測量原理和發展現狀,比較了各種方法的優缺點,給出了每種方法的應用場合和發展前景。
  • 高精度光學動態角度測量簡介
    測角技術中研究最早的是機械式和電磁式測角技術,如多齒分度臺和圓磁柵等,這些方法的主要缺點大多為手工測量,不容易實現自動化,測量精度受到限制[1~5]。光學測角方法由於具有非接觸、高準確度和高靈敏度的特點而倍受人們的重視,尤其是穩定的雷射光源的發展使工業現場測量成為可能,因此使光學測角法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各種新的光學測角方法也應運而生。
  • 光學元件及其測量技術
    每種損傷判別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應用範圍,單一的損傷判別方法難以對不同厚度、不同膜系的薄膜均做出準確的判別。本套系統集成了多種檢測方法:圖像檢測、散射檢測、光譜檢測、聲譜檢測等,這些方法相互補充、互為校對,拓展了測試對象的應用範圍,為整體系統的測試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其次,高倍率的樣品在線檢測覆核系統。
  • 結構光測量之三角測量原理及光學三角法知識點總結
    機器視覺-結構光測量之三角測量原理結構光測量中為了獲取物體的三維信息,一般都會使用三角冊來那個的原理;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結構光照明中的幾何信息幫助提供景物中的幾何信息,根據相機,結構光,物體之間的幾何關係,來確定物體的三維信息,下圖給出了一個三角測量的原理圖。
  • 光學平臺的測試方法
    光學平臺,又稱光學麵包板、光學桌面、科學桌面、實驗平臺,供水平、穩定的臺面,一般平臺都需要進行隔振等措施,保證其不受外界因素幹擾,使科學實驗正常進行。   光學平臺測試方法  阻尼  光學平臺或麵包板 重要的特性為其共振頻率。共振頻率和振幅是負相關的,因此共振頻率應儘可能地增大,從而將振動強度 小化。平臺和麵包板會在一個特定的頻率範圍內發生振動。
  • 光學元件表面缺陷檢測方法研究現狀
    通過簡述表面缺陷的類型,強調了缺陷給光學系統帶來的危害,由此分析和討論了目前國內外對光學元件疵病的檢測方法,並指出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同時對機器視覺技術在疵病檢測方面的應用進行了介紹,還探討了光學元件表面缺陷檢測技術未來發展需要注意解決的問題。
  • 常用方法介紹及測量建議!如何測量LED光通量和輻射功率?
    慧聰LED屏網報導           通常,光通量和輻射功率是LED最重要的光學參數現實中,部分LED光通量只是一個不斷增加的數字,但仍未被廣泛測量過。對於固態照明源來說,光度學和比色輻射特性很重要。  測量總輻射功率和光通量的兩種主要方法是使用積分球或側角光度計/光譜輻射計。接下來的兩節將介紹這兩種測量方法,以及測量時會有哪些挑戰。
  • 全站儀的角度測量操作
    在角度測量狀態下,角度觀測的結果顯示出來,不需要按鍵操作,為即時顯示。
  • 中國科大利用光學天線實現亞納米位移的光學測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納光學與技術課題組(http://staff.ustc.edu.cn/~lmno/)在納米位移光學測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課題組魯擁華副教授和王沛教授利用光學天線與空間結構光場相互作用實現了亞納米位移的測量,研究成果於2020年6月16日發表於國際知名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Phys. Rev.
  • 中國科大利用光學天線實現亞納米位移的光學測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納光學與技術課題組(http://staff.ustc.edu.cn/~lmno/)在納米位移光學測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124, 243901]光學方法進行位移的精密測量具有精度高、非接觸等特點,基於光場相干性進行縱向位移測量可以實現雷射雷達、雷射測距、微小震動測量等,在科學研究和工業生產中已經產生了重要而廣泛的影響。
  • 膝關節的角度測量方法與常見錯誤
    很多諮詢我的或者找我康復的叉友,在評估的時候,會誤報他們的角度。絕大部分情況是由於大家不知道如何測量自己的角度。 如果不會測量自己特別在乎並且不斷追求的角度,想一想這件事情總感覺有點扯犢子,當初稀裡糊塗的被做了手術,現在不能再糊塗下去了!
  • 常見的測量工具有哪些 測量工具測量方法有哪些
    不管是幹什麼事情,只要是想要做到很精確,在於各種物品使用方面,就要毫不吝嗇,房屋之中就如此,房產作為很重要的物品,他這其中每一個情況數據是怎樣,都是關乎到購買者的,當然想獲取到數據,不僅也要清楚物品情況,在於測量工具準備上也得到位,那麼常見的測量工具有哪些?測量工具測量方法有哪些?
  • 類星體宇宙學距離:光學幹涉測量
    本地測量與從微波背景得到宇宙膨脹率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觀測宇宙學之路。在這個令人激動的「精確宇宙學時代」,它們沒有殊途同歸,卻乍現「哈勃常數危機」的嚴峻挑戰。這是黎明前的黑暗嗎?這一危機雖令人不安,卻又是一種強大的動力。光學幹涉技術提供了利用類星體高精度測量宇宙學距離的幾何方法,可以有效將延伸至很高紅移的宇宙之中。
  • 平面度測量的常用幾種方法及測量原理
    測量時動作要輕,不允許硬插。也不允許測量溫度較高的零件。目前很多工廠仍使用該方法進行檢測。由於其精度不高,常規最薄塞尺為10um,檢測效率較低,結果不夠全面,只能檢測零件邊緣。液平面法液平面法是用液平面作為測量基準面,液平面由 「連通罐」內的液面構成,然後用傳感器進行測量。
  • 光學測量的主要儀器與應用
    光學測量主要應用在現代工業檢測,主要檢測產品的形位公差以及數值孔徑等是否合格。光學測量主要應用在現代工業檢測,主要檢測產品的形位公差以及數值孔徑等是否合格。光學測量儀器分類光學測量的被測件進行分類,主要分為3類:有源器件,無源器件,高速通信。
  • 示波器測量方法介紹
    示波器是一種電子測量儀器,主要針對於各種電信號進行檢測,具有測量精準、維護簡便、使用靈活、可靠性高、穩定性好等多種的優點,被廣泛的應用於多個行業當中。
  • 磁阻角度測量
    該電路適合高速、精確、非接觸式角度測量應用。電路提供全部必要的數字調理,包括儀表放大器、緩衝器和雙通道ADC,可高效處理AMR傳感器的低電平電橋輸出。使用該電路可獲得業界領先的角度測量解決方案,適用於工具機速度控制、起重機角度控制、電機速度測量和其他工業或汽車應用。
  • 一種從空中角度測量車輛數據的新方法
    打開APP 一種從空中角度測量車輛數據的新方法 李倩 發表於 2018-11-06 10:09:03 然而,目前的測量方法並不能滿足要求。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汽車工程研究所新近發布的HighD數據集,提出了一種從空中角度測量車輛數據的新方法,用於滿足上述要求的基於場景的驗證。 此外,研究人員還提供了一個名為highD的德國高速公路的大型自然車輛軌跡數據集。他們根據數量、種類和所包含的情景來對數據集進行了評估。
  • 施工現場不可不知的三種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
    五、水準儀的測量測定地面點高程的工作,稱為高程測量。高程測量是測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高程測量按所使用的儀器和施測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GPS高程測量和氣壓高程測量。水準測量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種高程測量方法,它廣泛應用於國家高程控制測量、工程勘測和施工測量中。
  • 奧地利微電子角位置傳感器提供更高效提供角度測量
    AS5134用於感應轉子在新雙離合變速箱(DCTs)中傳輸控制單元裡電機中的位置,為更好、更高效的整流方案提供角度測量。設備特點包括高轉速下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雙離合變速箱是乘用車中自動變速箱的更先進形式。在一些新開發的雙離合變速箱中,無刷直流電機被用來轉換齒輪並控制雙離合器。一個雙離合變速箱最多可使用四個無刷直流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