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野史志怪大多荒誕不經。本沒有細究其因的必要,可是,礙不住眼前總會時不時地蹦出兩個故事, 讓人看得腦洞大開。
周生雲遊大唐的那幾年,很多文人雅士去了嵩山遊玩, 其中有鄭先生和王秀才。這兩個大唐驢友沒有指南針沒有地圖更沒有全球定位系統(GPS),走著走著便迷了路。天色逐漸昏暗,兩人心裡又急又怕,突然發現那邊草叢裡怎麼有人在睡覺?
確實,一個身穿白衣白褲的男 子正打著呼嚕睡得香呢。 兩個驢友不管三七二十一,連推帶搡地將他弄醒了請求指路。白衣男子不理不睬,翻個身又要睡,可耐不住倆傢伙反覆折騰,總算站起來了。三人閒扯起來,鄭先生和王秀才問他從哪裡來,白衣人說:「你知道月亮是用七寶合成的嗎?它像一個巨大的圓球,那些明亮的地方是太陽照到月亮的凸出而顯現的。上面有八萬二千戶在修理起伏不平的月亮,我就是其中之一。」接著,他打開一個小包裹,露出裡面的斧頭鑿子,又拿出兩包「玉屑飯」遞給兩人,說吃了可以保證一生不得病。 鄭先生和王秀才聽得面面相覷,白衣男子哪管兩人的傻樣,指完出山之路就消失了。
故事很短,信息量卻很大,全藏在白衣男子的短短幾句話裡。第一,月亮是由七寶合成的。七寶是暗示有七種寶物嗎?這個問題直到現今,人們也未能參透,只知道月球上稀有金屬的儲藏量比地球還要多,它擁有地球所擁有的全部元素和大約60種礦物,高效燃料氨-3等六種礦物更是地球沒有的。
第二,月球像一個巨大的圓球,表面四凸不平。今人知道這個事實不足為奇,因為義大利的伽利略於1609 年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現代天文望遠鏡,並在觀測中發現了月球起伏不平的真實地貌。可問題是,記錄此事的段成式是怎麼知道的?他只是唐朝年間的一個八卦小記者呀。要知道,那時候的唐朝固然是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但即使是大唐皇帝也沒有見過玻璃鏡,每天早上起床仍然要對著厚重的銅鏡梳洗打扮。
一個連玻璃鏡尚不知為何物的年代,怎麼可能知道如此先進的天文學知識?也許,唐朝的月亮距離地球比較近?也許,段成式筆下的白表男子是外星人?
第三,月球上明亮的地方是太陽照到凸出而顯現的。就是說,他知道月球本身不會發光,是通過太陽的反射才發出了光亮,日光反射到高地光便強,反射到低地光便弱。這完全符合現代天文學的解釋呀。誰告訴他的?此處出現了一個轉折。中唐之前的六七百年,東漢出了一位天文奇才,他就是發明了地動儀的張衡。張衡曾指出「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意思是月光由日光照耀才能發出光亮,那些陰影則是日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第四,月球上有八萬二千戶在修理起伏不平的月亮。這個信息是在暗示什麼?白衣男子貌似是個誤入地球的修理工,他所說的修月亮是劈山挖洞還是敲敲打打?或者像吳剛那樣天天忙著砍桂花樹?
有沒有可能。唐朝的八卦小記者段成式將張衡的月球理論知識,融入第三條信息,同時推導出第二條信息?
假設這種可能存在,那麼第一條信息裡的七寶怎麼解釋,第四條中更令人費解的信息又如何解釋,寫慣了市井八卦索性就信馬由韁地胡謅一氣了嗎?又知何解種無論知何,
把目光聚焦到最近半個世紀,我們可以看到,隨著阿姆斯特朗的腳步,人們藉助快速發展的天文學正試圖一點點揭開月球的真面目,與此同時,對月球的質疑聲也越來越高。人們拋出了很多新觀點和疑問,如:月球的內部是空的,有可能是一艘超大的星際航母?是否有月球人?月球人來過地球?古印度為什麼會有核武戰爭的記錄……許多民間愛好者甚至提出更勁爆的猛料:月球可能是導致全球洪澇的罪魁禍首,它本來屬於地球後來又脫離了地球!
以上觀點確實荒誕,但科學總是在不斷地想像、質疑、排除、論證中漸漸剝離出真相,關於月亮的各個版本也終將只會剩下唯一一個。那麼,回頭再想想段成式記錄的故事,會不會是在最初的想像中就孕育著無限可能?
唐朝的月亮一個轉身, 悄悄沒入了歷史的煙雲。
本期文章到此就結束了,喜歡三三的可以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