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本,以後的每一天小本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太陽。太陽是一顆普通的恆星,對地球上的我們來說,太陽至關重要。因為沒有太陽,任何生命都無法存活,但是太陽也只是銀河系上千億顆恆星中的一顆。銀河系本身也不過是宇宙中1000億個星系中的一個,作為一顆恆星,太陽還不到中等大小。因此,有些天文學家也把太陽歸類為黃矮星,但是和行星相比,太陽就是巨無霸了。
太陽所包含的物質,超過了太陽系中所有物質的99%,太陽的直徑為140萬千米,是地球的100多倍。太陽是一個球體,上面有極為熾熱的氣體不停旋轉,太陽幾乎完全由氫和氦構成,其中氫佔到其質量的四分之三。它每秒鐘燃燒掉大約400萬噸氫,從而產生大量的能量。太陽能內部結構是什麼樣的呢?在太陽的中心是太陽的核,這一區域壓強極大,是地球表面大氣壓的2000億倍,溫度極高,大約為1500萬攝氏度,是一個巨大的核反應熔爐。
它所釋放的能量,使太陽持續閃耀,氫原子聚變產生氦,這個反應產生的能量從太陽內核釋放出來,經過輻射區來到對流區,將這裡的氣體加熱。熾熱的氣體噴湧到太陽表面,冷卻之後沉下,流回並再次被加熱,如此持續循環不止。那太那表面什麼樣呢?太陽能外殼叫做光球,只有大約500千米厚,溫度也只有5500攝氏度,比核冷的多。光球處於持續運動之中,就像水壺裡沸騰的水。光球上有成千上萬個燃燒的氣體噴嘴,叫做針狀體。
針狀體驗跳躍一萬千米,進入太陽的大氣層,叫做色球層。圍繞太陽旋轉的還有看不見的磁力線,它們導致太陽上出現了許多奇特的現象。巨大的拱形火焰,叫日珥,被磁力託舉到太陽上方。當磁場突然改變的時候,就會爆發出劇烈的能量,叫做太陽耀斑。當磁力線穿過光球時,有一些溫度較低的區域,看起來顏色較深叫做太陽黑子。色球層以外的是日冕,是太陽閃爍的熾熱外大氣層。在地球上,只有日全食的時候,人們才能看到日冕。
太陽之死,大約幾十億年後,太陽所產生能量所使用的氫將會耗盡,最終太陽會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吞沒水星,可能也會吞沒金星。那時地球的海洋和大氣層都已消失,巖石表面在1500攝氏度的溫度下融化。在太陽的映襯下,金星看起來就是一個黑點,很快就會被巨大的恆星吞沒。最終紅巨星的外層將會脫落到太空,而剩餘部分會變成一個密度極大的小恆星白矮星,並繼續冷卻,逐漸變小,稱為黑矮星。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了,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下方留言,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點讚加關注,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