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李明春 中國海洋學會
2020年,一場突由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使蝙蝠成為人們關注的眾視之矢。當我國疫情防治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績的關鍵時刻,三文魚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此時,海洋、海水與動物又成為人們高度與廣泛關注的話題。
近日,大連海洋大學的一位高姓老師微信與我轉達有在校學生疑問:海洋野生保護動物物種與數量幾何?
每年的3月3日是國際野生動植物日,但眾所並不周知,對於海洋野生動物保護來說:「保護海洋物種,傳承海洋文明」,同樣是人類開發利用海洋進程中的主題。
我國管轄海域300多萬平方公裡,據資料至2019年初步統計,我國管轄海域有記錄的海洋生物物種28000餘種,分屬59個門類,佔全球海洋已知物種數的10%以上。其中,藻類2477種,原生動物2897種,棘皮動物588種,蝦蟹等甲殼動物4320種,貝類等軟體動物3914種,魚類3213種。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海域魚類物種數佔世界總數的14%,頭足類佔14%,蔓足類佔2%,昆蟲佔20%,紅樹佔43%,海鳥佔23%,石珊瑚佔印度—西太平區的33%。
根據1988年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海洋動物共有21種(類)納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
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海洋動物7種(類),包括:中華白海豚、儒艮、庫氏硨磲、鸚鵡螺、紅珊瑚屬所有種、多腮孔舌形蟲、黃島長吻蟲。
國家二級保護海洋動物有14種(類),包括:斑海豹、黃唇魚、松江鱸、稜皮龜、太平洋麗龜、綠海龜、蠵(xi)龜、玳瑁、克氏海馬魚、大珠母貝、虎斑寶貝、唐螺(俗稱唐冠螺)、文昌魚和鯨目其他所有種(除了列入一級保護的外)。另外,我國海域有分布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的海洋物種共有34種(類)。列入ClTES附錄l的物種有:露脊鯨屬所有種、小鰮鯨、鰮鯨、鯷鯨、藍鯨、大村鯨、長鬚鯨、座頭鯨、灰鯨、抹香鯨、儒艮和鋸鰩科所有種12種(類);列入CITES附錄II的有:鯨目所有種 (除被列入附錄I的物種)、長鰭真鯊、路氏雙髻鯊、無溝雙髻鯊、錘頭雙髻鯊、前口蝠鱝屬所有種、蝠鱝屬所有種、鯨鯊、鱘形目所有種(除被列入附錄Ⅰ的物種)、波紋唇魚(俗稱蘇眉)、海馬屬所有種、硨磲科所有種、鸚鵡螺科所有種、角珊瑚目所有種、石珊瑚目所有種 (化石不受公約管制)、多孔螅科所有種 (化石不受公約管制)、柱星螅科所有種 (化石不受公約管制)17種(類);列入CITES附錄III的物種有:瘦長紅珊瑚、日本紅珊瑚、皮滑紅珊瑚、巧紅珊瑚計4種。根據2015年農業部提出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水生野生動物調整方案(報審稿),海洋動物共有39種(類)納入國家保護名錄。
又據不完全統計,至2019年國家一級保護海洋動物己有8種(類),包括:中華白海豚、儒艮、海龜科所有種、庫氏硨磲、鸚鵡螺、紅珊瑚屬所有種、多腮孔舌形蟲、黃島長吻蟲。
國家二級保護海洋動物己增加至31種(類),包括:斑海豹、黃唇魚、松江鱸、稜皮龜、海蛇亞科所有種、扁尾海蛇亞科所有種、海蛙、海馬屬所有種、刁海龍、三崎柱頭蟲、短殖舌形蟲、肉質柱頭蟲、黃殖翼柱頭蟲、青島橡頭蟲、鱟科所有種、大珠母貝(俗稱白蝶貝)、硨磲科其它種、櫛江瑤、夜光蠑螺、虎斑寶貝、冠螺螺(俗稱唐冠螺)、法螺、石珊瑚目所有種、蒼珊瑚、笙珊瑚、海底柏屬所有種、竹節柳珊瑚屬所有種、多孔螅科所有種、柱星螅科所有種、文昌魚屬所有者和鯨目其他所有種(列入一級保護的物種除外)。
作者簡介
李明春,《中國海洋報》資深記者,國土資源作協會員。
1968年入伍北海艦隊,中國海洋大學畢業,華師大結業。撰有新聞、科普、散文、評論、傳記、科幻等作品數百萬字。
出版《海權論衡》《海洋龍脈》《縱橫中國海》《海洋強國夢》專著,傳記《一代宗師——赫崇本》,紀實文學《中國深藍夢》,長篇報告文學《闖海的男人》,長篇小說《紅海灘》《混沌》等30餘部。央視紀錄片《中國向陽紅——向陽紅09》《蛟龍潛深洋》撰稿,大型海洋文化紀錄片《走向海洋》撰稿人之一。
原標題:《潮說100|海洋野生保護動物知多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