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與做炭相關最多的問題就是環保問題,做炭是否環保?燒炭冒煙多不多?燒炭冒煙能不能控制的住?環保部門查到不讓幹了怎麼辦?要不要辦理環評手續?環評手續好不好辦理?能不能辦的下來?
我想這些問題都是目前很多木炭行業投資者非常關心的事情,因為從最近一年來的電話諮詢中就可以看出端倪。以往大部分用戶電話諮詢中關心的問題都是設備產能,質量,售後服務和價格這些問題,而現在的用戶諮詢中,有9成以上的用戶最關心的問題是環保問題,也就是上述的那些問題。
確實,從前年開始,環保管制就已經初步開始實施,然後在去年的大力治理之下,多地區炭廠被關停整頓或是強制停產。上頭有死命令,什麼時候不冒煙,什麼時候才能開工生產。在這種環保高壓之下,眾多炭廠不得不轉頭開始尋找出路,有的轉型做碳粉成型,就是把原料從鋸末變成碳粉或者無煙煤,利用碳粉制棒機直接做炭,中間過程無任何汙染排放,沒有高溫沒有燃燒,自然也就沒有排煙。
還有一部分炭廠在這種情況下選擇退出,轉向其它行業。也是由於有這一部分的炭廠關閉,從去年年底開始,一直到現在,國內木炭從原本的供需基本平衡到供不應求,木炭竹炭價格節節上升,而且有價無市,很多炭廠甚至還要求助於我們設備廠家,想要幫忙調炭來賣。可見其利潤之豐富。
還有一部分炭廠,為了能夠繼續生產,只能做設備升級,利用新型碳化設備燒炭,摒棄老式土窯。因為目前的新型碳化設備除煙效果好,基本上能處理掉90-95%的煙氣,基本可以達到環保標準。
但是這樣真的能行嗎?一部分可以,另一部分還是不行,我就曾接到過貴州雲南地區用戶的信息,說環保根本不讓幹,不管你冒煙不冒煙,環保不環保,我們這邊一刀切,只要是做炭,就不允許幹,在這種情況下,任你是神仙,拿著再環保的設備,也無法投資了。
但這只是一部分地區,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地區還是在政策範圍內允許生產的,只要環保過關,你想幹都可以。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想生產可以,環評手續是不給辦理的。也就是說,你想做炭廠,允許,你想辦手續,不行。至於為什麼,很多用戶心理清楚,環保手續一辦下來,就等於炭廠拿到了金牌令箭,那你豈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所以為了方便管理(其實就是懶政)很多地區環保部門都不予辦理,或者各種推脫。
但是這並不耽誤生產,就像雲南麗江鶴慶縣炭廠一樣,環保評估辦不下來,但是只要你生產不冒煙,你也照樣可以生產,只是嚴查環保的時候要停產待工。
所以,如果朋友們想要投資炭廠,那麼考慮好以後,只要當地有生產的炭廠,你就只管做,花錢買一些好點的環保木炭設備,搞好上級部門的關係,那你就開始生產吧,做炭的利潤真的很不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