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家楊洋執棒青交 周五奏響德沃夏克第七交響曲

2020-12-04 青島新聞網

青島新聞網12月19日訊(記者 張力偉) 20日晚7點半,「中西合璧系列」III交響音樂會將在市人民會堂奏響,此次青島交響樂團特邀指揮家楊洋演奏德沃夏克《d小調第七交響曲》。對於此次與青交的合作楊洋直言,「青交的水平進步很大,時間短、作品難,大家很努力。」

早在2013年楊洋就與青島交響樂團合作過,「很巧合的是我之前與青交合作的就是德沃夏克,但那次演奏的第九交響曲,這次又趕上了德沃夏克第七交響曲。」對於這次表演,楊洋坦言,從音樂性上來講這次的樂曲要比德沃夏克第九難很多,而且由於這次排練時間由於航班延誤,時間非常緊張,「整個排練時間比正常少了一天半的時間,但是青交的演奏家都很努力,比我上次合作進步都很大。」

在楊洋看來,此次演奏的曲目對於樂團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個曲子寫的很糾結,樂團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磨合,比如說德沃夏克第八或者第九會寫的相對來說比較規整,第七交響曲老是錯開的、不在正拍上,大家就需要多一些時間去感覺這個音樂,而這種『糾結』就給樂隊演奏帶來了一種難度。」

相關焦點

  • 著名指揮家李心草執棒,深交下周演奏德沃夏克經典之作
    7月24日晚的深圳交響樂團音樂會,將帶給觀眾德沃夏克的兩部德經典之作——《E大調弦樂小夜曲》和《e小調第九交響曲》。本場音樂會由中國著名指揮家李心草執棒,7月23日下午先在深圳音樂廳舉辦公益導賞活動,特邀作曲理論博士、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錢仁平教授主講。
  • 一人一張經典碟——弗裡喬伊·《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
    這套《德沃夏克:No. 9交響曲》由DG唱片公司發行於2001年,費倫茨·弗裡喬伊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出錄製。 1892年,美國紐約國家音樂學院聘請德沃夏克出任該院的院長,德沃夏克應邀赴美。將此交響曲命名為「新世界」(或作「新大陸」、「自新大陸」)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全曲共分為四個樂章。 德沃夏克在紐約的第一個冬天,因思鄉情結開始譜寫他最廣為人知的《No. 9交響曲》。但更多的學者認為,德沃夏克是實踐自己的音樂理念,特別是作品中與美國本土音樂的密切聯繫。
  • 「琉森之聲」再度奏響,夏伊執棒「馬六」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09年,已故指揮大師阿巴多帶領他親手打造的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第一次在北京奏響「琉森之聲」,而在2014年阿巴多大師仙逝之後,很多人認為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獨一無二的音樂表現力將難以延續,但在另一位義大利指揮大師裡卡爾多·夏伊接棒後,這支「用實力說話」的樂團依然活躍在世界舞臺的中央。
  • 德沃夏克《幽默曲》,帕爾曼與馬友友合奏,幽默風趣,廣為流傳!
    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的《幽默曲》是德沃夏克於1894年創作的。當時他正在捷克的葦梭卡地區度假,其間一連寫了八首「幽默曲」,皆為鋼琴獨奏作品。他的鋼琴獨奏曲,包括種種舞曲在內,大約有八十餘首,但唯有這八首《幽默曲》廣為流傳,深入人心。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曲以鋼琴獨奏曲形式為人們所喜愛,由小提琴天才克萊斯勒改編的小提琴獨奏曲則更為人們所熟悉。
  • 音樂漫筆:在德沃夏克的音樂中感受那一絲惆悵
    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 《 致新大陸》就是寫給那樣一片土地的交響樂,它又有一個名字《致新世紀交響曲》,而德沃夏克這個名字一下就像貝多芬,舒曼一樣,在我心中紮根了。新大陸,是一片嶄新的土地,是哥倫布航海時,在茫茫海域中發現的一片嶄新的土地,他以為發現了絲綢之路的東方,誰知卻是印第安人居住的神奇的美洲大陸。
  • 中央歌劇院交響音樂會在南平大劇院奏響
    音樂會現場 黃杰敏 攝 本場交響音樂會由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主辦,南平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經過3個多月的精心籌劃和準備,選取了14首中外名曲,既有被譽為「交響詩式的交響曲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小提琴:王之炅五、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 貝多芬第一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六、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 貝多芬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七、A大調第七交響曲 貝多芬第四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指揮家張亮解讀「貝五
  • 愛國音樂家德沃夏克,d小調交響樂,G大調小奏鳴曲
    大家好,我是吳培豪,今天給大家說說《愛國音樂家德沃夏克》愛國音樂家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在捷克尼拉箱夫斯村裡,一個小生命誕生了,他就是捷克大音樂家、著名的《新世界交響曲》的作者德沃夏克。由於家境貧賽,德沃夏克13歲時,被送到離家不遠的一個小城鎮上去當屠夫的學徒。德沃夏克對屠宰毫無興趣,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對音樂的愛好上。每當休息時他就拉起那愛不釋手的小提琴,他那如泣如訴的琴聲和如醉如痴的瘋狂驚動了當地的一位風琴家。這位頗有造詣的音樂家很喜歡德沃夏克,就教他演奏風琴、鋼琴及作曲理論。德沃夏克接受能力之快、表現力之強不由得使老師暗暗稱奇。
  • 「德沃夏克誕辰紀念」從屠夫到捷克「土味」音樂家
    德沃夏克本來是要接過父親的生意做一位屠夫的,幸運的是,在當屠戶學徒的兩年間,他得到了一位音樂教師的賞識。這位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時期的捷克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以音樂為他的祖國發聲。他留下了9部交響曲和數量眾多的歌劇與協奏曲,他的作品深刻地浸染著捷克民間色彩,在主題與結構方面同捷克民間音樂的神韻和特點聯繫密切。
  • 帶你欣賞,貝多芬F大調第八交響曲
    在貝多芬創作第八交響曲時,已經達到了他創作水平的巔峰。那時,他剛寫完第七交響曲,並且對於自己的創作能力非常滿意,第八交響曲是一個令人著迷的,並且被公認為,是獨一無二的大師之作。據說,當時貝多芬在做礦泉浴療,在1812年特普利採,他遇到了哥德,歌德抱怨說,人必須要一直不斷地擺脫掉許多恭維。
  • 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20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Bruckner - Symphony No. 7 (1883)1883年,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被譽為傑作。
  • 《春節序曲》奏響布拉格 捷克「歡樂春節」活動序幕拉開
    音樂會在選曲方面,既有為當地人民熟悉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以及奧地利作曲家施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皇帝圓舞曲》,也有中國民族音樂元素濃厚的《春節序曲》、《紅旗頌》以及《豐收漁歌》和《白帝城幻想》。讓捷克觀眾同時領略到西方新年音樂和中國春節音樂的兩種節日氣氛。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第四交響曲》的溫柔在完成《第三交響曲「英雄」》後不久,貝多芬便隨即開始創作被稱為「命運」的《第五交響曲》。但他意外停筆,轉而投向性格完全不同的《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創作中。《第四交響曲》採用「最和諧的音調」降B大調,整首曲目輕快、明朗又富有詩意的細節。《第四交響曲》和隨後創作的《第八交響曲》,都是屬於描繪歡樂的體驗、滿足的生活、幸福和愛情的音樂體現。
  • 柴科夫斯基 第五交響曲 1812序曲
    推薦曲目:  E小調第五交響曲 第二樂章  1812序曲  《1812序曲》作於1880年春,作品以俄國人民反抗拿破崙侵略,取得決定性勝利的1812年的歷史事件為題材,生動地再現了俄國軍隊英勇反抗拿破崙入侵及人民歡慶勝利的莊嚴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