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外國政客:香港人不配享有國家安全嗎?丨香港一日

2021-01-13 直播港澳臺

文/不吐不快的

「確保香港不會倒退回18個月前我們所見的樣子」

路透社周二引述未具名人士消息稱,「中央政府有決心遏制香港本地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確保香港不會倒退回18個月前我們所見的樣子」。18個月前,即2019年6月,被外界廣泛視為此前「修例風波」大規模爆發的重要節點。

據路透社報導,其中一名匿名人士稱,如今需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香港選舉制度或迎來改革,以解決「政治結構中的缺陷」。

目前不確定路透社在報導中所言的「政治結構中的缺陷」究竟指什麼,但從2014年非法「佔中」到2019年「修例風波」,香港社會所呈現出的政治亂象充分表明,「港人治港」所基於的「愛國者為主體」大前提,在憲制層面上亟待推廣落實。

例如香港基本法第67條,「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國有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也可以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其所佔比例不得超過立法會全體議員的百分之二十」。

該條款在當年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對於確保香港平穩回歸、支持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自然有其現實意義,但在23年後的今天,香港的主權和治權均已不容外人置喙,在立法會中仍保留最高20%的非中國籍或在外國有居留權的議席,又是否合理,又該如何保障這些與境外直接利益相關的公權力者對於國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持續忠誠?

因應當前疫情,香港特別行政區此前將立法會換屆選舉推遲至2021年9月5日。周二,港府特首辦公室發言人就路透社的報導回應指,「國安法令香港回復穩定,減少街頭暴力,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亦獲得保障,會確保立法會選舉開放、公平和誠實進行」。

此外,港府表示,正研究電子投票以及在中國內地建立投票和點票站。

林鄭月娥:香港人的安全是否不比美國人重要?

上周三,香港警方拘捕部分參與及舉辦非法「初選」的人士,並以涉嫌違犯香港國安法中的「顛覆國家政權罪」對他們提起指控。

周二,特首林鄭月娥對媒體表示,相關案件正在調查中,她不會作出評論,「但特區政府已先後發聲明,反駁外國政客或高級官員對相關拘捕行動的謬誤攻擊」。

她強調,香港是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人在法律之外」。林鄭月娥又指,若有人認為某些人基於某種政治理念,或曾經採取某種行動,就可以免除受法律制裁的話,這「並非法治精神,亦非香港的核心價值」。

林鄭月娥強調,香港國安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目前已列入基本法附件三,成為香港法律的一部分,而港府「當然是有法必依,否則法律是形同虛設」。與此同時,港警每次的調查工作也是依法辦事,「執法工作與政治觀點無關」。而國安法也早已清楚說明,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都在禁止之列,會受到合理的防範、制止及懲治。

林鄭月娥繼而表示,希望外國社會尊重每個國家和地區在內部事務上的自主權,避免雙重標準。她提及就在警方進行相關拘捕行動的當天,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國會大廈暴動事件,林鄭月娥指,該事件反映出部分外國官員和政客在評論香港事務時,「明顯持有雙重標準」。

她質問道,全世界各國都有保障自身國家安全的法律,但有外國政客只擁護自己的國家安全,貶低中國的國家安全,批評香港實施國安法,這些人是否認為香港人的安全就不比美國人重要?

法治並非空洞概念,林鄭月娥強調,其背後需要嚴格執法以維護治安,但2019年6月起的「修例風波」屢屢導致惡性暴力事件,傷害市民人身安全,而部分外國政客則似乎縱容和鼓勵以民主之名的暴力活動。

「而一旦當這些事在自己國家發生,就採取截然不同的態度,不單譴責事件,更形容事件幾乎是煽動叛亂。」

區議員、選委會委員應被優先視為公職人員,納入宣誓管制

當天,特首林鄭月娥還表示,基本法第104條列明有關公職人員宣誓的要求,但條文對公職人員的定義範圍相對較「窄」,而香港國安法的宣誓要求則涉及更「廣泛」的公權力人群。兩者之間就「公職人員」的法理理解,和香港不同現行法律之間對「公職人員」的定義也各不相同。她表示,港府正在釐定具體範圍過程中。

不過,林鄭月娥強調,區議員所屬的區議會,在政治體制內屬於「重要的組織」,至於選委會委員就更重要,肩負選出行政長官的責任。因此就該角度而言,她認為區議員和選委會委員應優先被視為公職人員,需要依法宣誓。

林鄭月娥表示,相關法律修訂工作進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較早前已向其進行過匯報,「希望能儘快將草案提交至立法會進行審議」。

港府早前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修訂《宣誓及聲明條例》和《立法會條例》等條例,以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16年就基本法第104條釋法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全港區議會共有452名民選區議員,及27名官守議員,合計479席。選舉委員會委員會則由1200人組成,分別來自4大界別,由政界組成的第4界別共有300席,包括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其中,區議員共佔117席。

工聯會:規管學生教材與讀物,刻不容緩

香港立法會周二召開「研究幼兒園、中小學教科書及教材編制小組委員會會議」。當天,有工聯議員會至特區政府總部外請願,要求教育局規管民間兒童讀物。

立法會議員郭偉強表示,一個名為「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的民間組織將此前的「香港居民偷渡」案改編為「羊村十二勇士」兒童繪本及動畫,其中涉案的香港居民被形容為「溫純綿羊」,以此抹黑中央政府。

郭偉強指,有關組織「明目張胆地在社交平臺上大肆宣揚」,「其手法之卑劣令人髮指」,他要求香港教育局應立即為中小學、幼兒園的讀物和教材設立指標以作規管。

郭偉強表示,工聯會去年曾設立「不良教材及不當教學行為」的檢舉熱線,希望及早找出失德教師,此前也約見教育局,要求港府設立指引,以免「失實及錯誤讀物」在民間傳播。

「但遺憾的是,港府對建議置若罔聞,對此感到失望。」

此外,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副主任梁子穎建議,政府應主動開設「教材舉報熱線」,讓香港市民可以透過不同渠道,向教育局作出與教材相關投訴。同時學校管理層應設立「審視教材的機制和指引」,讓家長可參與審議教材,並有專門渠道提出意見。而教育局也應設立指定部門或機構,專門處理相關投訴。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這些政客還有臉對香港指手畫腳
    這個日前在網上廣為流傳的辣評,十分形象地戳破了「美式民主」的虛偽,戳破了美西方政客大搞雙重標準的虛妄。美國首都華盛頓近日發生暴力示威,抗議者非法闖入國會大廈並與警察發生衝突,事件中已有5人死亡。美西方政界和媒體紛紛譴責,稱其為踐踏民主、破壞法治的暴力行徑。但諷刺的是,近些天一撮美西方政客發表所謂聯合聲明,就香港警方依法拘捕反中亂港分子說三道四,污衊抹黑香港國安法。
  • 熱評丨香港絕非中國「法外之地」,國家安全底線不容挑戰
    個別西方政客也跳出來妄加評論。維護國家安全,從來都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中央事權和基本職責。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是中國中央權力所在。通過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是世界各國慣例、國際社會共識。某些人如此急不可耐地攻擊中國全國人大的相關議案,只能說明他們心中有鬼!打蛇打到了這些人的「七寸」!
  • 香港青年代表在聯合國質問外國幹預:勿將香港當成政治籌碼!
    據港媒報導,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香港特區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林琳21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視頻發言,指出一些外國政客錯誤指稱以暴力手法表達訴求的香港年青人是「自由鬥士」,但是每當暴力事件發生在自己城市內就不能夠接受,呼籲停止支持暴力,要求外國政客勿再將香港當作政治籌碼。
  • 丨香港一日
    新的形勢和需要周四,全國人大公布了大會議程,其中第五項為「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議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發言人張業遂當晚明確指出,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 「黃師」毒害香港教育 竟還惡人先告狀?丨香港一日
    事實上,在歷史科試題曝光後,楊穎宇這位「黃師」(「攬炒派」教師)的過往劣跡也被呈到臺面——作為擁有香港大學歷史系博士文憑的人,竟公然在文章中妄稱「《南京條約》不是不平等條約」,還極力美化英國對香港的殖民史,揚言「五十年不變,本質上就是保證英治造就的成果不受影響」云云。如此劣跡斑斑之人,甩鍋抹黑自然也有一套。
  • 大灣區之聲熱評:英國政客操弄海外護照幹涉香港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拉布還妄稱,涉港國安立法損害了香港公民的權利和自由。這些話只能說明,此人是對香港的過去和現在都茫然無知的「文盲」!香港回歸中國已近23年,不知拉布先生所言,是一時興起還是醞釀已久? 否則,作為一名外交官,尊重他國主權、不幹涉他國內政,都是起碼的規矩。難道他失憶了嗎?  還要建議拉布先生「惡補」一下香港歷史。英國對香港進行殖民統治期間,香港哪有什麼民主可言?
  • 是時候,為破爛的香港補垣塞洞,為黑暴主謀入土蓋棺丨香港一日
    據了解,部分青年被「洗腦」致執迷不悔一再犯案,其中一名17歲涉案青年接連被捕七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佩帆直言,多年來,黎智英、李柱銘等頭目「反中亂港」, 推香港年輕人去「勇武攬炒」,犧牲他們充當政治棋子,是次被拘捕可謂大快人心。但不少市民都覺得這是遲來的拘捕,且仍有眾多被捕者未被檢控,公義仍未得到彰顯。
  • 自己一團糟,還力挺香港民主
    導讀:在香港國安法推行之際,一大批「亂港分子」紛紛逃亡國外,而「亂港頭目」黎智英依然插手攪亂香港局勢,甚至與一些外國政客相勾連,阻礙國安法的推行並為自己尋求辯護。如今,黎智英被捕,還有部分西方國家政客公開宣稱要求香港政府無罪釋放黎智英。
  • 丨香港一日
    6月30日,也就是香港國安法生效當日,港大學生會聯合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香港公開大學學生會等十餘所高校學生會,發表所謂「七一宣言」,聲稱強權打壓有增無減,以暴力鎮壓群眾,以「惡法」粉飾太平,呼籲市民放棄幻想,七一是爭取民主的唯一機會,要抗爭到底,誓與香港共存亡。有媒體指出,煽動非法集會,秉承「港獨」口號為自己意志,是典型的分裂國家行為,涉嫌違反第二十條第一項,屬分裂國家罪。
  • 香港特區政府強烈反駁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報告
    發言人同時強調:「我們絕不認同報告中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香港國安法》)的評論。國家安全屬於中央事權,每個國家都有權利和義務維護其國家安全,無論該國家是實行單一體制還是聯邦體制,國家安全立法都是由中央政府而非地方政府所進行。制定具有域外效力的國家安全法律也完全符合國際慣例。
  • 辛苦香港警察,禍國殃民者,有多少抓多少!丨香港一日
    特區政府將更積極參與國家第14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編制,爭取中央支持鞏固和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化香港與深圳共同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工作。林鄭月娥又提及,香港經歷了自去年「修例風波」以來的社會動蕩和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落實執行。
  • 大灣區之聲熱評丨香港絕非中國「法外之地」,國家安全底線不容挑戰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這一決定針對的就是香港國家安全的「短板」,填補的正是香港國家安全的風險漏洞。對此,某些反中亂港分子上躥下跳,大肆抹黑攻擊。個別西方政客也跳出來妄加評論。
  • 中方奉勸美方有關人士收回企圖幹預香港事務的黑手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國會議員日前重提「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法案要求美政府每年認證香港的自治狀態,以決定是否維持根據1992年《美國—香港政策法》享有的特殊待遇,並要求美總統查明對壓制香港自由負有責任的人,凍結其資產並禁止其入境。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誘導贊同「外國制裁香港是對的」,港議員曝外媒採訪套路
    「亂港」議員的資格,隨後,一部分的西方國家威脅將會就此事對香港進行制裁,外國媒體對這一事件也十分關注。然而,一部分外國媒體報導的焦點並不是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向社會大眾交代清楚,告訴外國人解釋這四名「亂港」議員被取消資格的真實原因,而是期待著香港的政界人士能夠表示「贊同西方國家對香港實行制裁措施」。
  • 「黑暴」分子聞風色變,12人偷渡臺灣被一網打盡丨香港一日
    被問「香港人」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王毅警告不要幹涉時隔15年,在新冠疫情威脅全球的背景下,中國外長再訪挪威。據外交部網站8月28日消息,當地時間2020年8月2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奧斯陸同挪威外交大臣瑟雷德舉行會談。據多家港媒報導,外長王毅到訪挪威奧斯陸期間,被問到有挪威國會議員提名「香港人」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一事,王毅警告外界不要幹涉。
  • 香港警員協會:對比美國會騷亂處置 香港警隊克制專業
    圖為灣仔香港警察總部(大公網)海外網1月10日電 美國國會日前發生騷亂已致5人死亡,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9日就此表示,美國政客將事件定性為暴動,與2019年香港發生的事情反應和用詞截然不同,這恰恰印證了美國的雙重標準。
  • 駐港公署:個別西方政客惡毒攻擊香港國安法,是典型雙重標準
    據外交部駐港公署網站1月10日消息,針對個別美西方政客發表所謂聯合聲明,就香港警方依法拘捕一小撮反中亂港分子說三道四,公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污衊抹黑香港國安法,赤裸裸幹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 黎智英獲准保釋 人民日報:對香港法治傷害太深
    香港國安法第五十五條明確規定,「案件涉及外國或者境外勢力介入的複雜情況,香港特別行政區管轄確有困難的」,經相關法律程序,由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行使管轄權。長期以來,黎智英不僅在網絡、媒體上公開呼籲外國制裁香港,甚至私會外國政客,搖尾乞憐、賣國賣港。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相關言行仍未停止。美國對香港的一系列制裁,黎智英無疑發揮了重要幫兇作用。
  • 黃之鋒入獄,仍死不悔改丨香港一日
    「他們的煽惑行為導致多人參與大規模的集結,對在場人士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裁判官王詩麗斥責黃之鋒三人「自私」,強調示威者包圍灣仔警察總部期間,衝擊警方防線,事件最後沒有演變成暴力事件,無人受傷,「實屬僥倖」。就此控罪,黃之鋒和林朗彥各被判入獄7個月,周庭被判入獄5個月。
  • 每經8點丨香港特區政府回應11日暴力示威活動:警方必定嚴正果斷...
    每經8點丨香港特區政府回應11日暴力示威活動:警方必定嚴正果斷執法;南京一男子網上辱罵受災城市和市民被刑拘;颱風「利奇馬」致73條河流超警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