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中央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10月1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國慶酒會,並在致辭中表示:
「無論香港面對順境或逆境,困難或機遇,中央始終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林鄭月娥指,2020年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過去9個月,中央一直高度關注香港的疫情發展,積極回應特區政府提出的請求:包括個人防護物資的供應、生產口罩機器的出口、協助滯留內地和海外港人回港,以及為支援香港遏制第三波疫情和提升日後治療病者能力的三大項目。
「中央支援香港抗疫,再次體現了自回歸以來,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林鄭月娥表示,除了在特區面對風浪時為特區築建「避風港」,注入「強心針」,中央在謀劃和推進國家整體發展時亦充分發揮香港的作用,積極推動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和合作。
她舉例稱,過去3年多,在中央領導支持和各相關部委配合下,特區政府先後與內地籤署了超過90份合作協議。這些事實說明,無論香港面對順境或逆境,困難或機遇,中央始終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林鄭月娥還強調,要讓香港在疫情下走出經濟困局,離不開繼續在中央支持下,為香港經濟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協助香港專業服務和企業在國家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格局下,聚焦內地市場商機和發揮香港連繫國際的獨特角色。
特區政府將更積極參與國家第14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編制,爭取中央支持鞏固和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化香港與深圳共同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工作。
林鄭月娥又提及,香港經歷了自去年「修例風波」以來的社會動蕩和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落實執行。
「過去3個月,擺在眼前的不爭事實是香港社會恢復平穩,國家安全在特區得到保障,市民可再依法享有基本權利和自由。
她表示,無論部分持「雙重標準」的外國政府對執行香港國安法的機關作出多少無理的指控,甚至對維護國家安全的特區官員粗暴地實施進一步的所謂「制裁」,她和相關同事都會繼續無畏無懼,以堅定信心,依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
禍國殃民者,有多少抓多少!
遺憾的是,在此中秋月圓和祖國華誕喜相逢的佳節裡,香港社會仍有部分支持反對派的人士「煽動他人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並鼓吹以暴力傷害他人,包括使用利刃或汽油彈襲擊警務人員、攻擊警署等。
10月1日一早,港警水炮車和防爆裝甲車就部署於街頭嚴陣以待,警員也加強在各區的巡邏監視,以確保市民人身安全。
下午約一點起,亂港分子開始在多地非法聚集,警方數次打出藍旗予以警告:「這集會或遊行乃屬違法,請即散去,否則我們可能使用武力。」
據港媒報導,現場可見,港警以高度謹慎的態度進行執法,對於大部分被截停檢查的示威者,僅在合理範圍內檢查其行裝及記錄下個人資料後就予以放行,並未像部分媒體所言「刁難」示威者。
而由於擔心示威者的破壞,示威者聚集處附近的商戶不得不選擇關門以求自保,許多本想借公眾假日消費潮「回血」的商家敢怒不敢言。
近下午三點,港警於社交網絡上通報稱,銅鑼灣一帶有人群集結及叫囂,有可能觸犯《公安條例》下進行未經批准集結的相關罪行以及《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組聚集)規例》下進行受禁群組聚集的相關罪行。
「警方要求集結群眾停止集結及立即離開,市民亦不應前往參與相關活動。警方會果斷執法,包括採取拘捕行動。」
其後,有數百亂港分子高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及仇警的口號。三點半左右,警方於銅鑼灣一帶打出紫旗,對亂港分子進行警告:「你們現在展示旗幟或橫額/叫喊口號/或其他行為,有分裂國家或顛覆國家政權等意圖,有可能構成港區國安法的罪行,你們可能會被拘捕及刑事檢控。」
亂港分子對警告不予理睬,警方再次打出藍旗和紫旗,繼而又打出黃旗發出警告。近四點時分,警方在社交媒體上通報指,銅鑼灣一帶有大批示威者聚集,部分人曾高叫違法口號,涉嫌煽動或教唆他人分裂國家等行為,有可能觸犯香港國安法下相關罪行。
與此同時,黃大仙區域出現惡性暴力事件,有市民目擊兩名暴徒向龍翔道投擲汽油彈及大型雜物。警方表示,案發時馬路上仍然有大量汽車行駛,幸好汽油彈及雜物未有擊中車輛。
「然而,暴徒的惡行已經嚴重危害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亦嚴重破壞社會安寧」。港警目前將案件列作縱火案處理,追查疑犯下落。
截至晚上9點,暫有69人涉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而被拘捕。據港媒報導,被捕者中包括香港東區區議會錦屏選區議員李予信及中西區區議會觀龍選區議員梁晃維。
香港公布2020年授勳名單
香港特區政府10月1日公布2020年授勳名單,共有687人獲特區行政長官頒授勳銜及作出嘉獎。該名單當天於特區政府憲報上刊登,這也是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第二十三份授勳名單。
今年獲頒香港特區授勳及嘉獎制度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者共4人,分別是:
對政府有效管治做出重大貢獻的立法會主席梁君彥;
竭誠投入公共服務的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
長期熱心參與公共及社會服務的社區領袖陳東;
以及對慈善工作貢獻尤深的社會領袖許榮茂。
授勳名單指,梁君彥長期擔任公職,先後擔任多個法定組織和諮詢機構的主席和成員,擁有豐富的公共服務經驗,「自出任立法會主席以來,他盡心竭力服務社會,對政府的有效管治做出重大貢獻」。
陳智思先後在多個重要公共機構和政府諮詢組織擔任要職,尤其在文化藝術、社會服務、高等教育等方面的貢獻殊深,「他在政府制訂政策過程中提出真知灼見和創新理念,對政府在不同政策範疇的良好管治做出貢獻」。
陳東則是備受敬重的社區領袖,還是知名慈善家,對社區人士特別是弱勢群體尤為關注,同時致力於打擊犯罪,提倡公民責任,以及推廣關愛青少年的活動,「長期熱心參與公共及社會服務,為社區謀求福祉不遺餘力」。
而許榮茂熱心參與社會服務,創立新家園協會,為新來港人士、不同種族人士及弱勢群體提供全面服務,協助他們融入社區,建立多元包容的社會,「是卓越的社會領袖,並竭力團結海外華僑服務香港」。
此外,已故海關高級關員吳詠敏、黎志恆,已故海關關員黃焯梆,和捨己救人以致身體多處被燒傷的鄭澤然獲金英勇勳章。
海關關員朱奇峰、高級警員凌家威等7人獲銀英勇勳章。警長文冠新、警員胡瑞傑等8人獲銅英勇勳章。另有眾多警員和醫護人員獲勳章、獎章和服務獎狀。
特區政府表示,今年獲授勳銜及嘉獎的人士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獲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及行政長官公共服務獎狀兩個獎項的人士特別多,「以表揚在過去一年處理社會事件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表現傑出的人士」。
授勳典禮將於今年年內在香港禮賓府舉行,時間則因應屆時的社交距離措施再作決定。外界注意到,為專注應對疫情,特區政府把原定於今年7月1日公布的授勳名單延至10月1日公布,而明年的授勳名單將恢復於7月1日公布。
駱惠寧到社區看望慰問香港市民
10月1日上午,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駱惠寧走進基層社區,慰問香港市民。
駱惠寧首先來到港島小西灣74歲吳璧嫻家中。年初,內地新冠疫情發生後,吳璧嫻即捐出自己省吃儉用存下的11萬港元積蓄,請中聯辦轉交給內地,用以支持抗疫工作。駱惠寧拉著吳璧嫻的手說,「您長我幾歲,是大姐。大姐的善舉體現了香港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的感情,令人感動。」吳璧嫻表示,「當時從電視上看到全國各地都在支援湖北抗疫,自己作為中國人,理應盡一份力。」駱惠寧指出,中央十分關注香港的疫情,關心香港同胞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派出內地支援隊支持香港開展普及核酸檢測,並正在幫助特區建設臨時治療設施,相信在特區政府帶領下,香港一定能穩控疫情,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住房和收入等問題備受香港民眾關注。駱惠寧來到九龍深水埗,這裡是香港劏房住戶最多的地區之一。在租住面積不足8平方米的徐天民家,駱惠寧與他親切交談,得知徐天民目前失業,偶打零工,妻女不得已回到原籍湖南生活。駱惠寧表示,我們一直牽掛著生活困難市民。看到你家的居住環境,心裡很不好受。駱惠寧說,有就業才有收入,才能維持和改善生活。他囑咐隨行人員,要幫助徐天民儘快實現就業。
探訪中,駱惠寧向他們送上了中秋月餅和防疫物資。